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的三重世界与会计作用问题研究
良好的社会形象,使社会更全面地评价企业。
6.在宏观管理中,会计信息的公开,确保了市场配置资源机制的顺利运行,投资者、赊销企业、银行的业务开展,均离不开财务会计信息。税务机关依法征收税款离不开财务会计信息的帮助;社会保障部门对各单位社会保障义务履行情况的了解,完全依靠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处理,能客观地起到督促企业守法经营、依法分配,遏制经济活动中的腐败现象等作用,对国家政治、经济民主建设发挥重要作用。会计信息的上述效用,体现了数字经济的本质要求。在现代,数字经济的职能,只有借助于会计系统才能实现,会计已成为数字经济的主体。
四、严格会计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现代经济的主要特征是数字经济,作为数字经济主体的会计,在现代经济中将担负重大的历史使命,这必然要求反映实体与货币经济世界的会计信息,具有相关性、可靠性特征,以确保三重世界的内在一致性。因此,现代会计研究,不能就会计论会计,还要紧密联系经济发展与制度建设的现实环境,使会计信息不仅成为经济发展与管理行为及效果的唯一权威记录,而且成为经济与管理行为的主要依据和动力,成为现代经济与管理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源。
中国会计改革以1993年《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实施为标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发布的具体会计准则尽管在真正执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仍为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并且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遵循国际会计惯例的意识,这为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重要基础。然而,中国会计要达到上述改革与发展目标,仍任重道远。除了实务中存在会计信息质量现状令人担忧外,在会计基本理论方面还面临着如下挑战:
1.资本泛化的挑战。传统的会计所说的“资本”,主要是指“股本”,广义上还包括“负债(借入资本)”;现代经济环境中的企业,出现了“研究与开发资本”、“工程资本”、“制造资本”、“服务资本”、“质量资本”等众多过去会计中未曾出现过的新资本概念,资本已泛化(戴布拉·艾米顿,1997)。传统的会计只关注经营起点意义上的“资本”,这与工业社会货币资本的决定作用紧密相关;在现代经济中,经营过程的资本比起点资本,对经营发展更具决定作用。按马克思的说法,会计应更关注“过程”资本。会计要满足现代经济管理的需要,必须拓展资本概念,把过程资本纳入工作视野,提供相应的信息。
2.资产扩展的挑战。传统的会计主要关注有形资产,现代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资产中,起决定作用的已不是有形资产,而是金融资产、技术资产尤其是智力资产。对智力资产的计量,是传统会计的缺欠。在国外,尽管度量与管理新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智力技术、技能、知识和信息这些无形资产令会计师们伤透了脑筋,但据美国《财富》杂志1994年10 月号发表的托马斯·A·斯图尔特的文章,由于目前公司的智力资产通常是有形资产账面价值的3—4倍,知识已成为企业经济的决定因素,智力资本已是企业资本的主体,一些国际公司开始重视对智力资产及资本会计的研究应用,从而拓展了会计作用的领域,较好地适应了现代经济对会计发展的迫切要求。拓展的会计树立了如下新观念:(1 )智力资产价值要超过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价值许多倍;(2 )智力资本是企业最重要的原材料,可产生财务成果;(3 )企业必须分清智力资本的决定因素及其基本类型。智力资本由满足客户需要的个人技能——人力资本、满足市场需要的组织能力——结构资本、公司特权力量——客户资本组成。智力资产包括人力智力资产和结构智力资产、客户智力资产三种基本类型。人力资产是创新更新的来源,结构资产是把分散的个人创新更新能力转化为集体资产的能力,客户资产是创造满意顾客的能力。这样,企业就能有效地把自己的创造变成顾客的需求,甚至可以说,把顾客最满意的需求作为自己创造的动力和目标。
3.企业经营模式转换的挑战。传统的企业经营模式单一,即简单的市场导向,企业资产的买是为了卖,低进高出,从而使企业取得更多的利润,损益表由此成为最重要的会计报表。然而,在现代经济中,企业经营的模式将多种多样,买卖模式已不占主流,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是合作模式。
项目 买卖模型 联系模型 合作模型
眼光 盈利 任务 战略意图
战略 产品推动 市场拉动 平衡产品/市场
管理 依据数据 依据信息 依据知识
联系方式 由上至下 向上/向下 网络学习
关注方向 线性 合作 协作
资本主体 产品作为资本 资金作为资本 知识作为资本
目标 扩大市场份额 提高市场满意度 创造新的市
造就客户的成功感
[资料来源:戴布拉·艾米顿(1997,P60)所述改制]
在合作模式导向的企业经营体制下,培养、激发企业创造能力将是会计的主要目标。企业创造能力综合表现在知识的运用和创造上。所谓知识的运用,是指知识得以顺利学习和传播,从而产生最佳效应。企业运用的知识,包括形式知识与无形知识,前者是组织共有的知识(相当于结构智力资本),后者属于个人智慧(相当于人力智力资本)。所谓知识创造,是通过无形知识和形式知识的高度结合使用中产生新的知识。在这方面,目前会计确实处于无能为力的状态。会计只有充分反映了单位在运用与创造知识方面的能力和效果,才能满足现代经济管理对会计信息的需要。在这方面,会计确有很大且十分光明的发展空间。
会计迎接这些挑战,必定带来一场深刻的会计革命。为此,现有的会计理论与实务必须围绕以下目标作出实质性的改革:
1.会计信息必须能真实、全面、综合、及时地说明实体经济与货币经济的质量。而目前所能做的,只是有限地反映货币经济的质量。
2.会计信息必须完整地反映企业履行受托责任的状况,包括人、物、财各种资源的受托责任,也包括企业在运用社会资源、促进社会进步、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受托责任的履行状况。迄今为止,会计只反映了对财产所有者委托责任的履行状况。
