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独生子女研究:回顾与前瞻
经验或认识所发表看法。而采用系统的方法,运用科学的工具进行经验研究得到的结论却并不多见。那么,一代独生子女究竟是不是“小皇帝”呢?
美国学者鲍思顿和范彤尼曾于1987年对长春市1465名小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和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完全没有支持视中国的独生子女为‘小皇帝’的观点,”“综上所述,我们没有找到支持中国和西方新闻报道中越来越普遍地刻画独生子女为骄横的、不易调教的和自私的‘小皇帝’的模型。”(注:鲍思顿等:《中国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学习成绩和个性特征分析》,《西北人口》1989年第4期。)
风笑天1988年曾对湖北五个市镇1293名小学生家长进行调查,并将独生子女父母和非独生子女父母在溺爱孩子方面的表现进行了具体的测量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除了少数几个涉及到“安全性”的指标外,几乎所有的结果都一致地表明,两类家长在溺爱孩子的行为表现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即不论是在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方面,还是在迁就孩子、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方面,两类家长的表现并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差异性。研究结果对广为流行的“小皇帝”观点提出了质疑。笔者依据研究的结果得出结论:现实生活中溺爱孩子的,并不只有独生子女家长,同时也有非独生子女家长。另一方面,在独生子女家长中,溺爱孩子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并不是所有的独生子女家长都溺爱孩子。实际上,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确有被父母娇惯坏了的“小皇帝”,但他们只是少年儿童中的很少一部分,并且他们中既有独生子女,也有非独生子女。(注:风笑天:《独生子女—他们的家庭、教育和未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与此同时,美国学者范彤尼和鲍思顿又利用1990年中美合作课题组对北京、甘肃、湖南、安徽四省市4000名小学生及其家长的大规模调查资料,从智力、体质、个性特征三个方面对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其研究结果也表明,“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并不导致一代‘小皇帝’。”并且,他们进一步指出:“独生子女缺少兄弟姐妹与独生子女不正常发展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注:范丹尼、鲍斯顿:《中国独生子女在德、智、体方面的表现》,载范丹尼主编《中国独生子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有没有差别。
独生子女的特点以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间的差异性问题,是独生子女出现在中国社会以来,学术界讨论得最多的问题之一。因为如果没有非独生子女作为一种参考框架,我们就无法对独生子女的发展状况进行衡量和评价。究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存不存在着差别呢?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答案。众多不同的研究结果为我们所描绘的也是一幅杂乱的画面。
早期比较多的研究认为,独生子女具有与非独生子女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既表现在身体状况、智力水平方面,也表现在个性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一种比较普遍的结论是:独生子女在身体状况、智力水平方面优于非独生子女,而在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方面则不如非独生子女。而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的多数研究则认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个性心理和行为上并不存在象人们普遍担心的那种差异”、“从各类样本的比较来看,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体差不多”、“在个性表现方面,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没有什么差别”、“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个性特征无显著差异”。(注:黄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个性特征无显著差异》,《安徽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实际上,独生子女是一个具有时间性、地域性特征的整体概念,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差异随着年龄和社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具体说来,在3~18岁这一年龄段中,二者之间的差异大体上呈现出“年龄越小两类儿童之间的差异越大”的趋势;这种“差异越大”,既包括不同的方面越多,也包括不同的程度越大。而在城市和农村这两种不同的社区中,则呈现出“农村两类儿童之间的差异比城市两类儿童之间的差异更大”这样的特点。
当然,不同研究的样本不同、测量的变量不同、所采用的操作化指标不同、测量的工具不同等等,也可能成为两类儿童调查结果不同的原因。
7.大学独生子女的状况与特点。
随着独生子女年龄的增长,大学中的独生子女也越来越多。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至新世纪初的十来年中,对大学中的独生子女研究也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高潮。研究者几乎无一例外地采取了对大学中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进行比较研究的方式,研究的内容仍然主要集中在心理和教育两大方面,且主要集中在对他们的性格、心理、学校生活适应性、学习状况等内容进行描述和分析上。
景怀斌对两类大学生的社会性心理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独生子女在乐群性、竞争性、智力自我评价等方面明显强于非独生子女,在生活自理能力评价方面弱于非独生子女。在成就自我评价、成就期望水平、心理健康素质、责任感、创造性等方面则与非独生子女没有差别。(注:景怀斌:《独生、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若干社会性心理品质的比较研究》,《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7年第6期。)
