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期赴钢铁企业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制度。企业经营出现了转机。1999年崇钢产钢38万吨,比历史最高产量提高了10万吨,质量指标达到99.2%。2000年,公司实现利税2500多万元,利润819万元,两年来年均增长28%,创历史最高水平。公司各项技术指标也连续两年刷新历史记录,公司经济效益大幅增长,企业实力显著增强,真正实现了扭亏为盈。
崇钢的各项改革由此拉开了序幕......
二、推行全面预算管理 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
资产重组以后,崇钢也面临严峻的形式:
1、市场低迷,价格不振。吨钢售价在98年的基础上又下降了100多元,直接减少利润3000多万,再加上银行贷款和相关协议的财务支出,以及应在上年摊销而转入本年的费用支出,几项合计,使公司收入减少了3900多万元。
2、内部管理工作非常薄弱,没有系统的管理模式,各项成本指标居高不下,生产事故频发,部门责权不清,推诿扯皮现象严重。98-99年公司经营再度陷入困境。基于此,以李善彬为总经理的新一任领导班子审时度势,经过认真的研究决定,提出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以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为契机,带动基础管理工作全面提高”的改革思路。企业由此焕发了勃勃生机。
全面预算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做任何决策时都要对资金的使用情况作一个详细的预案,然后对预案进行科学的论证。可行,则严格按照其行之;不行,则否决之。全面预算管理具体来说可以分为四个体系:
1、指标分解体系。公司每年年初会制定一个整体指标,包括吨钢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等。如吨钢成本指标,根据历年生产状况和经验定为1300元,办公费定为12000元(下面列举同上)。然后公司将指标分到各车间,接着各车间将成本指标分到各班组,各班组再分解到各岗位,这样一项成本指标决策就从上至下传递到了每个员工身上。这就是三级成本预算。调查过程中,生产计划部的李部长把它形象的比喻为“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
2、指标核算体系。是指指标分解之后,各处室、车间、班组日常核算机制。比如,算一算今天用了多少料,是否超标了,做好材料的出库和用料的管理。如果核算下来,超过了成本指标,那么该怎么办?这就是下一体系。
3、措施保证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主要是为了鼓励各车间、班组工人发挥聪明才智,将超标的损失尽可能的弥补过来。如本月成本指标超标了,他们想办法,一道工序一道工序的检查,改进工艺流程,精简办公设备,减少日常支出,保证全年指标的完成。从而在客观上起到了激励和督促的作用。
4、指标考核体系。指标分解是由上至下,指标核算是由下至上。各班组、车间设立专职或兼职的核算员,对各项费用的完成情况进行日核算,旬分析,月总结,逐级汇总上报。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工资分配。实行三级目标考核,即考核目标,增产目标,奋斗目标。其中考核目标是基本的目标,也是最低目标,必须完成。如果该单位未完成这一目标,将否决该单位的全额奖金。增产目标和奋斗目标为嘉奖目标,即达到增产目标拿增产奖金,达到奋斗目标拿奋斗奖,从而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参与成本管理的热情,树立了全员成本意识。
四个体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从而形成了系统的有机的管理网络。科学的管理带来了丰厚的回报。1999年公司吨钢制造成本比98年下降了86元,降低总成本3100多万元,从而实现了“三个月见成效,半年上水平,七个月实现扭亏为盈”的超速发展。推行预算管理以来,年均钢产量递增8.97万吨,创规模效益达300多万元,产品综合合格率由98年的97.83%提高到2002年的99.9%以上,取得了历史以来最好的经营业绩。
三、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发挥工会的纽带作用
人是企业之本。一个企业,如果它维系自己与员工关系的全部纽带就是金钱,那么它一定不能成功。单一精神激励是愚民政策,单一物质激励是害民政策。一个有前途的发展中企业,如何正确定位人才管理,使其成为具有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企业主体,是否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中决不可轻视的重要环节。作为一家拥有1760名员工的国家大型二档企业,全国最大500家外商投资企业,河北省重点地方冶金企业,崇钢人力资源管理改革也在积极有效的推进过程中。本着“大改革,小震动;热问题,冷处理”的改革宗旨,崇钢的现行人员管理,以稳为先,不仅考虑到企业的整体经济利益,更把企业员工的利益时刻放在首位。但这种考虑不是单纯的发放补贴、补助,更采取了全面的激励机制,从员工进厂到提拔干部,并伴随着效益奖的发放等一系列措施,大大提高了全厂上下的工作热情。
(一)劳动用工制度
企业要竞争,要有人才流动,但必须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下进行。崇钢从积极吸引外部人才和加强内部人才的管理两方面入手,加大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力度。公司新近出台了针对高素质人才(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的用工政策。即作出了大学本科毕业生从事行政工作,月均收入不低于1000元,从事车间工作,月均收入不低于1300元;大专毕业生从事行政工作,月均收入不低于800元,从事车间工作,月均收入不低于1100元的承诺。员工一旦进入企业,还必须经过严格的文化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择优录取,试用期六个月。即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安全生产教育,然后下基层,在一线向老员工学习技能,尽快提高新进厂职工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公司鼓励职工再学习、再深造,对技术工人着重进行技术培训,对管理者,在不同企业不同部门间交流管理经验,不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到其他企业进行观摩和学习。企业内部也有很多员工在职参加自考和电大学习深造。
