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唯象理论的思维方式及意义考辨
,或five agents(五种动因)。”[2]这既是活动,就是不具体事物,就可以运用于各种事物的描述,就是象。充分表明了五行的指象作用。
对于气的认识更是观物取象之典范。《左传》昭公元年记载医和的言论云:“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这里的气即是天地万物交感变化之象。《管子·内业》中对气作了以下描述:“是故此气,杲乎如登于天,杳乎如入于渊,淖乎如在于海,卒乎如在于山。是故此气也,不可止以力,而可安以德;不可呼以声,而可迎以意。”说明气代表的是事物无所不在、微妙至极的运动变化,且“不可止以力”,“不可呼以声”,即气非有形实体。《庄子》则将气与形区分开来,他说“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由此可知,古人是取“气”之象来描述世界万物永恒运动的特性的。这时的气和阴阳、五行等一样,已经脱离了物质的含义,而只有象的意义。
当阴阳、五行、气的哲学理论应用于中医后,中医学直接继承了其辨象以明理的特色。用阴阳、五行、气之象来阐明人体不同特性的运动变化,以达到认识人体的目的。
2、中医基础理论是以象为内容的
中医基础理论除了上述的阴阳五行学说,还有藏象学说、经络学说及精气神学说。这里无不体现着取之以象,以象会意的精神。
藏象学说是关于人体脏腑功能的学说。古人虽然知道“八尺之士,可以剖而视之。”(《灵枢·胀论》)但又认为“藏府之在胸胁腹里之内,若匣匮之藏禁器也。”(同上)更重要的是,基于不同于西方的思维方式,中国古代对于整体性和运动性的强调,使得中医学未从解剖入手,分析人体的结构、成分,而是以极简单的解剖为基础,构造出了以象为内容的有机的学术体系。由“藏象”之名可知,中医是以现之于外的象来把握藏之于内的脏的,即“执其见功处见其形”。对此《灵枢·顺气一是分为四时》中论述道:“内外相袭,若鼓之应桴,响之应声,影之似形。”而《素问·六节藏象论》对心的描述是这样的:“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其它四脏与此相仿。由此可以看出,这里的心己不是解剖学中的有一定形态结构之心,而是一系列相关的生命活动的表现在人脑中形成的综合的象。它不具有实体性,如果非要与现代医学解剖相比较的话,与之对应的是多个系统、器官、组织及其功能。
关于经络学说,《灵枢》对十二经脉循行起止的描述往往给人一种错觉,使人觉得确有这么一个经络系统实体存在,其实并非如此。首先,古人不可能由解剖发现经络,因为即使是现代人用最为精密的仪器和最先进的技术也未能找到经络,更何况古人?古人是从不重视用解剖手断来认识事物的。其次,经络是与五脏六腑密切联系的。中医的脏腑并非实体器官,而是一组生命活动综合之象,所以很难解释经络是实体组织。第三,《灵枢·九针论》有:“阳明多血多气,太阳多血少气,少阳多气少气,太阴多血少气,厥阴多血少气,少阴多气少血。”如以实体理解,经络则须是一有气有血的庞大管道系统,这是难以想象的。最后,运行于经络之中的是气,《灵枢·营气》中说:“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隨,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所以,所谓经络的实质即是在人体中不断运动着的气。而气本身就是人体生命运动之象。《灵枢》对经络形态的描述即是对这一运行轨迹的描画,而非实有其物。至于古人是如何感知这一轨迹的,则可能是长期针灸实践的积累,也不乏出自内修者的体验的可能。总之,由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经络就是在人体中不断运动着的气的轨迹,是人体生命活动所表现出的象。
关于精气神理论,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很多,其中一些仅有指象的意义,如:营、卫、三焦、神等,它们不具有实体特征,只能意会,这是容易理解的;而另一些概念,如精、气、津、液、血、脉等都有其实体物质,但这些名词在多数情况下又都是一种象。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灵枢·决气》)这就是说,人体的总的生命活动之象是气,而这种生命活动又有不同特性,这样又形成了不同的更低一级的象。精只有在少数情况下表示生殖之精,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则是用来形容对人体有用的、极为珍贵的、非常细微的物质,是精微、珍贵之象。对气的描述《灵枢·决气》云:“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这是与精、津、液、血、脉并称的气,显然也是象。而中医的津液虽有特指,如汗、唾、尿、涕、泪等,然《灵枢·五癃津液别》有:“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留而不行者为液。”又统称一切液体状的物质。在对疾病的病因病机认识过程中,津液同血、脉一样,多是指象,如讲津液受寒,聚沫则为痛,这里的津液只能以象会意。同样,当我们描述血虚的时候,并没有说血的总量有所减少,也不是西医的贫血,而是一系列生命活动失衡的综合之象。还有,当我们说经脉空虚或经脉闭塞时,也非指某一血管空虚或闭塞,而是指象,如此等等。
3、中医诊断是以象为对象、内容、结论的
