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中美关系战略基础的重构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通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的发展,生产社会化进程得以提升,使得经济发展突破国家地缘的范畴,逐步形成经济全球化趋势。特别是在世纪之交的今天,经济全球化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发展,从而对每一个国家的利益都产生了或将产生重大影响。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们认为既然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成事实,任何国家只能适应这一趋势,而不可以回避这一现实,因此我们的研究不应过多地讨论是利大于弊还弊大于利,而应深入研究经济全球化的理论依据和实质,探讨积极的对策,使经济全球化朝着对我们有利的方向发展。正如吴易风老先生在一个研讨会上所讲,经济全球化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主要取决于我们对本国融入全球化有没有充分的准备,有没有趋利避害的切实措施。
一、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追求国际生产的一体化,采取跨国公司的企业制度形式进行跨国经营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国际分工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马克思的国际分工理论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作为提高劳动生产率重要手段的国内分工必然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形成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发展又促使各国、各地区发生日益广泛的经济联系,使得跨国进行商品流通成为普遍现象。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则是指一国放弃比较成本较大的产品生产,而专门从事比较成本较小的产品生产。比较成本学说有利于各国发挥比较优势。因为由于各国的自然资源和技术水平不同,劳动生产率有别,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成本高低不一,各国为了扬长避短,增进本国和世界国民福利,都要尽力按比较成本原理实现专业化分工,生产使用本国相对密集的生产要素的产品,然后互通有无。过去马克思的国际分工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的应用主要表现为商品跨国界交换,即国际贸易。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当今交通、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各国企业跨越国界组织生产,在全球范围内有效地配置资源成为现实可能,促使世界经济逐步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以马克思的国际分工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为理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现象,其实质是各国追求国际生产的一体化,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资源,追求国际分工和比较利益的最佳效果,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而作为与国际生产一体化相应的企业组织形式则是跨国公司。近年来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也有力地说明了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载体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互动关系。跨国公司凭借资本、技术信息、营销战略等垄断优势,再加上其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选择最佳投资地点,使公司生产和销售活动建立在全球战略基础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促使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又为跨国公司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使得跨国兼并成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一大浪潮。于是一个自然的结论便是:真正应对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国际竞争,应当采取跨国公司的企业制度,进行跨国经营。从经济全球化来说,一个国家没有企业的跨国经营,便没有真正进入世界市场。因此我们认为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战略性对策之一便是企业的跨国经营。
二、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与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积极吸引外商来华投资的同时,也在适度的开展境外直接投资。截至2000年底,经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批准或备案的境外投资企业共5976家,协议投资总额为104亿美元,其中中方实际投资额为69.5亿美元。这些境外投资企业分布于180个国家和地区,涉及贸易、资源开发、工农业生产及加工、工程承包、交通运输、金融保险、医疗卫生、旅游及餐饮业等行业。境外直接投资对于开辟我国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的新渠道,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强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等,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我国境外投资金额仅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金额的0.15%,与我国经济大国的身份很不相称;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的比例为1:0.09,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1:1.14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1.11,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的1:0.13的水平,显示我国资本流入与资本流出的严重失衡;与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相比,我国的境外直接投资相对比例更低,截止2000年底,我国实际外国直接投资已达3600亿美元,境外直接投资占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不到2%,二者存在着巨大差距。
在实践上,与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相比,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也存在不少问题。(1)投资行业尽管多元化,但随贸易进行的“窗口式”对外投资即在海外建立外销产品经营部门的较多,生产型对外投资较少,近几年与“窗口式”相对应以发展实业为特征的“产业式”对外投资有了大的发展,但没有根据我国的动态比较优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明确重点发展产业。(2)在投资地区分布上,尽管投资地区比较广,但港澳地区仍是海外企业的集中地,达到我国海外注册公司的50%;除此之外,对发达国家特别是欧美国家的投资也占一定比重,其中非贸易性投资占70%以上,而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投资不足20%。由此可见,我国境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不合理,缺乏战略发展的层次和方向。(3)投资规模比较小。如按外经贸部1991年底的统计数字,1008家非贸易性境外企业平均协议额为312.4万美元,而平均中方直接投资额只有178.4万美元,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平均600万美元的规模,也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260万美元的子公司规模。近年来尽管从规模上有所扩大,但总体与发达国家无法匹敌。(4)投资方式比较单一,主要采取投资新建方式。这种方式尽管有其优点,但其耗时长,难以快捷地进入市场。(5)在经营管理上实行的是政府计划管理下的异地化经营。由于受我国政府的国内资金配套和外汇等计划管理的限制,跨国经营企业不能完全依据国外市场情况进行决策,从而错失良机;而异地化经营则使经营项目在国外,管理机构和人员在国内,只派与经营项目有关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去国外经营,且派出的管理和技术人员有相当一部分素质不高,不熟悉市场运作规律,不能及时依照市场的需求偏好改进产品,发现和挖掘市场机会。
由此看来,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政府近年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直接投资,即鼓励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
三、促进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健康发展的对策
(一)根据动态比较优势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确定跨国经营的产业目标
1、资源开发型产业是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预防性产业。我国人均自然资源比较短缺,利用别国资源优势,以油田和其它重要资源开发为导向的对外投资应是我国跨国经营的预防性投资。通过对外投资建立资源稳定的供应基地,可以降低通过市场转移资源的交易成本,有利于规避世界市场资源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也防止受制于他人的被动局面。
2、劳动与资本相结合的产业是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基础产业,从世界跨国公司对外扩张战略由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规律,以及中国在国际竞争力中的比较优势来看,