段鑫星等人采用量表测量的方法,从悦纳自我、对他人和社会的评价客观、有良好而深厚的人际关系、适应性强等方面,对1500名大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的测验。结果表明,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注:段鑫星等:《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青年研究》1997年第2期。)
李志等人对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学校生活的适应状况以及职业价值观进行了比较研究。调查结果表明,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普遍较高,学习上的适应性问题较少,但在学习方法和对待考试上表现出较非独生子女更不适应的特点;独生子女大学
但也有研究认为,适应性差是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普遍弱点,具体表现在独立生活能力差、社会交往能力弱、学习能力不强、依赖性太强等方面。此外,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唯我”意识相对浓烈,心理承受能力弱、体质状况差等等也是其不及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方面。(注:叶松庆:《第一代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生活状况与特点》,《青年研究》1998年第6期。)
许克毅等人集中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人格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独生子女在乐群性、聪慧性、恃强性、兴奋性、敢为性方面略高于非独生子女。而在实验性方面低于非独生子女。(注:许克毅、宋宝萍:《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比较研究》,《当代青年研究》1996年第4期。)李志对城市独生子女大学生的调查结果则表明,独生子女在乐群性、恃强性、幻想性、世故性、实验性等方面均高于非独生子女。而在忧虑性方面低于非独生子女。(注:李志:《城市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特征的调查研究》,《青年研究》1998年第9期。)
8.独生子女社会化的发展状况。
社会化问题与独生子女的成长和发展密切相关,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由社会学者进行的。且研究主要集中在90年代。这部分研究中,既有理论的探讨,也有经验的分析。
风笑天等人从家庭环境、文化环境、社区环境三个大的方面,分析了独生子女青少年在其社会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新的、特定的环境。作者指出,家庭规模的缩小,家长角色的变化,学校教育方向的偏离,大众传媒影响力的增强,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善,社会交往方式的变迁,都从不同的方面、在不同的程度上对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产生影响。(注:风笑天、张小天:《论独生子女社会化的特定环境》,《社会科学辑刊》1992年第5期。)
关颖在分析了受化者与施化者互动频率提高,受化者的中心地位得到增强,施化者的心理及行为负担增大的种种表现后指出,目前在家庭范围中,独生子女家长作为施化者普遍存在几种认识上和行为上的偏颇,即“在对独生子女的认识上偏重 《中国独生子女研究:回顾与前瞻(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8516.html
美国学者鲍思顿和范彤尼曾于1987年对长春市1465名小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和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完全没有支持视中国的独生子女为‘小皇帝’的观点,”“综上所述,我们没有找到支持中国和西方新闻报道中越来越普遍地刻画独生子女为骄横的、不易调教的和自私的‘小皇帝’的模型。”(注:鲍思顿等:《中国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学习成绩和个性特征分析》,《西北人口》1989年第4期。)
风笑天1988年曾对湖北五个市镇1293名小学生家长进行调查,并将独生子女父母和非独生子女父母在溺爱孩子方面的表现进行了具体的测量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除了少数几个涉及到“安全性”的指标外,几乎所有的结果都一致地表明,两类家长在溺爱孩子的行为表现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即不论是在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方面,还是在迁就孩子、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方面,两类家长的表现并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差异性。研究结果对广为流行的“小皇帝”观点提出了质疑。笔者依据研究的结果得出结论:现实生活中溺爱孩子的,并不只有独生子女家长,同时也有非独生子女家长。另一方面,在独生子女家长中,溺爱孩子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并不是所有的独生子女家长都溺爱孩子。实际上,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确有被父母娇惯坏了的“小皇帝”,但他们只是少年儿童中的很少一部分,并且他们中既有独生子女,也有非独生子女。(注:风笑天:《独生子女—他们的家庭、教育和未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与此同时,美国学者范彤尼和鲍思顿又利用1990年中美合作课题组对北京、甘肃、湖南、安徽四省市4000名小学生及其家长的大规模调查资料,从智力、体质、个性特征三个方面对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其研究结果也表明,“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并不导致一代‘小皇帝’。”并且,他们进一步指出:“独生子女缺少兄弟姐妹与独生子女不正常发展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注:范丹尼、鲍斯顿:《中国独生子女在德、智、体方面的表现》,载范丹尼主编《中国独生子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有没有差别。
独生子女的特点以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间的差异性问题,是独生子女出现在中国社会以来,学术界讨论得最多的问题之一。因为如果没有非独生子女作为一种参考框架,我们就无法对独生子女的发展状况进行衡量和评价。究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存不存在着差别呢?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答案。众多不同的研究结果为我们所描绘的也是一幅杂乱的画面。
