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西北的重要情报源——评《西北地方文献索引》
中央领导同志在视察了西北、西南等地后,曾明确指出:“在本世纪末或下世纪初,我国四化建设的重点将逐渐由东向西转移,大西北将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建设基地。”要建设西北,必先了解西北,研究西北地区的过去和现在,为未来的建设提供可靠依据。诸如历史地理、经济状况、生产资源,文化艺术、民族宗教、社会生活、乃至学者著述等,都是研究西北问题的范围。
近读赵俪生先生《西北学的开拓者之一——张穆》(《西北史地》1983年第4期)和胡斯振先生《西北学刍议》(《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5年第1期)二文后,颇受教益。前者通过张穆的著作阐明张在西北史地和民族研究方面的成就,后者则从清代西北舆地学的开创及演变,指出了研究西北的重大意义。西北学的提出和确立,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发展的产物,又是西北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深入研究西北问题,则要求占有大量的文献资料。然而,各种文献浩如烟海,研究工作者欲得其门而入,兔受“泛滥无归”之苦,俾在书林学海中寻求必需的资料,就得依靠综合性和专题性的书目索引。
甘肃省图书馆作为一所具有七十年馆龄的老馆,在揭示其馆藏地方文献资料,便利读者的工作上,付出了相当大的精力,近三十多年,陆续编印的西北地方文献书目和索引就达七十多种。这些书目索引揭示了文献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系统地提供了专题和综合的文献线索,给研究西北地区的科学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成为他们不可缺少的检索工具和独特的情报源。本文仅就其中的一部《西北地方文献索引》(以下简称《索引》)做些评述。
一
西北地区是由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个省(区)组成,面积三百二十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二十个兄弟民族,这里有着富饶的矿产资源,除金、银、铜、铁、镍、铬、锰、锑、汞等外,还有云母、石棉、滑石、硫磺、芒硝、金钢石、大理石等天然矿藏,尤其是石油和煤的蕴藏量更加闻名遐迩。西北地区史前期就有新石器时代文化。周代发展了农业,创造种类繁多的各式农具。汉时开辟河西走廊,成为通往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在历史上对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有过重大的贡献,西北地区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在黄河、洮河、渭河、湟水流域发现了各种彩陶、石刻和其他古器物,敦煌莫高窟、新疆克孜尔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武威天梯山石窟、安西榆林窟、肃南马蹄寺石窟等处,均保存了许多珍贵史料和精美的艺术品,在中国文化史上放射着灿烂的光华。
据《史记·大宛列传》载:“骞所遣通大夏之属者,皆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西北区域的产生,在张骞出使西域以后。但当时的西北区域,系指令新疆及葱岭以西之地。这一区域概念,一直延续到唐代。因汉、唐的政治经济中心在长安,陕甘为其直接统辖区。至南宋偏安,始称西夏及金人统治地区为西北,自此西北地域的概念发生了变化,以后由于历史的发展和行政区划的更易,陕、甘、宁、青、新五省(区)所辖之地,遂成为西北地区的区域概念。现今的西北地区,亦早已形成一个整体。如民族的发展形成,宗教文化的演变,均有其不少共同之处;特别是今后西北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
研究西北问题,领域宽广,内容繁多。特别是有关西北地区的历史、地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族、宗教、语言、文学、音乐、舞蹈等等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国际意义。如研究西北史地,必然涉及丝绸之路,而丝绸之路的形成,正是古代东西方人民友好往来的见证:政治军事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联系到西北各族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历史。再如西北民族的融合迁徙,宗教的传播,语言文字的递嬗,经济文化的交流等,无不与国际间的研究发生关联,产生影响。
自汉代迄今,研究西北的学者就云起蝉联,其中如史学、经学、文学、哲学、金石、方志、艺术诸家,著述内容非常广泛。在科学上,如天文学、地理学、医药学等各方面的研究也有相当成就。尤其近世以来,学者专家们更是潜心研究,从未间断,即使在烽火连天,颠沛流离的环境下,也不曾消磨他们著述的意志,经过艰辛的钻研和努力,产生了一大批有关文献资料,为今人研究西北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历史文献。
甘肃省图书馆为适应开发西北、建设社会主义四化的现实需要,从馆藏解放前的报刊中选辑出1905-1949年间全国各类报刊上发表的有关文献资料,编成《西北地方文献索引》印行,不仅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而且对科学工作者来说也是功德无量的。
