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私塾”式教育引发的反思(素材及作文)
“现代私塾”式教育引发的反思(素材及作文)
作者/河南陈相婷
【话题引入】
私塾,这种古代社会的办学形式,早在建国初期就已经绝迹。而今,“现代私塾”却在民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国学馆”“孟母堂”“日日新学堂”“儒愿学堂”“今日学堂”“蒙正学堂”……一个个濡染着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名字开始行走于现代教育的边缘,叩击着少儿教育的大门。
据“中国之声”报道,无论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还是在偏僻的农村,都存在大量“在家上学”的个案。教学阶段涵盖了幼儿园、小学、初中乃至高中,其存在形式也多种多样,包括父母在家教孩子、亲戚朋友把孩子集中在一起学习、一个区域的孩子共同学习、小规模的私塾学堂等等,甚至有些学堂已初具微型学校的规模。
与此同时,新华网、人民网等主流媒体也关注了海南省海口市的一所“孔子学堂”。这所学堂接收的30名学生,年龄最大的13岁,最小的只有两岁。他们大多来自海南各市县,也有一部分从广东、广西慕名而来,长期寄宿在学堂。这些学生大多已退掉了学籍,在这里彻底接受类似“私塾”式的教育。
尽管各地的学堂受到了很多家长的热捧,但它仍属校外培训机构,并不具备从事全日制教学的资质。虽然各地的学堂数量颇多,但由于缺乏政府的支持和统辖,未免良莠不齐,不尽如人意的事时有发生。
私塾:我的教育我做主
杨正莲
谋求官方承认和支持,被一些人视为私塾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但眼下私塾学堂的独特价值恰恰在于其不拘一格的多元化教育。姑且不论人文经典和私塾学堂的是非争议,单就民间各阶层广泛参与的热情,以及人们对教育的思考和实践来看,这种民间教育所营造的生态环境无疑是可贵的。
绝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体系,都是随着现代国家的建设而确立下来的,中国也不例外。 (范文网 fanwen.oyaya.net) 在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教育的经济功能被不断地发掘和加强,很多国家都力图培养与现代化社会相适应的人才,并用现代知识技术武装个体,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教育扶贫曾一度被寄予厚望。
然而,这种批量生产式的教育,不可避免地会塑造出高度同质的人才。尽管创新性思维一再被强调,但在同质教育的体系下,各种努力均被证明收效甚微。比同质化更具破坏性的,则是个体个性的压抑与摧毁。无法适应的学生很容易出现极端严重的心理问题。当孩子把复仇的刀刺向父母或老师时,当处于豆蔻年华的孩子绝望地结束生命时,人们才开始叩问教育。而比极端案例更为普遍的,则是人们对诸多社会乱象的不满,比如啃老,比如道德失范……
一种制度一旦形成就必然伴随着惯性,尽管其存在不合理之处,但若突然改变则会造成更大的不适。个体拥有选择的权利和空间,人们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眼下,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大胆地迈出了这一步,于是私塾教育开始了。
仅就私塾教育而言,虽然中外经典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但各家学堂对课程的选择和安排却不尽相同。有的主张重点学习国学经典,有的注重融入才艺培养,有的则主张顺其自然合乎人性……种种区别,既体现了私塾主办者的办学理念,也为家长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上海孟母堂的创办者周应之认为,教育是人对教育资源的综合运用,大家都有自己的路径,都有自己的思考。教育的改革不应仅仅局限于校内的改革,而应放眼于整个社会人群,鼓励民间参与,使教育回归民众。培养全方位的人才,才是国家长治久安之策。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16期)
【反思】
怎样才能催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怎样才能让创新之花盛开、创新之树常绿?这是一道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艰深命题。
教育是民族复兴的基石,民族的复兴在于人才的培养。也许“现代私塾”的兴起,将成为应试教育的救赎,为教育的百花园带来风光旖旎的春天。
“在家上学”是育人教胄消费的传奇
陈一舟
“在家上学”是“现代私塾”的另一个代名词,早在90年代就已有之,比如童话作家郑渊洁的家庭教育。毫无疑问,现代私塾是针对当前应试教育弊端应运而生的产物,带有高层次、个性化教育需求的影子。应试教育固然存在弊端,但“在家上学”就完美无缺吗?
