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理工论文 >> 计算机信息技术 >> 正文

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广东文献工作概述


时期的社会、历史、民俗方面的图文资料。

(4)南海诸岛文献在我国的国防建设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我馆所藏的南海诸岛历史资料丰富。多年来在我国南海诸岛的国际争端中,历次为国家机关提供文献依据;1975年左右南海舰队某部出版西沙综合性资料一册(列有密级);1984年4月中国地名委员会受权公布的我国南海诸岛部分标准地名,我馆提供不少资料; 1988年广东地图出版社出版的近100万字的《南海诸岛地名资料汇编》,25%取自我馆,为维护我国领土主权作出了贡献。

(5)我馆地方文献资源,对配合我省科学研究起到重大作用,取得丰硕成果。

广东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员利用我馆及其它馆的地方文献编写不少历史著作和传记,其中获奖的有黄慰慈的《东江纵队史》、卢权的《叶挺传》及省党史办公室的《陈郁传》等。

广东史志方面的成绩也可观,1987年蒋祖缘等主编出版近60万言的《简明广东史》,获广东省社科二等奖;吴家诗主编的《黄埔港史》(古近代部分)和《南雄县志》获广东省第五次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学术著作三等奖。这些著作在编写过程中,曾长期利用我馆和其它馆的地方文献资源。

八十年代以来,利用孙中山文献资料,取得学术研究方面的成绩更是令人瞩目。

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是广东香山人,他的革命业绩与广东关系密切,是广东社会科学学术界的重点课题, 凭籍我馆和其它馆收藏的孙中山文献,学术研究人员写出大量有关孙中山专著和论文,并荣获不同级别的奖项。如陈锡祺主编的《孙中山年谱长编》1991、张磊著的《孙中山论》(1986)和段云章、邱捷著的《孙中山与近代军阀》(1990)分别获“1949--1992”年中国大陆孙中山学术研究学术著作一、二等奖。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单位合编的《孙中山全集》(1981--86)11卷获资料汇编一等奖。另外张磊著的《孙中山与第二次国共合作》广东省社科院等单位编《孙中山全集》和段云章著的《孙中山》也分别获得广东省社会科学成果一、二、三等奖。

3.地方文献馆藏资源开发情况:

(1)编制专题书目、索引、提要:

我馆最早编制的广东地方文献书目索引是1941年由杜定友先生主持编制的“广东文献索引”而后于1946年编制了《广东方志目录》、《广东族谱目录》及《东西南沙群岛目录》等。可见当时杜先生已把编制专题书目索引作为深入揭示和开发广东文献的重要手段之一。解放后的五十年代,为配合杜会主义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先后编制了广东方志、族谐、舆图、南海诸岛等馆藏目录,以及有关广东地质矿产、水利、土壤及经济作物等方面的资料索引十数种。

八十年代,随着开放改革的逐步深入,广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有了飞跃的发展,1983年,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编史修志高潮掀起,对地方文献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为便于读者检索利用方志、族谱等资料,先后编制了广东方志、族谱、孙中山文献、辛亥革命等数种馆藏书目。

九十年代,全国修志工作逐渐进入尾声,同时由于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学术研究活动曾一度陷入低潮,对地方文献的需求量也有所降低。为了提高文献的利用率,我们根据形势发展的特点和读者的需求,先后编制出版了《广东近现代人物辞典》,收入广东人物词目2353条;《广东客家文献综录·图书部分》,这是我馆与梅县图书馆、兴宁图书馆合编的联合目录,收入图书1703种;《潮汕文献书目》,这是我馆与汕头图书馆学会编辑的联合目录,收入潮人著述3768种,潮汕文献2850种;《广州百科全书》参考书目,收入广州文献400多种;《中国期刊辞典》(机读版),这是中宣部主持的全国性的联合目录提要,收入我馆馆藏建国前期刊词目3000条,其中2800条为广东期刊;《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广东卷》,这是吉林省馆牵头组织的联合目录提要,我馆提供现存454种广东方志提要。以上的书目提要辞典,无论对文献揭示的深度、广度方面,或者在检索手段的配置方面,均比以往书目有较大的提高。另外,目前正在编制之中的目录索引有《广东人物题录数据库》,从1992年开始至今,已积累三万多条数据,输入电脑网络有一万多条;《广东民国以前的报刊目录》,将收入4000条报刊词目提要;《广东百年图录》,由广东教育出版社策划出版,我馆与广东省档案馆联合编辑的大型广东历史图片集,我们籍此机会全面搜集馆藏文献中有关广东的图片,并拟建立广东图片数据库。

(2)举办地方文献展览

早在1948年,广东省立图书馆和广东文献馆共同举办了大型“东西地沙群岛资料展览”,以丰富的图文资料说明东西沙群岛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当时省馆把全部展品复制收入广东文献专藏中。

