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后发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对策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的1999年度《人类发展报告》,占全球1/5的人口生活在收入水平最高的国家,他们拥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86%,全球出口市场的82%,外国直接投资的68%,全球电话总数的74%;而占全球人口总数1/5的贫困人口在上述几项上的占有率仅约1%。在平均收入方面,贫富国家之间相差74倍,而在1960年,这种差距还仅为30倍。(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1999年。)从贫困国家的个数来看,全世界最不发达国家,1971年为25个,1981年为39个,1990年增加至42个,现在为48个。这48个最不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在20年前仅为0.8%,现在更降至0.4%。(注:胡元樟、薛晓源:《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35页。)从地区来看,以非洲和拉丁美洲为例,尽管非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0%,但非洲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由1980年的2.3%下降到目前的1%。另据世界银行统计:1993年,全世界每日生活费不足1美元的贫困人口为13亿人;1999年,这一数字增加到15亿人,其中大多数分布在非洲地区,许多非洲国家目前的生活水平甚至比1960年还低。(注:参见《科技日报》,2000年9月6日。)拉美的情况也不宜乐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大部分拉美国家跟不上形势的变化,企业倒闭,失业增加。目前,拉美城市地区人口的失业率达9.1%,比10年前上升了2个百分点。受冲击最大的阿根廷的失业率高达18.3%。在这种情况下,拉美贫困化问题加剧,贫困人口逐年增加。据联合国拉丁美洲经济委员会统计,目前拉美贫困人口达2.4亿,已超过该地区总人口的1/3。(注:殷永建:《拉美国家跟不上经济全球化步伐》,新华网。)
面对这样一种富国越富,穷国越穷的局面,发展中国家若不能迎头赶上,就只能被时代所抛弃。因为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是不会停止的,不论强国还是弱国,都必将卷入其中。正如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约翰·H·邓宁所言:“除非有天灾人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不可逆转。这是技术进步的结果,而技术进步的趋势不可逆转”。(注:翟芳玲:《论经济全球化趋势与中国的对策》,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F8,2000年第2期。)而且,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因果联系。(注:世界银行:《世界经济前景和发展中国家》,1996年。)从总体上看,迅速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不仅经济增长速度快,而且比较稳定。相反,不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或者对全球化的趋势无动于衷的国家则处于劣势和不利地位。在1985-1995年的10年间,积极参与全球化的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要比不参与全球化的国家快50%以上。(注:杨来科、廖春、刘晓潮:《地域的陷落——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因此,发展中国家只有积极参与,才能充分分享全球化带来的好处。但在经济全球化所导致的南北贫富差距拉大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果按照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按部就班地发展,那只可能永远落后。这是因为,一方面,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积累了较强的经济实力,较低的经济增长率也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总量增长。在同等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只有实行赶超战略,才能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传统行业都已形成较大的规模和较全的门类,技术也较为成熟,其地位难以撼动,发展中国家很难在这些行业内超越发达国家,而只有在新兴的行业中分得一杯羹、取得一席之地,这就要求发展中国家努力吸收发达国家已有的成功经验,尽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因此,利用后发优势自然成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下发展本国经济的首选战略。
所谓后发优势,是指经济发展落后国家,通过利用先进国家的技术、经验,从而实现经济迅速发展的目的。首先,后发优势承认不同国家间经济差距的存在。当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竞赛并非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虽然这存在着历史的原因,但发展中国家只有正视这种差距的存在,才有发展的动力。其次,发展中国家尽管落后于发达国家,但存在着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的可能性。经济全球化加速了资金、人才、技术和信息的流动,这使得发展中国家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容易学习和借鉴到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从而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机率大大增加。再次,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确有不少国家和地区利用后发优势实现了经济发展。较典型的是日本,日本战后能从一片废墟中发展成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获益于大量引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从而创造了一个时代的经济奇迹。所以,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而言,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只有利用后发优势,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才有可能在新的竞争中不再落后。
二、经济全球化对利用后发优势的影响与发展中国家利用后发优势的可能性
经济全球化无疑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大背景,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无法摆脱它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利用后发优势也不例外。这主要表现在:
首先,经济全球化时代,利用后发优势受到已有的全球化规则的影响。由于制定全球化规则的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主要世界性组织大都为富国所控制,这就使当前的全球化规则侧重于发达国家,成为发达国家维护其利益的工具。发展中国家虽然也能利用已有规则,但无论在自身经济实力上,还是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上,都只能成为已有规则的遵守者,而非制定者。一方面,发展中国家通过参与全球化竞争、引进外资,能够获得外部力量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已有全球化规则又要求发展中国家最大限度地打开国门,为发达国家商品和资本自由进入本国市场广开绿灯。对此,发展中国家必须有清醒的认识,现有的全球化规则是利用后发优势的外部环境边界。
其次,经济全球化时代,利用后发优势受到人力资本的储备的影响。知识的传播与使用离不开人的作用,随着人才流动日益加快,世界各国对人才的争夺更趋激烈。全球化使经济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进行配置,较好地实现了经济效率的目标,但效率的提高往往意味着公平目标的偏离。发展中国家花费了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在全球化自由流动的旗帜下纷纷流向发达国家,而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却少之又少。据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统计,目前发展中国家在国外工作的专业人才已达50万人,并以每年10万人的数字递增,其中亚太地区人才流失最为严重。(注:李志军:《当代国际技术转移与对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252页。)因此,发展中国家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才争夺战中无疑是最大受害者,人才流失现象已严重危及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发展中国家陷入了贫困恶性循环的怪圈。过去数百年来,发达国家利用殖民掠夺造就了今天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的现状,而如今又通过发动人才争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夺走发展中国家明天发展的希望。在发展中国家利用后发优势的过程中,知识资本的作用显然应大于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的作用,没有掌握知识资本的人才,什么发展都不可能。