3.会计信息必须清晰地说明企业财务收支的内容、过程、结果,以证明其是否合理合法。这一点对发挥会计在经济民主中的积极作用,对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均有重要作用。但在目前,会计在这方面所做工作还很不到位,一张现金流量表并没有真正地体现会计的这一目标。
完成上述任务,会计理论与研究尚有很多工作要做,会计准则体系和内容亦需要尽快完善。世纪之交,我们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这样才能正确把握会计改革发展的大趋势,有效地革新中国会计并通过会计改革推动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应当积极投身于中国会计改革实践,不断汲取中国会计这块特定土壤中的营养,使自己的理论观点得以检验,从而形成既符合国际会计惯例又能有效地解决中国会计问题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为中国会计改革和会计准则体系建设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要达到此目标,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关心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但会计界的自觉不懈努力则更为关键。
【参考文献】
1.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1998年版。
2.[美]戴布拉·艾米顿:《知识经济的创新战略》,新华出版社(北京)1998年版。
3.陈毓圭译:《论改进企业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北京)1997年版。
4.[美]商业周刊等:《超越2000年》,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5.[美]托马斯·A ·斯图尔特:“公司中最有价值的资产:智力资本”,《经济资料译丛》(厦门大学)1997年2期。
6.蒋义宏:“利润操纵的行为与动机”,《证券市场会计问题实证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张晓晶:“试论符号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联”,《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年2期。
8.何清涟:“中国经济的断裂带”,《战略与管理》(北京)1998年5期。
9.“令人疑惑的10%”,《参考文选》(北京)1998年22期。
10.“利维特指陈美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中的问题”, 《会计研究》(北京)1999年4期。
11.[美]彼得·F·德鲁克:《管理新潮》,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北京)1988年版。
12.《财务与会计》(北京)1996年6期、1997年5期。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7222.html
6.在宏观管理中,会计信息的公开,确保了市场配置资源机制的顺利运行,投资者、赊销企业、银行的业务开展,均离不开财务会计信息。税务机关依法征收税款离不开财务会计信息的帮助;社会保障部门对各单位社会保障义务履行情况的了解,完全依靠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处理,能客观地起到督促企业守法经营、依法分配,遏制经济活动中的腐败现象等作用,对国家政治、经济民主建设发挥重要作用。会计信息的上述效用,体现了数字经济的本质要求。在现代,数字经济的职能,只有借助于会计系统才能实现,会计已成为数字经济的主体。
四、严格会计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现代经济的主要特征是数字经济,作为数字经济主体的会计,在现代经济中将担负重大的历史使命,这必然要求反映实体与货币经济世界的会计信息,具有相关性、可靠性特征,以确保三重世界的内在一致性。因此,现代会计研究,不能就会计论会计,还要紧密联系经济发展与制度建设的现实环境,使会计信息不仅成为经济发展与管理行为及效果的唯一权威记录,而且成为经济与管理行为的主要依据和动力,成为现代经济与管理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源。
中国会计改革以1993年《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实施为标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发布的具体会计准则尽管在真正执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仍为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并且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遵循国际会计惯例的意识,这为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重要基础。然而,中国会计要达到上述改革与发展目标,仍任重道远。除了实务中存在会计信息质量现状令人担忧外,在会计基本理论方面还面临着如下挑战:
1.资本泛化的挑战。传统的会计所说的“资本”,主要是指“股本”,广义上还包括“负债(借入资本)”;现代经济环境中的企业,出现了“研究与开发资本”、“工程资本”、“制造资本”、“服务资本”、“质量资本”等众多过去会计中未曾出现过的新资本概念,资本已泛化(戴布拉·艾米顿,1997)。传统的会计只关注经营起点意义上的“资本”,这与工业社会货币资本的决定作用紧密相关;在现代经济中,经营过程的资本比起点资本,对经营发展更具决定作用。按马克思的说法,会计应更关注“过程”资本。会计要满足现代经济管理的需要,必须拓展资本概念,把过程资本纳入工作视野,提供相应的信息。