二
《西北地方文献索引》是一部综合性的文献检索工具书,它收录了有关西北五省(区)的政治社会、历史地理、地质矿产、农牧渔业、经济财政、文教卫生、文物考古等资料7456条,从情报学观点看,这部十六开本、拥有461页篇幅的《索引》所载信息量大,密度高,对于社会决策和科学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情报价值,是西北地区经济开拓中十分难得的情报源。不仅如此,这些文献资料中的精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情报价值将会不断提高,以至成为永久保存的历史文献。
通观这部《索引》,其情报的内容特征是明显的。
(一)选材的客观性。
社会现象、社会观念和人们的精神活动过程,都是一定社会形态下的经济关系的反映。在有阶级和阶级斗争存在的社会条件下,体现着不同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索引》收录的资料,都是建国前近半个世纪的产物,不可避免地带着它的时代与阶级的历史烙印,无论立场、观点、方法,在今天看来,自不能同日而语。《索引》编者之所以如此客观地揭示这部分馆藏,无非是为了振兴中华,开拓西北地区的经济而向有关科学工作者提供这种二次文献,并通过他们的深入研究,得以活化旧文献,开发和生产新情报.所以,这种选材的客观性也是符合现实科学要求的,并不是所谓“纯客观”地和盘托出,仍没有排除对资料的选择性。如在甘肃省部分中的“敦煌学”一目里,收入了向达、王重民,董作宾、姜亮夫、周一良、陈寅恪诸先生的研究文章108篇。选自解放前47种报刊。
(二)文献的历史性。
地方文献这种独特的情报源,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其情报内容与特定的历史条件紧密相联,离开了对特定历史条件的分析,就不可能正确揭示它的内容实质。《索引》编者在这方面作了认真的研究和鉴别.从对西北地区的历史研究和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并使之在今后较长时间内也具有历史价值出发,在筛选资料时,既有所批判与扬弃,又有所继承与发展。如在西北总论部分中的“军事”一目里,从《清代河湟诸役记要》到《西北国防论》.收集了内容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文献,虽则只有23篇,但通过这些文献的本身价值,亦可略窥西北地区军事之一斑。
(三)资料的综合性。
地方文献作为一种情报源,有着社会科学情报综合性的特点,这部《索引》也无例外.它共收录文献资料7456篇,其中自然科学类文献仅404篇、占《索引》文献总数的5.42%,而社会科学类文献达7052篇,占94.58%。这些社会科学情报具有潜在的和多方面的内容、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反映西北地区的历史、地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诸方面的历史和研究状况,因而对认识一方地情,鉴古知今,继往开来,建设本地区的两个文明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情报的长久性。
地方文献所提供的情报,也如其他社会科学情报一样,其寿命要比科技情报长得多。因为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有机整体,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认识条件也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但人们对社会现象的认识,既有积聚性的一面,也有往复和连续性的一面,当前的认识,虽然是前人认识的发展,却又不可能完全排斥和代替前人已有的认识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地方文献情报,就成为今人认识特定历史现象的基本的、甚至是唯一的依据。因此,这部《索引》的编制,既然是科学的和重要的,那么,它的情报价值也将是长久的,可用性也会很强的。
看来,《索引》编者在揭示馆藏建国前报刊资抖上搜罗详尽,不遗余力。据了解,甘肃省图书馆曾于1959年编印过《甘肃地区中文期刊联合目录》(1896-1949年,收录期刊3405种),从中作出西北地方文献资料题录8415条,主要在1966年以前分别按省(区)陆续辑成地方文献索引48种;另外,还根据北京图书馆1961年编印的《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1833-1949年)》(收录期刊19115种),派专人赴有关图书馆调查了解,补作题录。这样,在经过长期积累的基础上,近年又组织人力将馆藏旧时报纸、期刊通检一过,再次进行鉴别、筛选、调整、补订,编就这部《索引》,实属难能可贵。
《索引》对文献的收录可说包罗万象,举凡解放前45年间全国各类报刊中有关文献资料均在选编之列,材料来源广泛,内容全面系统,大至官方文书报告,专项图表,统计数字,小至个人游记、日记、杂志,都从不同的角度予以罗致,反映了文献的真实性和适用性;在文章著述者中,既有政界人物,如戴季陶、于佑任、翁文灏、朱绍良、黄炎培、马鸿逵等,更有众多名家学者,如郭沫若、郑振锋、陈垣、顾颉刚、王重民、向达、周谷城、姜亮夫、董作宾、常任侠、王国维、罗振玉、金祖同、唐兰、竺可桢、潘光旦、何乐天、谷苞、周祖漠、唐圭璋、周一良、陈寅恪、唐长孺、裴文中、赵俪生等,充分显示出文献资料的权威性和有用性。此外,收入某些外籍学者论著的译文,也颇具参考性。
从
《开发西北的重要情报源——评《西北地方文献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