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信息化水平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高出四五倍。
第三,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该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经济和社会生产领域,改变了制造、加工、运输、信息获取和传递过程,彻底革新的经营方式(如网上购物)使这些领域焕然一新,经济活动节奏加快,生产效率提高,尤其是信息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使它们又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
美国信息技术能够对经济增长产生重大的影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一个积累和渐进的过程。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前期,数字化信息技术还处在创新时期,其产业化规模还相当小,这突出表现为信息产业缺乏具有广阔市场空间的新产品样,这一时期的信息产业处于“蓄势”状况,它虽蕴涵生机,但尚未成长为一个现实的支柱增长点。按美元现值计算,1977~1985年,信息产业在经济总量(GDP)中的份额由4.2%变为4.9%,在这段长达近10年的时间里只缓慢爬升了0.7个百分点。然而80年代后期以来,经过多年积聚的信息产业勃然而兴、如日中天,它给总体经济带来了越来越强烈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又很快地上升为对总体经济的主导性作用。
信息化改造成为美国传统工业重焕生机的重要途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传统工业开始步入衰退,表现在主要传统工业产品产量总体上呈现下降,所占份额同步降低,逐步丧失了领先地位。传统产业内部技术出现老化,企业科研经费减少,产品销售额中科研经费所占比例减少,传统产业技术已接近极限。尽管传统工业出现了生产萎缩,就业人数减少,国际竞争力下降,但并没有真正进入“衰落”的阶段。传统工业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广阔市场,是世界工业化和一体化的杠杆,是国计民生的依托。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际市场上,传统工业品仍然是获取利益的大宗来源。没有传统工业的相应发展,高技术工业的发展就会失去内在的动力。因此,运用高技术成果,对传统工业实行技术改造,推进其生产的自动化,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实现传统工业的高技术化,乃是提高传统工业品的竞争能力,促进国民经济走向新的繁荣的有效途径。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对传统产业进行了信息化改造。改造的目的在于应用战后新技术革命的成果,将信息技术推广到各个部门和领域,使传统工业部门再度工业化,升级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给传统产业带来生机与活力,促进国民经济向更高的技术层次转化。近年来,美国企业纷纷使用电脑等先进技术进行设备更新,政府实行投资课税减免、加速折旧等措施,支持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使改造呈现如下特点:就生产手段而言,是要达到机器的智能化、自动化,从而使机器辅助、延长或部分取代人的信息功能;就技术方式而言,是将物质生产过程视为一种信息的获取、存储、处理、传输、控制的流动过程,从而在人机、机机以及机器与劳动对象之间,建立起自动化系统。生产手段的根本性变化,产生了适宜于这种高效、快速物质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要适宜于信息流动,而不只是物体的置放、位移、人员的层层分工、工序工位的有效安排等管理要素的重新组合。管理主要关注的对象是信息、知识、人才,而不是原料、设备、劳动力。传统产业信息化的基本内容有:计算机辅助技术与工业生产的自动化,机器智能化与计算机化产品、管理信息系统与办公自动化。(注:张正德:《美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经济影响》,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06页。)
美国制造业在全世界的竞争力是很强的,二战以后一度处于绝对优势。然而,不过20年(1945~1965)形势就发生了变化。日本和联邦德国先后在汽车、钢铁、半导体等领域对美国构成极大的威胁,并一度在国际市场份额上超过美国。为此,美国政府与企业从80年代开始行动起来。90年代初,又以信息化和全球化为契机,对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改组与改造。90年代中期,美国在受威胁最大的三个领域——汽车、钢铁、半导体已经收复了失地,其他各行业的竞争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例如,钢铁工业通过提高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从国外引进转炉炼钢法,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实行生产的多样化和企业小型化,使钢产量出现了回升势头。
纵观美国传统产业信息化的改造过程,可以发现,这一过程的实现在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广泛采用,特别是信息技术高度的渗透性、创新性、增值性、竞争性为传统产业改造创造了条件。美国传统工业的复兴其意义绝不仅仅限于传统工业本身,更重要的是它对增强美国经济综合竞争能力所做的贡献。在20世纪末的商业周期中,美国经济在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的情况下连续增长117个月,超过20世纪60年代106个月而成为美国自1854年以来最长的经济扩张期。对此,离开传统工业利用信息技术所导致的生产率提高和产业升级,是无法理解的,由此可以看出,传统工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在20世纪90年代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美国传统工业能够在短期内复兴和快速发展,其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的经验发人深省。
信息产业成为美国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领域
