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经济论文 >> 税务论文 >> 正文

我国私人资本投资面临的体制性歧视及对策探讨


  本文所指投资是发生在生产领域的实物性投资,而不是虚拟性质的金融资产投资,私人资本是相对于外国资本和国有资本而言,其投资方式是通过成立各种形式的私营企业:独资(包括个体工商户)、合作、合伙制或股份制公司。
    一、关注私人资本投资的必要性
  (一)中国的私有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起步于1978年,20多年来,投资、产值、就业和出口等各项经济指标都得到了重大发展。1980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仅有165亿元人民币,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8%,2001年底高达20038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4.31%;截止到2001年底,私有经济共创造产值12316.99亿元;私有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就业者的主要去向,2001年国有企业共有下岗人员515万人,而私营企业从业人数同比增加307.37万人,增幅达12.77%;出口方面,2001年我国出口总额仅增长6.8%,私营企业出口增长率却达到了23.28%。
  显然,随着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的下降,私有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私人投资因此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二)入世后,外资不会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构成
  从长期形成中国稳定的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自主经济体而言,外资不应该成为我国经济的主体构成。汉斯·辛格认为:“国际投资流只有当它被吸收到东道国的经济体系时,也就是说,只有产生大量的补充国外投资并找到必需的国内资源时,才会促进它的经济发展。”否则,外国投资所能产生的乘数效应将发生在投资国国内,应该被视为“发生在国外的国内投资”。
  外资也不可能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构成。中国加入WTO以后,引发了新一轮外商投资,其特点是外资纷纷由合资和合作转向独资企业。2001年1-10月,我国新批外商独资项目比合资多出70%,投资额超过合资企业的2倍。外资谋求经济“飞地”不仅有助于逃避东道国政府监管而且方便随时撤离,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安全发展。因此,入世后我国坚持在积极利用外资的同时,需要更多地关注国内投资,尤其是国内私人投资的增长。
  (三)随着积极的财政政策淡出,民间投资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1998-2002年,我国通过扩大发行国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缓解经济减速增长和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压力,对我国经济在频繁的世界经济波动中保持高速增长做出了贡献。但长期实施这一政策将会产生三个方面的不利后果:第一,挤出效应会抵消公共支出扩大的乘数效应;第二,沉重的赤字和债务负担;第三,增加了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与市场取向的改革目标相抵触。因此,财政部长项怀诚最近明确表示,今年起我国将逐渐淡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这项示政府公共开支将趋于减少。
  政府公共开支减少和国有经济“减持”,以及我国入世导致更多的外资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意味着今后私有企业将成为中国本土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而民间投资则担负着维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大使命。
    二、民间资本及私人投资的现状分析
  (一)民间资金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利用
    表1  近年我国全部金融机构存贷差  
单位:亿元人民币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存贷差 9163.43    15045     24493    3130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8年-2001年)
  表1中,1998年以来,我国全部金融机构存贷差明显增长。从1996年5月至今我国政府共调低银行利率8次,银行存贷差不降反升。此外,2001年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增长率与贷款增长率分别为16.0%和11.6%,落差达4.4个百分点。存贷差的显著上涨表明我国社会存在大量闲置资金,民间资本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利用,而较高的边际社会储蓄率则为促进民间投资扩张提供了资金保证。
  (二)私人资本投资增长率的对比分析
    表2  近来各类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年份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城乡个人   30.1    6.7    9.2    6.0  18.0  12.7
国有经济   13.4  11.3  19.6    6.1    9.5  12.8
实际利用外资 14.2  15.7  -7.9   -11.4    1.0  14.9

  
  注:1.实际利用外资一栏指标实际利用外资增长率。
  2.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公报》(1996年-2001年)
  1978年-2000年是民间投资的高速增长期,年平均增长率为26.7%,但是在1997年以后,民间投资增长速度很不稳定,表现出交替急速下降与上升的走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入世的第一年(2001),外资在华出现爆发性增长,而个人投资增速却大幅度下降。
  (三)投资结构的产业分布不合理
    表3  2001年底私营企业投资的产业分布(%)
  附图
  注:1.表中数据为不同行业的私营企业户数、从业人员和注册资金三项指标在私营企业的同类总量指标中的比重。
  2.资料来源: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2001年度统计报告
  到2001年底,我国私营企业投资在第一产业和金融保险、邮电通信、城市建设等社会服务业领域的投资比例很小,主要投资在第二、三产业,尤其以第三产业的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为甚。
  以上对比分析表明,我国私有经济的发展局限于传统的赢利能力较小的行业,国内私人投资并不活跃。虽然加入WTO为各类性质的企业带来公平的市场准入机会和大量投资的机会,但国内民间并没有出现外资那样投资热情。然而,国际跨国公司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严格的入世开放时间表使得“速度(SPEED)”成为决定企业生死的关键。此刻,明晰哪些因素正在抑制民间资本投资热情,积极促进国内私有企业发展,是我国政府当前面临的紧迫问题。
    三、私人投资不活跃的原因
  国际金融公司(IFC)的最新研究发现,许多国家在不同方面都存在着对中小规模企业的体性(Systematic)歧视。1.企业面临的障碍(Obstacles)与其规模呈现出递减的相关性;2.相对于有政府参与的企业而言。私营企业面临更多的除融资问题以外的障碍;3.相对于有外资参与的企业而言,本土企业面临更多的障碍;4.转轨经济国家中,根据这些障碍的严重程度排列首要的是税收和规则,然后是融资、通货膨胀、

政策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由于我国私营企业以中小规模居多,旧的经济体制和政策对国内私人投资热情的约束力很强,因而是当前私人资本投资不活跃的根本原因。
  (一)市场准入限制导致私人投资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法律上明确排斥私人投资产业的规定并不多,除了要求必须垄断的少数行业(例如武器制造等)禁止民间资本进入和对少部分行业有100多项管制审批限制之外,没有其它的特殊歧视性规定。对私营企业的市场准入限制主要来源于既有的体制和政策约束,以及由实际存在着的既得利益所导致的行业垄断、部门与地方保护主义。例如在广东省莞市的80个行业中,对外资企业开放62个,而对民营企业只开放42个。这一问题在一些低风险高收益服务产业领域表现得尤其严重。目前,国内私人资本只能通过民生银行以及必须由财政资金控股的城市合作银行介入金融业,而完全不能进入电信、航空、城市基础设施管网建设和保险、证券服务等行业。这种现状客观上造成了我国私人资本家同这些代表着一国未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7888.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税务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