私塾式的知识传授过程固然是“快乐”而“个性”的,但教育的层面又必然是单一而浅薄的,而且其随意性强、系统性差的特点很难保证教育的品质。接受私塾教育的孩子,在某一专业领域固然会强于接受应试教育的孩子,但以大部分知识的荒废为代价换取个别素质的突出,值不值得、可不可行还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拿孩子当教育的试验品,必须慎重。
此外,私塾式教育的环境相对封闭,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脱离了学生群体和学校大环境的孩子,既没有管理约束,又远离课业负担,或许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自由”成长,但长期来看却弊端突出。对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而言,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还是一个培养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群体舞台”。这种教育功能,是家庭私塾所无法取代的。
更重要的是,基础教育阶段或许可以选择“在家学习”,但最终这些孩子还是要回归正规国民教育体系的轨道,还是要参加高考上大学,这样才能就业融入社会。很难想象,没有经过学校的培养,“在家学习”的孩子如何适应和通过高考!
事实上,“在家学习”终归是一种富人教育消费的传奇,并不具备可复制性。个性化的教育需求是一回事,有没有财力支撑则是另一回事。少数有经济能力的富人可以为子女选择这样的教育途径,因为他们有能力承担教育风险,没有后顾之忧。“在家学习”失败了,完全可以出国留学。但对于大多数家长和学生来说,“在家学习”注定是养在玻璃缸里的金鱼,徒具观赏价值而已。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当前这个教育需求多样化、教育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在家学习”应该得到宽容和认可,但不必人为地赋予其过高的责任和使命,因为那会是现代私塾不可承受之重。
(摘自《南国都市报》2011年09月05日,有删节)
【反思】
现代私塾的兴起,将成为传统教育模式有力的补充,是对我国传统教育思想“因材施教”的落实。教育多元化已经是必然的趋势,社会需要人才,但人才不一定需要按照千人一面的模式来培养。而且,现代私塾的出现意味着受教育者选择空间的扩大和选择权利的实现,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尝试,应对私塾拥有更加宽容的心态。
坝代私塾并非“世外觥源”
李爱铭
5年前被上海市教委叫停的全日制私塾“孟母堂”重新开门,吸引了不少眼球。无独有偶,不久前在云南举办的一场研讨会上,全国各地陆续出现的“在家教育”、私塾学堂也引起了广泛关注。现代私塾是否真的是教育的“世外桃源”,仍有待商榷。
“孟母堂”的独特之处,在于模仿古代私塾授课模式,没有教师灌输、课后作业和考试压力,学生多数时间用来诵读中国古典经史和原版外国名著。不少家长认为,此举是逃离应试教育的新出路。因此,在孩子本该享受义务教育的阶段,宁愿每月花3000多元送孩子去私塾学堂。也正因为此类“粉丝”家长和学生的追捧,“孟母堂”才能重新开张。
“孟母堂”之类的现代私塾,是个性化、多元化教育需求与现代学校教育大一统之间的矛盾产物。小到校服、午餐、春秋游,大到学校的课程设置,家长都有不同要求。有些孩子在表演方面极具天赋,却因文化课成绩不佳而被视为差生;有些父母希望孩子多一些人文底蕴,但发展兴趣的空间却十分有限……学校提供的教育,是按照国家统一课程要求,以班级为单位整齐划一的,难以兼顾每个学生的个性需要,可谓众口难调,部分家长“失望”之余,便会转谋学校教育体制之外的出路。这就为“在家教育”和现代私塾教育的兴起提供了土壤。
为满足家长的多元需求,我国鼓励发展民办教育。“现代私塾”完全可以申请办学资格,获得合法身份。但现实中的一些私塾讲堂,一来多以民宅为办学点,师资不规范,很难达到民办学校的标准;二来坚持以“私塾”模式立身,不按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要求设置授课内容,因此大多难逃“屡开屡关”的命运。
而且,即便身在“私塾”,不少孩子的学籍仍保留在原来就读的学校,以备升学之用。可见,就读“私塾”,只是临时之举。其实即使身在“私塾”,压力和负担也不可避免:不求甚解的死记硬背和机械记忆,岂不是“填鸭”式教育?不考核学习效果,放任孩子是不负责任,若设置考核的环节,又与一般学校何异?更何况孩子长大后,仍要与同龄人一起步入社会,科学技能与素养、竞争与合作精神都必不可少,在没有“孟母”的环境中,他们要如何适应和生存?
