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年间冀中农业成本、农户负担与剩余——来自11村的一项计量分析
4,5(2).
[7]乌廷玉等.现代中国农村经济的演变.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178.
[8]从翰香.近代冀鲁豫乡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520、524.
[9]秦含章.中国农业经济问题.376~377.转引自乌廷玉.现代中国农业经济的演变.74.
[10]冯华德,李陵.河北省定县之田赋.政治经济学报,1936,4(3):68.
[11]朱其华.中国农村经济的透视.中国研究书店,1936.250.
[12]马扎亚尔.中国农村经济研究第三章.上海:神州国光出版社,1932.
[13]参见李景汉.北平郊区乡村家庭生活调查札记.北京:三联书店,1981;李景汉.定县社会概况调查;卜凯.中国农场经济.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7190.html
[7]乌廷玉等.现代中国农村经济的演变.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178.
[8]从翰香.近代冀鲁豫乡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520、524.
[9]秦含章.中国农业经济问题.376~377.转引自乌廷玉.现代中国农业经济的演变.74.
[10]冯华德,李陵.河北省定县之田赋.政治经济学报,1936,4(3):68.
[11]朱其华.中国农村经济的透视.中国研究书店,1936.250.
[12]马扎亚尔.中国农村经济研究第三章.上海:神州国光出版社,1932.
[13]参见李景汉.北平郊区乡村家庭生活调查札记.北京:三联书店,1981;李景汉.定县社会概况调查;卜凯.中国农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