不同于西医,中医对疾病的诊断讲求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它不是通过生理、病理、化验、影象、解剖等手断对疾病进行认识,而是通过对人的气色、神情、体态、气味、声音、脉象及生活习惯、环境等的了解,对人形成整体的印象,以察其生命活动的失衡之处。对于整体性和活动性的强调,使得中医诊断的对象不是疾病,而是人,不是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组织或生物体,而是人的整体的生命活动所表现出的象;其结论不是某种病菌或病毒,而是人体生命活动平衡的偏离所表现的象。西医诊断的结果力求准确、精细、具体,有可视性或可测性;而对于中医,诊断的结果总是某种整体的、综合的象,虽然有一定的模糊性,但仍有很强的操作性。所以,对于很多自我感觉已经非常明显,但各种仪器都不能检查出病因的病人,西医往往认为没有病,或归于臆症;而中医则能通过对其生命活动之象的考察,洞明其偏性,得出一个以象为内容的诊断,给以治疗。
中医的诊断有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之说。对于望而知之的追求正说明了象对于中医诊断的重要性。在诊断过程中,望、闻、问、切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形成某种特定的象,最典型的是望诊和脉诊。望诊的每一项内容都有特定的含义,这种含义并非逻辑的推理,而是中医先辈们长期以来对于人体外在表现的领
4、中医所辨之证即是象
中医辨证包括六经辨证、八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无论用何种方法,所得之“证”均为对病人现阶段状况综合认识的象。如《伤寒论》对太阳病的描述:“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显然是在对疾病的深刻的了解之上得出的综合的象。在八纲辨证中阴、阳、寒、热、表、里、虚、实各自为一独立的象,在具体应用中,其中几项相结合,形成更为综合的象,如:里实热证、表虚寒证等。卫、气、营、血、三焦都是用来表示人体部位的名词,它们同样是一定的象,而非具体的解剖定位。依具这样表示 《中医学唯象理论的思维方式及意义考辨(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2129.html
对于气的认识更是观物取象之典范。《左传》昭公元年记载医和的言论云:“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这里的气即是天地万物交感变化之象。《管子·内业》中对气作了以下描述:“是故此气,杲乎如登于天,杳乎如入于渊,淖乎如在于海,卒乎如在于山。是故此气也,不可止以力,而可安以德;不可呼以声,而可迎以意。”说明气代表的是事物无所不在、微妙至极的运动变化,且“不可止以力”,“不可呼以声”,即气非有形实体。《庄子》则将气与形区分开来,他说“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由此可知,古人是取“气”之象来描述世界万物永恒运动的特性的。这时的气和阴阳、五行等一样,已经脱离了物质的含义,而只有象的意义。
当阴阳、五行、气的哲学理论应用于中医后,中医学直接继承了其辨象以明理的特色。用阴阳、五行、气之象来阐明人体不同特性的运动变化,以达到认识人体的目的。
2、中医基础理论是以象为内容的
中医基础理论除了上述的阴阳五行学说,还有藏象学说、经络学说及精气神学说。这里无不体现着取之以象,以象会意的精神。
藏象学说是关于人体脏腑功能的学说。古人虽然知道“八尺之士,可以剖而视之。”(《灵枢·胀论》)但又认为“藏府之在胸胁腹里之内,若匣匮之藏禁器也。”(同上)更重要的是,基于不同于西方的思维方式,中国古代对于整体性和运动性的强调,使得中医学未从解剖入手,分析人体的结构、成分,而是以极简单的解剖为基础,构造出了以象为内容的有机的学术体系。由“藏象”之名可知,中医是以现之于外的象来把握藏之于内的脏的,即“执其见功处见其形”。对此《灵枢·顺气一是分为四时》中论述道:“内外相袭,若鼓之应桴,响之应声,影之似形。”而《素问·六节藏象论》对心的描述是这样的:“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其它四脏与此相仿。由此可以看出,这里的心己不是解剖学中的有一定形态结构之心,而是一系列相关的生命活动的表现在人脑中形成的综合的象。它不具有实体性,如果非要与现代医学解剖相比较的话,与之对应的是多个系统、器官、组织及其功能。
关于经络学说,《灵枢》对十二经脉循行起止的描述往往给人一种错觉,使人觉得确有这么一个经络系统实体存在,其实并非如此。首先,古人不可能由解剖发现经络,因为即使是现代人用最为精密的仪器和最先进的技术也未能找到经络,更何况古人?古人是从不重视用解剖手断来认识事物的。其次,经络是与五脏六腑密切联系的。中医的脏腑并非实体器官,而是一组生命活动综合之象,所以很难解释经络是实体组织。第三,《灵枢·九针论》有:“阳明多血多气,太阳多血少气,少阳多气少气,太阴多血少气,厥阴多血少气,少阴多气少血。”如以实体理解,经络则须是一有气有血的庞大管道系统,这是难以想象的。最后,运行于经络之中的是气,《灵枢·营气》中说:“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隨,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所以,所谓经络的实质即是在人体中不断运动着的气。而气本身就是人体生命运动之象。《灵枢》对经络形态的描述即是对这一运行轨迹的描画,而非实有其物。至于古人是如何感知这一轨迹的,则可能是长期针灸实践的积累,也不乏出自内修者的体验的可能。总之,由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经络就是在人体中不断运动着的气的轨迹,是人体生命活动所表现出的象。