3、研究与开发型技术产业是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重点产业。我们应该考虑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内形成梯度优势,并逐渐推进其产业高度化。这就需要在跨国经营中发展以研究与开发为重点的技术型对外投资。众所周知,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竞争的本质就是技术竞争。我国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与不断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7150.html
一、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追求国际生产的一体化,采取跨国公司的企业制度形式进行跨国经营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国际分工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马克思的国际分工理论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作为提高劳动生产率重要手段的国内分工必然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形成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发展又促使各国、各地区发生日益广泛的经济联系,使得跨国进行商品流通成为普遍现象。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则是指一国放弃比较成本较大的产品生产,而专门从事比较成本较小的产品生产。比较成本学说有利于各国发挥比较优势。因为由于各国的自然资源和技术水平不同,劳动生产率有别,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成本高低不一,各国为了扬长避短,增进本国和世界国民福利,都要尽力按比较成本原理实现专业化分工,生产使用本国相对密集的生产要素的产品,然后互通有无。过去马克思的国际分工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的应用主要表现为商品跨国界交换,即国际贸易。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当今交通、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各国企业跨越国界组织生产,在全球范围内有效地配置资源成为现实可能,促使世界经济逐步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以马克思的国际分工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为理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现象,其实质是各国追求国际生产的一体化,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资源,追求国际分工和比较利益的最佳效果,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而作为与国际生产一体化相应的企业组织形式则是跨国公司。近年来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也有力地说明了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载体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互动关系。跨国公司凭借资本、技术信息、营销战略等垄断优势,再加上其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选择最佳投资地点,使公司生产和销售活动建立在全球战略基础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促使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又为跨国公司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使得跨国兼并成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一大浪潮。于是一个自然的结论便是:真正应对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国际竞争,应当采取跨国公司的企业制度,进行跨国经营。从经济全球化来说,一个国家没有企业的跨国经营,便没有真正进入世界市场。因此我们认为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战略性对策之一便是企业的跨国经营。
二、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与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积极吸引外商来华投资的同时,也在适度的开展境外直接投资。截至2000年底,经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批准或备案的境外投资企业共5976家,协议投资总额为104亿美元,其中中方实际投资额为69.5亿美元。这些境外投资企业分布于180个国家和地区,涉及贸易、资源开发、工农业生产及加工、工程承包、交通运输、金融保险、医疗卫生、旅游及餐饮业等行业。境外直接投资对于开辟我国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的新渠道,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强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等,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我国境外投资金额仅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金额的0.15%,与我国经济大国的身份很不相称;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的比例为1:0.09,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1:1.14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1.11,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的1:0.13的水平,显示我国资本流入与资本流出的严重失衡;与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相比,我国的境外直接投资相对比例更低,截止2000年底,我国实际外国直接投资已达3600亿美元,境外直接投资占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不到2%,二者存在着巨大差距。
在实践上,与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相比,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也存在不少问题。(1)投资行业尽管多元化,但随贸易进行的“窗口式”对外投资即在海外建立外销产品经营部门的较多,生产型对外投资较少,近几年与“窗口式”相对应以发展实业为特征的“产业式”对外投资有了大的发展,但没有根据我国的动态比较优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明确重点发展产业。(2)在投资地区分布上,尽管投资地区比较广,但港澳地区仍是海外企业的集中地,达到我国海外注册公司的50%;除此之外,对发达国家特别是欧美国家的投资也占一定比重,其中非贸易性投资占70%以上,而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投资不足20%。由此可见,我国境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不合理,缺乏战略发展的层次和方向。(3)投资规模比较小。如按外经贸部1991年底的统计数字,1008家非贸易性境外企业平均协议额为312.4万美元,而平均中方直接投资额只有178.4万美元,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平均600万美元的规模,也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260万美元的子公司规模。近年来尽管从规模上有所扩大,但总体与发达国家无法匹敌。(4)投资方式比较单一,主要采取投资新建方式。这种方式尽管有其优点,但其耗时长,难以快捷地进入市场。(5)在经营管理上实行的是政府计划管理下的异地化经营。由于受我国政府的国内资金配套和外汇等计划管理的限制,跨国经营企业不能完全依据国外市场情况进行决策,从而错失良机;而异地化经营则使经营项目在国外,管理机构和人员在国内,只派与经营项目有关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去国外经营,且派出的管理和技术人员有相当一部分素质不高,不熟悉市场运作规律,不能及时依照市场的需求偏好改进产品,发现和挖掘市场机会。
由此看来,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政府近年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直接投资,即鼓励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
三、促进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健康发展的对策
(一)根据动态比较优势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确定跨国经营的产业目标
1、资源开发型产业是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预防性产业。我国人均自然资源比较短缺,利用别国资源优势,以油田和其它重要资源开发为导向的对外投资应是我国跨国经营的预防性投资。通过对外投资建立资源稳定的供应基地,可以降低通过市场转移资源的交易成本,有利于规避世界市场资源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也防止受制于他人的被动局面。
2、劳动与资本相结合的产业是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基础产业,从世界跨国公司对外扩张战略由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规律,以及中国在国际竞争力中的比较优势来看,
中国企业选择较成熟的劳动相对密集、核心技术相对稳定、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产业作为跨国经营的起点是毫无疑问的。我国的制造业便符合上述条件,因此制造业将是我国对外投资的主要行业,如以家用电器、摩托车为主的中档加工组装型制造业、纺织业和服装业等。
3、研究与开发型技术产业是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重点产业。我们应该考虑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内形成梯度优势,并逐渐推进其产业高度化。这就需要在跨国经营中发展以研究与开发为重点的技术型对外投资。众所周知,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竞争的本质就是技术竞争。我国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与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