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成骨细胞骨形成机制研究


成骨细胞骨形成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 2003-1-14  作者:童安莉 陈璐璐、丁桂芝  
骨不断地进行着重建,骨重建过程包括破骨细胞贴附在旧骨区域,分泌酸性物
质溶解矿物质,分泌蛋白酶消化骨基质,形成骨吸收陷窝;其后,成骨细胞移行至
被吸收部位,分泌骨基质,骨基质矿化而形成新骨。破骨与成骨过程的平衡是维持
正常骨量的关键。成骨细胞是骨形成的主要功能细胞,负责骨基质的合成、分泌和
矿化。目前,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在骨形成过程中,成骨细胞发展及其调控的分
子机制也逐渐得以揭示。

  1 成骨细胞的起源

  成骨细胞起源于多能的骨髓基质的间质细胞,除成骨细胞外,基质细胞还可分
化成软骨细胞,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或肌细胞。成骨细胞来源谱系有以下几种:
(1)骨髓克隆形成单位(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F);(2)骨祖细胞,可分化
成前成骨细胞和前软骨细胞谱系,常位于骨髓腔中,有很强的自身增殖能力;(3)
前成骨细胞,即最近的成骨前体,能定向分化成成骨细胞,具有合成和增殖能力[
1,2]。成骨细胞由多能的间质干细胞在体内的各种调控因素的调节下发展而来,
调控因素主要有BMP-2,BMP-2能诱导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具体就是诱导间质
干细胞分化形成骨祖细胞进而形成前成骨细胞[3]。

  2 成骨细胞发展阶段及骨形成机制

  成骨细胞在骨形成过程中要经历成骨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成熟、细胞外基质
矿化和成骨细胞凋亡四个阶段。很多因素可调节这几个阶段,从而最终调控骨形成

  成骨细胞增殖期成骨细胞数量增加,以形成多层细胞,并合成、分泌Ⅰ型胶原
以便最终可以矿化形成骨结节。对成骨细胞增殖的调控具体说来即是对细胞周期的
调控,后者包括细胞在有丝分裂原作用下复制DNA和细胞分裂的调节机制,典型的
成骨细胞细胞周期时间为20~24小时[4]。抑制与细胞周期调节相关的基因会导
致增殖的停止。与增殖激活有关的基因有c-myc、c-fos、c-jun;与细胞周期有关
的基因有组蛋白、细胞周期素基因。在颅盖骨分骨细胞培养中观察到细胞从颅盖骨
中分离后很快即出现最高水平的c-fos mRNA表达,比c-myc和H4组蛋白基因表达早
许多。c-myc mRNA常在1天后表达达到高峰,H4组蛋白基因表达伴随细胞内DNA合成
,与增殖密切相关[5]。c-fos、c-jun基因表达在增殖晚期明显下调,同时伴随
成骨细胞增殖减慢,细胞由增殖期进入分化期。c-fos对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在体
内实验中也得到证实,如在人的长骨与胚胎骨生长旺盛的区域c-fos原癌基因高表
达。另有报道,c-fos高表达的小鼠中骨形成也会增加,这些均证明c-fos与成骨细
胞增殖有关。而且c-fos与c-jun编码的蛋白质c-fos,C-jun能形成异二聚体,作为
转录因子结合到基因启动子区的AP-1位点,已观察到在增殖的成骨细胞中有很高的
AP-1结合活性,而在增殖下调后,这种高活性也明显改变,这说明原癌基因可能通
过c-fos/c-jun复合物来调节细胞增殖[2]。在成骨细胞增殖期,同时还能表达的
基因有表皮生长因子(F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Ⅰ型胶原、纤维连接素(fibronectin)等基因[6]。
  在细胞增殖晚期,与细胞周期与细胞增殖相关的基因表达下降,而编码细胞外
基质成熟的蛋白的基因开始表达,在分化早期主要是碱性磷酸酶表达,因此碱性磷
酸酶被认为是细胞外基质成熟的早期标志,AKP mRNA表达此时可增加10倍以上。有
学者用羟基脲抑制成骨细胞增殖,加入羟基脲1小时后观察到DNA合成和H4组蛋白m
RNA下降90%,与此同时,AKP mRNA增加4倍,证明增殖下调可提前诱导AKPmRNA表达
[5,7]。成骨细胞分泌AKP和钙盐结晶体至细胞外基质中,AKP使局部磷酸含量增
高,促使基质矿化。在细胞外基质成熟期,胶原继续合成并相互交联、成熟。
  在成骨细胞分化晚期,当培养细胞进入矿化期,细胞内的AKP活性下降,而与
细胞外基质中羟磷灰石沉积相关的基因表达达到高峰,如骨桥蛋白(osteopontin)
、骨钙素、骨唾液酸蛋白(bone sialoprotein)基因。骨钙素等非胶原蛋白分泌至
细胞外基质中,与钙、磷结合,然后,沿胶原分子的长轴,钙和磷结合到胶原分子
的侧链的胶原氨基酸残基上,形成羟磷灰石结晶。在用羟基脲抑制增殖的实验中同
时可观察到,与AKP不同,骨钙素,骨桥蛋白的mRNA表达不因增殖抑制而增加,证
明它们与增殖无关而可能与矿化基质中成骨细胞分化有关。Owen在体外实验中进一
步观察β-磷酸甘油(β-GP)对骨钙素产生的影响,β-GP是羟磷灰石形成的原料,
能被AKP迅速水解,释放出无机磷。如果培养中没有β-GP时,即使细胞通过细胞外
基质成熟期进入矿化阶段,骨钙素基因也不能表达,说明在没有矿物质沉积时不能
表达矿化阶段的基因[5]。
  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在骨矿化期骨钙素高度增加,此后,骨钙素逐渐降低,与
此同时,可观察到胶原酶增加,成骨细胞开始凋亡,并出现代偿性细胞增殖和胶原
合成[8]。

  3 成骨细胞性骨形成的调控机制

  成骨细胞在产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均需借助于精细的调控,以最终完成正常的
骨形成。已知很多全身激素和骨组织局部调节因子都对成骨细胞发挥作用并影响成
骨细胞发展的各个阶段,调节成骨细胞功能。已知的全身激素如甲状旁腺激素(PT
H)、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肽(PTHrp)、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降钙
素(CT)、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对骨形成均有影响。而近
年来,骨组织局部调节因子对骨形成所起的作用尤受重视。

  3.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
  IGFs是骨细胞中含量最丰富的生长因子,对成骨细胞功能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目前已知的IGF主要为IGF-Ⅰ和IGF-Ⅱ,IGF-Ⅰ、IGF-Ⅱ由骨细胞生成并储存于骨
中,在骨吸收时从骨中释放出来;成骨细胞在骨吸收时也能分泌增加量的IGFs,以

自分泌方式发挥作用,刺激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另外由破骨细胞产生的IGFs以旁
分泌方式作用于成骨细胞。因为IGF对骨形成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因此IGFs在骨吸
收时大量增加介导了骨吸收和骨形成之间的偶联作用,使骨吸收后骨形成增加[9
],有利于骨重建的正常进行。IGF-Ⅰ、IGF-Ⅱ对成骨细胞的作用基本相似,但I
GF-Ⅱ作用较IGF-Ⅰ弱。IGF-Ⅰ、Ⅱ在成骨细胞培养中均可刺激成骨细胞的增殖和
Ⅰ型胶原的生成,且与剂量有相关性,同时IGFs还可刺激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骨钙
素的产生[10]。离体实验显示IGF-Ⅰ、IG

《成骨细胞骨形成机制研究》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1395.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基础医学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