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虚拟社区的传播研究述略
数据和统计资料,对信息社会的多种维度进行了详实的阐述。本书在最后的章节中论述了这种信息社会的组织结构,他论述的这种信息社会统合了多种因素并构建了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虚拟文化,这种崛起的网络社会在信息化的时代有着自己的制度肉身,信息社会的诸多逻辑逐渐使得工业社会的社会形式趋于瓦解。
类似Castells 的论著国内也有不少,笔者认为较完备的一本是熊澄宇教授主笔的《信息社会4.0----中国社会构建新对策》,熊教授在书中提到网络媒体下的受众交往方式的特点:“网络媒体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人们交流的人际障碍,传统的社会交流的最大障碍在于人的差异性,即社会地位的悬殊、生活方式的不同、文化层次的高低等等,往往成为阻碍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因素。网络媒体排除了上述因素的困扰,建立起人们之间普遍和平等的交往。”(《信息社会4.0----中国社会构建新对策》 124页 )熊教授这里对交往方式特点的界定,笔者认为,失之宽泛。实际上网络环境下,人的差异性和层级性并没有消除,网络媒体只是技术上的平权化的媒体,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往出现了高度的分化。
有关虚拟社区的传播研究述略(第3页)
实际上,对于网络环境使得人的主体性丧失这个问题,包德里亚在《完美的罪行》当中有相当深刻的阐述,在包德里亚的眼里,虚拟世界当中的模拟物取代了真实物,拟像比真实的事物更加真实,虚拟的社会现实变成一种“完美罪行”。虽然,这里讨论的具体事物并不是网络媒体和虚拟社区,但是包德里亚的叙述却非常适合用来分析当下的主题。正如他在书中谈到的:“高清晰度标志着越过所有正常决定通向一种实用的――确切地说视“决定性”的公式,通向一个参照元素的实体越来越少的世界。信息的最高清晰度和事件的最低清晰度对应――语言的最高清晰度与观念的最低清晰度对应――他事物的最高清晰度与这事物的最低清晰度对应。”(《完美的罪行》 51页)事实上,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往呈现类似的特征,正因为网络环境下的交往的关键词是“虚拟”一词,网络环境下的许多高清晰度的技术措施反而使得信息的交互高度的失真和虚拟化,包德里亚说过,虚拟世界的核心概念是“高清晰度,影像的虚拟,还有时间的虚拟(实时),音乐的虚拟(高保真),性的虚拟(淫画),思维的虚拟(人工智能),语言的虚拟(数字语言)”(同上 51页)。网络环境下,信息交互呈现出“曳出性”。信息的写作方式是有中心、有等级、单线性的组织下进行的超文本的、多序列的写作。
从哲学和解释学角度对网络环境和虚拟世界进行阐述的文章还有很多,比如说Michael Fegan 发表在JCMC的文章“The Performance of Cyberspace: An Exploration Into Computer-Mediated Reality”在这篇从现象学角度探究网络世界的文章里,作者试图将赛博空间视为一种隐喻,一种为大众所分享的概念物,在这个隐喻世界里,整个虚拟空间是由“文本和读者”的关系构建起来的。
其实,虚拟世界不仅是Michael Fegan所说的隐喻性的概念物,虚拟空间的文本也具有一种独特的属性。同样是在JCMC 发表的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WW Text: Tracing Discursive Strategies”一文就从网络文本的文本属性角度进行了透彻的分析,该文的作者Ananda Mitra认为,网络文本的突出特点是,没有任何文本具有中心性,这种“去中心化”的网络文本属性又可以称之为“交互文本间性”(reciprocal intertextuality)。但是网络文本虽然在表面上充满了游戏性,去中心化,网络文本在层级上、意义相关性上仍然存在着所属关系。这也就是网络文本的文本属性的问题。网络文本的相关性和散漫性(discursive formation)构成了高度相关性的解释性社区(interpretative community)以及充满负相关的散漫性社区(discursive community)。
除此以外,Ananda Mitra还在文中对社区做了重要的定义,社区必须是为一整套标准所塑型的,这些标准必须是长期虚拟经验下的产物。也就是说,社区的核心意义之一是时间,其二是制度。( “Both ways of examining the authenticity of community on the Internet have presumed that communities can be, and need to be, defined around a set of criteria that have "worked" for a long period o 《有关虚拟社区的传播研究述略(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1294.html