早期比较多的研究认为,独生子女具有与非独生子女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既表现在身体状况、智力水平方面,也表现在个性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一种比较普遍的结论是:独生子女在身体状况、智力水平方面优于非独生子女,而在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方面则不如非独生子女。而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的多数研究则认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个性心理和行为上并不存在象人们普遍担心的那种差异”、“从各类样本的比较来看,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体差不多”、“在个性表现方面,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没有什么差别”、“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个性特征无显著差异”。(注:黄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个性特征无显著差异》,《安徽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实际上,独生子女是一个具有时间性、地域性特征的整体概念,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差异随着年龄和社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具体说来,在3~18岁这一年龄段中,二者之间的差异大体上呈现出“年龄越小两类儿童之间的差异越大”的趋势;这种“差异越大”,既包括不同的方面越多,也包括不同的程度越大。而在城市和农村这两种不同的社区中,则呈现出“农村两类儿童之间的差异比城市两类儿童之间的差异更大”这样的特点。
当然,不同研究的样本不同、测量的变量不同、所采用的操作化指标不同、测量的工具不同等等,也可能成为两类儿童调查结果不同的原因。
7.大学独生子女的状况与特点。
随着独生子女年龄的增长,大学中的独生子女也越来越多。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至新世纪初的十来年中,对大学中的独生子女研究也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高潮。研究者几乎无一例外地采取了对大学中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进行比较研究的方式,研究的内容仍然主要集中在心理和教育两大方面,且主要集中在对他们的性格、心理、学校生活适应性、学习状况等内容进行描述和分析上。
景怀斌对两类大学生的社会性心理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独生子女在乐群性、竞争性、智力自我评价等方面明显强于非独生子女,在生活自理能力评价方面弱于非独生子女。在成就自我评价、成就期望水平、心理健康素质、责任感、创造性等方面则与非独生子女没有差别。(注:景怀斌:《独生、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若干社会性心理品质的比较研究》,《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7年第6期。)
段鑫星等人采用量表测量的方法,从悦纳自我、对他人和社会的评价客观、有良好而深厚的人际关系、适应性强等方面,对1500名大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的测验。结果表明,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注:段鑫星等:《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青年研究》1997年第2期。)
李志等人对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学校生活的适应状况以及职业价值观进行了比较研究。调查结果表明,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普遍较高,学习上的适应性问题较少,但在学习方法和对待考试上表现出较非独生子女更不适应的特点;独生子女大学
生的生活期望值较高,对友情和爱护的依恋尤为强烈;对交往的自信心也明显较强,但他们更多的感到生活不如意,挫折承受能力比非独生子女差;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经济依赖思想普遍较重,对就业的途径、方向较非独生子女更为乐观,专业信心较强,对未来职业选择的担忧较少。(注:李志、吴绍琪、张旭东:《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学校生活适应状况的比较研究》,《青年研究》1998年第4期;李志:《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比较研究》,《青年研究》1997年第3期。)
但也有研究认为,适应性差是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普遍弱点,具体表现在独立生活能力差、社会交往能力弱、学习能力不强、依赖性太强等方面。此外,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唯我”意识相对浓烈,心理承受能力弱、体质状况差等等也是其不及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方面。(注:叶松庆:《第一代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生活状况与特点》,《青年研究》1998年第6期。)
许克毅等人集中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人格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独生子女在乐群性、聪慧性、恃强性、兴奋性、敢为性方面略高于非独生子女。而在实验性方面低于非独生子女。(注:许克毅、宋宝萍:《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比较研究》,《当代青年研究》1996年第4期。)李志对城市独生子女大学生的调查结果则表明,独生子女在乐群性、恃强性、幻想性、世故性、实验性等方面均高于非独生子女。而在忧虑性方面低于非独生子女。(注:李志:《城市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特征的调查研究》,《青年研究》1998年第9期。)
8.独生子女社会化的发展状况。
社会化问题与独生子女的成长和发展密切相关,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由社会学者进行的。且研究主要集中在90年代。这部分研究中,既有理论的探讨,也有经验的分析。
风笑天等人从家庭环境、文化环境、社区环境三个大的方面,分析了独生子女青少年在其社会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新的、特定的环境。作者指出,家庭规模的缩小,家长角色的变化,学校教育方向的偏离,大众传媒影响力的增强,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善,社会交往方式的变迁,都从不同的方面、在不同的程度上对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产生影响。(注:风笑天、张小天:《论独生子女社会化的特定环境》,《社会科学辑刊》1992年第5期。)
关颖在分析了受化者与施化者互动频率提高,受化者的中心地位得到增强,施化者的心理及行为负担增大的种种表现后指出,目前在家庭范围中,独生子女家长作为施化者普遍存在几种认识上和行为上的偏颇,即“在对独生子女的认识上偏重 《中国独生子女研究:回顾与前瞻(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