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环境下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
为了有效地做好地方文献征集工作,不少省市建立了省、市(地)、县(市)三级地方文献征集网,制定了工作计划,明确了各级图书馆的义务和权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由于地域分散,缺乏约束力,成效不是很显著。今后仍然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一个省建立地方文献征集网络,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一是有共同的要求,各级公共图书馆都要强化地方文献工作;二是联系比较密切,有纵向业务辅导关系;三是有统一的主管部门,便于发挥政府行为效力。关键是省图书馆的牵头组织、争取文化主管部门的支持。根据各级公共图书馆的地理分布、读者需求的差异和文献资源的多寡的实际情况,落实任务,规范操作模式,上下左右之间实行有偿交换,调剂余缺、互利互惠的政策。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各级公共图书馆征集的主要对象仍然是纸质地方文献,其它载体文献信息只是一种补充,这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地方文献中很大一部分是灰色文献(非正式出版物),出版单位众多,发行途径不畅,获取的难度很大。省图书馆意欲获取大量的灰色地方文献,靠几个征集人员“跋山涉水”是难以奏效的,事倍功半,得不偿失。征集各市(地)、县(市)的出版物(含音像资料),主要依靠征集网络,各市(地)、县(市)图书馆除了征集本馆人藏的部分外,还有替上一级图书馆征集的义务,上一级图书馆采取论价购买,弥补下一级图书馆在征集中所花去的费用,调动其征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邹华享。关于地方文献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1)
2.汪涛、肖希明,新信息环境下的文献资源保障系统建洗图书与情报,1999(1)
3.刘兹恒。论图书馆资源共生中国图书馆学报,1998(4)
4. 国家图书馆:《关于推进全国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意见》(1999年10月16日)
〔出处〕 图书馆 2000(2)
《新技术环境下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