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温州模式到温州法治模式——温州模式与区域法治文明论纲
2.作为地方法治资源的人民主体
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下,对规则、法治、秩序的最大需求者是作为市场主体个人或企业组织,本文概括称之为人民主体。随着对温州模式研究的深入,学者开始探究作为温州模式主体的人民——“温州人”的特殊性,并已开始形成“温州人学”。在后者的研究中,学者发现“温州人”具有某些适应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的特殊气质。法治需要作为其主体的“人”具有强烈、清晰的主体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权利意识。学者周晓虹在比较苏南周庄人和温州虹桥人的现代素质状况时指出,温州人现代素质比苏南人强,他认为造成这一差别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是自然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的差异。他说:“远离现代城市文明的温州地区的农民之所以会普遍产生脱离土地、从事小手工业和小商业的动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土地匮乏所促成的。”这增加了虹桥人离土和离乡倾向,也培养了他们的流动和风险意识,以及独立从事经营的能力,而在温州模式的发展中,获得了高度的个人自主性和效能感。例
3.作为地方法治资源的传统法治文化
因区域地理、区域文化、区域历史、区域宗教、区域民俗、区域经济结构等的差异,加上长期以来尊崇法律文化的传统,也就彤成了具有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区域法治文明传统。这一区域法治文明传统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脉络中,就可能形成具有独特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温州区域法治文明传统正是温州模式的法治文化渊源。蔡克骄教授认为,温州历史上是一个手工业发达的商贸城市,温州人素有重商观念,重功利,务实际;受永嘉事功学说的影响,温州市民有较为独立的主体意识;并形成市民阶层。[s1学者所挖掘的这些功利主义、市民心态等恰与法治文化形成内在的精神契合。
4.作为地方法治资源的行业组织自发成长
行业组织作为民间组织其兴起对市民社会的成长和法治建设的意义,学者多有研究和论述。然而,这些研究均主要以西方国家行业组织的发展模式为素材展开,与西方国家的行政组织多为“自下而上”的纯民间组织不同,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的民间组织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国家“自上而下”地形成的半官方的组织。因此,对于西方国家理论研究中形成的行业组织与法治建设之关系理论,在我国并没有足够的解释空间。发生于温州的行业组织主要经由“白下而上”的方式产生,具有较强的民间性。学者研究发现,温州的行业组织,尤其是温州商会的产生和发展对于温州市民社会的建立和法治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个理论抱负:从温州模式到温州法治模式
经过前面的纲要性研究,本文试图挖掘温州模式中的法治论题并进行初步的论证,勾勒温州法治路径的基本特征,并对温州模式中的法治资源进行探索。至此,本文尚未触及的一个理论抱负似乎得以提出,即是否存在作为一种法治模式的温州模式?
如前所述,“温州模式”的发生、被关注、被研究,总是首先作为一种经济体制模式被描述;其内涵、特征、价值等诸方面已被学者深入研究。然而,在法治模式理论层面上,尚未有独立的“温州法治模式”之类型。我国法学界多引介西方法治理论中关于法治的类型或模式的研究成果,并对这些理论形成相当的共识。但是这些理论著述为研究我国法治道路和模式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却缺乏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细致的经验分析,也没有用经验来检验理论。
我们很清醒地意识到,没有以法治政府建设为核心内容的区域法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就没有温州模式的后续活力。展望温州模式的未来发展,首先是要摆脱温州传统家族式熟人社会的政务、经济事务、社会事务的治理模式对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保证社会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管理基于民主前提的制度化和法律化。同时,温州模式要真正成为一种“扩展秩序”模式,就不能仅仅把温州模式看作是其自身演变的过程。温州模式的未来发展也应该被看作是这样一个过程:从一个统制一切的经济发展观念转变为一种法治文明的发展观念。这种法治文明下的温州模式的发展观念是寻求法治和社会经济全面和谐发展的新型科学的发展观念,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只有朝着法治文明的方向前进,才能摆脱温州模式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和危机。
因此,本文希望能用相关理论论证作为中国法治模式之一的温州法治模式存在之可能性,并藉此抛砖引玉,希望更多学者在先发地区的区域法治模式问题上展开深入研究,为先发地区的进一步发展输入法治动力,为后发地区的发展提供法治引领。
[本文系2009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立项课题《区域法治文明:在温州模式下的理论与实践》
(09SFB2008)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379-382.
[2]孙笑侠.转型期“先行法治化”现象解读.“转型期法治”全国研讨会论文集,浙江大学法学院,2009(12).[3]蒋立山,中国法治道路问题讨论(上、下).中外法学,1998(3、4).
[4]苏力,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和法治.法学研究,1998(1).[5]针瑞庆.渐进式改革与私权的发展——中国式道路的法律角度的考察.中外法学,2006(6).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423.
[7]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生活心理及近代以来的嬗变.上海:三联书店,1998.
[8]蔡克骄,温州人文精神剖析.浙江师大学报(社科版),1999(2).
[9]郁建兴,民间商会的绩效与发展:基于浙江省温州市的研究,公共管理学报,2007(4).
《从温州模式到温州法治模式——温州模式与区域法治文明论纲(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