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理工论文 >> 计算机信息技术 >> 正文

角色的责任—试论地方文献研究现代化的课题


级公共图书馆,必须高度重视对不可再现的地方文献资源的及时收集,抢救文献遗产。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只有当地方文献资料形成统一的科学的系统时,地方文献所具有的巨大价值才能够显现出来。显然,图书文献情报部门在实现地方文献社会的和经济的巨大价值中的职能作用,正是在于构架这种统一科学有序的系统,从而实现地方文献从零散到“大于部分之和”的质的飞跃。图书文献工作者应当更新观念,改变在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依靠单一渠道,坐等资料上门的文献资料收集方式,通过细致的规划和主动深入的工作,最大限度地把散在于各出版社,各系统、行业、单位、民间机构乃至个人手中的地方文献收集起来,通过科学的考证、分类、加工整理,使地方文献系统化

综上所述,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是图书文献情报部门一项极具时代特色的重要工作。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整体构架,不仅将为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支持和保证作用,同时也为图书文献情报部门形成自身服务特色,改变工作方式和服务手段,锻炼和提高服务人员水平,使图书文献情报部门担负起新时期的社会责任,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地方文献的研究和收集整理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点鲜明的地方文献是社会认知地方情报的重要信息来源,在图书文献借阅中占有较高的比率。有资料表明,地方文献借阅率约占整个文献借阅率的40%-50%,特别是在整个文献阅览率不高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图书馆工作中的采购,分类编目.藏书建设,读者工作、检索提供、自动化技术等诸多环节,直接关系到地方文献收集整理与利用。但由于目前对地方文献的特殊性质普遍缺乏科学的认知,使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开发利用, 在文献技术处理中的许多工作环节上受到不应有的忽视。

依照传统的观念,地方文献的重点是历史文献,而历史文献又多局限于古籍收藏,由于古籍日见减少,收集不易,因而成为重点收集对象。但实际上,当代地方文献的社会存量远比历史文献更为广泛和丰富,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也更加巨大。因此,在图书馆文献收集工作中存在的重历史文献轻当代文献;重文史资料轻自然状况资料和经济资料;重正式出版物轻非正式出版物及非印刷品等等的传统观念,必须要加以更新。

特别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在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中,对非正式出版物的收集整理,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和加强。非正式出版的地方文献来源十分广泛,其中大部分是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行业、学校、科研部门.学术团体编撰,汇总的内部资料、图书和期刊,以及会议论文、文件等。这些文献极为快捷地反映着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动态,且出版周期短,时效强,对政府决策,科研立项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出于不同的因素,这类文献一般出版不定期且印刷数量少,发行范围有限,一次印刷,往往不可再现。由于其散在社会不同地域、单位和个人手中,加之体制、规章等方面的诸多因素,传播面窄,收集难度大,对非正式出版的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加工工作,阵线长、范围广、数量大的矛盾将十分明显,因而仅仅依靠一个单位或部门的单方面努力往往难以奏效,必须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有组织的进行。

1.总体规划,宏观调控,分工协作

即使有地方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加以宏观调控,要想囊括各级各类地方文献仍是极为艰难的过程。作为图书文献部门、情报系统乃至行业单位,要在各自的特点和现有基础之上,发掘自身潜力优势,分别承担有关方面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加工工作。图书馆、档案馆、方志办、党史办等单位,在地方文献收集中各有工作重点和优势,在对地方文献的编纂、收集、加工中担当着不同的职能,但收集地方文献服务于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所以相互间的互通情报,互通有无,相互弥补,相辅相成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地方文献主要收集整理机构的省级公共图书馆,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保证地文方献收集整理与使用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A:通过呈缴本制度的建立,利用政府行为保证地方文献采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这种呈缴本制度,不应局限于地方出版社的出版物,也包括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科研学术部门编撰的图书期刊、报纸、资料等(对有密级的资料,应进行技术性处理,确保机密)

B:与有关部门建立资料交换关系,定期走访基层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古旧书店、书市、书摊、废品收购部门、造纸厂等与地方文献的生产、流通、集散密切相关的环节,开展调查、追踪与收集,对濒于灭绝的地方文献进行抢救。一些发行量小的地方文献资料可进行复印收集。

C:积极参与地方学术团体、研究部门。企事业单位召开的学术会议,以及各种展览、纪念性活动,广泛收集各种学术的、经济的和社会的资料,并应注意对有关地方人物的采访,通过主动收集、编撰,抢救地方文献史料。

2、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是地方文献研究整理与开发利用的重要课题

作为信息社会,实现文献资源的数据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是加快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加工处理速度和动态反映速度、扩大对外开放和开发利用程度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地方文献资源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基础,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前提和有效方法。

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地方文献中既有静态的己成体系的历史资料也有正在发展变化、不断产生的动态的现实资料,有正式出版物和非正式出版的印刷品,也有抄本、图片、书画、信扎、音像制品。一般来说,地方文献是不可能再版编目的,也不会被国家文献数据库统一标引著录并录入。因此,作为地方文献重点收藏单位的省级公共图书馆,应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地方文献进行全面系统地收藏、整理、加工,标引,进而带动基层和相关图书馆共同形成区域性的图书馆整体优势与特藏。故而以地方文献数据库的构架、标引、录入、更新维护、对外开放等内容为主的数据库基础建设工程,是省级公共图书馆的一项当务之急的重要工作。

建立全省地方文献数据库,要在做好地方文献资源普查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特点,确定数据库基本内容,选择适合的应用软件系统,同时要对数据库的各项指数诸如著录格式、分类体系、分类规则、地方文献信息的类型、标准等等加以规范,通过扎扎实实的努力,逐步形成完备的地方文献资料体系。

3、培养一支收集整理、加工研究开发地方文献资源的专业技术队伍

地方文献的研究、收集、加工和开发,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工作人员要有一定的研究开发能力,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和地方文献捕捉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文献鉴别能力,能够维系公共关系,拓展用户群体,并能掌握基本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地方文献专业技术队伍的群体效应十分重要。要处理好专业人员的技术专长的优势互补,根据群体互补需要,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培养和造就地方文献研究、管理的专门人才,以适应高水准现代化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和开发地方文献资源,服务于经济建议的要求。

4、应用新技术,面向现代化,开发地方文献信息产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从历史走向未来,文献的概念从典籍、文物,发展到今天“知识与信息的一切载体”。在当今信息与知识激增,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地方文献研究的现代课题之一,就是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不断开展卓有成效的信息咨询服务,生产、加工、销售地方文献信息产品,提供原始资料、数据事实、课题综述以及可行性研究,编撰各种专题性地方文献提要,直接为政府决策、科研立项、企业生产提供具有丰富内涵的信息技术支持,努力担负起新时期图书文献情报部门的角色责任,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议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考引文文献:

《文献.地方文献.地方文献学考》《津图学刊》 雷树德 1997.(3)

《图书馆百科全书》 周文骏等 中国大百科出版社 1993

《地方文献特点和类型试论》 刘青 四川图书馆学报(成都)1997.(1)

《开发省情文献资源 服务西北经济建设》 赖伯年 西北五省(区)第六次图书馆科学讨论会论文

〔出处〕 地方文献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1998)



《角色的责任—试论地方文献研究现代化的课题(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3991.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计算机信息技术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