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上半年农村经济形势与全年展望
?一、上半年农村经济基本走势
?(一)农业生产?
2002年早稻种植面积比上年同期减少5.9%,9个早稻主产区的种植面积均有所减少;春小麦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8.7%。早稻和春小麦播种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北方春小麦和南方早籼稻退出保护价后,比较效益下降,农民继续调减种植面积;长江中下游地区四五月长期低温阴雨,一些地方早稻无法适时播种。?
2002年夏粮总产量为9877万吨,比上年减产296万吨,减少2.9%。夏粮减产较多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淮、江淮及江汉地区,其中山东减少108万吨,湖北减少87万吨,江苏减少63万吨,安徽减少52万吨,河南减少49万吨。西南、华北和西北地区气候条件较上年好,大部分地区夏粮单产高于上年。夏粮减产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气候条件不利,单产下降。4月下旬以后,黄淮、江淮、江苏地区持续降雨,阴雨不断,对小麦灌桨成熟很不利。2002年全国夏粮单产每公顷
为3582公斤,比上年减少60公斤,减幅为1.7%。因单产下降影响产量166万吨,占夏粮总产量的56%。二是播种面积减少,影响总产。2002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1.3%,减产130万吨,占全国夏粮减产量的44%。
(二)农民收入
2002年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人均1123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0元,考虑价格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5.9%,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主要特点是:
1.农民出售农产品的现金收入继续增加。2002年上半年农民出售农产品得到的现金收入人均469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0元,增长6.8%,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出售种植业产品的现金收入人均237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7元,增长7.5%;出售牧业产品的现金收入人均197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元,增长5.3%。
2.收入增加较多,主要原因是出售上年结存产品较多。第一季度农民出售农产品的收入人均增加23元。从出售农产品的数量和品种看,上半年农民出售粮食人均119公斤,其中第一季度出售72公斤,占60.5%;糖料人均56公斤,其中第一季度出售34公斤,占60.7%;蔬菜人均58公斤,其中第一季度出售25公斤,占43.1%;出售水果人均15公斤,其中第一季度出售10公斤,占66.7%;出售猪肉人均15公斤,其中第一季度出售9公斤,占60%。
3.农民从非农产业得到的现金收入平稳增长。上半年农民从非农产业得到的现金收入人均566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8元,增长5.2%,保持平稳增长。非农业收入保持平稳增长主要是由于农民外出打工人数继续增加,其收入增加额占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增加额的1/4。
4.农民税费负担继续下降。2002年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扩大到中西部16个省(区),减负促进了农民增收。上半年全国农民的税费支出人均为18元,比上年同期减少0.7元,下降3.9%。
(三)乡镇企业
上半年乡镇企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经济总量平稳增长,运行态势良好。上半年,全国乡镇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5055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工业增加值10476亿元,同比增长8.9%;营业收入82816亿元,同比增长8.7%;出口交货值4788亿元,同比增长11.3%;实现利润3446亿元,同比增长8.3%;上交税金1358亿元;同比增长9.9%,各项指标均保持了协调稳定态势。
2.工业生产稳定增长,产销衔接良好。上半年乡镇工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8180亿元,同比增长9.2%;实现销售产值45806亿元,同比增长9.2%;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5.07%,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工业销售收入累计达42313亿元,工业利润2297亿元,销售利润率为5.43%,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
3.规模企业发展势头良好,起到明显的支撑作用。上半年,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3800亿元,同比增长12.8%;销售收入14059亿元,同比增长12.7%;出口产品交货值3350亿元,同比增长13.2%;利润694亿元,同比增长9.7%;上交税金443亿元,同比增长10.1%;工业总产值15708亿元,销售产值14990亿元,产品销售率达95.44%,比乡镇工业平均产销率高0.37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部乡镇企业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35.3%上升到36.2%,上升了0.9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出口交货值占全部乡镇企业出口的比重由上年的60.1%上升到9.9%,上升9.8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均比全部乡镇企业增幅高?2~4个百分点,表现出良好的态势。
4.出口交货增长加速。2002年前5个月,乡镇企业出口幅度基本上在10%上下徘徊,6月份增
幅明显加快,上半年出口同比增长11.3%,比2001年下半年的月平均增幅提高3个百分。出口大
省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省上半年出口增幅都高达17%~26%,大大高于全国水平,显示出强劲的势头。
2002年上半年乡镇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技术改造加快。据23个省市不完全统计,乡镇企业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近15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其中40%以上是技术改造投资。二是招商引资力度加大,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江苏、山东、浙江、北京、广东、重庆等省市上半年外商及港澳台商协议投资额均比去年同期增长20%左右。三是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势头良好。2002年以来,各地把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作为乡镇企业调整结构的主攻方向。北京、内蒙古、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河南、陕西、青海等省市区,2002年上半年的优质绿色食品、名牌畜产品的产量都有较大幅度提高,市场销售情况普遍较好。四是各类乡镇企业园区的崛起,成为发展的新亮点。目前全国有各类乡镇企业园区近万个,入园企业总体素质和科技水平较高,促进了生产要素在较高层次上的优化配置。
(四)农村金融
上半年,金融机构对农业贷款比年初增加1145亿元,同比多增394亿元。同时,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运行良好,对农户小额贷款明显增加。
截止6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387亿元,同比多增加395亿元,增长8%;各项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608亿元,比2001年同期多增加448亿元,增长13.4%,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贷款增加额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增加额的比重为19.4%,增幅较金融机构平均增幅高出6个百分点。
在上半年农村信用社款增加中,农业贷款增加明显。截止6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中农业贷款余额达到5511亿元,比年初增加1103亿元,同比多增加387亿元,增幅为25%,同比
提高5.2个百分点,高出同期各项贷款增幅11.6个百分点;农业贷款增加额占各项贷款新增额的68.6%,同比提高6.9个百分点。从2002年4月份开始,农业贷款余额开始历史性地超过农村工商业贷款余额,成为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中总量最大的贷款,6月末农业贷款占各项贷款比重达到40.5%。
农业贷款的增加主要表现为农户贷款的增加。截止6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余额4176亿元,较年初增加了1028亿元,增幅为32.7%;农户贷款占农业贷款的比重为75.8%,比年初上升4.4个百分点;农户贷款增加额占农业贷款增加额的93.2%。农户贷款中,小额信用贷款695亿元,比年初增加368亿元,增幅112.5%;联保贷款268亿元,比年初增加149亿元,增幅125.2%。6月末,全国90%的农村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