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改革的“瓶颈”——国有企业改革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三项贷款占总贷款比重(逾期贷款、呆账贷款、呆滞贷款)
50%
60%
70%
贷款回流率(收回贷款与发放贷款之比
73%
信贷资金周转率
0.82次
0.75次
0.53次
这种银行和企业机制的悻论反应,导致银行的严重亏损。欠债还钱本是市场经济的基本
法则,但在政企不分的情况下,国有企业根本不遵守这一游戏规则,日积月累,不但使整个
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此付出高昂代价,还给中国金融系统深种祸根。据公布的有关资料,我国
银行的自有资产仅占全部资产的7.02%左右,负债率高达90%以上。而到了1996年底,
银行的自有资产已下降到3%左右,据中国人民银行的一份统计表明,到1995年底,中国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约占5万多亿银行贷款的60%。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债务因果链:国有企
业欠银行,银行欠存款人(主要是个人储蓄者)。有人主张将银行债务变成股权,这个主意
之糟糕,就在于设计者没有想到这一提议无异于饮鸩止渴。企业因债务负担过重导致生产经
营困难甚至影响生存,这仅仅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受高债率困扰的企业,其发生困难的根子
往往不是债务本身,而是投入的产出率大低;不是被银行抽走的利润大多,而是自身产生的
利润太少。有材料显示,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资产利润率己下降到3%以下,大大低于银行
贷款利率。1996年上半年,国家计委对上海6匕京等八省市25s6家企业亏损原因的调查显
示,造成企业亏损的宏观管理因素占9.2%,政策性因素为9.09%,而企业自身经营管理
因素则占81.7%。对这种效益低下、盈利能力太差的企业,用非经济手段实行“债权改股
权”,从实质上讲,只不过是企业以出让一部分并无实际价值的“产权”为手段,将银行利
润亦即另一部分国有资产的应有收益作为“暗贴”据为已有。这样虽可暂时缓解企业的资金
困难,却并不能促使企业为提高资金回报率而做相应的努力,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说它
是“饮鸩止渴”,是因为银行在行政干预下,被迫将每年可带来一定收益的债权变成得不到
保障的“股权”以后,只会使银行泥足深陷,最终结果是使银行在目前这种微盈实亏的状态
下走向危机深渊,导致金融危机爆发。我国的“股份制改造”结果不理想的原因,就在于对
经营者行为和道德风险缺乏有效的校正机制,这一点已经在第一章 中详细谈到过,“债权改
股权”最后面临的也将是同样的问题。
总之,自1994年以来,中国国有企业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大,其客观因素是社会环境发
生了变化,如宏观调控力度加大、汇率并轨斤(率提高、社会保障、利税转轨等一系列改革
措施集中在一起,一时让企业难以消化,但这些困难从根本上来说,是旧体制多年积蓄的矛
盾所致,总根源应该是政府职能转换与政府改革问题。随着改革的日渐深入,企业和政府已
经处于两种不同的体制之中:企业早已在市场机制中运转,而政府管理企业却基本延续了计
划经济体制时期的管理原则和框架,仍然置身市场之外。而10多年改革的经验证明,中国
的国有企业改革是个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政府是关键。可以说,经济体制改革从
字面上来看是个经济问题,但从根子上说是个政治问题。如果只将国有企业改革当做一个纯
粹的经济问题来看,根本无法完成国有企业的改革。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后这十步能不能走
完,实际上全看政府改革能不能完成。经济改革已搞了10多年,政治体制改革也应提上日
程来。前一阶段“避开体制内矛盾,在体制外搞示范”的改革思路,已经充分发挥了其瓦解
传统体制的作用,但体制内的矛盾最终还是不能回避。就日前情况来看,政府不改革,政企
分开就是句空话,国有企业改革也根本找不到出路。
国有企业改革的几个相关性问题
主要讨论企业如何才能偿还职工的历史债务。现在大家均寄望子社会保险体制的改革,
但就是没有想到一条:社会保险体制改革要成功,不仅取决于有多少人参加了社会保险,还
要取决于我国的社会保险有多少积累。本节还举例说明了社会保险的“深圳模式”为什么能
成功的几个具体原因,指出在我国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企业效益低下、失业人口日渐增多
的情况下,将为企业解除负担的希望完全寄托在社会保险体制改革上,实际上将会是“远水
不解近渴”。
正如作者在前文所述,在国有企业改革中,除了经济问题之外,还有几个社会问题一直
