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地方文献工作的经验和思考
2.加强现代地方文献的收集,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服务。古代和近代的地方文献无疑是地方文献收集的对象,特别是那些存世不多、价值较大的文献,还要继续努力收集。
由于古代和近代的地方文献距今久远,收集难度较大,不少图书馆过去收集这些文献上已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了使地方文献密切配合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的任务,应当着重加强现代地方文献的收集。对于现代的地方文献,必须全面系统地收集;而对古代和近代的地方文献,则应以收集对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文献为主。在地方文献收集上,应改变“厚古薄今”的观念,使地方文献资源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3.加强地方文献的基础工作,提高地方文献工作的水平。地方文献底数不清、目录不全、有书无目、有目无书的现象在一些图书馆普遍存在,有的一馆之内分类的原则和标准也不统一,这些都严重地阻碍地方文献的利用和资源共享。因此,应当对现有馆藏进行核查,健全目录组织,逐步实现地方文献工作的标准化。另外,在我国地方文献工作中、传统的理论和方法仍然占主导地位,技术落后,效率较低,在各方面远远不能适应当今信息时代的要求。在新技术革命浪潮蓬勃兴起的今天,地方文献工作怎样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已成为我们地方文献工作者面临的迫不及待的问题。我认为,必须大力加强技术革新,逐步实现地方文献工作的现代化,才能使传统的地方文献工作获得新的发展,提高地方文献工作的水平。
4.重视地方文献的发掘和利用,提高地方文献服务工作的质量。做好地方文献的挖掘和报导,才能充分发挥地方文献的作用和价值。书目、索引、题录、文摘是报导文献资料最有效的形式,选题应当切合社会的需要,注重质量。此外,应当采用专题服务、挂钩服务、追踪服务等形式,丰富地方文献的服务内容。
5.加强协作,联合开发,逐步建立地方文献中心。任何一个图书馆对地方文献的收藏不可能完整无缺,因此必须改变“小而全、大而全,凡事不求人”的观念。克服闭关自守、秘不传人的保守思想,搞好图书馆之间以及与其他部门的协作,通过多种形式的协调,不断丰富馆藏,逐步建成地区的地方文献中心,通过多种形式的联合开发,促进地方文献资源的共享、这对于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有密切关系,以及在历史上有过分合或隶属关系的地区的图书馆来说,尤为重要,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充分考虑各协作单位客观上存在的特殊性,例如博物馆是以其所藏通过陈列,展览为社会服务,党史委员会、地方志办公室是通过资料的再加工出书、出刊,档案馆尚有不宜公开的保密资料,而且管理方法各异。因此,应当考虑到各协作单位的实际,保留各自相对的独立性,不能统得过死。
6.开展讨论,总结经验,指导地方文献工作实践。地方文献工作涉及面广、实践性强,各地图书馆在建立具有本地区特色的地方文献体系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我认为,应当开展经常性的讨论,不断总结国内外地方文献工作的经验,揭示地方文献工作的规律,使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向纵深的方向发展。
〔出处〕 图书情报论坛 1993.(4)
《新中国地方文献工作的经验和思考(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