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文献的发展历程
元代地方文献也有一定的发展,仅以方志为例,元代共编纂了一百九十多种志书,其中地记九种,图经六种,方志一百四十二种,可看出方志已上升到压倒性地位,完成了由图经向方志的全面过渡。同时,元代戏曲在我国文学史享有重要地位,产主了一批著名的戏曲家,他们所编撰的戏曲,有不少取材或源于地方掌故和传说,也具有地方文献的性质。如关汉卿。他是我国元代戏曲剧作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一生撰写了大量的杂剧和散曲,其代表作《窦娥冤》,就是描写东海一个弱小无靠的寡妇窦娥,在贪官姚杌的迫害下,被为“药死公公”而斩首示众。作者以“人命关天地”的高度社会责任感,提出了封建社会里“官吏每(们)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这个带普遍意义的问题,抨击和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行。他曾去过当时南方戏曲演出的中心杭州,写有《杭州景》套曲,到扬州写曲赠珠帘秀,有“十里扬州风物妍,出落着神仙”句。此外,元代作家尚仲毅撰写的《洞庭湖柳毅传书》、王实甫《西厢记》、扬显之《秋夜潇湘雨》、马致远《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等,这些都属地方文献。
4 地方文献的完善时期
明清两朝及民国,为地方文献完善的重要时期,而且能保存下来的地方文献也较过去为多。它具有鲜明的特点:(一)为方志与族谱纂修鼎盛时期。据《明太祖洪武实录》记载,朱元璋建立政权不久,就命儒臣魏俊明等“类编天下州郡地理形势,降附始未。”后来明永乐、景泰、天顺以及清顺治、康熙、乾隆等年代,皇帝都用行政手段,规定全国各地都要普遍修志,形成了全国(一统志)、省、府、州、县以及乡镇方志系统,而且许多名人学者都参与修志,如康海、黄佐、顾炎武、黄宗羲、段玉裁、章学诚、孙星衍等,产生了一批名志。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统计,明清两朝,计修志六千多种,约占历朝八千多种的百分之八十五左右。可见其规模之大,发展之平衡。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也十分普遍,不仅大姓望族修谱,而且小姓新迁族也修谱,主要目的是追逐思根源,承先启后,继往开来。据笔者对广东籍姓氏族谱的调查,现在国内外公藏达近二百个姓氏二千余种谱牒,其中明清所修族谱约占百分之七十。(二)编辑地方文献丛书。即郡邑丛书。明清继古代风气,出现了大量以地区为范围,专记一地历代文献或专收一地一族先人著述的丛书,如明天启三年(1623)海盐知县樊维城所辑海盐历代文献的《盐邑志林》,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一县丛书。此外,还有王灏《畿辅丛书》、吴兰修《岭南丛书》、陶福履《豫章丛书》、赵尚辅《湖北丛书》(以上为一省丛书)、盛宣怀《常州先哲遗书》、丁丙《武林掌故丛编》、陆心源《湖州丛书》(以上为一府一州丛书)、鲁光《浦山丛书》、孙福清《木隽李遗书》、祝昌泰《萧城遗书》、羊复礼《海昌丛载》(以上一县丛书)以及方昌翰《桐城方氏七代遗书》、水嘉谷《四明水氏留硕稿》、戴辰《丹徒戴氏丛刻》、曹曾矩《洛阳曹氏丛书》(以上为氏族丛书)等等。地方丛书的编印为地方文献的收集、保存打下了良好基础。(三)出现了一批地方文献的研究者,如广东香山黄佐,他以明正德进士任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时人称他为“泰泉先生”,一生著述宏富,多为乡邦文献,如《广东通志》、《广州府志》、《罗浮山志》、《泰泉乡礼》和《黄氏家乘》等近四十种,这在粤人中是少有的,故著名学者冼玉清教授首称黄佐为“广东文献学者”。明代遗民屈大均,一生坎坷,乃孜孜不倦从事著述,他实地考察和收集史料,撰写了内容丰富、史料翔实、价值很高的《广东新语》,并以极大激情,编辑了《广东文集》、《广东文选》等桑梓文献;同时,他对广东文献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一定深度(将另文评述),类似黄佐、屈大均的情况,各省各地均有。
