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三年级语文教案 >> 正文

1《放风筝》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23个生字,学会其中1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风筝、阳光明媚、体育场、各式各样、老鹰、仙鹤、线轴、拽着、稳稳当当、骨碌碌、橘红色、墨绿、精致、宇宙”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孩子们在放风筝时的喜悦心情,激发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的兴趣。
   4、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把事情叙述清楚、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课文对放风筝具体过程的描写,感受孩子们的喜悦心情。
  教学难点:
    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对天空中的风筝进行想象。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写风筝的诗或文章。
   2、自制或买风筝准备参加放风筝活动。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从学过的古诗导入,在学生对风筝的历史有了简单了解之后,先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掌握观察图画的一般顺序,在理解图画的基础上图文对照,学习课文,理清“大蜻蜓”飞上天之前、之时、之后的情景,并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兄弟俩当时高兴的心情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为巩固理解,加深印象,在熟练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交流搜集材料,拓展阅读(最好也应该要求学生读熟。为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带学生外出放一次风筝,最后,写一篇日记,将这种感受记录下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引趣,启发导入
    以古诗《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导入,揭题并简介风筝。
  二、观察图画,自学探究
   1、指导按“从上到下、从景物到人物”的顺序观察图画。自由发言。
   2、图文对照,自读课文,学习本课中的生字并画出生词。重点指导以下生字词:“鹦鹉、老鹰、仙鹤、蜈蚣”等,联系事物,观察特点,说出记忆方法。用手书写记忆生字。
   3、图文对照,再读课文,畅所欲言说说课文大意。
  三、深入探究,感悟课文的思想感情。
   1、同桌齐读课文,讨论作者在课文中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又写了什么。理清文章思路,重点讨论作者是怎样把放风筝的过程写具体的。
   2、重点讨论朗读“我”和哥哥把“大蜻蜓”放上天空一段,指导读出当时“我”高兴的心情。
   3、自由朗读课文,谈自己对课文感受最深的地方,谈谈自己的感受。重点讨论课文中作者在描写体育场的欢快情景时都用了哪些词语?这些词语在表现人物的心情上起到了什么作用?(画出这些词语,集体讨论)
  四、朗读比赛,体验感悟课文内容。
   1、自由练读;2、指名读;3、分组读;4、师生比赛读。(根据情况再做安排)
     通过朗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体育场的欢乐景象和同学们放风筝时喜悦的心情。读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
  五、记忆生词
    展开记忆生词比赛,学生自由到黑板上写出自己记住的生词(每次四名,其他同学补充)。错误较多的重点指导,并要求同学更正。
  六、小结
    作者把放风筝时看到的情景写得比较详细、生动,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同学们应该学习这种写法,通过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指认并默写生词。
   2、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大致内容。
  二、朗读课文,思维拓展。
   1、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风筝花花绿绿,各式各样……”除了文中写到的风筝,还会有哪些风筝?为什么作者没把这些风筝全写进课文中?
    “天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热闹极了”一段,讨论:作者把那些没有生命的风筝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为什么?你能做到吗?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你搜集到的作者写风筝的文章都有哪些,同桌或小组共同交换阅读,争取读得流利有感情。
   3、抄写并试背描写天空中各种各样风筝的句子。
   4、抄写生词,巩固生字。
     教师重点指导。
  三、布置作业
   1、自制或买风筝,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去临淄区广场放风筝(注意指导放风筝的方法和对空中风筝的观察)。
   2、写日记。
1《放风筝》教学设计由凹丫丫范文教案频道http://fanwen.oyaya.net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1《放风筝》》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6750.html

  • 上一篇范文: 5《画杨桃》第二课时
  • 下一篇范文: 15《举手》

  •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三年级语文教案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