(二)干部聘任制度
在干部的提拔和考核方面,公司开始试行“竞争上岗,末尾淘汰,待岗培训”的用工制度。一些年富力强,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员得到提拔和重用。对在职人员进行年度考评,即在同一岗位上根据操作规程、安全制度、劳动纪律、现场卫生等内容制定100分制考核,用考核结果决定奖金的发放,大大提高了其工作积极性。崇钢在改革进行中无一人下岗,这是领导班子考虑到企业的特殊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结果。综合考虑崇钢的地理位置(总厂在涉县,隶属天津市管辖)、职工情况(职工绝大部分来源于当地,一部分为占地用工)和企业规模(建厂晚,规模小,人员不足),崇钢作出了无一人下岗的决定。这种考虑职工最根本利益的做法,大大提高了员工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三)分配制度
在分配制度方面,
(四)企业文化
公司建立之初,就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文化。从管理角度来看,企业文化是一种对行为的约束方式,强烈的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对企业信仰所共享的价值系统。一个好的企业,不论是建立之初,员工的开创精神,还是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的团结进取,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精神财富。崇利制钢懂得产品质量要过的硬、营销要靠信誉,但管理者还没有把这些收集起来,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念和思想体系,并外化为规章制度和企业精神,将之灌输到每一位职工的头脑中,体现在公司运转的方方面面。崇利制钢先前没有意识到建设发展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并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专门人员搞本公司企业文化的研究和开发。但另人 《大学生暑期赴钢铁企业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84.html
崇钢的各项改革由此拉开了序幕......
二、推行全面预算管理 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
资产重组以后,崇钢也面临严峻的形式:
1、市场低迷,价格不振。吨钢售价在98年的基础上又下降了100多元,直接减少利润3000多万,再加上银行贷款和相关协议的财务支出,以及应在上年摊销而转入本年的费用支出,几项合计,使公司收入减少了3900多万元。
2、内部管理工作非常薄弱,没有系统的管理模式,各项成本指标居高不下,生产事故频发,部门责权不清,推诿扯皮现象严重。98-99年公司经营再度陷入困境。基于此,以李善彬为总经理的新一任领导班子审时度势,经过认真的研究决定,提出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以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为契机,带动基础管理工作全面提高”的改革思路。企业由此焕发了勃勃生机。
全面预算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做任何决策时都要对资金的使用情况作一个详细的预案,然后对预案进行科学的论证。可行,则严格按照其行之;不行,则否决之。全面预算管理具体来说可以分为四个体系:
1、指标分解体系。公司每年年初会制定一个整体指标,包括吨钢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等。如吨钢成本指标,根据历年生产状况和经验定为1300元,办公费定为12000元(下面列举同上)。然后公司将指标分到各车间,接着各车间将成本指标分到各班组,各班组再分解到各岗位,这样一项成本指标决策就从上至下传递到了每个员工身上。这就是三级成本预算。调查过程中,生产计划部的李部长把它形象的比喻为“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
2、指标核算体系。是指指标分解之后,各处室、车间、班组日常核算机制。比如,算一算今天用了多少料,是否超标了,做好材料的出库和用料的管理。如果核算下来,超过了成本指标,那么该怎么办?这就是下一体系。
3、措施保证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主要是为了鼓励各车间、班组工人发挥聪明才智,将超标的损失尽可能的弥补过来。如本月成本指标超标了,他们想办法,一道工序一道工序的检查,改进工艺流程,精简办公设备,减少日常支出,保证全年指标的完成。从而在客观上起到了激励和督促的作用。
4、指标考核体系。指标分解是由上至下,指标核算是由下至上。各班组、车间设立专职或兼职的核算员,对各项费用的完成情况进行日核算,旬分析,月总结,逐级汇总上报。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工资分配。实行三级目标考核,即考核目标,增产目标,奋斗目标。其中考核目标是基本的目标,也是最低目标,必须完成。如果该单位未完成这一目标,将否决该单位的全额奖金。增产目标和奋斗目标为嘉奖目标,即达到增产目标拿增产奖金,达到奋斗目标拿奋斗奖,从而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参与成本管理的热情,树立了全员成本意识。
四个体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从而形成了系统的有机的管理网络。科学的管理带来了丰厚的回报。1999年公司吨钢制造成本比98年下降了86元,降低总成本3100多万元,从而实现了“三个月见成效,半年上水平,七个月实现扭亏为盈”的超速发展。推行预算管理以来,年均钢产量递增8.97万吨,创规模效益达300多万元,产品综合合格率由98年的97.83%提高到2002年的99.9%以上,取得了历史以来最好的经营业绩。
