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企业该如何选择
世界许多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新加坡以及欧洲一些国家)在本国原有的证券交易市场之外又建立一个证券交易市场,一般称原有的市场为“主板市场”,后建立的为“二板市场”。该市场一般专为一些在创业初期即涉及高风险而无法在主板市场上市的企业服务,主要业务是发展先进科技项目。我国创业板的基本宗旨是为企业发展服务,尤其是为中小企业的发展融集资金。创业板能提供比商业银行和传统证券市场更加灵活、方便和有效的融资安排,它使那些为数众多的中小型高新科技企业,尽管尚未达到银行贷款条件和传统上市标准,照样可以筹措到资金,促进企业进一步打开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销路,加快实施产品的升级换代,实现企业实力不断壮大,竞争优势不断增强。
正是由于创业板的诸多优越性,激发了中小企业挤入创业板的渴求。那么,面对创业板,企业该如何选择?我认为,企业若在创业板上市,必须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一、创业板:有多高的门槛
一个企业若在创业板上市,需跨越以下门槛:
1.主营业务突出。主业兴则企业强,企业强则市场旺。上市企业主营业务突出对创业板市场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意义重大。一些将不相关业务捆在一起的企业不适合创业板。在这方面,主板的教训值得借鉴,有多少家公司上市之初星光熠熠,上市一段时间后风光不再。究其原因,归根到底是出在主业的脆弱上。创业板市场若要避免重蹈覆辙,就必须高度关注拟上市企业的主业,非主业突出的公司就应该被坚决拒之门外。
2.科技含量高。从创业板设立的宗旨以及投资者的认同程度来看,在上市企业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具有较高技术含量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如目前通过国家“双高”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获得高新技术资格认证的企业;拥有火炬、星火、863计划项目的企业;属于高新技术范围且在关键技术上有较大创新的企业;拥有专利、专有技术,产品具有独创性、领先性,能填补国内外某一领域空白的企业;拥有自主开发核心技术的人才与实力的企业,将更容易为市场所接受。
3.具有成长性和增长潜力。2001年国家发布的《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中分门别类地列出了11个领域的共2056种产品,其中涉及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软件、新材料、航空航天、光电机一体化、能源、农业等产业领域。这个目录所涵盖的产业领域,无疑是创业板市场所欢迎、所服务的重要行业。另外,像传媒、教育、银行等具有独特性的行业,由于其固有的增长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是创业板青睐的对象。
4.有突出的经营能力和经营策略。有观点认为,企业只有拥有某项先进的技术,某种新业务概念或创意就可以到创业板上市。其实不然,即使企业有好的项目,如果没有一定的技术力量,没有一定的资本和市场份额,前景不明,显然无法吸引投资者。因此,拟上市企业必须提出具体的经营策略,让投资者相信企业的经营能力和发展前景,确认企业的增值价值。
5.良好的团队精神和管理素质。因为创业板市场的信息披露规定与退市制度均比主板市场要求严格,因此投资者必然更加关注公司的管理水平,关心企业管理团队的素质。即公司是否具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以及这种高素质的管理是否具有制度保证。
二、创业板:如何踏上你的“跳板”
明确创业板的门槛后,欲踏上创业板的“跳板”,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明确主营业务,保持良好的成长性,提升科技含量。创业板上市公司要求有高度集中的业务范围,严密的业务发展计划和清晰的业务发展战略,较大的业务增长潜力。准备上市的企业应提出具体的经营策略,让投资者相信企业的确有经营能力和发展前景,拥有良好的成长性。
2.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确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大多是有限责任制或合伙制,普遍存在产权关系不清、治理结构不合理、家庭化管理等问题,因此在准备上市前必须建立起产权明晰、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应注意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与主板有所不同,如设立两名独立董事,建立完善的内部激励机制等。
3.选择资本经营能力突出的券商。券商是企业改制上市计划的总协调人。创业板拟采取券商保荐制度,企业选择券商应重点考虑其市场形象、推介能力、资本运营经验等方面的条件。组成以引进券商为核心,并在券商的协助下聘请会计师、律师、评估师等中介机构组成的专家队伍,这是企业走向公众公司的重要一步。
4.组建未来的公司高层管理团队。创业板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稳定性有一定要求,鉴于我国职业经理市场尚未成熟,企业可以在改制初期就确定未来高管人员人选,以保证企业经营的持续性与透明性。
5.实现“双赢”策略,引入战略投资者,增强抗风险能力。目前我国有90多家风险投资机构、近85亿元资金在寻找项目,这些投资商除了资金外,还能在资本运营、改制、市场声誉等方面给企业带来帮助,值得企业重视。中小科技企业可充分利用改制的机会完善股权结构,充实资本实力。
三、创业板:不容忽视的风险
即使企业踏入创业板的“跳板”,亦不是高枕无忧要特别注意规避以下风险。
