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的逻辑与中国的变革
市场的逻辑与中国的变革
张维迎
内容摘要 市场的基本逻辑是:如果一个人想得到幸福,他(或她)首先必须使别人幸福。市场的这一逻辑把个人对财富和幸福的追求转化为创造社会财富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由此,才有了西方世界过去200多年的崛起,也才有了中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奇迹。市场交易的范围越大,经济发展越快。利润本质上是一个连带责任制度,是市场信任的基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是从职权经济转向产权经济。腐败的根源是职权经济与产权经济并存。未来改革的方向仍然是进一步缩小职权经济的范围,减少政府手中控制的资源。解决中国当前面临的问题仍然需要遵循市场的逻辑,而不是凯恩斯主义的刺激政策。
关键词 市场的逻辑 中国的变革 连带责任 职权经济 产权经济
作者张维迎,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市场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北:100084)
最近我看了经济思想史方面的一些东西,知道在科学史上有一个概念,叫“辉格主义”(WhigTheory),意思是说科学总是在进步的,后来的总是比先前的更科学。如此一来,搞科学研究的人似乎不需要看很老的东西,而只要看很近的东西就可以了。我以为这个“辉格主义”是完全错误的,科学的进步并非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其间也会有曲折。
经济学当从亚当·斯密开始算起,有234年的历史了。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有了好多的发展,现在看来经济学其实也走了好多弯路。也就是说,后来出现的东西,不一定比亚当·斯密那时的古典经济学更正确、更深刻。我最近一直在思考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在某些方面的确有进步,但总体来看可能是经济学上的一个倒退。因此我最近一直呼吁,我们学经济学有时候要回过头来重新读一些古典的东西,从中寻找一些理解当下问题的思路,或许比我们仅仅关注某一些数学模式,做一些数据回归更为重要。但就我所知,非常遗憾,在经济学家里面真正突破亚当·斯密的人少之又少。亚当·斯密的基本思想就是经济学是研究国民财富的本质与原因的,财富的增长来自技术进步,市场是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量。我们后来的经济学则变成了研究资源配置和均衡,这其实把我们很多注意力转移到了派生性的地方。
从250万年的历史看,或者从有文字记载几千年的历史看,在19世纪之前,人类的技术进步是非常缓慢的,年技术进步率不会超过0.05%,也就是说,需要1500年的历史人均收人才会翻一番。而在近200年里,人类的技术进步率年平均为1.5%,是过去的30倍.每50年人均收入就可以翻一番。那么,为什么近200年里比过去几千年取得了如此大的技术进步?其根本原因在于市场的逻辑。
我们回过头来看,亚当·斯密的理论——财富的创造来白生产力的提高.牛产力的提高来自技术进步和创新,技术进步和创新来自劳动分工,劳动分工受市场规模的限制。这就是基本的市场的逻辑。
在石器时代,技术的传播速度非常慢,而单纯的技术进步速度更慢,今天考古发现的石器时代全世界使用的工具都差不多。
进入青铜器时代之后,技术进步仍然很慢,技术传播的速度更慢。大家知道造纸是公元100年左右东汉的蔡伦发明的。但是造纸直到公元751年的唐朝才传到伊斯兰世界,又过了两三百年再传到欧洲,那还是个偶然,因为唐朝和阿拉伯军队打仗,在塔拉斯河战役中大唐的军队被击败了,一部分士兵被俘虏,被俘的士兵中有会造纸的,造纸技术才传到伊斯兰世界。造纸技术从中国传到伊斯兰世界共花了600多年的时间。
今天技术进步的速度非常快,而技术传播的速度更快:技术进步的速度甚至赶不上技术传播的速度。每一种新技术一出来,全世界马上就开始应用,这给人类带来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而无论是技术进步的速度,还是技术传播的速度,都是一个市场的过程。
那么,为什么市场具有如此的力量?我最近有一本书叫《市场的逻辑》。回到人性的本质来说,人都是追求幸福的。尽管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同,有人认为幸福是有钱,有人认为幸福是有名,还有人认为幸福是自得其乐,而人们所有追求幸福的方式,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怎么通过使别人不幸自己变得幸福”,这是强盗的逻辑。第二类是“怎么通过使别人幸福自己变得幸福”,这就是市场的逻辑。
