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广东文献工作概述
其次,制定分期实施的建库计划。
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根据建库的总规划和突出重点原则,制定分期实施、分期完成的计划。第二部分,根据本地区不同时期的任务要求,制定相应目标的建库计划。
1986年,我馆以八十年代出版的广东期刊论文为主体创建了“广东地方文献数据库”,当时正值全国地方志的编修高潮,读者对馆藏旧方志和旧地方史料的使用达到最高峰。建库的目标却没有根据这一形势动向制定,没能建立读者急需的地方志、地方史料数据库。而建立的新广东期刊论文题录库却一直没能真正发挥作用。
(2)坚持长期建设数据库,不断充实数据库容量,把地方文献数据库建成资源充足、服务能力强的数据库。
我馆的地方文献专藏经过长期的日积月累,才形成今天的规模效应。地方文献数据库只有在数据资源丰富充足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影响、发挥作用,最大限度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因而,在建库目标内的各种专题、类型的数据库都需要有长远的实施计划,坚持有目的地、长期地积累有效信息数据。在地方文献中,具有地方特点的时效性强的信息在经过一定时间后会转化为地方历史信息,因此地方文献信息数据积累的持久性就显得十分重要。
增加数据库的容量包括新数据的不断补充和回溯数据建库。我馆地方文献专藏拥有8万多种文献资料,但目前数据库中只有3万种八十年代后出版的图书书目数据,原建的记录库也由于种种原因而中断,专藏中占有优势、利用广泛的古旧地方文献数据则一直没能进入数据库,使数据库缺乏吸引力和影响力。因此,地方文献数据库必须通过不断增加新数据和有计划补充回溯数据的工作,达到充实数据库容量的目的。
(3)不断优化数据库系统,建立标准化的数据库,为实现地方文献网络化打下良好基础。
图书馆地方文献自动化系统在实践和应用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完善和优化,以适应地方文献事业的不断发展。选择使用代表图书馆自动化最新水平的、性能更优良、功能更完善、数据标准化程度更高和更全面、操作手段更方便快捷的系统进行管理,可以促使地方文献工作向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以及网络化的早日实现。
地方文献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包括文献内容和类型的特点、读者利用文献的特点和规律、文献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等,这些都决定地方文献对自动化系统有较高的要求,只有级别高、性能好、实行标准化的软件才能满足地方文献信息数据制作、使用、交换和业务工作自动化的需求。
我馆地方文献数据库系统,1997年在AS/400系统基础上进行第一次系统的转型、升级,采用息洋公司的通用编目系统,制作标准的CNMARC数据.今年,我们在本馆中文图书采编部应用实践的基础上,决定对系统进行第二次升级,采用北京丹诚公司的“丹诚图书集成系统”。该系统采用WINDOWS为平台;具有超文本和事件驱动界面,服务于联机编目和INTERNET,全面支持CNMARC格式,为图书和期刊的采购、编目,典藏、流通、装订等各项环节提供统一完整的业务流程和用户界面。我们期望通过运用新系统,为地方文献管理工作开拓新局面。
标准化的数据库要依靠标准化数据的支持,具有先进水平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为制作标准化、规范化数据提供了优越条件。标准化程度高的数据库兼容性强,是实现地方文献数据联网、数据交流和共享的保证。我馆的AS/400系统一直没有采用国家标准的机读格式制作数据,当进行与深圳图书馆系统联网时,发生障碍,后来通过完善改版,将原数据转换成准CNMARC格式数据,才实现与深图的联网。因此,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必须坚持全面高度的标准化,才能真正实现网络化。
第三部分:设想与展望
一、强化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实现地方文献工作自动化管理,促进全省地方文献网络化的实现。
1.充分发挥我馆馆藏地方文献资源的优势,建立以我馆文献资源数据为主体的全省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网络。
(1)加速书目型数据库的建设进度,使馆藏资源丰富,内容范围覆盖全省地区的书目数据库成为本省地方文献数据网络的中心部分。实现全省联网后,该数据网络可为全省各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藏书建设、藏书补充、分类编目、文献检索等方面的协调协作及现代化管理的实施提供可靠的保证。
(2)根据本省社会发展和读者研究需求,有计划开发地方文献资源,建立多种类型的数据库。例如,全文形数据库方面,建立孙中山文库、地方志、族谱、图片等数据库;题录型数据库方面,建立地方人物资料题录库、期刊或报纸论文题录库;专题文献信息数据库(书目型),建立港澳历史资料数据库、南海诸岛历史文献数据库。在此基础上,编制出版适合市场需要、利用率高、特色显著的地方文献电子信息产品,扩大地方文献的影响,创造更大的效益。
(3)加强横向联系,争取与本省地方历史文献资源充足的中山大学图书馆、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暨南大学图书馆、广东省档案馆共同建设标准化的地方文献数据库网络。使本省的地方文献数据库容量更加丰富,服务社会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加强对地方文献宣传的力度,争取政府和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
学习汕头市图书馆、澄海市图书馆等单位征集潮汕地方文献的经验,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以及图书馆服务周、宣传栏对地方文献进行广泛的宣传推介,使广大市民从认识到利用地方文献,到支持地方文献工作。发动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参与征集地方文献,逐步形成社会支持地方文献工作的声势和热潮。
通过加大宣传的力度,提高地方文献在社会建设中的地位,争取政府对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重视,从法规、政策方面给予地方文献建设一定的支持。例如确立地方文献工作在公共图书馆工作中的地位;保障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集和保护,以及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逐步加大对地方文建设事业的经费投入等,以保证地方文献事业的稳定发展。
三、发挥省级公共图书馆的业务辅导和业务研究的职能,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地方文献业务培训和学术研究活动,逐步培养一支具有一定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的图书馆地方文献的专业人才队伍,促进地方文献事业不断发展。
加强对基层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通过业务短训班、讲座、交流会等活动,普及地方文献知识,学习专业技术,提高对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引导他们在各馆建立有本地特色的藏书体系。
重视对在职地方文献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以适应日益发展中的地方文献事业。定期举办地方文献学术研讨会和业务培训班,提高人员的地方文献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更新知识结构,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术。培养一批中高级的地方文献工作者,推动地方文献的理论研究和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燕群,广东省文献资源分析研究.图书馆论坛,1992
2、何卜吉,广东省公共图书馆,社科研究图书馆文献资源调查情况综述.图书馆论坛,1992
3.吴慰慈、刘兹恒,图书馆藏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
4.黄俊贵,文献信息开发与数据库建设.图书馆论坛,1997(3)
5.张武耕,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广东文献发展概述.图书馆论坛,1992(6)
6.柯平,试论我国地方文献事业的几个问题.图书情报知识,1992(2)
7.郑可因,浅谈潮汕文献的收集、整理与利用.图书馆论坛, 1997( 2)
8.张耀年,我对征集广东地方文献的体会.图书馆论坛, 1994(4)
〔出处〕 地方文献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 1998
《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广东文献工作概述(第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