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对战后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影响
资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完全融合是未来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方向
纵向一体化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横向一体化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被纳入国际贸易理论的分析框架,不仅加速了两种理论的融合,而且使国际贸易理论本身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它放弃了企业必须是国内企业的假定,允许企业拥有与使用不同国家的生产要素,企业的增值活动不同阶段可以在不同的区位进行,不同的国家也可以进行完全相同的生产活动。企业行为被分成总部行为和实际生产行为两大类型,总部行为包括研究与开发及其相关的信誉、商标以及工程、管理、金融等服务;实际生产行为则包括上游生产(中间产品)和下游生产(终极产品)。
20世纪90年代起,国际直接投资理论逐渐成了国际贸易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此时,国际贸易理论越来越接近现实,许多传统的假定被放宽或放弃,理论的分析也不再局限于产业或国家层次,而是力求将企业行为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与产业和国家层次上的资源禀赋差异、国际分工理论融为一体。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也不再局限于单个企业行为的分析,而更多地从产业或国家与跨国公司行为的结合上考察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使两者的分析基础及其基本结论日趋一致。波特的竞争优势论充分体现了这个趋势。
波特指出全球性产业意味着竞争者在主要地区或国家性市场的战略地位从根本上受到它们全球总体地位的影响,所以公司必须在世界范围内协调一致的基础上进行竞争。他指出国际竞争和国内竞争的差别:“与国内竞争相比,在全球性产业中竞争出现了一些独特的问题”。(注:《竞争战略》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281页。)国家间要素成本的差异、国外市场的不同环境、外国政府的不同角色及目标、手段和监测外国竞争对手的能力的差别都影响着跨国公司的经营。所以,“全球性产业中的结构分析必须包括外国竞争对手、更广泛的潜在进入者、更大范围内的可能替代品、以及企业目标不同、企业个性不同、对战略性重要因素认识不同的可能性。”(注:《竞争战略》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268页。)
波特将产业部门视为基本的竞争环境,分析了它们的竞争优势和竞争障碍。全球性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全球化经验、产品歧异化、专有的产品技术及生产的可移动性;全球性竞争的障碍则主要包括经济障碍、管理障碍及制度障碍。有些障碍是给全球性竞争带来直接成本的,有些障碍不一定直接影响成本,但增加了管理任务的复杂性。
波特注意到了政治因素对全球性产业竞争的影响:“企业与本国政府和购买国政府的特殊关系已真正具有战略性的重要地位。竞争战略可能不得不包括刻意积累政治资本的行动,比如即使经济效率不高仍在主要市场上进行装配。”(注:《竞争战略》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282页。)对跨国公司而言,不仅要取得本国政府的支持,还必须注意在主要市场上与东道国政府的关系。
在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的融合过程中,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被视为国际贸易的一种表现形式,内部化理论当然也就成了国际贸易理论的一部分。内部化理论将海默的理论进一步延伸,在市场缺陷的讨论中加入了与交易成本相联系的一面。来自于跨国公司的组织形式、经营行为和由此而形成的垄断带来了内部化优势。它对战后跨国公司增长速度、发展阶段和盈利变动等做了部分的说明。但它不能解释为什么公司不仅仅在国内实现企业内部化交易,而要进行对外投资,也不能科学地解释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当根据理论内容来划分国际贸易理论时,它和产业内贸易理论一样,仅被视为是对战后两种新的国际贸易形式——公司内贸易和产业内贸易进行解释的理论。
虽然到目前为止,尚未出现具有重大影响而又为理论界广泛承认的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完全融合的理论,但理论发展的进程已足以让我们相信:这种完全融合的理论是未来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方向。因为理论的目的是服务现实,既然方兴未艾的一体化在可预见的未来,仍是影响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重要实践因素,那么,它必然将体现在未来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中。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7351.html
纵向一体化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横向一体化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被纳入国际贸易理论的分析框架,不仅加速了两种理论的融合,而且使国际贸易理论本身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它放弃了企业必须是国内企业的假定,允许企业拥有与使用不同国家的生产要素,企业的增值活动不同阶段可以在不同的区位进行,不同的国家也可以进行完全相同的生产活动。企业行为被分成总部行为和实际生产行为两大类型,总部行为包括研究与开发及其相关的信誉、商标以及工程、管理、金融等服务;实际生产行为则包括上游生产(中间产品)和下游生产(终极产品)。
20世纪90年代起,国际直接投资理论逐渐成了国际贸易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此时,国际贸易理论越来越接近现实,许多传统的假定被放宽或放弃,理论的分析也不再局限于产业或国家层次,而是力求将企业行为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与产业和国家层次上的资源禀赋差异、国际分工理论融为一体。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也不再局限于单个企业行为的分析,而更多地从产业或国家与跨国公司行为的结合上考察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使两者的分析基础及其基本结论日趋一致。波特的竞争优势论充分体现了这个趋势。
波特指出全球性产业意味着竞争者在主要地区或国家性市场的战略地位从根本上受到它们全球总体地位的影响,所以公司必须在世界范围内协调一致的基础上进行竞争。他指出国际竞争和国内竞争的差别:“与国内竞争相比,在全球性产业中竞争出现了一些独特的问题”。(注:《竞争战略》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281页。)国家间要素成本的差异、国外市场的不同环境、外国政府的不同角色及目标、手段和监测外国竞争对手的能力的差别都影响着跨国公司的经营。所以,“全球性产业中的结构分析必须包括外国竞争对手、更广泛的潜在进入者、更大范围内的可能替代品、以及企业目标不同、企业个性不同、对战略性重要因素认识不同的可能性。”(注:《竞争战略》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268页。)
波特将产业部门视为基本的竞争环境,分析了它们的竞争优势和竞争障碍。全球性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全球化经验、产品歧异化、专有的产品技术及生产的可移动性;全球性竞争的障碍则主要包括经济障碍、管理障碍及制度障碍。有些障碍是给全球性竞争带来直接成本的,有些障碍不一定直接影响成本,但增加了管理任务的复杂性。
波特注意到了政治因素对全球性产业竞争的影响:“企业与本国政府和购买国政府的特殊关系已真正具有战略性的重要地位。竞争战略可能不得不包括刻意积累政治资本的行动,比如即使经济效率不高仍在主要市场上进行装配。”(注:《竞争战略》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282页。)对跨国公司而言,不仅要取得本国政府的支持,还必须注意在主要市场上与东道国政府的关系。
在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的融合过程中,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被视为国际贸易的一种表现形式,内部化理论当然也就成了国际贸易理论的一部分。内部化理论将海默的理论进一步延伸,在市场缺陷的讨论中加入了与交易成本相联系的一面。来自于跨国公司的组织形式、经营行为和由此而形成的垄断带来了内部化优势。它对战后跨国公司增长速度、发展阶段和盈利变动等做了部分的说明。但它不能解释为什么公司不仅仅在国内实现企业内部化交易,而要进行对外投资,也不能科学地解释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当根据理论内容来划分国际贸易理论时,它和产业内贸易理论一样,仅被视为是对战后两种新的国际贸易形式——公司内贸易和产业内贸易进行解释的理论。
虽然到目前为止,尚未出现具有重大影响而又为理论界广泛承认的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完全融合的理论,但理论发展的进程已足以让我们相信:这种完全融合的理论是未来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方向。因为理论的目的是服务现实,既然方兴未艾的一体化在可预见的未来,仍是影响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重要实践因素,那么,它必然将体现在未来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