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电视采访质量
怎样提高电视采访质量
作者/ 罗 旋
怎样提高电视采访质量?这是一个电视新闻工作者始终回避不了的话题。笔者就怎样提高电视访问质量谈一些体会和思考。
电视访问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仅仅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远远不够。要做好电视访问,除了要明确新闻采访的指导思想,明确报道目的,抓住新闻题材,掌握新闻采访的过程与技巧外,访问者还必须弄明白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采访”。
采访是写作的基础和前提,采访的结果决定着写作的水平。对电视采访而言,人们习惯于把前期的所有工作包括拍摄等称之为“采访”,而实际上电视采访的核心是“访问”或“访谈”。在实践中电视采访有两种情形:一种是通过采访,收集资料、素材,为制作电视片做准备,这种情形下采访决定着写作或制作,采访质量高低是电视片成败的关键。另一种是制作的电视片中需要有“采访”的环节,也就是说决定写作的“采访”已经在前期进行了,电视访问者要做的是按照编导的意图完成一个采访的“秀” (直播节目尤其如此)。这种情形下采访不一定决定写作,但采访质量肯定影响电视片的质量和节目收视效果。电视采访中,访问者搞清采访的目的,区别上述两种情形,有的放矢去采访,是提高电视访问质量的前提。
那么,采访之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首先是检查设备和器材。除了要检查视频和音频两部分外,还要检查灯光、摄像机脚架、话筒支架、电池等辅助设备,这都可以由摄像师来做。访问记者要做的最重要的准备工作是选择合适的采访对象并尽可能多地了解和掌握采访对象的情况,可提前查阅相关资料,并与被采访对象进行充分的沟通,在此基础上拟定好采访提纲,这样既节省时间又提高了效率,节目质量就有了保障。一般情况下,选择采访对象有以下要求:
1.采访对象必须是了解新闻事实的人,包括新闻事实的目击者、参与者或知情者。
2.采访对象最好能积极配合采访,能谈心里话,能和记者交心。
3.采访对象的谈话要让观众听得懂,不仅要提供有关信息,还要让人听得清、记得住,生动形象,让人信服。
对访问记者工作方法的要求主要有:
1.正常情况下,访问记者要把访谈目的明确告知采访对象,力争准备充分。
2.如果采访对象是新闻事件的重要知情人,即使采访对象有顾虑或不够配合,记者也应努力打消对方顾虑,循循善诱,力争形成良好的访问氛围。
3.访问中记者要善于引导,具有熟练的驾驭访谈的能力。
实际工作中,我们通常要求访问记者谈话少而精,采访对象谈话详尽具体。记者与采访对象要配合默契,形成双向交流的格局。这里,电视记者提出的问题是否到位,能否提出关键性问题,能否让被访问者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至关重要。
对访问记者提问的要求主要有:
1.问题要简单明白,提问尽量具体
如果准备不足,提出的问题含糊不清,令人费解,采访对象就会无从回答。有的记者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往往提千篇一律的问题: “当时你是怎么想的?”“你是什么样的心情?”这类问题用得过滥,以致成了令采访对象生畏的最生硬、最难回答的问题。目前,有些新闻媒介明确要求记者在采访中尽量不提“你是怎么想的”这类问题,并把这类提问列为采访忌语。电视记者提问应力求简单明确,老记者的经验是:提问越长,回答越少,甚至会有去无回。
2.恰当运用多种提问方式
采访中记者提问经常运用以下两种形式:
一是开放性问题,也称漏斗式提问。开放性问题对采访对象的谈话内容基本不加限制,问题焦点比较散,给采访对象的回旋余地比较大。
开放性问题的长处是:给采访对象的自由度较大,谈话气氛比较宽松,记者提问较省力,采访对象可能话多、话长,有可能提供较丰富的材料。
开放式问题的局限是:采访对象的回答可能漫无目的,谈话不到位;也可能敷衍应付,言不由衷;还有可能出现跑题的现象。
二是闭合式问题,这是记者对事物结果的直接发问。这类提问的长处是:谈话焦点集中,问题单刀直人,容易得到明确回答,运用得当有利于提高采访效率。
闭合式问题的局限是:谈话范围限定严格,采访对象谈话容易拘谨,如果问题内涵单调,就很可能出现简单的“是”与“否”式的回答。记者如果掌握分寸不当,就可能出现诱供式的场面,最后达不到预期效果。
艾丰同志在《新闻采访论》中概括得很好: “开放式问题,一般适于转入话题、搜索情况、调节气氛、发现遗漏、缓冲记者的压力等。闭合式问题一般适于突破、深入、追问、证实、核实等。”电视记者只要多学习、多实践,是能够掌握好这两种提问方式的。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电视采访过程终究是要给观众看的,记者提的问题必须是观众感兴趣的,想深入了解的。电视节目中记者问得好不仅可提高访问的质量,也能唤起观众的联想和感受。因此,记者不能满足于简单的一问一答,要努力在访谈的关键部位、深入主题的部位增加双方交谈的成分,在双方的相互交流启发中将访问引向深入,使观众在双方的思想碰撞中得到启发。这也是编导在每次采访中最期望达到的效果。
总之,提高电视采访质量是一个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再合理运用的过程,作为电视人,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认真做好这一环节的工作,保质保量,把最好、最精彩的电视节目奉献给广大观众。
(作者单位:贵州黔西南广播电视台) 《怎样提高电视采访质量》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1424.html
