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二年级语文教案 >> 正文

23《称象》 之四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称象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遇事动脑筋,想办法,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第一段写的是曹操带着儿子和官员去看人家送给他的一头大象。
  第二段写的是这头大象又高又大,官员们议论大象的重量。
  第三段写的是官员们想出了几种称象的办法,曹操听了直摇头。
  第四段写的是曹冲想出了称象的办法。
  第五段写的是人们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在三、四自然段中,通过官员们与曹冲不同的称象方法的对比,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把一个聪颖、质朴的儿童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第四自然段讲曹冲叙述的称象方法和步骤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曹冲的称象方法是用5句话说明的。第一句是总写。第二至第四句具体地写出了称象的方法,一句话就是一个步骤。文中通过“赶、沉、画、赶、装、沉、称”这几个动词的连用、准确、清楚地写出了称象过程,使学生理解曹冲以船代秤、以石代象的科学的称象方法。
  用水的浮力来称象的知识,是本课教学中的难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使文章中抽象的语言文字具体化,以帮助学生理解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懂得在句子中恰当地加上一些词语,可以把话说得更加具体、形象。
  2.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教育学生学习曹冲,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教法设计:
  为突破本课教学难点,教学时应采用实验法。
  课前准备
  玻璃器皿装上水、木船、玩具象、小石子秤或天平、幻灯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简单介绍曹操和曹冲,学习生字词,理清文章脉络。
  第二课时: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懂得在句子中加上一些词语,可以把话说得具体、形象。
  第三课时:.总结全文,处理课后作业,练习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出示课题。8.称象
  (二)讲读课文。
  1.范读全文
  思考: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讲读课文
  ①指名朗读一段
  提问:第一段写的是什么时候曹操带着谁去干什么?
  板书:官员、曹冲
  提问:什么人称官员?
  ②指名朗读二段
  提问:这头大象怎么样?(又高又大)
  提问:课文中怎么具体描写大象的?(像……像……)
  指名读句子:“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议论、理解这句话,想象大象的样子)
  师:“像……像……”这两个比喻句把大象的高大写得既生动又形象。
  提问:官员们议论什么?“到底”什么意思?
  师:这样的一头大象,要想称出它的重量可不容易。
  指导朗读,读出重音“又……又……到底”
  师:大家都想知道大象的重量,于是曹操问大家谁有办法称这头大象。
  ③指名读三段
  提问:官员们想出了哪些称象方法?(用“有的……有的……也有的……句式说)
  板书:造秤称象
  秤称象肉
  提问:曹操听了态度怎么样?“直摇头”什么意思?(做个动作看看)
  讨论:为什么直摇头呢?
  板书:称不出伤害象
  指导朗读
  ④指名读四段
  提问:这段写什么?(曹冲想出称象办法)
  做实验演示称象过程
  (象上船——船下沉——画线;象下船——船浮起——装石子——船沉到画线处——称石子)
  提问:往船上装石头时,为什么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船下沉的深浅和大象上船时一样,说明这时石头重量和大象相同)
  默读四段:
  读、画:用把曹冲说的话画出来。
  提问:共有几句话?1句和后4句是什么关系?(1句是总写,后4句是具体叙述)
  指名逐句朗读
  画批:按称象步骤用…画出有关动词
  板书:赶、沉、画、赶、装、沉、称
  提问:这些动词可以颠倒顺序吗?为什么?
  师:作者用这些动词准确、具体地写出称象步骤和方法。
  练习:用“先……再……然后……最后……”叙述称象过程。
  板书:船称石头石头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出示幻灯:(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先把大象( )到船上,看船身下( )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 )一条线。再把大象( )上岸,往船上( )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 )减去( )船上的石头。最后把几次称得的石头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
  ⑤指名读五段
  提问:曹操认为曹冲的办法好不好?从课文中哪句话看出来?这种方法好在哪儿?
  (用船代秤,解决“提不动”的问题,用石代象解决宰象的问题,既称出大象的重量,又不伤害大象,是一种科学的称象方法,与官员们笨拙的称象方法形成鲜明对比)
  提问:结果怎样?“果然”一词什么意思?曹冲当时几岁?“才”什么意思?
  师:现在称象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可是在古时候要想知道大象的重量就困难了。曹冲7岁就想出了科学的称象方法,是很了不起的。
  3.观察插图
  思考:图上画了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与课文哪段内容相符合?(重点观察曹冲的动作、神态)
  口述画面内容
  (三)朗读全文。
  讨论:我们应该向曹冲学习什么?
  板书:动脑筋、想办法
  提问:曹冲为什么能想出科学的称象方法?(其一,认真观察事物,善于动脑思考。其二,从官员们的议论中得到启发)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一).总结全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讨论: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什么教育?
  (二)练习。
  1.读一读,说说每组中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再用带点的词造句
  ①曹操听了摇头。
  曹操听了直摇头。
  (第二句加了“直”字,“直摇头”就是不住地摇头,说明曹操认为官员的称象方法太笨拙,很不赞成他们的意见)
  ②曹操的儿子曹冲7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7岁。
  (第二句加了一个“才”字,“才七岁”是只有七岁或仅仅七岁的意思,强调曹冲年龄小,但遇事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③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第二句加了“到底”二字,“到底”有多重就是究竟有多重,“到底”用在问句里表示深究)
  师:第二句在“摇头、七岁、多重”前边分别加了“直”、“才”、“到底”使句子更加具体、形象。
  指导用“直”、“才”、“到底”三个词造句
  2.把下面句子意思写具体
  ①大象又高又大。( )
  ②教室真整洁。( )
  3.练习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段话。
  练习用“先……再……然后……最后……”说一段话。
  4.练习把曹冲称象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3《称象》教学设计之四由凹丫丫范文教案频道http://fanwen.oyaya.net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3《称象》 之四》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4084.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二年级语文教案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