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面临的最大课题
同的微观的经济主体之间,而且存在于不同的地区和国家之间;不仅体现为当代人的环境污染,也体现为后代人将会面对的生态灾难。所以可持续发展本质上要求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但经济活动的分散性和经济主体利益的独立性使得彼此间的合作机制难以确立,“搭便车”的行为难以避免。如何摆脱“囚徒困境”,需要一种利他与利己相结合的制度创新。目前在克服南北对立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尝试。由于先进工业国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排放者,过去100年中占世界人口20%的工业国制造了全球60%促使气候变暖的碳氧化合物,1990-1999年仅美国排放的碳氧化合物就占了全球总量的30%(注:世界资源研究所:《美国、发展中国家和保护气候:领导还是僵局?》,2001年,华盛顿。),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理应在大气环境治理方面承担起主要责任,因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其后制定的《京都议定书》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义务以及履行义务的程序作了不同的规定。2001年7月的波恩会议上,尽管遭到了美国的抵制,与会各方还是达成妥协就落实《京都议定书》的具体措施形成了一项政治协议,从而使各国携手解决共同面临的环境问题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深刻理解外部性问题是理论界思考这方面制度创新的突破口。研究表明,对付外部性问题不能完全依靠市场,而是要让政府更多地承担起责任。还是以控制能源消费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为例。首先,政府应当改弦更张,取消对矿物燃料庞大而又隐蔽的补贴,那些先进的工业国应当率先将“碳税”引入本国的能源消费领域,并严格禁止将污染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短期内可考虑通过碳交易的方式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技术援助;其次,政府必须发出明确的信号,加大对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开发和利用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吸引民间投资,推动相关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政府要引入绿色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制定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说服企业和民众“不能仅仅因为房子还未被烧毁,就说买保险纯属浪费”。要想使可持续发展战略变成各国企业和民众的自觉行动,就得使全球管理意识通过宣传和引导深入人心。
三
中国政府为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早在1994年中国政府就率先推出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议程》共20章,可归纳为总体可持续发展、人口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保护5个组成部分,70多个行动方案领域。同年7月,来自20多个国家、13个联合国机构、20多个外国有影响企业的170多位代表在北京聚会,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用实际行动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此后,中国又将《中国21世纪议程》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内容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在2001年通过的“十五”计划中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放在了更为突出的位置,这说明中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尚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今后在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方面面临的困难更为艰巨,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进行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具有更加突出的意义。
讨论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回答这样两个问题:一个是现有的资源条件究竟能够维持多少人口的生存?一个是现有的资源条件究竟能够保障多少人口的发展?就第一个问题而言,重点需要说明的是人口增长与食物供应的平衡问题。研究表明:地球上的潜在可耕地已经非常有限,现有的耕地生态环境趋于恶化,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渐突出,因而未来粮食生产的增速将会有所放慢,但是总体上看食物供应的增长仍会超过人口的增长;只要人口增长和耕地减少处于可控制的状态,只要确立起公平合理的农产品贸易机制,只要发展中国家保持政治稳定并且为农业生产提供一个良好的国内环境,那么由人口增长与谷物增长在地区上的不对称引致的局部人口的营养不良现象也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的食物保障问题备受人们的关注。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目前我国是在用世界7%的耕地资源和水资源养活世界21%的人口,而从目前国内农产品市场的供求形势和未来可能的粮食进口量来判断,对我国的食物保障前景依然可以得出比较乐观的结论。不过粮食毕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和战略物资,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确保食物安全,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同时还要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发展自己的农业。就第二个问题而言,尽管经济适度人口仍然是一个难以准确计量的抽象概念,但适度的人口规模一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想境界。只是这种境界只能是社会选择的结果,而不是个人选择的结果。从中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践来看,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条件下,同样能够有效地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缓解人口增长给资源和环境带来的压力,并使现有的人口能够分享到越来越多的经济增长果实。但是,一方面,人口增长有很强的惯性,另一方面,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城市与乡村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并不平衡,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实现适度人口规模的理想境界还需要付出很长一段时期的努力。
传统观念认为“人多力量大”,以为人口多,劳动力数量就多,从而生产总
人口作为一种抽象,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不过作为生产者是有条件的,即必须具有劳动能力、劳动愿望、就业岗位并符合法定的劳动条件;但人口作为消费者是无条件的,人们的消费能力也是与生俱来的,任何社会形态下都必须生产满足可供全体居民需要的消费资料,都必须使消费资料生产同生产资料生产保持一定的比例。研究表明,人口众多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消费潜力,单是这一点就可以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提供足够的动力,国内市场需求的扩大是发生世界性的经济衰退时中国能够一枝独秀的主要原因。但是中国居民的消费能力目前还受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居民收入水平的严重制约,过低的消费率使得在国内市场商品已经供大于求的情况下难以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首先是收入增长长期滞后于经济增长;其次是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超出了国际警戒线;第三是居民收支预期发生了变化,影响了收入在消费和储蓄间的分配;第四是消费品价格持续下跌和加入世贸组织后预期的供给面的变化,助长了居民持币观望的倾向;第五是消费环境欠佳,降低了居民的消费欲望或者限制了居民的消费;第六是人口基数不断扩大,制约着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和投资是一对矛盾,投资率过高会缩小消费在总收入中的比例,不利于消费水平的提高。而且在消费品市场已经明显供大于求的条件下,盲目的投资扩张无疑会造成更多的 《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面临的最大课题(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8548.html