处于被回避状态,其中之一就是企业对职工的历史债务问题。
中国工人为什么一直对“铁饭碗”比较留恋?原因很简单,在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之初,
中国就面临着庞大的失业人口没有工作的问题,当时是采取低工资、多就业的方法,消化了
大量过剩劳动力。所以只对少数有才能的人来说,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才限制了他们的择业
自由。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能找到一份工作就已经很不容易,因为这意味着能从国家那里获
得医疗保健、幼儿教育、住房、娱乐设施、退休待遇等一切福利,而国有企业职工过去及现
在的工资显然并没包括医疗保健、住房基金和退休金等,只是基本生活费用。也就是说,国
有企业一旦改革,就面临着偿付职工退休金。医疗保健、住房补贴等历史债务问题。而且现
在国有企业要加大改革力度,就得裁汰冗员,但这样将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富余人
员一下推向社会,社会能不能承受?被裁减人员能不能承受?这些问题都是无法离开政治可
行性去讨论的问题。所以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越到后来,改革的难度越大。即便是最坚定
的改革者,也必须不断地寻找加大改革力度和维持社会安定之间的平衡点。因为如果失去安
定的社会环境,任何改革的努力都有可能付诸东流。
正因为如此,前面讲的企业的“三座大山”之中的两座,即冗员和企业办社会问题决没
有可能在社会保险体制尚未建立或尚未完善的情况下获得解决。我国现在进行社会养老保险
体制改革,为什么看来有实施可能的几个模式,如广东模式、海南模式、深圳模式都不能作
为全国经验,就是因为这几个地方从全局上看,恰恰都不是国有企业的重地,国有企业在整
个经济中所占的份额不像其它地方那样高,如广东的国有企业仅在整个国民生产总值中占三
分之一。更兼在长期的市场经济氛围中运作,这些地方的国有企业中的一部分已较能适应现
在的市场游戏规则,故此其改革经验在很大程度上没法被东北、上海等国有企业集中之地所
仿效。即以广东而论,这个省的国有企业主要集中在广州与韶关,在其它地方如南海、顺
德、中山、佛山等“四小虎”,其它所有制类型的新兴企业非常活跃;更兼改革18年已经
为其累积了经济实力,因而这个省有能力调动全局力量进行高难度的社会保险体制改革,海
南与深圳的情况也都是如此——当然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8513.html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三项贷款占总贷款比重(逾期贷款、呆账贷款、呆滞贷款)
50%
60%
70%
贷款回流率(收回贷款与发放贷款之比
73%
信贷资金周转率
0.82次
0.75次
0.53次
这种银行和企业机制的悻论反应,导致银行的严重亏损。欠债还钱本是市场经济的基本
法则,但在政企不分的情况下,国有企业根本不遵守这一游戏规则,日积月累,不但使整个
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此付出高昂代价,还给中国金融系统深种祸根。据公布的有关资料,我国
银行的自有资产仅占全部资产的7.02%左右,负债率高达90%以上。而到了1996年底,
银行的自有资产已下降到3%左右,据中国人民银行的一份统计表明,到1995年底,中国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约占5万多亿银行贷款的60%。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债务因果链:国有企
业欠银行,银行欠存款人(主要是个人储蓄者)。有人主张将银行债务变成股权,这个主意
之糟糕,就在于设计者没有想到这一提议无异于饮鸩止渴。企业因债务负担过重导致生产经
营困难甚至影响生存,这仅仅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受高债率困扰的企业,其发生困难的根子
往往不是债务本身,而是投入的产出率大低;不是被银行抽走的利润大多,而是自身产生的
利润太少。有材料显示,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资产利润率己下降到3%以下,大大低于银行
贷款利率。1996年上半年,国家计委对上海6匕京等八省市25s6家企业亏损原因的调查显
示,造成企业亏损的宏观管理因素占9.2%,政策性因素为9.09%,而企业自身经营管理
因素则占81.7%。对这种效益低下、盈利能力太差的企业,用非经济手段实行“债权改股
权”,从实质上讲,只不过是企业以出让一部分并无实际价值的“产权”为手段,将银行利
润亦即另一部分国有资产的应有收益作为“暗贴”据为已有。这样虽可暂时缓解企业的资金
困难,却并不能促使企业为提高资金回报率而做相应的努力,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说它