1.并购风险。企业只要在创业板上市,就会受到投资银行家们的关注。如果公司业绩好、产品优、题材丰富,则会赢得投资银行家的更多关心。如果企业表现财务危机或其他风险,就有可能成为重点购并对象和“壳资源”。创业板的投机气氛较主板市场更有利于炒家们利用资产重组的题材炒作,这些都是企业要面临的风险。
2.成长风险。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后,其成长的不确定性有所放大。一般情况下,从创立期开始,企业就可能寻求在创业板上市,以筹集资金,增加股本。由于创业板市场股价波动相对较大,上市后企业自身经营中存在的风险将被放大,将对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3.风险投资基金扶持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后,选择退出给企业带来的风险。风险投资之所以愿意参股中小企业,并扶持其上市,是由于创业板市场的退出机制使其收益能够兑现。风险投资退出创业板市场,主要采取股权转让、置换、资产剥离出售的方式。风险投资的退出,虽然给二级市场带来了丰富的炒作题材,但对企业本身来讲,却不一定是件好事。因为:股权转让和置换可能导致公司主营业务会发生转变,而资产剥离出售或清产有可能导致公司资本损减,从而给公司经营造成一定风险。
四、创业板:必须正视长期的考验
企业在创业板上市,避免被摘牌,还必须正视长期的考验。
考验之一,在于企业是否有长期的盈利能力。二板市场的灵活之处,在于对上市公司取消了3年盈利的要求,使中小企业在很少盈利或者还没有盈利的情况下就可以上市融资,从而有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和扩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市场会降低对企业的盈利要求。中国的投资者由于散户较多,对盈利要求相应较高,否则用“脚”投票不可避免。因此,对企业来说,二板市场可能更有吸引力也更为残酷。如果决定在二板上市,必须对自己的长期盈利能力有一个冷静的预测,在没有较大的把握之前,匆忙上市同样孕育着很大的风险。
考验之二,在于企业是否有与资本相匹配的营销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上市意味着资本金的迅速扩张,其意义在于使企业大大缩短了资本积累的过程,从而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资本扩张必然要求生产规模扩大和产品销售量的大幅度增加,如果市场开拓不力,管理不能到位,很有可能造成资本的闲置,这也是投资者不能原谅的。在企业发展中,资本只是一个重要方面,并不是全部,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是否到了迅速扩张的时期,是否具有与资本相匹配的营销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是必须予以特别关注的。
考验之三,企业是否适应该市场的一系列规则和要求。作为规则比较完善的创业板市场,要求企业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充分信息披露等,与我们以往的企业管理模式不同。这就要求企业改革传统管理方式,与国际企业运行规则接轨,不断创新管理模式。
&n 《创业板:企业该如何选择》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4742.html
正是由于创业板的诸多优越性,激发了中小企业挤入创业板的渴求。那么,面对创业板,企业该如何选择?我认为,企业若在创业板上市,必须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一、创业板:有多高的门槛
一个企业若在创业板上市,需跨越以下门槛:
1.主营业务突出。主业兴则企业强,企业强则市场旺。上市企业主营业务突出对创业板市场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意义重大。一些将不相关业务捆在一起的企业不适合创业板。在这方面,主板的教训值得借鉴,有多少家公司上市之初星光熠熠,上市一段时间后风光不再。究其原因,归根到底是出在主业的脆弱上。创业板市场若要避免重蹈覆辙,就必须高度关注拟上市企业的主业,非主业突出的公司就应该被坚决拒之门外。
2.科技含量高。从创业板设立的宗旨以及投资者的认同程度来看,在上市企业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具有较高技术含量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如目前通过国家“双高”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获得高新技术资格认证的企业;拥有火炬、星火、863计划项目的企业;属于高新技术范围且在关键技术上有较大创新的企业;拥有专利、专有技术,产品具有独创性、领先性,能填补国内外某一领域空白的企业;拥有自主开发核心技术的人才与实力的企业,将更容易为市场所接受。
3.具有成长性和增长潜力。2001年国家发布的《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中分门别类地列出了11个领域的共2056种产品,其中涉及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软件、新材料、航空航天、光电机一体化、能源、农业等产业领域。这个目录所涵盖的产业领域,无疑是创业板市场所欢迎、所服务的重要行业。另外,像传媒、教育、银行等具有独特性的行业,由于其固有的增长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是创业板青睐的对象。
4.有突出的经营能力和经营策略。有观点认为,企业只有拥有某项先进的技术,某种新业务概念或创意就可以到创业板上市。其实不然,即使企业有好的项目,如果没有一定的技术力量,没有一定的资本和市场份额,前景不明,显然无法吸引投资者。因此,拟上市企业必须提出具体的经营策略,让投资者相信企业的经营能力和发展前景,确认企业的增值价值。
