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的融合时代何时到来
事情本身所具有的意义也许并没有什么,而是他提出的关于中国的电视节目一定要好看的说法似乎有些让人顿悟。而且他同时也对新闻节目一定要高于娱乐节目这种偏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个人认为“只要是有智商、有创意、有新的东西在里面、值得让人看的节目就是好节目”。比如最近听说《杨澜工作室》这样的一些节目,不仅有较高的收视率,而且可以出版纸质刊物的消息,以及阳光卫视的节目,据说已经达到出售上千小时的节目量,就感到杨澜的视野的确是“高”和“野”了。
这两个例子说明,一方面是节目的好与不好的定位标准的市场化原则和大众文化的需求之间的简单关系;一方面则说明中国媒介的发展和生存的重要杠杆所在,不是以节目的宣传任务而定的,而是在媒介脱离了政府拨款之后的生存,必须是从市场中寻找机遇和发展的空间而不是其它。因为媒介经营的黄金时代已经留在了20世纪人们的记忆中了,在面临同行的竞争和国际媒体界的不断出现和翻新的经营形式与内容面前,以及在现阶段面临中国入世的局面,中国的媒体没有发展和变化是不可能的,一是自己求变,二是外界督促你要变化。这些都是不可抗拒的外来因素,但是真正要引起变化的依然是媒介本身。
传媒的融合时代何时到来(第3页)
那么这种变化应该如何走出呢?--“中国媒介的生存和发展,有赖于经营意识和方式的突破,有赖于社会资本的支持。而蓄势待发的巨大社会资本正好把眼光投射到媒介。如果能抓过这个机会,媒介可以得到飞跃发展,国民经济也就因此而找到一个经济增长的热点,传统产业向信息产业转换的至关重要的杠杆。如果失去了这个机会,困守在政治话语的迷魂阵中,中国的媒介只能步着国有企业的后尘,陷入老化、冗员、低效的泥潭。这是我在阅读黄升民先生在《产业化经营--中国媒介生存发展的重要杠杆》文章中所记下的一段话。我的同感亦如此。因为我们可以从刚刚获得世界杯出线权的中国足球的身上感到它的入围将会给予中国足球协会所带来的巨大商机,并感到中国在体育的俱乐部制度实行了8年之后,它给中国体育所带来的变化是明显,同时按照市场化规律办事的最终结果是丰硕的,其中所蕴藏的极大的商机也是不言而喻的。
当我想对央视媒体的广告收入做一纵向比较时,发现央视媒体依然沉浸在自己的“实力创造价值”的神话中,虽然央视在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广告策略上不能说,以客户中心的经营策略,也许在一个时期是对的,而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就未必合适了。因为央视的广告是根据客户的要求创意广告投放方式,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的。而这样以来就势必会出现客户需要和媒介对节目调整的制约相矛盾等不利因素。或是仅仅从一个《大宅门》广告收入就超过一亿元的例子,以及以一个档期的广告。如申奥直播活动的广告收入超过4000万元的等等运作中满足也许是缺少远见的。因为即使是央视的广告再多,它还不能对一国的GDP发生直接的影响作用。 而在美国它2000年的广告总量就比上一年度增长了21351百万美元,达到了221949百万美元,增长的速度为9.6%超过了同期GDP的增长量。 而相对我国的媒体收入来说, 对于GDP的影响还远远没有达到这种增速水平。
跨媒体的合作应该是真正有经营意义的,应该是抛弃了那种政府行为的或是迎合某种风潮的动作,因为作为报纸媒介或是广播电视媒介来说通过互联网来展现各自媒体的优势已经出现了新的端倪。目前已经上网的报纸已经占全国报纸的14%,电台上网的已经达到了3%,电视上网的大概不会超过3%,这个数字尽管不是很乐观的,但是,它毕竟在提示人们未来社会的数字化生存是必然的,媒体的融合将是不可逆转的大势。
在未来5年内媒体将会出现新的大动作, 网络媒体将会是作为社会的媒体主流而存在,至于它的边缘媒体依然会是继续经营。不过有一句话要提醒纸质媒体的从业人员,尽管纸质媒体将会继续生存下去,但是它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将会很小。所以有眼光的纸质媒体的人士,现在应该对队网络媒体的建设有充分地准备,准备迎接这个挑战,而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电视也将会首当其冲,在未来的数字化的时代,现在广播电视和电台的播出模式和节目制作模式将会逐渐完成它的使命。
此外的一种说法还认为,目前我国的报纸业的发展空间还远远不及美国和日本的千人拥有量,上升空间还很大;而作为电视的拥有量已经早就超出了国际通用标准的--每百人的电视机拥有数除以人均GDP,其值大于2的界限时, 一个国家将会进入电视发展起飞阶段的水平,中国的电视亟需优秀的内容提供商以及畅通的市场渠道,显然这也是在媒体融合中应该考虑的一个因素。
