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的组织管理
班级的组织管理,只有在班主任与班集体成员的积极活动中才能实现。这一切能否变为现实,与班主任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有直接关系,也与班主任自身的修养、人格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威信直接相关。
1.班主任的教育思想与班级管理
班主任为组织管理而开展班级活动时,最重要的是要树立使班级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自主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的思想。
班主任对学生的信任与尊重是自主活动能否开展起来的首要条件,班主任只有信任学生才会给学生提供机会,只有尊重学生,才会发现学生的积极方面。
班主任的教育主要应围绕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而展开。这里的自我教育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学生个体的自我教育;
二是学生集体的自我教育;
三是集体成员间的自我教育。
在班级活动中,自我教育的重点应在集体层次上,班主任应当为班集体寻找发展的新目标,提出实现目标的方案和措施。
2.班主任的教育行为与班级组织管理
班主任在组织、管理班级时,应通过具体的教育行为去影响和推动班级活动的开展。其教育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立班级常规制度。班主任应把建制的过程作为最初班集体建设的重点,有了制度,班级以最初个体的简单集合,变为对每一个成员具有一些最基本要求的共同体。其中重要的是,从建制开始到以后的其他班级活动,教师都应以最大程度地吸引集体成员参与为原则。
第二,班主任教育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日常班级活动上。这会产生一种真正强有力的、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三,班主任要负起协调各种教育力量的责任。其中主要包括:与班级任课教师的配合,协调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学生与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争取家长等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和关心;协调学生集体与成员、集体内干部与群众、干部与干部、群众与群众的关系;各种组织与班级、学生之间的关系。
第四,班主任应及时把握班集体及其活动开展的状况,不断积累班集体形成与发展的档案。班级档案分为学生个人档案与班级集体档案两大类,以记载事实为主。
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不断积累自己工作的有关材料,如班级计划、工作总结、谈话记录、班主任日记等。
《班级的组织管理》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1068.html
1.班主任的教育思想与班级管理
班主任为组织管理而开展班级活动时,最重要的是要树立使班级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自主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的思想。
班主任对学生的信任与尊重是自主活动能否开展起来的首要条件,班主任只有信任学生才会给学生提供机会,只有尊重学生,才会发现学生的积极方面。
班主任的教育主要应围绕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而展开。这里的自我教育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学生个体的自我教育;
二是学生集体的自我教育;
三是集体成员间的自我教育。
在班级活动中,自我教育的重点应在集体层次上,班主任应当为班集体寻找发展的新目标,提出实现目标的方案和措施。
2.班主任的教育行为与班级组织管理
班主任在组织、管理班级时,应通过具体的教育行为去影响和推动班级活动的开展。其教育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立班级常规制度。班主任应把建制的过程作为最初班集体建设的重点,有了制度,班级以最初个体的简单集合,变为对每一个成员具有一些最基本要求的共同体。其中重要的是,从建制开始到以后的其他班级活动,教师都应以最大程度地吸引集体成员参与为原则。
第二,班主任教育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日常班级活动上。这会产生一种真正强有力的、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三,班主任要负起协调各种教育力量的责任。其中主要包括:与班级任课教师的配合,协调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学生与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争取家长等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和关心;协调学生集体与成员、集体内干部与群众、干部与干部、群众与群众的关系;各种组织与班级、学生之间的关系。
第四,班主任应及时把握班集体及其活动开展的状况,不断积累班集体形成与发展的档案。班级档案分为学生个人档案与班级集体档案两大类,以记载事实为主。
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不断积累自己工作的有关材料,如班级计划、工作总结、谈话记录、班主任日记等。
《班级的组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