任何一个企业,要获得收入,首先必须要生产出消费者愿意付出价格的产品。只有企业使消费者感到满意,企业自身才能够获得收入。也就是说,市场中好与坏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由别人说了算。市场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可以理解为消费者创造剩余价值的竞争,谁能够为消费者创造更多的幸福,谁就能够扩大业务,最后赢得利润。比如,如果你想持续地当一个老板,你的员工不幸福,你就不可能幸福。同样,如果你不幸福,员工也不可能幸福。市场经济中每个人追求幸福的冲动汇聚起来,就变成了创造财富、创造价值的过程,就带来了迅速的技术进步和技术传播。
进一步讲,为什么市场会这样开始呢?这又回到基本的问题——自由和产权。在市场中自由是第一位的,没有人能够强制他人买什么,而自由的保障就是对产权制度的尊重。只有每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得到充分尊重,才可以通过使他人变得幸福,自己获得幸福。为理解这一点,我换个角度分析。现在世界上只有一个组织——政府,是当今世界唯一合法的不需要使别人幸福自己就可以幸福的组织,因为政府获取收益的办法是税收,而税收是强制性的,不是自愿的。由于政府拥有强制征税的权利,所以尽管我们理论上说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要提供公共产品,但实际上我们并没有办法保证政府收的税完全用于提供公共产品。而企业由于只能靠价格来获得收益,因此决定其必须创造价值。如果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民主”,预算就变得非常重要;因为如果政府要无限征税的话,我们并没有办法真正地约束它。
我们现在一听到市场、科学、理性这些东西,就以为是从西方引进来的概念。这个说法是不恰当的。回顾人类思想史,我认为老子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彻底的自由主义者,他的无为而治的思想,现在讲来仍然是市场经济的精髓。而亚当·斯密的理论其实就是自由放任。他当家庭教师的时候,曾跟随主人到法国巴黎呆了两年,遇到了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魁奈,与其有过许多的交流。亚当·斯密的思想就受到魁奈的影响,而魁奈的思想则受到中国古典的思想家老子、孔子等的影响。老子《道德经》最后一章有句很富哲理的话:“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我想这句话也可以概括为我刚才讲的市场的逻辑。我之所以强调这样一个思想渊源,是想说近代以来中国搞学术研 《市场的逻辑与中国的变革》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7835.html
张维迎
内容摘要 市场的基本逻辑是:如果一个人想得到幸福,他(或她)首先必须使别人幸福。市场的这一逻辑把个人对财富和幸福的追求转化为创造社会财富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由此,才有了西方世界过去200多年的崛起,也才有了中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奇迹。市场交易的范围越大,经济发展越快。利润本质上是一个连带责任制度,是市场信任的基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是从职权经济转向产权经济。腐败的根源是职权经济与产权经济并存。未来改革的方向仍然是进一步缩小职权经济的范围,减少政府手中控制的资源。解决中国当前面临的问题仍然需要遵循市场的逻辑,而不是凯恩斯主义的刺激政策。
关键词 市场的逻辑 中国的变革 连带责任 职权经济 产权经济
作者张维迎,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市场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北:100084)
最近我看了经济思想史方面的一些东西,知道在科学史上有一个概念,叫“辉格主义”(WhigTheory),意思是说科学总是在进步的,后来的总是比先前的更科学。如此一来,搞科学研究的人似乎不需要看很老的东西,而只要看很近的东西就可以了。我以为这个“辉格主义”是完全错误的,科学的进步并非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其间也会有曲折。
经济学当从亚当·斯密开始算起,有234年的历史了。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有了好多的发展,现在看来经济学其实也走了好多弯路。也就是说,后来出现的东西,不一定比亚当·斯密那时的古典经济学更正确、更深刻。我最近一直在思考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在某些方面的确有进步,但总体来看可能是经济学上的一个倒退。因此我最近一直呼吁,我们学经济学有时候要回过头来重新读一些古典的东西,从中寻找一些理解当下问题的思路,或许比我们仅仅关注某一些数学模式,做一些数据回归更为重要。但就我所知,非常遗憾,在经济学家里面真正突破亚当·斯密的人少之又少。亚当·斯密的基本思想就是经济学是研究国民财富的本质与原因的,财富的增长来自技术进步,市场是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量。我们后来的经济学则变成了研究资源配置和均衡,这其实把我们很多注意力转移到了派生性的地方。