作者/ 罗 旋
怎样提高电视采访质量?这是一个电视新闻工作者始终回避不了的话题。笔者就怎样提高电视访问质量谈一些体会和思考。
电视访问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仅仅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远远不够。要做好电视访问,除了要明确新闻采访的指导思想,明确报道目的,抓住新闻题材,掌握新闻采访的过程与技巧外,访问者还必须弄明白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采访”。
采访是写作的基础和前提,采访的结果决定着写作的水平。对电视采访而言,人们习惯于把前期的所有工作包括拍摄等称之为“采访”,而实际上电视采访的核心是“访问”或“访谈”。在实践中电视采访有两种情形:一种是通过采访,收集资料、素材,为制作电视片做准备,这种情形下采访决定着写作或制作,采访质量高低是电视片成败的关键。另一种是制作的电视片中需要有“采访”的环节,也就是说决定写作的“采访”已经在前期进行了,电视访问者要做的是按照编导的意图完成一个采访的“秀” (直播节目尤其如此)。这种情形下采访不一定决定写作,但采访质量肯定影响电视片的质量和节目收视效果。电视采访中,访问者搞清采访的目的,区别上述两种情形,有的放矢去采访,是提高电视访问质量的前提。
那么,采访之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首先是检查设备和器材。除了要检查视频和音频两部分外,还要检查灯光、摄像机脚架、话筒支架、电池等辅助设备,这都可以由摄像师来做。访问记者要做的最重要的准备工作是选择合适的采访对象并尽可能多地了解和掌握采访对象的情况,可提前查阅相关资料,并与被采访对象进行充分的沟通,在此基础上拟定好采访提纲,这样既节省时间又提高了效率,节目质量就有了保障。一般情况下,选择采访对象有以下要求:
1.采访对象必须是了解新闻事实的人,包括新闻事实的目击者、参与者或知情者。
2.采访对象最好能积极配合采访,能谈心里话,能和记者交心。
3.采访对象的谈话要让观众听得懂,不仅要提供有关信息,还要让人听得清、记得住,生动形象,让人信服。
对访问记者工作方法的要求主要有:
1.正常情况下,访问记者要把访谈目的明确告知采访对象,力争准备充分。
2.如果采访对象是新闻事件的重要知情人,即使采访对象有顾虑或不够配合,记者也应努力打消对方顾虑,循循善诱,力争形成良好的访问氛围。
3.访问中记者要善于引导,具有熟练的驾驭访谈的能力。
实际工作中,我们通常要求访问记者谈话少而精,采访对象谈话详尽具体。记者与采访对象要配合默契,形成双向交流的格局。这里,电视记者提出的问题是否到位,能否提出关键性问题,能否让被访问者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至关重要。
对访问记者提问的要求主要有:
1.问题要简单明白,提问尽量具体
如果准备不足,提出的问题含糊不清,令人费解,采访对象就会无从回答。有的记者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往往提千篇一律的问题: “当时你是怎么想的?”“你是什么样的心情?”这类问题用得过滥,以致成了令采访对象生畏的最生硬、最难回答的问题。目前,有些新闻媒介明确要求记者在采访中尽量不提“你是怎么想的”这类问题,并把这类提问列为采访忌语。电视记者提问应力求简单明确,老记者的经验是:提问越长,回答越少,甚至会有去无回。
2.恰当运用多种提问方式
采访中记者提问经常运用以下两种形式:
一是开放性问题,也称漏斗式提问。开放性问题对采访对象的谈话内容基本不加限制,问题焦点比较散,给采访对象的回旋余地比较大。
开放性问题的长处是:给采访对象的自由度较大,谈话气氛比较宽松,记者提问较省力,采访对象可能话多、话长,有可能提供较丰富的材料。
开放式问题的局限是:采访对象的回答可能漫无目的,谈话不到位;也可能敷衍应付,言不由衷;还有可能出现跑题的现象。
二是闭合式问题,这是记者对事物结果的直接发问。这类提问的长处是:谈话焦点集中,问题单刀直人,容易得到明确回答,运用得当有利于提高采访效率。
闭合式问题的局限是:谈话范围限定严格,采访对象谈话容易拘谨,如果问题内涵单调,就很可能出现简单的“是”与“否”式的回答。记者如果掌握分寸不当,就可能出现诱供式的场面,最后达不到预期效果。
艾丰同志在《新闻采访论》中概括得很好: “开放式问题,一般适于转入话题、搜索情况、调节气氛、发现遗漏、缓冲记者的压力等。闭合式问题一般适于突破、深入、追问、证实、核实等。”电视记者只要多学习、多实践,是能够掌握好这两种提问方式的。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电视采访过程终究是要给观众看的,记者提的问题必须是观众感兴趣的,想深入了解的。电视节目中记者问得好不仅可提高访问的质量,也能唤起观众的联想和感受。因此,记者不能满足于简单的一问一答,要努力在访谈的关键部位、深入主题的部位增加双方交谈的成分,在双方的相互交流启发中将访问引向深入,使观众在双方的思想碰撞中得到启发。这也是编导在每次采访中最期望达到的效果。
总之,提高电视采访质量是一个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再合理运用的过程,作为电视人,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认真做好这一环节的工作,保质保量,把最好、最精彩的电视节目奉献给广大观众。
(作者单位:贵州黔西南广播电视台) 《怎样提高电视采访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