关于精气神理论,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很多,其中一些仅有指象的意义,如:营、卫、三焦、神等,它们不具有实体特征,只能意会,这是容易理解的;而另一些概念,如精、气、津、液、血、脉等都有其实体物质,但这些名词在多数情况下又都是一种象。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灵枢·决气》)这就是说,人体的总的生命活动之象是气,而这种生命活动又有不同特性,这样又形成了不同的更低一级的象。精只有在少数情况下表示生殖之精,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则是用来形容对人体有用的、极为珍贵的、非常细微的物质,是精微、珍贵之象。对气的描述《灵枢·决气》云:“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这是与精、津、液、血、脉并称的气,显然也是象。而中医的津液虽有特指,如汗、唾、尿、涕、泪等,然《灵枢·五癃津液别》有:“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留而不行者为液。”又统称一切液体状的物质。在对疾病的病因病机认识过程中,津液同血、脉一样,多是指象,如讲津液受寒,聚沫则为痛,这里的津液只能以象会意。同样,当我们描述血虚的时候,并没有说血的总量有所减少,也不是西医的贫血,而是一系列生命活动失衡的综合之象。还有,当我们说经脉空虚或经脉闭塞时,也非指某一血管空虚或闭塞,而是指象,如此等等。
3、中医诊断是以象为对象、内容、结论的
不同于西医,中医对疾病的诊断讲求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它不是通过生理、病理、化验、影象、解剖等手断对疾病进行认识,而是通过对人的气色、神情、体态、气味、声音、脉象及生活习惯、环境等的了解,对人形成整体的印象,以察其生命活动的失衡之处。对于整体性和活动性的强调,使得中医诊断的对象不是疾病,而是人,不是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组织或生物体,而是人的整体的生命活动所表现出的象;其结论不是某种病菌或病毒,而是人体生命活动平衡的偏离所表现的象。西医诊断的结果力求准确、精细、具体,有可视性或可测性;而对于中医,诊断的结果总是某种整体的、综合的象,虽然有一定的模糊性,但仍有很强的操作性。所以,对于很多自我感觉已经非常明显,但各种仪器都不能检查出病因的病人,西医往往认为没有病,或归于臆症;而中医则能通过对其生命活动之象的考察,洞明其偏性,得出一个以象为内容的诊断,给以治疗。
中医的诊断有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之说。对于望而知之的追求正说明了象对于中医诊断的重要性。在诊断过程中,望、闻、问、切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形成某种特定的象,最典型的是望诊和脉诊。望诊的每一项内容都有特定的含义,这种含义并非逻辑的推理,而是中医先辈们长期以来对于人体外在表现的领
悟,即象。如“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五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侧,首面上于阙庭,五官在于下极,五脏安于胸中,真色以致,病色不见,明堂润泽以清,五官恶得无辨乎。”(《灵枢·五色》) 又“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同上)以上并非任何分析、解剖所得,却是对人体机能活动综合把握的象。在望诊各项内容(包括面部神色、行为举止、环境等等)所得之象的基础上,中医会形成更为概括的象,望而知之便是由此而得出。中医的脉诊更是取之以象,故称之为脉象。《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中有:“色脉与尺之相应,如桴鼓影响之相应也,不得相失也,此亦本末根叶之出候也,故根死则叶枯矣。”这是多么生动的有关脉诊指象意义的描述。所谓洪、大、细、数、弦、代、涩、滑等,都各辨其象,只能形容、体会,非言语所及也。《素问·脉要精微论》中的:“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等所描述的脉象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更非以象会意不可。闻诊和问诊也都有相似之处,在闻和问之后,中医会综合所得之信息形成一整体的象。四诊合参则是将四诊之象再进行融合,最终得一更为完整全面之象,是人生命活动在目前时刻的综合把握。
4、中医所辨之证即是象
中医辨证包括六经辨证、八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无论用何种方法,所得之“证”均为对病人现阶段状况综合认识的象。如《伤寒论》对太阳病的描述:“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显然是在对疾病的深刻的了解之上得出的综合的象。在八纲辨证中阴、阳、寒、热、表、里、虚、实各自为一独立的象,在具体应用中,其中几项相结合,形成更为综合的象,如:里实热证、表虚寒证等。卫、气、营、血、三焦都是用来表示人体部位的名词,它们同样是一定的象,而非具体的解剖定位。依具这样表示 《中医学唯象理论的思维方式及意义考辨(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