李鸿章对西方近代科学的认识
0年代来华的外国人所评论的:“他们把学问当作是价值的标尺。”李鸿章批评中国的性理之学,到了宋代不仅迂腐执著,甚至变成流派间的攻击争论,势不两立,最终远离社会实际,其于治国平天下没什么大用处。可是直到清末还有人指责洋务运动倡导西方科学技术是“天下皆将以礼义廉耻为无用,以洋学为难能,而人心因之解体,其从而习之者必皆无耻之人”[15]。而李鸿章却顽强地持对立立场,“惟古神圣兴物以前,民用日形日象日数日器日物,皆实有其事,非虚构其理也。通天地人乃谓之儒。童子入学,教以书数穷理精艺,实基于此。自此意微,遂以浮华无实之文字汩没(淹没——引者注)后生之灵性,乃率天下相出无用矣”[16]。他尤为赞叹“今日之泰西,盖由虚理而征诸蹇效矣。”‘17]李鸿章欣赏西方人运用理性去认识自然界,用科学的力量去征服自然,用科学技术来达到富强的目的。这也正是他为挽救国运、摆脱贫弱最需要的力量所在。他对西方学术的认识已从器物层面上升到价值层面。他对近代科学技术的理解,不仅是功利的,也是理性的,正是基于这种深层次的认识,李鸿章才会下决心“力排浮议……勿急近功,勿惜重费,精心果力,历久不懈,百折不回”。在李鸿章倡导的洋务运动的努力下,科学和技术第一次成为中国社会重要的文化因素,而这种因素正是封建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换所必备的。
李鸿章对西方近代科学文化价值的肯定,意味着他对传统的某种程度的背离。但是,他只认为中西文化有差异,却并不认为二者非此即彼、势不两立,相反,他声称:“余喜西学格物之说不背吾儒。”“倘学者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以造于至精极微之境,于医学岂小补。”他需要的是借鉴西方文化中有价值的部分来补中国文化之不足,吸收西方近代科学文化改造传统文化,汇通中西,创造旧中有新的新文化。这是符合文化发展路径的科学态度。
李鸿章认为西方格致之说与中国传统学问是相通的。
首先,他认为中西学术在做学问的方法上是相通的。
一则“以本隐显,推见至隐”。他说:“汉司马氏以本隐显、推见至隐二者解经。余尝参稽其理,知《大学》格物之说,必兼二义而始全。”而西方近代科学“如谓地球心吸力悟自坠蒴,而耐端(即牛顿)之动律出,蒸气涨力推自煮茗,而瓦德(瓦特)之汽机成,固皆推见之隐之事”。汉代司马迁曾评论说:《春秋》推见至隐,《易》本隐之以显。”意思是说《春秋》看起来是记述历史上的人与事,但人事通天道,内中隐含了深刻的道理;《周易》蕴含着自然与人事的法理,因此从卦象系辞中可以推得寒暑凶吉等现象。李鸿章说,他从太史公“以本隐显”“推见至隐”这两种思路疏解经籍的方法中领会到,必须兼用这两种方法,才能做到《礼记·大学》所说的“格物致知”。他比喻说:“从堂奥而达郊垌,所谓本隐而至显也,出之事也。”意思说从幽深的内室,到达宽广的城郊,是由内向外的功夫,即从深奥的规律推导出表面现象。而“由郊垌而诣堂奥,所谓推见而至隐也,人之事也”。从现象推导出深奥的规律,就像是从郊外而至闾巷而达内室,是由表及里,向内寻求的功夫。而牛顿从苹果坠落而悟出地心有引力,创立牛顿运动定律;从茶壶煮沸壶盖被顶起,瓦特认识到气体受热膨胀产生力,从而发明蒸气机,都是推显至隐的功夫,即从表面现象出发,挖掘出潜存于事物内部的规律。
在从直接经验中去领悟一种科学道理这一点上,李鸿章认为,中国传统学问与西方格致学的思路有一致的地方。
二则,李鸿章首先提出西学格致推理使用“界说”这个概念。何为界说?“界说者,解析名义之词也”(《穆勒名学》)。李鸿章早在严复之前就指出:“自古迄今解格物者七十二家,大旨不外穷至(穷尽)扦禁(排斥)二者而已。入主出奴遂成聚豁……利氏东来,中国始有《名理探》《几何原本》二书,盖其一说理,一说数,皆托始于界说者也。余按《后汉书》马融传注‘界犹限也’,《易》日‘艮其限’,艮之大象(总释一卦之象者日大象,论一爻之象者日小象——引者注)日思不出其位,大《易》训艮为止,小《尔雅》训格亦为止,是格与界二者之训本可互通。如以西学界字之义诂大学格字之意,则界以内皆当穷至者也,界以外皆所当扦絮者也。二家之说无事分孥矣。”