再次,经济全球化时代,后发优势的发挥受到技术扩散速度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下,发达国家最希望达到的目标是利用全球化自由开放的口号,利用已有的全球化规则,达到向发展中国家推销过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8574.html
面对这样一种富国越富,穷国越穷的局面,发展中国家若不能迎头赶上,就只能被时代所抛弃。因为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是不会停止的,不论强国还是弱国,都必将卷入其中。正如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约翰·H·邓宁所言:“除非有天灾人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不可逆转。这是技术进步的结果,而技术进步的趋势不可逆转”。(注:翟芳玲:《论经济全球化趋势与中国的对策》,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F8,2000年第2期。)而且,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因果联系。(注:世界银行:《世界经济前景和发展中国家》,1996年。)从总体上看,迅速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不仅经济增长速度快,而且比较稳定。相反,不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或者对全球化的趋势无动于衷的国家则处于劣势和不利地位。在1985-1995年的10年间,积极参与全球化的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要比不参与全球化的国家快50%以上。(注:杨来科、廖春、刘晓潮:《地域的陷落——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因此,发展中国家只有积极参与,才能充分分享全球化带来的好处。但在经济全球化所导致的南北贫富差距拉大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果按照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按部就班地发展,那只可能永远落后。这是因为,一方面,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积累了较强的经济实力,较低的经济增长率也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总量增长。在同等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只有实行赶超战略,才能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传统行业都已形成较大的规模和较全的门类,技术也较为成熟,其地位难以撼动,发展中国家很难在这些行业内超越发达国家,而只有在新兴的行业中分得一杯羹、取得一席之地,这就要求发展中国家努力吸收发达国家已有的成功经验,尽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因此,利用后发优势自然成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下发展本国经济的首选战略。
所谓后发优势,是指经济发展落后国家,通过利用先进国家的技术、经验,从而实现经济迅速发展的目的。首先,后发优势承认不同国家间经济差距的存在。当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竞赛并非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虽然这存在着历史的原因,但发展中国家只有正视这种差距的存在,才有发展的动力。其次,发展中国家尽管落后于发达国家,但存在着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的可能性。经济全球化加速了资金、人才、技术和信息的流动,这使得发展中国家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容易学习和借鉴到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从而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机率大大增加。再次,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确有不少国家和地区利用后发优势实现了经济发展。较典型的是日本,日本战后能从一片废墟中发展成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获益于大量引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从而创造了一个时代的经济奇迹。所以,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而言,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只有利用后发优势,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才有可能在新的竞争中不再落后。
二、经济全球化对利用后发优势的影响与发展中国家利用后发优势的可能性
经济全球化无疑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大背景,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无法摆脱它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利用后发优势也不例外。这主要表现在:
首先,经济全球化时代,利用后发优势受到已有的全球化规则的影响。由于制定全球化规则的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主要世界性组织大都为富国所控制,这就使当前的全球化规则侧重于发达国家,成为发达国家维护其利益的工具。发展中国家虽然也能利用已有规则,但无论在自身经济实力上,还是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上,都只能成为已有规则的遵守者,而非制定者。一方面,发展中国家通过参与全球化竞争、引进外资,能够获得外部力量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已有全球化规则又要求发展中国家最大限度地打开国门,为发达国家商品和资本自由进入本国市场广开绿灯。对此,发展中国家必须有清醒的认识,现有的全球化规则是利用后发优势的外部环境边界。
其次,经济全球化时代,利用后发优势受到人力资本的储备的影响。知识的传播与使用离不开人的作用,随着人才流动日益加快,世界各国对人才的争夺更趋激烈。全球化使经济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进行配置,较好地实现了经济效率的目标,但效率的提高往往意味着公平目标的偏离。发展中国家花费了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在全球化自由流动的旗帜下纷纷流向发达国家,而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却少之又少。据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统计,目前发展中国家在国外工作的专业人才已达50万人,并以每年10万人的数字递增,其中亚太地区人才流失最为严重。(注:李志军:《当代国际技术转移与对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252页。)因此,发展中国家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才争夺战中无疑是最大受害者,人才流失现象已严重危及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发展中国家陷入了贫困恶性循环的怪圈。过去数百年来,发达国家利用殖民掠夺造就了今天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的现状,而如今又通过发动人才争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夺走发展中国家明天发展的希望。在发展中国家利用后发优势的过程中,知识资本的作用显然应大于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的作用,没有掌握知识资本的人才,什么发展都不可能。
再次,经济全球化时代,后发优势的发挥受到技术扩散速度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下,发达国家最希望达到的目标是利用全球化自由开放的口号,利用已有的全球化规则,达到向发展中国家推销过
剩产品、打开发展中国家这片广阔市场的目的。无疑,他们推销的仅仅是他们的产品,附带着他们的价值观和文化,而不是生产这些产品的能力。因此,技术是排除在外的。不仅如此,发达国家还要千方百计地垄断其先进技术,以达到其垄断市场的目的。尽管全球化时代国际贸易获得了迅猛发展,贸易的领域也不断扩大,由一般商品贸易发展到劳务技术贸易,但贸易保护主义并没有消亡。国际技术保护主义正是在劳务技术贸易的发展下应运而生的。以最大的技术输出国美国为例,虽然政府标榜自己对技术转移持中立态度,但它对东西方之间、南北方之间以及西方与西方之间所采取的政策是不同的,美国政府经常援引《国家安全法》和《出口管制法》,对外国企业进行干预。所以经济全球化下所谓技术的自由流动还远未达到。所谓发展中国家能够享受到全球化下新技术的好处也仅仅只是享受到这些技术生产出的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