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经济论文 >> 证券论文 >> 正文

“监管年”成为历史


气氛中,一枝独秀的中国经济无异于带给世人希望的唯一的一片亮色。但是,在上一年初曾经以第一等的涨幅傲视全球的中国股市,却在这一年的开端进入了自己的反思。中国证监会出人意料地废除了实施了三年的PT制度甚至刚刚实行不到一年的宽限期制度,对连续亏损三年的上市公司实行同国际规则接轨的直接退市制度。这种做法虽然对市场的杀伤力是显而易见的。沪市自10月22日停止执行国有股减持方案第五条以来,从1520点反弹到1769点,但是自从12月4日新的退市办法颁布以来,大盘再次下探1600点,市值再次跌去10%。跌幅居前的主要是ST股票。但同往年年末ST股票上窜下跳的情景大相径庭,规范退市制度充分显示了对于拨正投资理念、理顺市场秩序的正面影响。ST公司在二级市场上渐渐失宠,优胜劣汰作用逐渐明显,有利于我国投资者走向成熟。 

  根据原来的政策,ST以后有PT,PT以后还有宽限期,宽限期还有半年期一年期之分,因此ST公司虽然也积极谋求资产重组,但紧迫感不强,甚至相当一些ST公司前一阶段的资产重组以炒作成份居多。染指ST者不乏炒一把就走的投机机构,由此造成ST股出现重组频次高,业绩虚数多,股价波动大,而失败率也偏高的崎形态势。而PT公司则不得不丢掉幻想,背水一战,结果越是不抱幻想,反而越是重组成效显著。老PT大多进行了力度空前的债务重组和资产重组,除PT水仙、PT中浩退市外,其余目前均已扭亏为盈,新PT除少数重组失败者正在重新重组外,也有不少离重组成功已经不远。当然,在PT、ST重组的过程中,前者由于退市制度刚刚开始实施,地方政府从稳定大局出发,对老PT重组不遗余力拉了一把,而在退市已逐渐为市场所接受的情况下,政策上逐步由“拉一把”转为“放一放”,新PT重组有的就已受惠不多,轮到ST,曾经普照PT的政策阳光则将不复光临。当ST感觉成为“没娘的孩子”时,为时已晚。 

  当然,目前一些ST公司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不排除有些ST公司有一举扭转不利局面的可能。这意味着届时面临退市威胁的ST公司的总数会有所减少。但与此同时,原来中期已经扭亏为盈的ST海洋年报预亏,则拉响了ST亏损队伍“一边做减法一边做加法”的警报。总体上看,ST公司资产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每况愈下,与PT公司债务重组资产重组的初见成效,两者形成鲜明对照,这将是2001年报的一道特殊的风景线。而在未来的退市队伍里,ST公司将多于PT公司,虽然这不能不说是对不成熟的退市制度的辛辣讽刺,但对于投资理念的拨乱反正和市场机制与国际接轨,则显然是一个明显的进步。 

  生老病死都是辩证法的胜利。由此看来,新退市制度固然不啻PT、ST的“报丧鸟”,但PT走了,ST死了,对于中国股市来说,何尝不是“报喜鸟”呢? 

  五、别了,“监管年”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八字方针是“法制、监管、自律、规范”,这是确保证券市场规范、稳健运行的基本准则和重要指引。加强监管,无疑举足轻重,至关重要。 

  目前监管现状之所以不尽人意,大家经常说的“执法力度不足”之类的套话恐怕只是不得要领的搪塞。事实上,我国监管工作并不是权力不足的问题。有专家指出,中国证券监管部门拥有无比强大的行业准入许可权和指定服务提供者的权力,拥有远远超过美国SEC的规章制定权,拥有美国SEC无法比拟的个案事前审查权,还吸纳了一切自律监管组织的权力。那么,如此强大的管制为什么不能有效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呢?关键在于,管制者是否真正清楚管制目标。资本市场管制只有一个目标,这就是保护投资者利益。加强监管,其目的是通过严厉查处证券市场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整顿市场秩序,净化市场环境,有效保护投资者尤其是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舍此就根本谈不上促进证券市场的规范运行。 

  加强监管必须走出所谓“监管年”的误区。在证券市场运行的全过程中,监管工作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它应当体现在证券市场运行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而不仅仅是证券市场运行中某一个时点的离散行为,它是一个贯穿于始终的连续、不间断的行为,而不应当只是偶尔掀起高潮的应景式的运动。从这个意义上说,证券监管没有也不应当有什么“监管年”。 

  在我国已经加入WTO的条件下,逐步开放的市场和国民待遇原则,需要相对稳定的政策和相对宽松的经济环境。过去一年出台的证券政策法规数量之多,内容之新,改革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但是,政策取向的重点应是逐步规范,以适应WTO时代的新形势,用我们通常的话来说,就是接轨,依法治市将逐步取代行政干预,政策多变的色彩应该有所淡化,而监管的透明度则应当增强,这样对于保持股市活力将越来越有利。
新浪财经  

《“监管年”成为历史(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1037.html

  • 上一篇范文: 监管不对称
  • 下一篇范文: 将“实质重于形式”引入监管

  •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证券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