失业率过高一直是困扰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个难题。然而,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却创造了失业率持续下降的骄人业绩。自1992~2000年失业率从7.4%降低到3.8%,几乎达到了充分就业的程度,即社会上每个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的劳动者都已就业。尽管从“9·11”事件后,失业率略有回升,但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美国的失业率一直处于较低的程度。据《资本主义的未来》一书所言,在五六十年代,欧洲的失业率只有美国的一半,但由于产业结构落后,从1973年到1994年,欧洲只维持现状,没有扩大就业机会,到1998年4月,欧盟15国平均失业率在10%以上。(注:[美]莱斯特·瑟曼著,周晓钟译:《资本主义的未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一直保持低失业率的日本,在90年代的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也因其产业结构的信息化滞后造成了大量失业,失业率一直呈上升趋势,2001年一度突破5%大关,为50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注:薛敬孝:《当代日本产业结构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45页。)
美国在80年代开始的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加大科技
从就业结构的角度看,随着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就业结构进一步“软化”,表现为从事农业、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占劳动人数的比重越来越小,而从事管理、研究、技术开发、咨询、服务等工作的就业比重不断提高,其结果是蓝领工人越来越少,白领工人越来越多。无疑,信息产业特别是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为第三产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信息技术的推广,提高了第一、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8256.html
第三,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该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经济和社会生产领域,改变了制造、加工、运输、信息获取和传递过程,彻底革新的经营方式(如网上购物)使这些领域焕然一新,经济活动节奏加快,生产效率提高,尤其是信息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使它们又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
美国信息技术能够对经济增长产生重大的影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一个积累和渐进的过程。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前期,数字化信息技术还处在创新时期,其产业化规模还相当小,这突出表现为信息产业缺乏具有广阔市场空间的新产品样,这一时期的信息产业处于“蓄势”状况,它虽蕴涵生机,但尚未成长为一个现实的支柱增长点。按美元现值计算,1977~1985年,信息产业在经济总量(GDP)中的份额由4.2%变为4.9%,在这段长达近10年的时间里只缓慢爬升了0.7个百分点。然而80年代后期以来,经过多年积聚的信息产业勃然而兴、如日中天,它给总体经济带来了越来越强烈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又很快地上升为对总体经济的主导性作用。
信息化改造成为美国传统工业重焕生机的重要途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传统工业开始步入衰退,表现在主要传统工业产品产量总体上呈现下降,所占份额同步降低,逐步丧失了领先地位。传统产业内部技术出现老化,企业科研经费减少,产品销售额中科研经费所占比例减少,传统产业技术已接近极限。尽管传统工业出现了生产萎缩,就业人数减少,国际竞争力下降,但并没有真正进入“衰落”的阶段。传统工业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广阔市场,是世界工业化和一体化的杠杆,是国计民生的依托。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际市场上,传统工业品仍然是获取利益的大宗来源。没有传统工业的相应发展,高技术工业的发展就会失去内在的动力。因此,运用高技术成果,对传统工业实行技术改造,推进其生产的自动化,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实现传统工业的高技术化,乃是提高传统工业品的竞争能力,促进国民经济走向新的繁荣的有效途径。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对传统产业进行了信息化改造。改造的目的在于应用战后新技术革命的成果,将信息技术推广到各个部门和领域,使传统工业部门再度工业化,升级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给传统产业带来生机与活力,促进国民经济向更高的技术层次转化。近年来,美国企业纷纷使用电脑等先进技术进行设备更新,政府实行投资课税减免、加速折旧等措施,支持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使改造呈现如下特点:就生产手段而言,是要达到机器的智能化、自动化,从而使机器辅助、延长或部分取代人的信息功能;就技术方式而言,是将物质生产过程视为一种信息的获取、存储、处理、传输、控制的流动过程,从而在人机、机机以及机器与劳动对象之间,建立起自动化系统。生产手段的根本性变化,产生了适宜于这种高效、快速物质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要适宜于信息流动,而不只是物体的置放、位移、人员的层层分工、工序工位的有效安排等管理要素的重新组合。管理主要关注的对象是信息、知识、人才,而不是原料、设备、劳动力。传统产业信息化的基本内容有:计算机辅助技术与工业生产的自动化,机器智能化与计算机化产品、管理信息系统与办公自动化。(注:张正德:《美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经济影响》,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06页。)
