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简历 找好工作
“HR一声笑,滔滔简历潮。”机会来临时意味着竞争也随之来临。在这个英雄辈出、高手林立的年代,坐等offer上门几乎是Mission Impossible,只有主动出击才有生路。但主动并不代表动动鼠标好运就会当头,不动动脑筋永远都敲不开HR的大门。据统计,规模较大的企业一般每周要接收500份至1000份电子简历,其中的80%在管理者浏览不到30秒种后就被删除了。若是能掌握做简历的技巧,则成功率更高,机会更多。
简历要做得简洁舒适
不要把心思花在简历的行间距或去排版上,正确并且有效的做法应该是:
·不要密密麻麻地撰写个人编年史,尤其是用大量的形容词和长得要让人读断气的句子描述自己的丰功伟业。要像广告词那样简洁,但避免像广告词那样夸张。
·一定要空行,而且空行要宽而得当,让眼球觉得舒适——尤其是要考虑到HR那特别容易视觉疲劳的眼球。
·每项大标题都用粗体,段落首行要缩进,大标题下的小标题使用粗圆点之类的符号——用最简洁有效的方法引导HR的视线。
跳槽过多未必是好事
“跳得越多越本事“这样的想法在职场上已是幼稚的过去式,3年换6个并不意味着能力强。一般来说,2-3年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熟悉流程,学会与人沟通协作,清楚如何执行贯彻上级的命令,如何按照的轻重缓急安排进度等等。据资深HR人士透露,若是市场类的从业人员,其跳槽周期在1-2年的话是可以被接受的,做技术性较强的质量经理或是产品经理的较科学的跳槽周期在5年左右。普遍说来,3年左右的跳槽频率是个较易被接受的跳槽周期。
由于某些国企在制度上的特殊性,因此从国企跳出来的话,5-6年的年限也不会给HR造成太大的困惑,但若是在国企待了8-10年才想着要换环境的话,HR通常会觉得这种人安逸太久,出来打拼的话很有可能“水土不服”,将他们排除出面试名单。
学会放大自己的“卖点”
在写作简历的过程中,尤其在描述职责和业绩时,你可以“放大”你的卖点,但千万不要吹嘘。要把自己设想成HR,想像HR可能会对你的简历提出哪些问题,有哪些疑问,并且在简历中一一化解。
有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建议,简历不要写得太“满”,简历并不是“个人自传”,而只是个人经历的简介,因此只要抛出1/3最精彩最吸引人的部分,另外2/3的部分留待面试时再说,这样可以增加面试成功的几率。
此外,不要在同一个公司申请两个以上的职位。对HR而言,“术业有专攻”比“全能冠军”更有效。
《做好简历 找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