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理工论文 >> 计算机信息技术 >> 正文

地方文献的利用与区域旅游产业的开发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地方文献对于区域旅游产业的各种信息支持,包括史料支持、知识内涵支持、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开发的支持,论述了地方文献对于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同时也指出了地方文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关键词 地方文献;旅游产业;信息服务

中图分类号 G25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6治理发愣功(2005)03—0084—03

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传播活动,它是借助于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打造旅游产品,实施旅游服务来完成和实现的。旅游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特别是区域文化。不同的区域会有属于自己的语言、文字、艺术、道德、风俗习惯,区域文化一经形成,就会成为稳定因素,沉淀于一个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之中,成为一个区域强有力的粘合剂与内聚力。

所谓开发区域旅游资源,实际上指的就是对于区域文化的开发,使其转化为能被旅游者接受的旅游产品或商品。地方文献恰好是区域文化的承载体(包括文字、图象和实物),其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旅游产业的开发提供了各种直接的信息支持。

1 地方文献为区域旅游产业的开发提供了各种信息支持和旅游产品支持

1.1 史料支持

地方文献是对某一特定区域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教育、自然、地理等的综合记录和反映,其最大的特点是文献内容所体现出的鲜明的地域性和独特的历史文化,因而被誉为“一方文化之全史”。所谓地域性,实际指的就是区域间的文化差异,对于这种差异,文学大师林语堂曾有过这样一段描述:“南方与北方的中国人,被文化纽带连在了一起,成为一个民族。但他们在性格、体魄、习俗上的区别之大,不亚于地中海人与北欧日尔曼人的区别。”(《吾土吾民》)

不同地域的自然形态和人文习俗构筑了不同特色的区域文化,有什么样的自然环境就可能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不同地域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会从多方面影响着内部成员的生活方式,以至规定了该地域文化的特征,使文化在空间分布上的多样性、多元化进一步明显。而这种多元化的区域文化,正是靠着地方文献得以保留和延续的。以天津多元化的建筑为例(史料记载),天津北靠燕山,东临渤海,海河的五大水系蜿蜒汇合于此。天然的地理位置,恰好为“通商口岸”提供了天然的保障,加之清政府的腐败与无能,津城成为诸列强的“涉猎”目标,顺理成章,于是被蚕食、被分割后的津城,欧化、日化等多形式的建筑(异域建筑)便凸现了出来。而华夏大地的老百姓,由于深受教育鼻祖孑L子的中庸之道、天人合一与同源同构的教化数千年,追求的是一种平稳、和谐、均衡、对称的意识观念,这种意识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并且渗透到了他们生存思维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三合院、四合院的民居建筑。

异域建筑的拔地而起与四合院民居的代代延续,共同构成了天津多元化的建筑特色,这种独特的建筑特色,正为津城旅游业的开发,提供了空前的商机,更为津城的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史料支持。

1.2 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的支持

地方文献涵概了区域名人传记、饮食习惯、建筑风格、遗风习俗甚至于民间艺人的艺术珍品、艺术藏品、民间仪式等等诸多文化。不同地域,文化名称虽然相同,但内涵却相异。以园林文化为例,北京因辽、宋、元、明、清诸代均建都于此,皇亲国戚聚众,因而形成了以规模宏大,装饰豪华为特点的皇家园林文化;而在江南园林文化中多以私家为主,其特点是以巧美秀雅,小中见大的风格取胜,体现了浓重的书卷之气。翻开不同地域的文献史料,你会发现每一区域的历史、文学、文字、地理、宗教、科学、建筑、园林、书法、绘画、民俗、掌故. . 都是那样的丰富、厚重,差异又是那样之巨大。正是由于这种差异的存在,美,才蕴含其中。价值,才得以体现,也才最具有吸引开发者的魅力。以我区为例,利用区域独特的文化资源,近年来不断开发出了新的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如鼓楼是我区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始建于明弘治年间(1488年——15O5年),经开发后现已成为一条极富特色的旅游商贸一条街,该街集旅游、娱乐、购物、休闲为一体,吸引了来自各方的游客,为区域的经济带来了非常好的效益;再有依据民俗文化的实物典范—— 天后宫,我区还开发出了系列旅游产品,如民俗文化博览周(包括民间花会表演、民俗陈列、民族民间文艺演出、民间体育表演、民间歌舞、传统戏曲)、广场艺术节(以南开民间艺术为主,对传统的民间花会进行改造和创新)、传统文化庙会(包括绝活表演、泥塑、剪纸、内画、刻瓷等各项民间艺术活动);另外以区域民间工艺美术为核心,围绕着民俗文化开发的“泥人张”彩塑、“风筝魏”风筝、“刘海风葫芦”、“天津剪纸”和“砖刻刘”砖雕等民俗系列产品,也深受欢迎。正是由于像上述诸多独特的区域文化资源,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区域旅游品牌产品,才使我区的旅游业发展日趋繁荣。