美国制造业在全世界的竞争力是很强的,二战以后一度处于绝对优势。然而,不过20年(1945~1965)形势就发生了变化。日本和联邦德国先后在汽车、钢铁、半导体等领域对美国构成极大的威胁,并一度在国际市场份额上超过美国。为此,美国政府与企业从80年代开始行动起来。90年代初,又以信息化和全球化为契机,对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改组与改造。90年代中期,美国在受威胁最大的三个领域——汽车、钢铁、半导体已经收复了失地,其他各行业的竞争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例如,钢铁工业通过提高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从国外引进转炉炼钢法,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实行生产的多样化和企业小型化,使钢产量出现了回升势头。
纵观美国传统产业信息化的改造过程,可以发现,这一过程的实现在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广泛采用,特别是信息技术高度的渗透性、创新性、增值性、竞争性为传统产业改造创造了条件。美国传统工业的复兴其意义绝不仅仅限于传统工业本身,更重要的是它对增强美国经济综合竞争能力所做的贡献。在20世纪末的商业周期中,美国经济在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的情况下连续增长117个月,超过20世纪60年代106个月而成为美国自1854年以来最长的经济扩张期。对此,离开传统工业利用信息技术所导致的生产率提高和产业升级,是无法理解的,由此可以看出,传统工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在20世纪90年代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美国传统工业能够在短期内复兴和快速发展,其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的经验发人深省。
信息产业成为美国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领域
失业率过高一直是困扰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个难题。然而,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却创造了失业率持续下降的骄人业绩。自1992~2000年失业率从7.4%降低到3.8%,几乎达到了充分就业的程度,即社会上每个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的劳动者都已就业。尽管从“9·11”事件后,失业率略有回升,但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美国的失业率一直处于较低的程度。据《资本主义的未来》一书所言,在五六十年代,欧洲的失业率只有美国的一半,但由于产业结构落后,从1973年到1994年,欧洲只维持现状,没有扩大就业机会,到1998年4月,欧盟15国平均失业率在10%以上。(注:[美]莱斯特·瑟曼著,周晓钟译:《资本主义的未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一直保持低失业率的日本,在90年代的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也因其产业结构的信息化滞后造成了大量失业,失业率一直呈上升趋势,2001年一度突破5%大关,为50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注:薛敬孝:《当代日本产业结构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45页。)
美国在80年代开始的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加大科技
投入,提升信息化水平,产业结构步步升级,信息产业一跃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柱产业。由于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高,因而拓宽了产业领域,增加了出口,扩大了就业范围,除直接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外,还间接创造了许多新的工作岗位。据调查,微软公司每增加一个工作岗位,就可以为其所在的华盛顿州创造6.7个工作岗位。而同在西雅图的波音公司增加一个工作岗位,只能为华盛顿州间接创造3.8个新的工作岗位。(注:杨谷:《信息产业拉动就业新需求》,载《光明日报》,2002年10月9日。)当然这些新的就业机会对人力资本提出了新要求,即要求具有更高的知识与信息应用能力。随着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蓝领”工人的需求越来越少,而对知识(白领)工人的需求越来越多,尤其是信息技术人员。据商务部统计,美国从事制造业的人数逐步减少,1980年占劳动力的28%,1990年降为18%,2000年降至11%,预计2030年进一步降至3%。然而,1980~1990年间,美国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却增加了100万,计算机用户职位也增加了100万个。如今在美国的劳动力市场上信息技术人员仍然是供不应求,现在美国至少缺少34.6万个信息技术人员。信息技术人员短缺对美国经济发展十分不利,它不但影响信息技术发展壮大的后劲,而且还会影响美国整个经济的发展。为此,美国政府准备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入。劳工部决定投资300万美元用于资助学校、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培训计划,另外还将投资800万美元在因特网上建立大型职业信息库以收罗这方面的人才。商务部计划耗资1700万美元用于包括人员培训的技术资源开发,信息技术部门也将出资同学校和企业界结成伙伴,共同开展培训工作。
从就业结构的角度看,随着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就业结构进一步“软化”,表现为从事农业、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占劳动人数的比重越来越小,而从事管理、研究、技术开发、咨询、服务等工作的就业比重不断提高,其结果是蓝领工人越来越少,白领工人越来越多。无疑,信息产业特别是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为第三产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信息技术的推广,提高了第一、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