5.良好的团队精神和管理素质。因为创业板市场的信息披露规定与退市制度均比主板市场要求严格,因此投资者必然更加关注公司的管理水平,关心企业管理团队的素质。即公司是否具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以及这种高素质的管理是否具有制度保证。
二、创业板:如何踏上你的“跳板”
明确创业板的门槛后,欲踏上创业板的“跳板”,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明确主营业务,保持良好的成长性,提升科技含量。创业板上市公司要求有高度集中的业务范围,严密的业务发展计划和清晰的业务发展战略,较大的业务增长潜力。准备上市的企业应提出具体的经营策略,让投资者相信企业的确有经营能力和发展前景,拥有良好的成长性。
2.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确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大多是有限责任制或合伙制,普遍存在产权关系不清、治理结构不合理、家庭化管理等问题,因此在准备上市前必须建立起产权明晰、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应注意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与主板有所不同,如设立两名独立董事,建立完善的内部激励机制等。
3.选择资本经营能力突出的券商。券商是企业改制上市计划的总协调人。创业板拟采取券商保荐制度,企业选择券商应重点考虑其市场形象、推介能力、资本运营经验等方面的条件。组成以引进券商为核心,并在券商的协助下聘请会计师、律师、评估师等中介机构组成的专家队伍,这是企业走向公众公司的重要一步。
4.组建未来的公司高层管理团队。创业板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稳定性有一定要求,鉴于我国职业经理市场尚未成熟,企业可以在改制初期就确定未来高管人员人选,以保证企业经营的持续性与透明性。
5.实现“双赢”策略,引入战略投资者,增强抗风险能力。目前我国有90多家风险投资机构、近85亿元资金在寻找项目,这些投资商除了资金外,还能在资本运营、改制、市场声誉等方面给企业带来帮助,值得企业重视。中小科技企业可充分利用改制的机会完善股权结构,充实资本实力。
三、创业板:不容忽视的风险
即使企业踏入创业板的“跳板”,亦不是高枕无忧要特别注意规避以下风险。
1.并购风险。企业只要在创业板上市,就会受到投资银行家们的关注。如果公司业绩好、产品优、题材丰富,则会赢得投资银行家的更多关心。如果企业表现财务危机或其他风险,就有可能成为重点购并对象和“壳资源”。创业板的投机气氛较主板市场更有利于炒家们利用资产重组的题材炒作,这些都是企业要面临的风险。
2.成长风险。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后,其成长的不确定性有所放大。一般情况下,从创立期开始,企业就可能寻求在创业板上市,以筹集资金,增加股本。由于创业板市场股价波动相对较大,上市后企业自身经营中存在的风险将被放大,将对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3.风险投资基金扶持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后,选择退出给企业带来的风险。风险投资之所以愿意参股中小企业,并扶持其上市,是由于创业板市场的退出机制使其收益能够兑现。风险投资退出创业板市场,主要采取股权转让、置换、资产剥离出售的方式。风险投资的退出,虽然给二级市场带来了丰富的炒作题材,但对企业本身来讲,却不一定是件好事。因为:股权转让和置换可能导致公司主营业务会发生转变,而资产剥离出售或清产有可能导致公司资本损减,从而给公司经营造成一定风险。
四、创业板:必须正视长期的考验
企业在创业板上市,避免被摘牌,还必须正视长期的考验。
考验之一,在于企业是否有长期的盈利能力。二板市场的灵活之处,在于对上市公司取消了3年盈利的要求,使中小企业在很少盈利或者还没有盈利的情况下就可以上市融资,从而有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和扩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市场会降低对企业的盈利要求。中国的投资者由于散户较多,对盈利要求相应较高,否则用“脚”投票不可避免。因此,对企业来说,二板市场可能更有吸引力也更为残酷。如果决定在二板上市,必须对自己的长期盈利能力有一个冷静的预测,在没有较大的把握之前,匆忙上市同样孕育着很大的风险。
考验之二,在于企业是否有与资本相匹配的营销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上市意味着资本金的迅速扩张,其意义在于使企业大大缩短了资本积累的过程,从而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资本扩张必然要求生产规模扩大和产品销售量的大幅度增加,如果市场开拓不力,管理不能到位,很有可能造成资本的闲置,这也是投资者不能原谅的。在企业发展中,资本只是一个重要方面,并不是全部,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是否到了迅速扩张的时期,是否具有与资本相匹配的营销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是必须予以特别关注的。
考验之三,企业是否适应该市场的一系列规则和要求。作为规则比较完善的创业板市场,要求企业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充分信息披露等,与我们以往的企业管理模式不同。这就要求企业改革传统管理方式,与国际企业运行规则接轨,不断创新管理模式。
&n 《创业板:企业该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