三、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发挥工会的纽带作用
人是企业之本。一个企业,如果它维系自己与员工关系的全部纽带就是金钱,那么它一定不能成功。单一精神激励是愚民政策,单一物质激励是害民政策。一个有前途的发展中企业,如何正确定位人才管理,使其成为具有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企业主体,是否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中决不可轻视的重要环节。作为一家拥有1760名员工的国家大型二档企业,全国最大500家外商投资企业,河北省重点地方冶金企业,崇钢人力资源管理改革也在积极有效的推进过程中。本着“大改革,小震动;热问题,冷处理”的改革宗旨,崇钢的现行人员管理,以稳为先,不仅考虑到企业的整体经济利益,更把企业员工的利益时刻放在首位。但这种考虑不是单纯的发放补贴、补助,更采取了全面的激励机制,从员工进厂到提拔干部,并伴随着效益奖的发放等一系列措施,大大提高了全厂上下的工作热情。
(一)劳动用工制度
企业要竞争,要有人才流动,但必须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下进行。崇钢从积极吸引外部人才和加强内部人才的管理两方面入手,加大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力度。公司新近出台了针对高素质人才(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的用工政策。即作出了大学本科毕业生从事行政工作,月均收入不低于1000元,从事车间工作,月均收入不低于1300元;大专毕业生从事行政工作,月均收入不低于800元,从事车间工作,月均收入不低于1100元的承诺。员工一旦进入企业,还必须经过严格的文化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择优录取,试用期六个月。即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安全生产教育,然后下基层,在一线向老员工学习技能,尽快提高新进厂职工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公司鼓励职工再学习、再深造,对技术工人着重进行技术培训,对管理者,在不同企业不同部门间交流管理经验,不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到其他企业进行观摩和学习。企业内部也有很多员工在职参加自考和电大学习深造。
(二)干部聘任制度
在干部的提拔和考核方面,公司开始试行“竞争上岗,末尾淘汰,待岗培训”的用工制度。一些年富力强,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员得到提拔和重用。对在职人员进行年度考评,即在同一岗位上根据操作规程、安全制度、劳动纪律、现场卫生等内容制定100分制考核,用考核结果决定奖金的发放,大大提高了其工作积极性。崇钢在改革进行中无一人下岗,这是领导班子考虑到企业的特殊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结果。综合考虑崇钢的地理位置(总厂在涉县,隶属天津市管辖)、职工情况(职工绝大部分来源于当地,一部分为占地用工)和企业规模(建厂晚,规模小,人员不足),崇钢作出了无一人下岗的决定。这种考虑职工最根本利益的做法,大大提高了员工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三)分配制度
在分配制度方面,
由传统单一的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为提取效益工资的方式,采取“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政策。在旧的分配制度下,职工全部实行档案工资,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职工干与不干,干好干坏一个样,挫伤了工人的劳动积极性。资产重组后,职工工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97年根据国家制度所定的基本工资,另一部分来自效益奖。随着企业的发展,效益工资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现已达到50%左右。新分配制度的提出是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全面预算管理提出先预算,再生产,指定一个合理的指标,先拟订一个全年总成本,再纵向细分为每月成本、每天成本,横向按比例划分到各个部门车间,使核算单位小化细化,采用一系列的评定指标,达到一定指标要求的职工发一定的效益奖金,从而有效的节约了生产成本,节约的成本转化为公司的效益,一部分作为企业发展基金,一部分作为职工的效益奖金下发给个人。现企业职工年均收入已达14000多元。该分配制度极大的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责任意识。
(四)企业文化
公司建立之初,就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文化。从管理角度来看,企业文化是一种对行为的约束方式,强烈的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对企业信仰所共享的价值系统。一个好的企业,不论是建立之初,员工的开创精神,还是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的团结进取,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精神财富。崇利制钢懂得产品质量要过的硬、营销要靠信誉,但管理者还没有把这些收集起来,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念和思想体系,并外化为规章制度和企业精神,将之灌输到每一位职工的头脑中,体现在公司运转的方方面面。崇利制钢先前没有意识到建设发展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并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专门人员搞本公司企业文化的研究和开发。但另人 《大学生暑期赴钢铁企业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