1.3 文化内涵支持

地方文献无论是文字的,还是实物的,均在传承着不同区域永恒不变的文化脉络,演义着不同民族的沧桑岁月,诠释着自然景观化的过程。


由于地理环境、社会规范、习惯定势、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不同区域会形成各种不同的文化,大到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小到民俗文化、烹饪文化、服饰文化、酒文化、茶文化、井文化..这些不同区域的不同文化被记录和保留了下来,成为多元化、多形式的地方文献,从而构成了丰富而深厚的地方文化资源。比如翻开我区方志诸文献资料,就如同打开一部区域文化史,这里保留下来了众多的历史遗址和像义和团“坎”字总坛口、聂公碑址等历史纪念地,仅文物就21件之多。在某一段时期内,我区的民俗文化占主导地位,民俗文化为主文化的同时,亚文化还有商业文化(仅百年老字号的店铺就包括了‘正兴德茶庄、祥德斋糕点店、一品香糕点店、四远香糕点店、文兰堂刻字店等)、民间工艺文化(“泥人张”塑彩、“风筝魏”风筝、“刘海风”风筝、天津剪纸—— 吊钱儿、“砖刻刘”雕砖)、教育文化(历史悠久的南开中学、中山中学、中营小学),如果考察一下从明至今的南开文化遗存、历史线索还有建筑文化、市井文化、礼仪文化、岁时节日文化、民间信仰文化、服饰文化、家族文化等等,这些不同形式、不同内涵的主文化、亚文化均为区域旅游产业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2 地方文献在区域经济增长价值链中的作用

地方文献作为区域旅游业的“核心产品”,其本身不仅具有“核心内涵”的能量效应(即促进区域旅游业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建设,以我区为例,依据区域文化资源开发出的各大景区景点,仅“十一”黄金周期间,就接待了八十余万游客,门票收入九十余万元),“外延辐射”,周边效应(即通过拉动旅游业影响并带动区域其它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特别是对于交通运输、餐饮服务、建筑地产业、金融邮电业、外贸轻纺业的带动作用尤为突出)对改善区域经济结构(如促进货币回笼、扩大就业等)也发挥了积极的隐性效应。总之,地方文献在区域经济价值链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作为区级公共图书馆,应很好地利用这种宝贵资源,为区域经济服务。

3 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在区域旅游产业开发中,地方文献还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由于经费不足,影响了地方文献的总量入藏;由于征集渠道不通,影响了地方文献种类的入藏。入藏量少,种类不全,是当前地方文献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另外由于具有综合知识结构的专业人员不多,文献信息的二次加工效率低,使社会对图书馆存在的价值产生质疑和信任危机,对此建议:

3.I 加强与区政府信息沟通,获取区财政的鼎力支持

区政府是全区的领导核心,统筹全区的一切工作,具有相对的权威性和协调性,通过与区领导的信息沟通,便于区领导对图书馆的工作的理解与支持,确保购书经费的足额到位。如此可有效地改善区域图书馆的资源配置比例,突出和扩大地方文献的入藏量。

3.2 拓宽地方文献的征集渠道,确保其入藏量的完整性,系统性

在区政府的协调下,区域图书馆与区域内的文献生产机构,如区史志办、区建委地名办、区政协组织等,建立长期而稳定的呈缴关系,确保地方文献入藏的连续性,完整性。

关于征集地方文献,各区域均有相对稳定的文献生产机构,每年均有多部地方文献产生,存在可征集的物质基础。

另外,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升温,民俗研究正在成为热门学科倍受关注,特别是一些新老民俗专家、年青学者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涌现,使以研究某一区域的民俗文献数量激增。以民俗专家冯骥才为例,近年来就有《抢救老街》、《小洋楼风情—— 公共建筑》、《小洋楼风情—— 民居建筑》等多部专著问世。还有《天津卫掌故》、《天津皇会》、《话说故依街》、《天津老城忆旧》、《天津天后宫》等研究天津民俗风情的专著。也相继问世。这些独具天津浓厚乡土特色的文献资料,均为地方文献的征集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源支持。 《地方文献的利用与区域旅游产业的开发》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6374.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计算机信息技术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