1950年,我馆利用广东文献史料举办“近百年广东人民革命斗争史料展览”和“鸦片战争以来革命史料展览”,既宣传了地方文献,又进行了爱国主义传统教育。

1956年12月,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办了《广东省各界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文物文献展览会》,展出全省各界人士收藏的孙中山文献文物数千件。我馆广东文献专藏也提供为数不少的孙中山著作及文物参展。这是建国后广东省首次举办纪念孙中山的大型展览,规模宏大,影响深远。

九十年代以来,为了进一步扩大地方文献影响,推动本地区的文化事业发展,促进两个文明的建设,我们积极与有关单位联合举办展览。

1992年,由孙中山基金会主办、我馆和中山大学图书馆等单位共同筹办了“建国后大陆孙中山研究成果及文艺创作成果展览”,我馆从孙中山文献专藏中挑选165种230册图书资料参展,占参展品总量的94%。这项工作获得展览组织者的好评,提高了我馆的声誉。

1996年是孙中山诞辰130周年,我馆与广东省博物馆、中山大学孙中山纪念馆、中山市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共同筹办《孙中山文物文献展览》,我馆从馆藏中精选出约300件(册)的文物文献资料参展,该展览被列为广东纪念孙中山系列活动之一,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1997年,我馆与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美术馆、广州美术馆联合筹办《现实关怀与语言变革——二十世纪上半期广东美术作品展》,我馆提供了以叶因泉《抗战流民图》为主的一批广东近现代美术作品参展,并参与编辑出版该展览的美术作品集。

此外,我们还曾于1980年和1996年先后两次在馆内举办“广东作家作品签名本展览”,邀请广东作家前来参观和座谈。这样既向社会宣传广东文献,又进一步加强了与作家们的联系,并获得大批的赠书。

六、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

1、采用IBM AS/400系统(中国图书馆电脑管理集成系统2.0版)自建数据库。

1986年,我馆采用自行研制的IBM AS/400计算机系统创建广东文献数据库系统,该系统设立整本文献、题录、非书资料和期刊四个子系统,计划收录具有广东特点的文献资料。

(1)建立广东文献题录数据库。

1986至1991年期间,该库先后贮存八十年代和五十年代的广东期刊论文题录数据近两万条。1994年,在广东人物资料索引卡片目录的基础上,建立计算机广东人物资料题录,今已存入约1.5万条数据。

(2)建立广东文献书目数据库。

1991年开通地方文献编目系统,采用DBF(文本)数据格式进行编目。由于地方文献数据库的远程终端缺乏专用的通讯线路与主机联网,因而广东文献计算机编目工作一直无法正常进行。1994年6月,广东文献专藏购置了微机和服务器,建立了独立的地方文献数据库系统,内置图书、期刊编目和题录三个子系统。由于仍有大量回溯书目数据在卡片目录中,因此,图书编目一直是以半手工半自动的方式进行。在该系统中存有广东新书目数据2.7万条。

2、实施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转型,采用“通用编目系统”(GCS),制作标准的CNMARC书目数据。

由于AS/400系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其制作数据不符合CNMARC标准,不适合地方文献业务工作的要求,也不能适应图书馆工作自动化、文献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趋势,所以,我们决定更新数据库系统。

1996年我馆中文图书采编安装了北京息洋公司的“通用编目系统”(GCS)软件,组建微机局域网。我们通过对此系统调查研究后,认为其符合地方文献编目实际工作需要,生产的标准数据有共享性和可交换性,系统兼容性强,可以为今后实现文献数据库联网和资源共享打下良好基础,于是决定实施地方文献书目库系统的转型,将书目数据库建设纳入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1997年,地方文献数据库系统进行了更新设备,安装GCS软件;根据地方文献特点和管理方式改进编目系统;进行业务人员培训;转换原AS/400系统的书目数据等一系列工作。然后,开始制作标准的CNMRAC的图书和期刊书目数据。

3、利用《中国期刊大辞典》(机读版)数据库的CNMARS数据,建立广东旧报刊书目数据库。

期刊辞典数据库贮存的广东旧期刊数据3500条(其中我馆提供有2000余条)。由于该库的数据标准化程度较高,著录内容详尽(有内容简介),有较高的标引深度,我们决定在该库的广东旧刊数据基础上建立较完整的独立的广东旧报刊数据库。为此我们进行了期刊数据的核实订正;增补该库所缺的广东期刊和报纸标准数据,以及馆藏广东缩微报刊数据;配置检索点,达到从题名、责任者、分类、主题、出版地、出版者、创刊出版

《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广东文献工作概述(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2849.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计算机信息技术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