深刻理解外部性问题是理论界思考这方面制度创新的突破口。研究表明,对付外部性问题不能完全依靠市场,而是要让政府更多地承担起责任。还是以控制能源消费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为例。首先,政府应当改弦更张,取消对矿物燃料庞大而又隐蔽的补贴,那些先进的工业国应当率先将“碳税”引入本国的能源消费领域,并严格禁止将污染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短期内可考虑通过碳交易的方式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技术援助;其次,政府必须发出明确的信号,加大对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开发和利用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吸引民间投资,推动相关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政府要引入绿色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制定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说服企业和民众“不能仅仅因为房子还未被烧毁,就说买保险纯属浪费”。要想使可持续发展战略变成各国企业和民众的自觉行动,就得使全球管理意识通过宣传和引导深入人心。
三
中国政府为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早在1994年中国政府就率先推出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议程》共20章,可归纳为总体可持续发展、人口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保护5个组成部分,70多个行动方案领域。同年7月,来自20多个国家、13个联合国机构、20多个外国有影响企业的170多位代表在北京聚会,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用实际行动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此后,中国又将《中国21世纪议程》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内容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在2001年通过的“十五”计划中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放在了更为突出的位置,这说明中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尚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今后在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方面面临的困难更为艰巨,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进行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具有更加突出的意义。
讨论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回答这样两个问题:一个是现有的资源条件究竟能够维持多少人口的生存?一个是现有的资源条件究竟能够保障多少人口的发展?就第一个问题而言,重点需要说明的是人口增长与食物供应的平衡问题。研究表明:地球上的潜在可耕地已经非常有限,现有的耕地生态环境趋于恶化,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渐突出,因而未来粮食生产的增速将会有所放慢,但是总体上看食物供应的增长仍会超过人口的增长;只要人口增长和耕地减少处于可控制的状态,只要确立起公平合理的农产品贸易机制,只要发展中国家保持政治稳定并且为农业生产提供一个良好的国内环境,那么由人口增长与谷物增长在地区上的不对称引致的局部人口的营养不良现象也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的食物保障问题备受人们的关注。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目前我国是在用世界7%的耕地资源和水资源养活世界21%的人口,而从目前国内农产品市场的供求形势和未来可能的粮食进口量来判断,对我国的食物保障前景依然可以得出比较乐观的结论。不过粮食毕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和战略物资,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确保食物安全,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同时还要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发展自己的农业。就第二个问题而言,尽管经济适度人口仍然是一个难以准确计量的抽象概念,但适度的人口规模一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想境界。只是这种境界只能是社会选择的结果,而不是个人选择的结果。从中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践来看,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条件下,同样能够有效地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缓解人口增长给资源和环境带来的压力,并使现有的人口能够分享到越来越多的经济增长果实。但是,一方面,人口增长有很强的惯性,另一方面,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城市与乡村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并不平衡,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实现适度人口规模的理想境界还需要付出很长一段时期的努力。
传统观念认为“人多力量大”,以为人口多,劳动力数量就多,从而生产总
量就会相应扩大。殊不知,只有与资本相匹配的劳动力资源才能形成实际的生产力,而资本不足恰恰是中国今后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对未来中国的劳动力供求形势进行的预测表明,中国就业岗位不足、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状况将长期存在,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显性的、隐性的失业人口数量巨大,而且由于经济体制的快速转型和人口总量的惯性增长,这一现象在若干年内会变得愈发严重起来。应对这种形势,政府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网,以使这些失业人口不致对社会的稳定构成威胁;二要确保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以满足新增的就业需求。从趋势上看,未来可行的扩大和深化就业的途径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1)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疏导非正规就业部门,拓展服务业就业领域;(2)调整产业结构,推动民间投资,大力扶持和发展中小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3)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和利用生物技术,尽可能地消化农村隐性失业人口;(4)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5)开放劳动力市场,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6)加强学校教育和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建立职业介绍信息网络,强化公共就业服务。以上途径多管齐下,可望将失业率控制在尽量低的水平。不过从国外的实践来看,失业率并不是越低越好,特别是忌讳通过减少就业市场的刚性来解决就业问题,因为由此实现的比较高的就业率可能会牺牲工作质量。有许多理由要求逐步改善职工的劳动标准,至少应通过大幅度提高失业人员和城镇贫困人口的补助金标准,来确保现有的已经显得过低的劳动者福利水平不致因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而降低。
人口作为一种抽象,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不过作为生产者是有条件的,即必须具有劳动能力、劳动愿望、就业岗位并符合法定的劳动条件;但人口作为消费者是无条件的,人们的消费能力也是与生俱来的,任何社会形态下都必须生产满足可供全体居民需要的消费资料,都必须使消费资料生产同生产资料生产保持一定的比例。研究表明,人口众多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消费潜力,单是这一点就可以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提供足够的动力,国内市场需求的扩大是发生世界性的经济衰退时中国能够一枝独秀的主要原因。但是中国居民的消费能力目前还受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居民收入水平的严重制约,过低的消费率使得在国内市场商品已经供大于求的情况下难以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首先是收入增长长期滞后于经济增长;其次是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超出了国际警戒线;第三是居民收支预期发生了变化,影响了收入在消费和储蓄间的分配;第四是消费品价格持续下跌和加入世贸组织后预期的供给面的变化,助长了居民持币观望的倾向;第五是消费环境欠佳,降低了居民的消费欲望或者限制了居民的消费;第六是人口基数不断扩大,制约着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和投资是一对矛盾,投资率过高会缩小消费在总收入中的比例,不利于消费水平的提高。而且在消费品市场已经明显供大于求的条件下,盲目的投资扩张无疑会造成更多的 《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面临的最大课题(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