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西部开发之比较
世界棋局的时候,不能不痛切地感到这个棋局中的游戏规则、利益关系、是非标准,甚至话语系统,都是高度“中心化”的,都是发达国家牢牢控制住的,是他们设好的一个“局”。落后国家要么被拉进来受挤压,要么被排斥在外受打压。总而言之,落后国家所处的时空是已经被建构了的,是紧缩和挤压的结构。(注:景天魁:《中国社会发展的时空结构》,《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6期。)这也就是我国西部开发的国际经济环境的真实描述。当然,我国积极加入WTO,是变“受打压”为“受挤压”,通过“与狼共舞”来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达到强国的目的,那么进入这种国际经济环境就是我们的主动选择了。
二、中美西部开发的国内经济环境比较
从1763年开始,经过美国独立战争到19世纪50年代,是以土地开发为中心的西部开发阶段。由于土地政策的不断放宽和改进,西进运动迅速推进。据统计,1815~1830年间仅移入西北部的人就有50万之多,而到1860年这一地区的人口已猛增到690多万。(注:张小路:《美国的西进运动及其西部开发模式》,《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2期。)1825年连接哈得逊河、大西洋与五大湖的伊利运河通航,美国东北部地区开始出现农业衰退的迹象,加上其他方面的原因,成千上万的新英格兰的农场主以及中部各州的拓荒者,抱着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前往印第安那和伊利诺伊北部、密歇根和威斯康星的南部地区。1832年在威斯康星和伊利诺伊,以黑鹰为首的印第安人为保卫自己的家园进行反抗白人的战争,最后惨遭失败。之后,印第安人被迫从大湖平原的最后一部分土地上撤走,前往西部的“保留地”。这样,美国的西部开发就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它的西部有着非常辽阔的尚未开发的“自由土地”。早在邦联时期,美国就已形成了处理西部土地的两大原则:第一,西部土地实行国有化;第二,通过分块出售的办法将国有土地变为私有。对于独立后一下子获得的大片新土地,许多土地投机商,退役军人和缺少自己土地的农民都表现出强烈的要求。1785年的土地法令规定对土地首先进行测量,以640英亩为最小单位进行出售,每英亩价格为1美元,必须在1个月内交款。这种出售方法有利于土地投机者而不利于普通农民,因为普通农民很少有人拿得出640美元来购买土地。法令之所以作这样的规定,主要是由于邦联国会想以出卖公地的收入来解决政府的财政困难。从19世纪40年代起,美国劳动人民就开始要求实行《宅地法》。1863年1月1日,该法正式生效,《宅地法》规定:凡年满21岁的美国公民或申请入籍而没有使用武装反抗过美国的人,只要付出10美元的登记费,就可以登记领取160英亩的土地,登记人在该土地上耕种5年后,该土地就完全归其所有。《宅地法》部分地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在大量处理公有土地的时期,国会还通过了一些更为宽大的立法,鼓励人民去西部定居。1873年的造林法规定,在某些地区允许每一户居民还能免费得到160英亩土地,条件是要在其中的40英亩土地上植树造林。1878年又把造林面积降低到10英亩。在1877年的干旱土地法中,政府向那些愿意在这些土地上修筑一部分灌溉沟渠的人,以每英亩0.25美元的低价出售640英亩土地,而且可以在3年内付清。1878年的木材石料法允许把不宜农耕,但有出产木材和石料价值的土地以每亩2.5美元的价格出售,每人限购160英亩。(注:石岩、陈毓:《西部开发:美国历史的重要篇章》,《学习时报》2000年8月28日。)这一时期,美国西部经过开发,建立了大量的家庭农场、家庭牧场,它加速了西部开发,促进了工业品市场的扩大,从而也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从19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二战结束之前,是以工业开发为主的西部开发阶段。该阶段有两个重要标志:一个是1848年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引发了矿业开发热;一个是西部特别是中西部、远西部大批城市的兴起。1848年,金矿的发现曾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到加利福尼亚去,来自美国国内、欧洲乃至世界各国的人们开始冲向加州,使该地区的人口7年内由1.5万猛增到30万。在1858~1864年间,在西部各州发现多处金矿,许多人蜂拥而来。例如,1859年内华达山脉东坡靠近塔霍湖处发现金矿,而且矿藏丰富。1861年内华达成为领地,3年后建州,这个州当时完全依赖于采矿,它最初10年的历史就是开矿的历史,该矿在20年间共出产了价值3.06亿美元的黄金和白银。