类似Castells 的论著国内也有不少,笔者认为较完备的一本是熊澄宇教授主笔的《信息社会4.0----中国社会构建新对策》,熊教授在书中提到网络媒体下的受众交往方式的特点:“网络媒体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人们交流的人际障碍,传统的社会交流的最大障碍在于人的差异性,即社会地位的悬殊、生活方式的不同、文化层次的高低等等,往往成为阻碍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因素。网络媒体排除了上述因素的困扰,建立起人们之间普遍和平等的交往。”(《信息社会4.0----中国社会构建新对策》 124页 )熊教授这里对交往方式特点的界定,笔者认为,失之宽泛。实际上网络环境下,人的差异性和层级性并没有消除,网络媒体只是技术上的平权化的媒体,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往出现了高度的分化。
有关虚拟社区的传播研究述略(第3页)
实际上,对于网络环境使得人的主体性丧失这个问题,包德里亚在《完美的罪行》当中有相当深刻的阐述,在包德里亚的眼里,虚拟世界当中的模拟物取代了真实物,拟像比真实的事物更加真实,虚拟的社会现实变成一种“完美罪行”。虽然,这里讨论的具体事物并不是网络媒体和虚拟社区,但是包德里亚的叙述却非常适合用来分析当下的主题。正如他在书中谈到的:“高清晰度标志着越过所有正常决定通向一种实用的――确切地说视“决定性”的公式,通向一个参照元素的实体越来越少的世界。信息的最高清晰度和事件的最低清晰度对应――语言的最高清晰度与观念的最低清晰度对应――他事物的最高清晰度与这事物的最低清晰度对应。”(《完美的罪行》 51页)事实上,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往呈现类似的特征,正因为网络环境下的交往的关键词是“虚拟”一词,网络环境下的许多高清晰度的技术措施反而使得信息的交互高度的失真和虚拟化,包德里亚说过,虚拟世界的核心概念是“高清晰度,影像的虚拟,还有时间的虚拟(实时),音乐的虚拟(高保真),性的虚拟(淫画),思维的虚拟(人工智能),语言的虚拟(数字语言)”(同上 51页)。网络环境下,信息交互呈现出“曳出性”。信息的写作方式是有中心、有等级、单线性的组织下进行的超文本的、多序列的写作。
从哲学和解释学角度对网络环境和虚拟世界进行阐述的文章还有很多,比如说Michael Fegan 发表在JCMC的文章“The Performance of Cyberspace: An Exploration Into Computer-Mediated Reality”在这篇从现象学角度探究网络世界的文章里,作者试图将赛博空间视为一种隐喻,一种为大众所分享的概念物,在这个隐喻世界里,整个虚拟空间是由“文本和读者”的关系构建起来的。
其实,虚拟世界不仅是Michael Fegan所说的隐喻性的概念物,虚拟空间的文本也具有一种独特的属性。同样是在JCMC 发表的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WW Text: Tracing Discursive Strategies”一文就从网络文本的文本属性角度进行了透彻的分析,该文的作者Ananda Mitra认为,网络文本的突出特点是,没有任何文本具有中心性,这种“去中心化”的网络文本属性又可以称之为“交互文本间性”(reciprocal intertextuality)。但是网络文本虽然在表面上充满了游戏性,去中心化,网络文本在层级上、意义相关性上仍然存在着所属关系。这也就是网络文本的文本属性的问题。网络文本的相关性和散漫性(discursive formation)构成了高度相关性的解释性社区(interpretative community)以及充满负相关的散漫性社区(discursive community)。
除此以外,Ananda Mitra还在文中对社区做了重要的定义,社区必须是为一整套标准所塑型的,这些标准必须是长期虚拟经验下的产物。也就是说,社区的核心意义之一是时间,其二是制度。( “Both ways of examining the authenticity of community on the Internet have presumed that communities can be, and need to be, defined around a set of criteria that have "worked" for a long period o 《有关虚拟社区的传播研究述略(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