民国时期,除继续纂修方志,族谱等主要地方文献类型外,编印地方丛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如果说,封建社会编印郡邑丛书主要以个人承担外,那么,民国时期则逐渐转为机关团体为主。如广东丛书编印委员会的《广东丛书》,国立东北大学文科研究所辑印《东北文献丛书》,山西文献委员会的《山右丛书初编》,江苏省立苏州图书馆编纂委员会的《吴中文献丛书》、绍兴公报社的《越中文献辑存书》、宜黄县文献委员会的《宜黄丛书》、海南书局的《海南丛书》等,这些都是以机关、团体所辑印的丛书。在湖北,以石荣璋、刘契园等人组织的“楚学精庐”,专门搜集、整理地方文献。鲁迅先生曾编辑过《旧绍兴八县乡人著作目录》,著录乡邦文献八十多种。为研究浙江地方文献提供了重要资料,他还情有独钟地整理了唐刘恂撰《岭表录异》,作了校勘和补遗,1983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以“广东地方文献丛书”出版。
5 地方文献的发展时期
新中国的成立,使我国地方文献工作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经济建设和科学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地方文献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党和政府对地方文献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1956年,周总理视察云南省图书馆,并在云南召集的两次座谈会上,对图书馆和地方文献工作作了重要指示,他指出:“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十二年科学规划,图书馆要及时准备充足的粮草,为科研提供资料。”他还特别提出:“图书馆应将本地区的地方志尽可能收集完全,对其他有关地区历史、地理的文献,也要予以足够的重视,要积极地利用地方文献遗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1958年8月9日,周总理在北戴河接见北京大学教授邓衍林时提出:“图书馆为科学研究服务,除编印全国性的总书目外,还要根据科学家的需要。进一步把历史文献中的科学技术等重要资料,用最新最科学方法,有系统地迅速地整理出来,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我国是一个文化悠久的大国,各县都编有县志,县志中就保存了不少关于各地经济建设的有用资料,可是查起来,就非常困难。所以我们除编印全国所藏方志目录外,还要系统地整理县志中及其他书籍中有关科学技术资料,做到‘古为今用’”。周总理上述指示,为我国地方文献工作指明了方向。
建国后的十六年(1949-1965),我国地方文献工作基本处于健康发展时期。如地方文献普遍受到重视,成为省市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十分注意地方文献特别是地方革命文献的收集;充分发挥馆藏地方文献的作用,为科学研究和经济建设服务。但这段时期也出现了一些起伏和失误,例如,由于“大跃进”的影响,地方文献工作不可避免地同其他各项工作一样,存着片面追求高指标的现象;在五十年代末期的所谓对资产阶级学术批判中,对杜定友先生《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与使用》讲稿的观点提出了“意见”,进行了错误的批判,有的图书馆,对热心为图书馆收集谱牒的同志,认为是搞封、资、修,也进行了错误的批判,在某种程度上使地方文献工作一度出现混乱。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中(1966-1976 )地方文献工作更是受到干扰和破坏。而所有这些缺点和错误,都不是地方文献工作的主流。因为在粉碎“四人帮”,特别是进入八十年代以后,我国地方文献工作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主要表现在:
(1) 地方文献工作重新受到重视。1982年文化部颁布了《关于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对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利用作了明确的规定,为地方文献工作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而各省、市、县行政领导部门,也相应发了文件和通知,如广东省人民政府、广州市人民政府、湖北省随州市人民政府、荆门市人民政府等就颁发了关于做好地方文献资料征集工作的通知,规定了
《我国地方文献的发展历程(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