过去我们在论述中国的媒体发展面对第四媒体冲击的语调中似乎总有些基于媒体自身的说法什么频道化、窄播化、专业化等等具体的操作模式上,显然这种思路和媒体的横跨是存有距离的,媒体的融合其实将会是另外的一种新的传播扩 《传媒的融合时代何时到来(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0634.html
这两个例子说明,一方面是节目的好与不好的定位标准的市场化原则和大众文化的需求之间的简单关系;一方面则说明中国媒介的发展和生存的重要杠杆所在,不是以节目的宣传任务而定的,而是在媒介脱离了政府拨款之后的生存,必须是从市场中寻找机遇和发展的空间而不是其它。因为媒介经营的黄金时代已经留在了20世纪人们的记忆中了,在面临同行的竞争和国际媒体界的不断出现和翻新的经营形式与内容面前,以及在现阶段面临中国入世的局面,中国的媒体没有发展和变化是不可能的,一是自己求变,二是外界督促你要变化。这些都是不可抗拒的外来因素,但是真正要引起变化的依然是媒介本身。
传媒的融合时代何时到来(第3页)
那么这种变化应该如何走出呢?--“中国媒介的生存和发展,有赖于经营意识和方式的突破,有赖于社会资本的支持。而蓄势待发的巨大社会资本正好把眼光投射到媒介。如果能抓过这个机会,媒介可以得到飞跃发展,国民经济也就因此而找到一个经济增长的热点,传统产业向信息产业转换的至关重要的杠杆。如果失去了这个机会,困守在政治话语的迷魂阵中,中国的媒介只能步着国有企业的后尘,陷入老化、冗员、低效的泥潭。这是我在阅读黄升民先生在《产业化经营--中国媒介生存发展的重要杠杆》文章中所记下的一段话。我的同感亦如此。因为我们可以从刚刚获得世界杯出线权的中国足球的身上感到它的入围将会给予中国足球协会所带来的巨大商机,并感到中国在体育的俱乐部制度实行了8年之后,它给中国体育所带来的变化是明显,同时按照市场化规律办事的最终结果是丰硕的,其中所蕴藏的极大的商机也是不言而喻的。
当我想对央视媒体的广告收入做一纵向比较时,发现央视媒体依然沉浸在自己的“实力创造价值”的神话中,虽然央视在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广告策略上不能说,以客户中心的经营策略,也许在一个时期是对的,而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就未必合适了。因为央视的广告是根据客户的要求创意广告投放方式,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的。而这样以来就势必会出现客户需要和媒介对节目调整的制约相矛盾等不利因素。或是仅仅从一个《大宅门》广告收入就超过一亿元的例子,以及以一个档期的广告。如申奥直播活动的广告收入超过4000万元的等等运作中满足也许是缺少远见的。因为即使是央视的广告再多,它还不能对一国的GDP发生直接的影响作用。 而在美国它2000年的广告总量就比上一年度增长了21351百万美元,达到了221949百万美元,增长的速度为9.6%超过了同期GDP的增长量。 而相对我国的媒体收入来说, 对于GDP的影响还远远没有达到这种增速水平。
跨媒体的合作应该是真正有经营意义的,应该是抛弃了那种政府行为的或是迎合某种风潮的动作,因为作为报纸媒介或是广播电视媒介来说通过互联网来展现各自媒体的优势已经出现了新的端倪。目前已经上网的报纸已经占全国报纸的14%,电台上网的已经达到了3%,电视上网的大概不会超过3%,这个数字尽管不是很乐观的,但是,它毕竟在提示人们未来社会的数字化生存是必然的,媒体的融合将是不可逆转的大势。
在未来5年内媒体将会出现新的大动作, 网络媒体将会是作为社会的媒体主流而存在,至于它的边缘媒体依然会是继续经营。不过有一句话要提醒纸质媒体的从业人员,尽管纸质媒体将会继续生存下去,但是它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将会很小。所以有眼光的纸质媒体的人士,现在应该对队网络媒体的建设有充分地准备,准备迎接这个挑战,而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电视也将会首当其冲,在未来的数字化的时代,现在广播电视和电台的播出模式和节目制作模式将会逐渐完成它的使命。
此外的一种说法还认为,目前我国的报纸业的发展空间还远远不及美国和日本的千人拥有量,上升空间还很大;而作为电视的拥有量已经早就超出了国际通用标准的--每百人的电视机拥有数除以人均GDP,其值大于2的界限时, 一个国家将会进入电视发展起飞阶段的水平,中国的电视亟需优秀的内容提供商以及畅通的市场渠道,显然这也是在媒体融合中应该考虑的一个因素。
过去我们在论述中国的媒体发展面对第四媒体冲击的语调中似乎总有些基于媒体自身的说法什么频道化、窄播化、专业化等等具体的操作模式上,显然这种思路和媒体的横跨是存有距离的,媒体的融合其实将会是另外的一种新的传播扩 《传媒的融合时代何时到来(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