2.资产扩展的挑战。传统的会计主要关注有形资产,现代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资产中,起决定作用的已不是有形资产,而是金融资产、技术资产尤其是智力资产。对智力资产的计量,是传统会计的缺欠。在国外,尽管度量与管理新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智力技术、技能、知识和信息这些无形资产令会计师们伤透了脑筋,但据美国《财富》杂志1994年10 月号发表的托马斯·A·斯图尔特的文章,由于目前公司的智力资产通常是有形资产账面价值的3—4倍,知识已成为企业经济的决定因素,智力资本已是企业资本的主体,一些国际公司开始重视对智力资产及资本会计的研究应用,从而拓展了会计作用的领域,较好地适应了现代经济对会计发展的迫切要求。拓展的会计树立了如下新观念:(1 )智力资产价值要超过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价值许多倍;(2 )智力资本是企业最重要的原材料,可产生财务成果;(3 )企业必须分清智力资本的决定因素及其基本类型。智力资本由满足客户需要的个人技能——人力资本、满足市场需要的组织能力——结构资本、公司特权力量——客户资本组成。智力资产包括人力智力资产和结构智力资产、客户智力资产三种基本类型。人力资产是创新更新的来源,结构资产是把分散的个人创新更新能力转化为集体资产的能力,客户资产是创造满意顾客的能力。这样,企业就能有效地把自己的创造变成顾客的需求,甚至可以说,把顾客最满意的需求作为自己创造的动力和目标。
3.企业经营模式转换的挑战。传统的企业经营模式单一,即简单的市场导向,企业资产的买是为了卖,低进高出,从而使企业取得更多的利润,损益表由此成为最重要的会计报表。然而,在现代经济中,企业经营的模式将多种多样,买卖模式已不占主流,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是合作模式。
项目 买卖模型 联系模型 合作模型
眼光 盈利 任务 战略意图
战略 产品推动 市场拉动 平衡产品/市场
管理 依据数据 依据信息 依据知识
联系方式 由上至下 向上/向下 网络学习
关注方向 线性 合作 协作
资本主体 产品作为资本 资金作为资本 知识作为资本
目标 扩大市场份额 提高市场满意度 创造新的市
场,
造就客户的成功感
[资料来源:戴布拉·艾米顿(1997,P60)所述改制]
在合作模式导向的企业经营体制下,培养、激发企业创造能力将是会计的主要目标。企业创造能力综合表现在知识的运用和创造上。所谓知识的运用,是指知识得以顺利学习和传播,从而产生最佳效应。企业运用的知识,包括形式知识与无形知识,前者是组织共有的知识(相当于结构智力资本),后者属于个人智慧(相当于人力智力资本)。所谓知识创造,是通过无形知识和形式知识的高度结合使用中产生新的知识。在这方面,目前会计确实处于无能为力的状态。会计只有充分反映了单位在运用与创造知识方面的能力和效果,才能满足现代经济管理对会计信息的需要。在这方面,会计确有很大且十分光明的发展空间。
会计迎接这些挑战,必定带来一场深刻的会计革命。为此,现有的会计理论与实务必须围绕以下目标作出实质性的改革:
1.会计信息必须能真实、全面、综合、及时地说明实体经济与货币经济的质量。而目前所能做的,只是有限地反映货币经济的质量。
2.会计信息必须完整地反映企业履行受托责任的状况,包括人、物、财各种资源的受托责任,也包括企业在运用社会资源、促进社会进步、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受托责任的履行状况。迄今为止,会计只反映了对财产所有者委托责任的履行状况。
3.会计信息必须清晰地说明企业财务收支的内容、过程、结果,以证明其是否合理合法。这一点对发挥会计在经济民主中的积极作用,对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均有重要作用。但在目前,会计在这方面所做工作还很不到位,一张现金流量表并没有真正地体现会计的这一目标。
完成上述任务,会计理论与研究尚有很多工作要做,会计准则体系和内容亦需要尽快完善。世纪之交,我们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这样才能正确把握会计改革发展的大趋势,有效地革新中国会计并通过会计改革推动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应当积极投身于中国会计改革实践,不断汲取中国会计这块特定土壤中的营养,使自己的理论观点得以检验,从而形成既符合国际会计惯例又能有效地解决中国会计问题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为中国会计改革和会计准则体系建设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要达到此目标,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关心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但会计界的自觉不懈努力则更为关键。
【参考文献】
1.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1998年版。
2.[美]戴布拉·艾米顿:《知识经济的创新战略》,新华出版社(北京)1998年版。
3.陈毓圭译:《论改进企业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北京)1997年版。
4.[美]商业周刊等:《超越2000年》,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5.[美]托马斯·A ·斯图尔特:“公司中最有价值的资产:智力资本”,《经济资料译丛》(厦门大学)1997年2期。
6.蒋义宏:“利润操纵的行为与动机”,《证券市场会计问题实证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张晓晶:“试论符号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联”,《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年2期。
8.何清涟:“中国经济的断裂带”,《战略与管理》(北京)1998年5期。
9.“令人疑惑的10%”,《参考文选》(北京)1998年22期。
10.“利维特指陈美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中的问题”, 《会计研究》(北京)1999年4期。
11.[美]彼得·F·德鲁克:《管理新潮》,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北京)1988年版。
12.《财务与会计》(北京)1996年6期、1997年5期。
《现代经济的三重世界与会计作用问题研究(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