从明末翻译的西书中我们知道,西学的“界说”犹如概念,《几何原本》第一卷之首即为“界说三十六则”。“凡造论,先当分别解说论中所用名目,故日界说”“第一界,点者无分,无长短广狭厚薄”“线有长无广”[24]。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是构成判断推理的基本要素,每一个科学理论都是由一系列概念和命题组成的体系。给讨论的对象以准确的定义,这是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学术传统,亚里士多德认为,把概念搞清楚,事物就清楚了。准确、不含混,是科学精神的特征之一。文史论文科学是靠概念的逻辑关系来把握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的。
李鸿章能够抓住西学格致的“界说”加以讨论,表明他对西方科学理性思维的理解十分敏感。不过他没能够对西学“界说”本身进行实质性的讨论,只是从文字表面去解释,界说的“界”字通“限”,限通艮,“艮”又为止;中学格致的“格”也训为止,他用文字训诂的方法,去寻找中西学术在“界说”上的异同,未免隔靴搔痒。
其实中西学术在“界说”上是有很大差别的。中国文字缺乏对概念的准确界定,“多含混闪烁之词,此乃学问发达之大阻力”。严复曾批评中国式训诂:“其训诂非界说也,同名互训,以见古今之异言而已。”不过,在《穆勒名学》《名学浅说》等西方近代逻辑学著作尚未介绍到中国之前,李鸿章仅凭明末翻译的《名理探》《几何原本》等书的理解,就能提出对西学“界说”的讨论,我们今天不能不说他是一个用理性去思考的洋务知识分子。
第二,李鸿章认为中西学术融会的枢纽在于,中国哲学的最高概念“理“气”“数”,在西方学术中均有对应的内容:“世之说易者,以理为主宰,以气为流行,以数为对待。泰西之学则以默达费西加说理,费西加说气,玛得玛第加说数。”
在中国哲学范畴中,“理,犹性也”。指本性,也指道理。北宋二程认为,“理”是“形而上者”,是事物“所以然者”。人们常用以指道理、事理,即事物的条理。
李鸿章认为:“泰西之学则以默达费西加说理。”默达费西加即metaphysic(形而上学),明末翻译的《西学凡》一书说 《李鸿章对西方近代科学的认识(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0260.html
李鸿章对西方近代科学文化价值的肯定,意味着他对传统的某种程度的背离。但是,他只认为中西文化有差异,却并不认为二者非此即彼、势不两立,相反,他声称:“余喜西学格物之说不背吾儒。”“倘学者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以造于至精极微之境,于医学岂小补。”他需要的是借鉴西方文化中有价值的部分来补中国文化之不足,吸收西方近代科学文化改造传统文化,汇通中西,创造旧中有新的新文化。这是符合文化发展路径的科学态度。
李鸿章认为西方格致之说与中国传统学问是相通的。
首先,他认为中西学术在做学问的方法上是相通的。
