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理工论文 >> 计算机信息技术 >> 正文

地方文献分类思想研究


面两个例子的分类依据主要是文献的外部特征,因而不利于针对文献内容的分编与检索,后面三个例子在具体内容上虽然互有出入,但基本上是以地方文献的内部特征,亦即地方文献所函盖的地方事物作为分类标准,客观上适应了地方文献的性质和特征,符合地方文献用户的使用习惯。

然而,什么是地方文献的性质和特征?地方文献用户的使用习惯又是怎样的?考虑到地方文献工作的规范化操作和资源共享的因素,我们还必须搞清,不同地域的地方事物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共同的规律?

二、从地方文献的概念、内容和性质看地方文献分类思想

在文献信息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产生出的各种不同的分类法,大致类型有二。其一,是分类者基于近似的认识基础,为了相近似的目标,处理近似的对象,由于存在认识方面的某些非本质歧见,因而产生了分类实践中技术手法方面的差异,如《杜威法》、《中图法》、《科图法》、《人大法》之间的差别;其二,在于处理对象不同,行为目标有异,分类者的认识也就产生了本质的差别,如《四部分类法》和《中图法》的差别,档案、专利与图书分类法之间的差别,针对不同使用目的的各专科分类法之间的差别是。

《中图法》的分类思想基于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主观认识,实际上,大多数公共图书馆采用《中图法》乃是出于一种从权的考虑:对于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及其读者的使用目的而言,选用《中图法》的总体效果显然是利大于弊。然而《中图法》也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因而公共图书馆也同时采用了《四部分类法》,有些图书馆还采用了专利法、档案法以及其他一些具有明显针对性的非主流分类方式。

我们探讨地方文献的分类思想,首先应该清楚地方文献的概念、性质和使用目的。

我国的地方文献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关于地方文献的概念问题众说纷纭,但在地方文献的本质上仍有共识---地方文献是指“内容上带有地方性,同时具有重复使用价值的文献”[3]

从地方文献的内容来看,它反映的是一种现象,即特定地域范围内事物的“存在”现象。这种“存在”包括过去时的,也包括现在时的。至于反映未来时事物的文献(如计划或规划),则可以视为现在时或过去时的精神产品,也是一种事物的存在现象。

就更广大的地域范围而言,地方文献反映的只是存在,而不是认识,至少不是规律性或理论化的认识。例如天文现象,地方文献反映的只是在特定地域范围内观察得到的现象,而不是天文学家就此现象而作出的研究成果和科学结论;即便报导天文学了的研究工作,也只是记录本地区在特定时期内发生的一种科研学术现象,而不是报导研究成果本身。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地方文献反映的是事物的地方特性,而不是该事物超越地域范围的共性。一旦上升为共性,也就失去了“地方性”。

因而,地方文献中不可能有哲学以及马列主义、毛译东思想,因为这些内容不属于某一特定地方(现实工作中被分入这些类目的某些文献实际上反映的是地方上的学术活动或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地方文献中不可能有社会科学总论和自然科学技术总论,因为这纯粹是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宏观认识,不属于某一特定地方。地方文献中不应该包括大多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技术的基本理论以及基本方法论,因为这些内容是不同地域人们的共识,并不具有任何地域特征。

地方文献中记录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各项地方事业,并不等同于天文学、气象学、地理学、地质学、水文学、动物学、植物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医学等等诸般学科。它所容载的内容并不是学科信息,而仅仅是地方事物的客观记录。是一种地方信息,这就是地方文献的本质。在很多场合下,过去时的地方信息被称作地方史料;而从时间的微观角度来看,也无妨把所有的地方文献都称作地方史料,因为昨天发生的事就是历史。

图书馆的读者或信息用户使用地方文献,其目的即在于得到这种反映某类事物的地方特性的信息。地方文献用户并非不去使用地方文献以外的文献资源,他尽可以在其他文献资源中获得有关事物共性的信息,而反映事物地方特性的信息却只能在地方文献中获得。因而,分编人员使用《中图法》或其他同类的方式来类分地方文献,显然会在读者与文献之间造成明显的沟通障码,因而是不合适的。反之,以客观存在的地方事物作为地方文献分类依据,应该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然而地域不同,地方事物之间也会存在千差万别。在不同的地方事物之间,是否存在着某些共性?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无论任何地域,其地方事物总是由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地方事业三个因素共同构成的,这就是它们的共性。

三、地方文献分类模式探索

1996年以来,首都图书馆地方文献部对60年代编制的《北京地方文献分类表》重新修订,将大部分一级类目分别划归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地方事业三个范畴。试分析如下:

A 方志

B 环境

B1 综述

B2 天文

B4 水文

B5 气象

B6 地质(地震等)

B7 地形、地貌

B9 自然资源

C 人文地理

C1 综述

C2 建置沿革

C3 市街、坊巷

C4 名胜古迹

C7 游记、游览招甫

C8 杂记、杂纂、杂考

C9 地图

D 历史

D1 通史

D2 古代史(上古至清未)

D3 中华民国史(1912一1949)

D4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一)

D6 别史、野史、遗闻、逸事

D7 史料汇集

D8 文物、考古

E 人物

E1 总传

E2 各类人物分传

E4 图谱

E5 人名录

F 社会生活

F1 概述

F2 社会调查与社会分析

F3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F4 人口

F5 方言

F6 风俗

F7 民族

F8 宗教

G 政治、法律

G1 中国共产党

G2 群众团体

G3 人民代表大会

G4 政府

G5 政治协商会议

G6 民主党派

G7 人民政治生活

G8 法律

H 经济管理

H1 综述

H2 经济结构与体制

H3 经济计划与管理

H4 财政、金融

K 工业

K1 综述

K2 工业经济体制与管理

K3 矿业

K4 能源、动力

K5 冶金

K6 金属、机腻

K7 电子、仪表

K8 化学工业

K91 建筑与建材

K92 水利工程

K93 航空、航天

K94 一般工业

K95 轻工业

K96 手工业

L 农业

Ll 综述

L2 农业资源与环境

L3 农业经济结构与体制

L4 农业部门经济

L5 农业技术

L9 其他

M 城乡建设与管理

M1 勘察与设计

M2 规划与建设

M3 园林与绿化

M4 住房建设与管理

M5 公用事业

M7

《地方文献分类思想研究(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1734.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计算机信息技术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