在不少家长看来,孩子的快乐现在和幸福未来似乎是“两难”选择——“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令人不甘,为了前途而牺牲快乐童年又不舍。也许家长们期待的教育“桃花源”,还是该寄望于在正规学校中一步步实现。
(摘自“ 《“现代私塾”式教育引发的反思(素材及作文)》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566.html
作者/河南陈相婷
【话题引入】
私塾,这种古代社会的办学形式,早在建国初期就已经绝迹。而今,“现代私塾”却在民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国学馆”“孟母堂”“日日新学堂”“儒愿学堂”“今日学堂”“蒙正学堂”……一个个濡染着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名字开始行走于现代教育的边缘,叩击着少儿教育的大门。
据“中国之声”报道,无论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还是在偏僻的农村,都存在大量“在家上学”的个案。教学阶段涵盖了幼儿园、小学、初中乃至高中,其存在形式也多种多样,包括父母在家教孩子、亲戚朋友把孩子集中在一起学习、一个区域的孩子共同学习、小规模的私塾学堂等等,甚至有些学堂已初具微型学校的规模。
与此同时,新华网、人民网等主流媒体也关注了海南省海口市的一所“孔子学堂”。这所学堂接收的30名学生,年龄最大的13岁,最小的只有两岁。他们大多来自海南各市县,也有一部分从广东、广西慕名而来,长期寄宿在学堂。这些学生大多已退掉了学籍,在这里彻底接受类似“私塾”式的教育。
尽管各地的学堂受到了很多家长的热捧,但它仍属校外培训机构,并不具备从事全日制教学的资质。虽然各地的学堂数量颇多,但由于缺乏政府的支持和统辖,未免良莠不齐,不尽如人意的事时有发生。
私塾:我的教育我做主
杨正莲
谋求官方承认和支持,被一些人视为私塾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但眼下私塾学堂的独特价值恰恰在于其不拘一格的多元化教育。姑且不论人文经典和私塾学堂的是非争议,单就民间各阶层广泛参与的热情,以及人们对教育的思考和实践来看,这种民间教育所营造的生态环境无疑是可贵的。
绝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体系,都是随着现代国家的建设而确立下来的,中国也不例外。 (范文网 fanwen.oyaya.net) 在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教育的经济功能被不断地发掘和加强,很多国家都力图培养与现代化社会相适应的人才,并用现代知识技术武装个体,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教育扶贫曾一度被寄予厚望。
然而,这种批量生产式的教育,不可避免地会塑造出高度同质的人才。尽管创新性思维一再被强调,但在同质教育的体系下,各种努力均被证明收效甚微。比同质化更具破坏性的,则是个体个性的压抑与摧毁。无法适应的学生很容易出现极端严重的心理问题。当孩子把复仇的刀刺向父母或老师时,当处于豆蔻年华的孩子绝望地结束生命时,人们才开始叩问教育。而比极端案例更为普遍的,则是人们对诸多社会乱象的不满,比如啃老,比如道德失范……
一种制度一旦形成就必然伴随着惯性,尽管其存在不合理之处,但若突然改变则会造成更大的不适。个体拥有选择的权利和空间,人们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眼下,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大胆地迈出了这一步,于是私塾教育开始了。
仅就私塾教育而言,虽然中外经典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但各家学堂对课程的选择和安排却不尽相同。有的主张重点学习国学经典,有的注重融入才艺培养,有的则主张顺其自然合乎人性……种种区别,既体现了私塾主办者的办学理念,也为家长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上海孟母堂的创办者周应之认为,教育是人对教育资源的综合运用,大家都有自己的路径,都有自己的思考。教育的改革不应仅仅局限于校内的改革,而应放眼于整个社会人群,鼓励民间参与,使教育回归民众。培养全方位的人才,才是国家长治久安之策。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16期)
【反思】
怎样才能催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怎样才能让创新之花盛开、创新之树常绿?这是一道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艰深命题。
教育是民族复兴的基石,民族的复兴在于人才的培养。也许“现代私塾”的兴起,将成为应试教育的救赎,为教育的百花园带来风光旖旎的春天。
“在家上学”是育人教胄消费的传奇
陈一舟
“在家上学”是“现代私塾”的另一个代名词,早在90年代就已有之,比如童话作家郑渊洁的家庭教育。毫无疑问,现代私塾是针对当前应试教育弊端应运而生的产物,带有高层次、个性化教育需求的影子。应试教育固然存在弊端,但“在家上学”就完美无缺吗?
