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经济类节目的市场占位──《北京特快》节目专项研究报告(上)
高评价的节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节目较多地体现和满足了人们现阶段对社会传播中某些“稀缺”的信息传播资源或形式的要求和渴望。本次调查中凡较少赢得读者积极评价的节目,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因为这些节目中缺乏对社会上需求旺盛、现实中又较为“短缺”的信息传播资源或形式的自觉和明确的意识。
5、《北京特快》的位置与分量:它是经济类电视报道中独树一帜的一道“风景”,同时也是北京电视台旗下最为彰显的名牌节目之一。
①《北京特快》是经济类电视报道中独树一帜的一道“风景”。
对于《北京特快》来说,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在经济类报道相对不景气的情况下,它却能把这类题材的报道搞得有声有色、引人入胜,成为经济类报道中独树一帜的一道“风景”。前述数据显示,无论在收视率方面还是在公众对电视新闻类节目的特色与质量评价方面,《北京特快》不但远胜于同类电视节目,而且也与当前最受人们青睐的时事类电视节目几乎平分秋色。譬如,本次调查的结果表明,在收视率方面,《北京特快》以非黄金时段、且隔日播出的劣势,竟赢得了与每日在黄金时段播出的《今日话题》几乎相当的收视率。可以说,它是我国经济类电视报道中独树一帜的一道“风景”。
②《北京特快》是北京电视台旗下最为彰显的名牌节目之一。
正象提到波音、麦道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美国,提到西门子会想到德国,提到飞利浦会想到荷兰一样,一个传播媒介的彰显,也常常是与它的名牌节目、名牌专栏联系在一起的。《北京特快》毫无疑问就是现在北京电视台旗下最为彰显的名牌节目之一。本次调查显示,在公众对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部分电视新闻类节目的12个特色与质量评价方面,北京电视台的节目就总体而言,所获评价的位次普遍低于中央电视台,但惟独《北京特快》竟能赢得了6个“第二”、4个“第三”、一个“第四”一个“第六”的佳绩,成为北京电视台少数几个能与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名牌节目几乎比肩而立的招牌节目。
二、关于北京居民对《北京特快》收视状况的总体性考察
1、有多少北京人收看《北京特快》:《北京特快》观众的规模考察
①观众规模:《北京特快》目前在北京市14岁以上的居民中拥有约两成半的基本观众,折合人口数约为308万。
如前所述,在14岁-70岁的北京市居民中,有19.5%的人“几乎每期都看”《北京特快》,25.7%的人对《北京特快》播出的节目“大部分收看了”,28.9%的人“收看过几期”,大约25.9%的人“基本上没收看”《北京特快》。按照统计学的测算办法,《北京特快》的基本观众占在上述北京居民总数的25.7%,折合人口数约为308万。
②观众的时序构成:《北京特快》现有的观众中有超过3/4以上的观众是在创办第一年吸纳至自己旗下的,而此后的一年间,仅仅吸纳了不足1/4的观众。这表明,1995年刚刚创办时的风格和定位是成功的,这种风格和定位是使《北京特快》取得今天这种地位的关键。
对现有观众的构成进行时间序列上的分析,其主要目的是要考察和了解特定电视节目在创办及以后的运作历程中某个时点上节目模式和节目风格对观众的吸引程度,它能在相当程度上显示观众之所以选择收看这个节目的基本考虑及相应的对该节目的社会角色期望。应该说,这种为观众所钟爱的模式和风格是特定电视节目赖以安身立命的一个基点。本次调查的结果表明,在北京市14岁以上居民中,除去13.6%的人“一直都没有看”《北京特快》之外,有39.4%的人是在1995<年该节目刚刚创办时便成为它的观众的“老友”,此外,分别还有28.6%和11.4%的人是在1996年上半年和1996<年下半年成为其观众的,而今年以来吸纳的“新朋友”仅仅占北京居民总数的7.1%。据此折算,在迄今为止看过《北京特快》的人当中,有78.7%[6]<的人是在《北京特快》推出后的第一年被吸纳到《北京特快》旗下的(其中,1995<年刚创办时占45.6%,1996年上半年占33.1%)。这说明,《北京特快》引起巨大社会反响的黄金时期是1995年7月至1996年上半年,这一时期吸纳的观众占目前节目观众总数的3/4。而此后一年吸纳的观众则不足1/4。这表明《北京特快》1995年的创办之初的风格和定位是成功的,它吸引了大量观众,使《北京特快》在一个较高的起点起步。这个情况同时也说明,目前《北京特快》对读者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主要来自于1995年创办之初在节目模式、节目风格上的创意与探索。显然,如何在变化了的形势下保持这样一种风格和追求,是使节目进一步跃上一个新台阶的关键。