一则“以本隐显,推见至隐”。他说:“汉司马氏以本隐显、推见至隐二者解经。余尝参稽其理,知《大学》格物之说,必兼二义而始全。”而西方近代科学“如谓地球心吸力悟自坠蒴,而耐端(即牛顿)之动律出,蒸气涨力推自煮茗,而瓦德(瓦特)之汽机成,固皆推见之隐之事”。汉代司马迁曾评论说:《春秋》推见至隐,《易》本隐之以显。”意思是说《春秋》看起来是记述历史上的人与事,但人事通天道,内中隐含了深刻的道理;《周易》蕴含着自然与人事的法理,因此从卦象系辞中可以推得寒暑凶吉等现象。李鸿章说,他从太史公“以本隐显”“推见至隐”这两种思路疏解经籍的方法中领会到,必须兼用这两种方法,才能做到《礼记·大学》所说的“格物致知”。他比喻说:“从堂奥而达郊垌,所谓本隐而至显也,出之事也。”意思说从幽深的内室,到达宽广的城郊,是由内向外的功夫,即从深奥的规律推导出表面现象。而“由郊垌而诣堂奥,所谓推见而至隐也,人之事也”。从现象推导出深奥的规律,就像是从郊外而至闾巷而达内室,是由表及里,向内寻求的功夫。而牛顿从苹果坠落而悟出地心有引力,创立牛顿运动定律;从茶壶煮沸壶盖被顶起,瓦特认识到气体受热膨胀产生力,从而发明蒸气机,都是推显至隐的功夫,即从表面现象出发,挖掘出潜存于事物内部的规律。
在从直接经验中去领悟一种科学道理这一点上,李鸿章认为,中国传统学问与西方格致学的思路有一致的地方。
二则,李鸿章首先提出西学格致推理使用“界说”这个概念。何为界说?“界说者,解析名义之词也”(《穆勒名学》)。李鸿章早在严复之前就指出:“自古迄今解格物者七十二家,大旨不外穷至(穷尽)扦禁(排斥)二者而已。入主出奴遂成聚豁……利氏东来,中国始有《名理探》《几何原本》二书,盖其一说理,一说数,皆托始于界说者也。余按《后汉书》马融传注‘界犹限也’,《易》日‘艮其限’,艮之大象(总释一卦之象者日大象,论一爻之象者日小象——引者注)日思不出其位,大《易》训艮为止,小《尔雅》训格亦为止,是格与界二者之训本可互通。如以西学界字之义诂大学格字之意,则界以内皆当穷至者也,界以外皆所当扦絮者也。二家之说无事分孥矣。”
从明末翻译的西书中我们知道,西学的“界说”犹如概念,《几何原本》第一卷之首即为“界说三十六则”。“凡造论,先当分别解说论中所用名目,故日界说”“第一界,点者无分,无长短广狭厚薄”“线有长无广”[24]。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是构成判断推理的基本要素,每一个科学理论都是由一系列概念和命题组成的体系。给讨论的对象以准确的定义,这是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学术传统,亚里士多德认为,把概念搞清楚,事物就清楚了。准确、不含混,是科学精神的特征之一。文史论文科学是靠概念的逻辑关系来把握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的。
李鸿章能够抓住西学格致的“界说”加以讨论,表明他对西方科学理性思维的理解十分敏感。不过他没能够对西学“界说”本身进行实质性的讨论,只是从文字表面去解释,界说的“界”字通“限”,限通艮,“艮”又为止;中学格致的“格”也训为止,他用文字训诂的方法,去寻找中西学术在“界说”上的异同,未免隔靴搔痒。
其实中西学术在“界说”上是有很大差别的。中国文字缺乏对概念的准确界定,“多含混闪烁之词,此乃学问发达之大阻力”。严复曾批评中国式训诂:“其训诂非界说也,同名互训,以见古今之异言而已。”不过,在《穆勒名学》《名学浅说》等西方近代逻辑学著作尚未介绍到中国之前,李鸿章仅凭明末翻译的《名理探》《几何原本》等书的理解,就能提出对西学“界说”的讨论,我们今天不能不说他是一个用理性去思考的洋务知识分子。
第二,李鸿章认为中西学术融会的枢纽在于,中国哲学的最高概念“理“气”“数”,在西方学术中均有对应的内容:“世之说易者,以理为主宰,以气为流行,以数为对待。泰西之学则以默达费西加说理,费西加说气,玛得玛第加说数。”
在中国哲学范畴中,“理,犹性也”。指本性,也指道理。北宋二程认为,“理”是“形而上者”,是事物“所以然者”。人们常用以指道理、事理,即事物的条理。
李鸿章认为:“泰西之学则以默达费西加说理。”默达费西加即metaphysic(形而上学),明末翻译的《西学凡》一书说 《李鸿章对西方近代科学的认识(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