从250万年的历史看,或者从有文字记载几千年的历史看,在19世纪之前,人类的技术进步是非常缓慢的,年技术进步率不会超过0.05%,也就是说,需要1500年的历史人均收人才会翻一番。而在近200年里,人类的技术进步率年平均为1.5%,是过去的30倍.每50年人均收入就可以翻一番。那么,为什么近200年里比过去几千年取得了如此大的技术进步?其根本原因在于市场的逻辑。
我们回过头来看,亚当·斯密的理论——财富的创造来白生产力的提高.牛产力的提高来自技术进步和创新,技术进步和创新来自劳动分工,劳动分工受市场规模的限制。这就是基本的市场的逻辑。
在石器时代,技术的传播速度非常慢,而单纯的技术进步速度更慢,今天考古发现的石器时代全世界使用的工具都差不多。
进入青铜器时代之后,技术进步仍然很慢,技术传播的速度更慢。大家知道造纸是公元100年左右东汉的蔡伦发明的。但是造纸直到公元751年的唐朝才传到伊斯兰世界,又过了两三百年再传到欧洲,那还是个偶然,因为唐朝和阿拉伯军队打仗,在塔拉斯河战役中大唐的军队被击败了,一部分士兵被俘虏,被俘的士兵中有会造纸的,造纸技术才传到伊斯兰世界。造纸技术从中国传到伊斯兰世界共花了600多年的时间。
今天技术进步的速度非常快,而技术传播的速度更快:技术进步的速度甚至赶不上技术传播的速度。每一种新技术一出来,全世界马上就开始应用,这给人类带来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而无论是技术进步的速度,还是技术传播的速度,都是一个市场的过程。
那么,为什么市场具有如此的力量?我最近有一本书叫《市场的逻辑》。回到人性的本质来说,人都是追求幸福的。尽管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同,有人认为幸福是有钱,有人认为幸福是有名,还有人认为幸福是自得其乐,而人们所有追求幸福的方式,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怎么通过使别人不幸自己变得幸福”,这是强盗的逻辑。第二类是“怎么通过使别人幸福自己变得幸福”,这就是市场的逻辑。
任何一个企业,要获得收入,首先必须要生产出消费者愿意付出价格的产品。只有企业使消费者感到满意,企业自身才能够获得收入。也就是说,市场中好与坏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由别人说了算。市场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可以理解为消费者创造剩余价值的竞争,谁能够为消费者创造更多的幸福,谁就能够扩大业务,最后赢得利润。比如,如果你想持续地当一个老板,你的员工不幸福,你就不可能幸福。同样,如果你不幸福,员工也不可能幸福。市场经济中每个人追求幸福的冲动汇聚起来,就变成了创造财富、创造价值的过程,就带来了迅速的技术进步和技术传播。
进一步讲,为什么市场会这样开始呢?这又回到基本的问题——自由和产权。在市场中自由是第一位的,没有人能够强制他人买什么,而自由的保障就是对产权制度的尊重。只有每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得到充分尊重,才可以通过使他人变得幸福,自己获得幸福。为理解这一点,我换个角度分析。现在世界上只有一个组织——政府,是当今世界唯一合法的不需要使别人幸福自己就可以幸福的组织,因为政府获取收益的办法是税收,而税收是强制性的,不是自愿的。由于政府拥有强制征税的权利,所以尽管我们理论上说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要提供公共产品,但实际上我们并没有办法保证政府收的税完全用于提供公共产品。而企业由于只能靠价格来获得收益,因此决定其必须创造价值。如果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民主”,预算就变得非常重要;因为如果政府要无限征税的话,我们并没有办法真正地约束它。
我们现在一听到市场、科学、理性这些东西,就以为是从西方引进来的概念。这个说法是不恰当的。回顾人类思想史,我认为老子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彻底的自由主义者,他的无为而治的思想,现在讲来仍然是市场经济的精髓。而亚当·斯密的理论其实就是自由放任。他当家庭教师的时候,曾跟随主人到法国巴黎呆了两年,遇到了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魁奈,与其有过许多的交流。亚当·斯密的思想就受到魁奈的影响,而魁奈的思想则受到中国古典的思想家老子、孔子等的影响。老子《道德经》最后一章有句很富哲理的话:“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我想这句话也可以概括为我刚才讲的市场的逻辑。我之所以强调这样一个思想渊源,是想说近代以来中国搞学术研 《市场的逻辑与中国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