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理工论文 >> 电子通信论文 >> 正文

基于PCI总线的雷达视频采集方案


摘要:分析了雷达视频采集的必要性和意义,介绍了通过PCI实现高速雷达视频信号的采集实现方案,并分析了方案中的各个模块的功能。

    关键词:雷达视频 数据采集 PCI PC机

在传统的雷达显示终端中所涉及到的视频信号是模拟的,随着计算机技术和IC技术的不断发展,使这种模拟信号的数字化成为可能,使得雷达视频的存储和远距离传输成为可能,并在实际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基于这种技术背景下开展了相应的研究。
(凹丫丫范文网fanwen.oyaya.net收集整理)
1 视频采集方案可行性分析

方案的设计主要考虑雷达视频带宽,即距离分辨率。在采集卡部分影响带宽的数据瓶颈在于三方面:AD采样量化、FIFO读写速度和PCI的DMA速度。硬件方案中采用TLC5540,最高采样率可以达到40MHz,采样深度为8bits;FIFO采用IDT72V3治理发愣功0,最高读写速度可以达到133MHz;计算机PCI总线的数据带宽可达到532Mbps,在实际中,由于受硬件环境,如主机板和CPU的影响,采用133Mbps的PCI卡。在PC机部分数据瓶颈主要在于磁盘数据访问速度,普通磁盘的数据访问速度为40Mbps。若数字化雷达视频带宽达到30Mbps、量化深度为8bits,则数据采样率为30MHz,距离分辨率为300,000,000/2/30,000,000=5m,这样的分辨率能够满足一般的导航和警戒雷达。若量化深度降低,则距离分辨率将进一步提高。由以上分析可见所采用方案能够满足视频的带宽要求。

2 系统实现的关键点

2.1 方案中的雷达视频数据流程和结构

对于30MHz带宽的数字化雷达视频信号要求实时传输,合理地安排数据的流程非常重要。其流程如图1所示。

由底层到应用程序,雷达数据主要经过三个数据传输过程。(1)由数据采集卡至设备驱动,在数据采集卡中采用了双FIFO技术,通过DMA单个FIFO一次传输一帧雷达数据,即一个主脉冲正程的雷达回波信号。这里双FIFO的作用在于信号的实时传送,采集卡对FIF01写入时,驱动程序通过DMA将FIFO2的数据传入BLK2中,此为数据通道CH2,CHl为FIFO1与BLK2之间的通道。在系统中,CH1和CH2分时复用一个DMA通道。(2)驱动程序和显示应用模块的数据交互,采用了乒乓存储区的技术,如图1所示。当DMA占用BLKl时,显示应用程序将BLK2中的雷达视频数据读入,进行数据合并、抗异步干扰处理,并实时显示。(3)驱动模块与数据存储模块的数据交互,这个交互过程和上面相似,不过,对于BLKl、BLK2的访问都要和显示应用程序分时进行。

    在时序上,各个数据通道的详细分时关系如图2所示。

如图2所示,在第N+1个主脉冲回波内,数据采集卡将AD变换之后实时数字雷达信号写入FIFO2中(数据排队),通过DMA将FIFO2的数据传入BLKl(CHl),同时将BLK2的数据传入显示应用模块(CH4)和数据存储模块(CH6)。

由于在CHl~CH6中传送的数字化雷达视频数据都有特定的时序,且都是实时数据,故通道中的数据帧格式相对简单,帧头没有同步头和差错控制。帧格式如图3所示。

图4

    在帧头高字位给出13位方位码,同时预留出高3位,用以传输方位码的特征信息,如正北信号、扇区信号和图元信号,这些信号在硬件(数据采集卡)中容易实现,能节省软件的处理时间。在目前的系统中,这些特征信息还用不到,在具体到雷达数据的分析时,这些信息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帧头的低字位给出距离信息,包括低4位的量程信息和高12位的距离采样深度。

2.2 数据采集卡的实现

雷达数据采集卡在本系统中起到基石的作用,它将由雷达接收机

《基于PCI总线的雷达视频采集方案》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2603.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电子通信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