私塾式的知识传授过程固然是“快乐”而“个性”的,但教育的层面又必然是单一而浅薄的,而且其随意性强、系统性差的特点很难保证教育的品质。接受私塾教育的孩子,在某一专业领域固然会强于接受应试教育的孩子,但以大部分知识的荒废为代价换取个别素质的突出,值不值得、可不可行还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拿孩子当教育的试验品,必须慎重。
此外,私塾式教育的环境相对封闭,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脱离了学生群体和学校大环境的孩子,既没有管理约束,又远离课业负担,或许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自由”成长,但长期来看却弊端突出。对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而言,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还是一个培养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群体舞台”。这种教育功能,是家庭私塾所无法取代的。
更重要的是,基础教育阶段或许可以选择“在家学习”,但最终这些孩子还是要回归正规国民教育体系的轨道,还是要参加高考上大学,这样才能就业融入社会。很难想象,没有经过学校的培养,“在家学习”的孩子如何适应和通过高考!
事实上,“在家学习”终归是一种富人教育消费的传奇,并不具备可复制性。个性化的教育需求是一回事,有没有财力支撑则是另一回事。少数有经济能力的富人可以为子女选择这样的教育途径,因为他们有能力承担教育风险,没有后顾之忧。“在家学习”失败了,完全可以出国留学。但对于大多数家长和学生来说,“在家学习”注定是养在玻璃缸里的金鱼,徒具观赏价值而已。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当前这个教育需求多样化、教育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在家学习”应该得到宽容和认可,但不必人为地赋予其过高的责任和使命,因为那会是现代私塾不可承受之重。
(摘自《南国都市报》2011年09月05日,有删节)
【反思】
现代私塾的兴起,将成为传统教育模式有力的补充,是对我国传统教育思想“因材施教”的落实。教育多元化已经是必然的趋势,社会需要人才,但人才不一定需要按照千人一面的模式来培养。而且,现代私塾的出现意味着受教育者选择空间的扩大和选择权利的实现,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尝试,应对私塾拥有更加宽容的心态。
坝代私塾并非“世外觥源”
李爱铭
5年前被上海市教委叫停的全日制私塾“孟母堂”重新开门,吸引了不少眼球。无独有偶,不久前在云南举办的一场研讨会上,全国各地陆续出现的“在家教育”、私塾学堂也引起了广泛关注。现代私塾是否真的是教育的“世外桃源”,仍有待商榷。
“孟母堂”的独特之处,在于模仿古代私塾授课模式,没有教师灌输、课后作业和考试压力,学生多数时间用来诵读中国古典经史和原版外国名著。不少家长认为,此举是逃离应试教育的新出路。因此,在孩子本该享受义务教育的阶段,宁愿每月花3000多元送孩子去私塾学堂。也正因为此类“粉丝”家长和学生的追捧,“孟母堂”才能重新开张。
“孟母堂”之类的现代私塾,是个性化、多元化教育需求与现代学校教育大一统之间的矛盾产物。小到校服、午餐、春秋游,大到学校的课程设置,家长都有不同要求。有些孩子在表演方面极具天赋,却因文化课成绩不佳而被视为差生;有些父母希望孩子多一些人文底蕴,但发展兴趣的空间却十分有限……学校提供的教育,是按照国家统一课程要求,以班级为单位整齐划一的,难以兼顾每个学生的个性需要,可谓众口难调,部分家长“失望”之余,便会转谋学校教育体制之外的出路。这就为“在家教育”和现代私塾教育的兴起提供了土壤。
为满足家长的多元需求,我国鼓励发展民办教育。“现代私塾”完全可以申请办学资格,获得合法身份。但现实中的一些私塾讲堂,一来多以民宅为办学点,师资不规范,很难达到民办学校的标准;二来坚持以“私塾”模式立身,不按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要求设置授课内容,因此大多难逃“屡开屡关”的命运。
而且,即便身在“私塾”,不少孩子的学籍仍保留在原来就读的学校,以备升学之用。可见,就读“私塾”,只是临时之举。其实即使身在“私塾”,压力和负担也不可避免:不求甚解的死记硬背和机械记忆,岂不是“填鸭”式教育?不考核学习效果,放任孩子是不负责任,若设置考核的环节,又与一般学校何异?更何况孩子长大后,仍要与同龄人一起步入社会,科学技能与素养、竞争与合作精神都必不可少,在没有“孟母”的环境中,他们要如何适应和生存?
在不少家长看来,孩子的快乐现在和幸福未来似乎是“两难”选择——“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令人不甘,为了前途而牺牲快乐童年又不舍。也许家长们期待的教育“桃花源”,还是该寄望于在正规学校中一步步实现。
(摘自“ 《“现代私塾”式教育引发的反思(素材及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