③接触方式:“时断时续地收看”是人们接触《北京特快》节目的最主要方式。这表明,《北京特快》在节目质量的稳定性方面尚有 《电视经济类节目的市场占位──《北京特快》节目专项研究报告(上)(第8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1369.html
5、《北京特快》的位置与分量:它是经济类电视报道中独树一帜的一道“风景”,同时也是北京电视台旗下最为彰显的名牌节目之一。
①《北京特快》是经济类电视报道中独树一帜的一道“风景”。
对于《北京特快》来说,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在经济类报道相对不景气的情况下,它却能把这类题材的报道搞得有声有色、引人入胜,成为经济类报道中独树一帜的一道“风景”。前述数据显示,无论在收视率方面还是在公众对电视新闻类节目的特色与质量评价方面,《北京特快》不但远胜于同类电视节目,而且也与当前最受人们青睐的时事类电视节目几乎平分秋色。譬如,本次调查的结果表明,在收视率方面,《北京特快》以非黄金时段、且隔日播出的劣势,竟赢得了与每日在黄金时段播出的《今日话题》几乎相当的收视率。可以说,它是我国经济类电视报道中独树一帜的一道“风景”。
②《北京特快》是北京电视台旗下最为彰显的名牌节目之一。
正象提到波音、麦道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美国,提到西门子会想到德国,提到飞利浦会想到荷兰一样,一个传播媒介的彰显,也常常是与它的名牌节目、名牌专栏联系在一起的。《北京特快》毫无疑问就是现在北京电视台旗下最为彰显的名牌节目之一。本次调查显示,在公众对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部分电视新闻类节目的12个特色与质量评价方面,北京电视台的节目就总体而言,所获评价的位次普遍低于中央电视台,但惟独《北京特快》竟能赢得了6个“第二”、4个“第三”、一个“第四”一个“第六”的佳绩,成为北京电视台少数几个能与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名牌节目几乎比肩而立的招牌节目。
二、关于北京居民对《北京特快》收视状况的总体性考察
1、有多少北京人收看《北京特快》:《北京特快》观众的规模考察
①观众规模:《北京特快》目前在北京市14岁以上的居民中拥有约两成半的基本观众,折合人口数约为308万。
如前所述,在14岁-70岁的北京市居民中,有19.5%的人“几乎每期都看”《北京特快》,25.7%的人对《北京特快》播出的节目“大部分收看了”,28.9%的人“收看过几期”,大约25.9%的人“基本上没收看”《北京特快》。按照统计学的测算办法,《北京特快》的基本观众占在上述北京居民总数的25.7%,折合人口数约为308万。
②观众的时序构成:《北京特快》现有的观众中有超过3/4以上的观众是在创办第一年吸纳至自己旗下的,而此后的一年间,仅仅吸纳了不足1/4的观众。这表明,1995年刚刚创办时的风格和定位是成功的,这种风格和定位是使《北京特快》取得今天这种地位的关键。
对现有观众的构成进行时间序列上的分析,其主要目的是要考察和了解特定电视节目在创办及以后的运作历程中某个时点上节目模式和节目风格对观众的吸引程度,它能在相当程度上显示观众之所以选择收看这个节目的基本考虑及相应的对该节目的社会角色期望。应该说,这种为观众所钟爱的模式和风格是特定电视节目赖以安身立命的一个基点。本次调查的结果表明,在北京市14岁以上居民中,除去13.6%的人“一直都没有看”《北京特快》之外,有39.4%的人是在1995<年该节目刚刚创办时便成为它的观众的“老友”,此外,分别还有28.6%和11.4%的人是在1996年上半年和1996<年下半年成为其观众的,而今年以来吸纳的“新朋友”仅仅占北京居民总数的7.1%。据此折算,在迄今为止看过《北京特快》的人当中,有78.7%[6]<的人是在《北京特快》推出后的第一年被吸纳到《北京特快》旗下的(其中,1995<年刚创办时占45.6%,1996年上半年占33.1%)。这说明,《北京特快》引起巨大社会反响的黄金时期是1995年7月至1996年上半年,这一时期吸纳的观众占目前节目观众总数的3/4。而此后一年吸纳的观众则不足1/4。这表明《北京特快》1995年的创办之初的风格和定位是成功的,它吸引了大量观众,使《北京特快》在一个较高的起点起步。这个情况同时也说明,目前《北京特快》对读者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主要来自于1995年创办之初在节目模式、节目风格上的创意与探索。显然,如何在变化了的形势下保持这样一种风格和追求,是使节目进一步跃上一个新台阶的关键。
③接触方式:“时断时续地收看”是人们接触《北京特快》节目的最主要方式。这表明,《北京特快》在节目质量的稳定性方面尚有 《电视经济类节目的市场占位──《北京特快》节目专项研究报告(上)(第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