是“饮鸩止渴”,是因为银行在行政干预下,被迫将每年可带来一定收益的债权变成得不到
保障的“股权”以后,只会使银行泥足深陷,最终结果是使银行在目前这种微盈实亏的状态
下走向危机深渊,导致金融危机爆发。我国的“股份制改造”结果不理想的原因,就在于对
经营者行为和道德风险缺乏有效的校正机制,这一点已经在第一章 中详细谈到过,“债权改
股权”最后面临的也将是同样的问题。
总之,自1994年以来,中国国有企业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大,其客观因素是社会环境发
生了变化,如宏观调控力度加大、汇率并轨斤(率提高、社会保障、利税转轨等一系列改革
措施集中在一起,一时让企业难以消化,但这些困难从根本上来说,是旧体制多年积蓄的矛
盾所致,总根源应该是政府职能转换与政府改革问题。随着改革的日渐深入,企业和政府已
经处于两种不同的体制之中:企业早已在市场机制中运转,而政府管理企业却基本延续了计
划经济体制时期的管理原则和框架,仍然置身市场之外。而10多年改革的经验证明,中国
的国有企业改革是个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政府是关键。可以说,经济体制改革从
字面上来看是个经济问题,但从根子上说是个政治问题。如果只将国有企业改革当做一个纯
粹的经济问题来看,根本无法完成国有企业的改革。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后这十步能不能走
完,实际上全看政府改革能不能完成。经济改革已搞了10多年,政治体制改革也应提上日
程来。前一阶段“避开体制内矛盾,在体制外搞示范”的改革思路,已经充分发挥了其瓦解
传统体制的作用,但体制内的矛盾最终还是不能回避。就日前情况来看,政府不改革,政企
分开就是句空话,国有企业改革也根本找不到出路。
国有企业改革的几个相关性问题
主要讨论企业如何才能偿还职工的历史债务。现在大家均寄望子社会保险体制的改革,
但就是没有想到一条:社会保险体制改革要成功,不仅取决于有多少人参加了社会保险,还
要取决于我国的社会保险有多少积累。本节还举例说明了社会保险的“深圳模式”为什么能
成功的几个具体原因,指出在我国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企业效益低下、失业人口日渐增多
的情况下,将为企业解除负担的希望完全寄托在社会保险体制改革上,实际上将会是“远水
不解近渴”。
正如作者在前文所述,在国有企业改革中,除了经济问题之外,还有几个社会问题一直
处于被回避状态,其中之一就是企业对职工的历史债务问题。
中国工人为什么一直对“铁饭碗”比较留恋?原因很简单,在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之初,
中国就面临着庞大的失业人口没有工作的问题,当时是采取低工资、多就业的方法,消化了
大量过剩劳动力。所以只对少数有才能的人来说,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才限制了他们的择业
自由。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能找到一份工作就已经很不容易,因为这意味着能从国家那里获
得医疗保健、幼儿教育、住房、娱乐设施、退休待遇等一切福利,而国有企业职工过去及现
在的工资显然并没包括医疗保健、住房基金和退休金等,只是基本生活费用。也就是说,国
有企业一旦改革,就面临着偿付职工退休金。医疗保健、住房补贴等历史债务问题。而且现
在国有企业要加大改革力度,就得裁汰冗员,但这样将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富余人
员一下推向社会,社会能不能承受?被裁减人员能不能承受?这些问题都是无法离开政治可
行性去讨论的问题。所以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越到后来,改革的难度越大。即便是最坚定
的改革者,也必须不断地寻找加大改革力度和维持社会安定之间的平衡点。因为如果失去安
定的社会环境,任何改革的努力都有可能付诸东流。
正因为如此,前面讲的企业的“三座大山”之中的两座,即冗员和企业办社会问题决没
有可能在社会保险体制尚未建立或尚未完善的情况下获得解决。我国现在进行社会养老保险
体制改革,为什么看来有实施可能的几个模式,如广东模式、海南模式、深圳模式都不能作
为全国经验,就是因为这几个地方从全局上看,恰恰都不是国有企业的重地,国有企业在整
个经济中所占的份额不像其它地方那样高,如广东的国有企业仅在整个国民生产总值中占三
分之一。更兼在长期的市场经济氛围中运作,这些地方的国有企业中的一部分已较能适应现
在的市场游戏规则,故此其改革经验在很大程度上没法被东北、上海等国有企业集中之地所
仿效。即以广东而论,这个省的国有企业主要集中在广州与韶关,在其它地方如南海、顺
德、中山、佛山等“四小虎”,其它所有制类型的新兴企业非常活跃;更兼改革18年已经
为其累积了经济实力,因而这个省有能力调动全局力量进行高难度的社会保险体制改革,海
南与深圳的情况也都是如此——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