从地区上看,美国工业化的进程是从殖民时期形成的东北部老工业区的加速发展开始,然后向全国,首先是向西部扩散的。19世纪60年代以前,制造业绝大部分集中在新英格兰、中部各州,中心在宾西法尼亚州中部,那里集中着全美制造业工厂数的52.7%,产值的67.4%,60年代起中心逐渐西移,1890年已移到离原中心200多英里的俄亥俄州中部,1900年,新英格兰和大西洋中部9个州的工业产值已降到52.4%。(注:石岩、陈毓:《西部开发:美国历史的重要篇章》,《学习时报》2000年8月28日。)正是经过这个阶段,美国的工业中心从东北部转移到了中西部,并在中西部建立了重工业中心,最终实现了工业化。这种结果的形成,主要得益于美国国内的经济环境。美国西部工业化的起步,只是在时间上迟于东部,由于东部的技术水平还不太高,因而西部起步时完全可以与东部在技术上保持一致。当时美国东部还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更重要的是西部开发中采矿机械,农业机械的需求都来自西部,因而西部的资本家可以更敏锐地抓住商机,开发新产品来占领市场,拥有了“近水楼台”的便利。19世纪,国际市场以及美国国内市场都呈卖方市场态势,生产出来的商品都能卖出去,这也极大地刺激了西部的资本家大干快上,很快地赶上了东部,并最终使美国成为全面发达的、标准的世界经济大国、强国。
纵观美国的西部开发,好像是在一张白纸上随意勾画美好的蓝图,而我国国内环境与美国相比就有了很大的不同。中华文明发端于黄河河源地区,与美国的“自由土地”不同,我国西部广袤的土地自有文明以来就是有主人的,最早的主人就是夏、商、周朝的统治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以说一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华夏大地更换主人的历史,“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就是很好的写照,主人从嬴政到刘邦,从李渊到赵匡胤,从朱元璋到努尔哈赤,最后一个尝试成为主人的是袁世凯。到新中国建立,华夏大地最终属于“人民”所有,“人民”也就成了主人,国家代表“人民”占有、支配着中华大地及其地上、地下的各种资源,国家给每个农民分配了最长为30年承包权的“一亩三分地”,农民基本上只能是在这块土地上讨生活,地下的矿
与千百年来生活于美国土地上的以采集野果、捕鱼、狩猎为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印第安人不同,中华儿女是勤劳、勇敢、智慧的一群人,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建立了农耕文明。人们开垦荒地,扩大农业生产,向大自然索取财富,以赡养更多的人口,这种单向的,无补偿的开发会导致森林消耗、水土流失、生态失衡,使大地成为光山秃岭或浩瀚沙漠,使人们难以继续栖息和生存下去。黄河在历史上曾经灾祸频发,近代以来,由于宁夏和河套灌区农田扩大,引水过多,导致水土流失,下游经常断流,不但无水灌溉,一些地区甚至连饮水都很困难。长江以前是一条无灾害的大河,长江上游一直是历代中央政权大型工程取用木材的基地,杜牧《阿房宫赋》中“蜀山兀,阿房出”,可能便是见于记载的最早的大规模取用了。(注:蓝勇:《长江上游森林砍伐与保护的历史思考》,《光明日报》1999年7月30日。)随着清朝以来中上游的人口激增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8612.html
二、中美西部开发的国内经济环境比较
从1763年开始,经过美国独立战争到19世纪50年代,是以土地开发为中心的西部开发阶段。由于土地政策的不断放宽和改进,西进运动迅速推进。据统计,1815~1830年间仅移入西北部的人就有50万之多,而到1860年这一地区的人口已猛增到690多万。(注:张小路:《美国的西进运动及其西部开发模式》,《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2期。)1825年连接哈得逊河、大西洋与五大湖的伊利运河通航,美国东北部地区开始出现农业衰退的迹象,加上其他方面的原因,成千上万的新英格兰的农场主以及中部各州的拓荒者,抱着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前往印第安那和伊利诺伊北部、密歇根和威斯康星的南部地区。1832年在威斯康星和伊利诺伊,以黑鹰为首的印第安人为保卫自己的家园进行反抗白人的战争,最后惨遭失败。之后,印第安人被迫从大湖平原的最后一部分土地上撤走,前往西部的“保留地”。这样,美国的西部开发就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它的西部有着非常辽阔的尚未开发的“自由土地”。早在邦联时期,美国就已形成了处理西部土地的两大原则:第一,西部土地实行国有化;第二,通过分块出售的办法将国有土地变为私有。对于独立后一下子获得的大片新土地,许多土地投机商,退役军人和缺少自己土地的农民都表现出强烈的要求。1785年的土地法令规定对土地首先进行测量,以640英亩为最小单位进行出售,每英亩价格为1美元,必须在1个月内交款。这种出售方法有利于土地投机者而不利于普通农民,因为普通农民很少有人拿得出640美元来购买土地。法令之所以作这样的规定,主要是由于邦联国会想以出卖公地的收入来解决政府的财政困难。从19世纪40年代起,美国劳动人民就开始要求实行《宅地法》。1863年1月1日,该法正式生效,《宅地法》规定:凡年满21岁的美国公民或申请入籍而没有使用武装反抗过美国的人,只要付出10美元的登记费,就可以登记领取160英亩的土地,登记人在该土地上耕种5年后,该土地就完全归其所有。《宅地法》部分地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在大量处理公有土地的时期,国会还通过了一些更为宽大的立法,鼓励人民去西部定居。1873年的造林法规定,在某些地区允许每一户居民还能免费得到160英亩土地,条件是要在其中的40英亩土地上植树造林。1878年又把造林面积降低到10英亩。在1877年的干旱土地法中,政府向那些愿意在这些土地上修筑一部分灌溉沟渠的人,以每英亩0.25美元的低价出售640英亩土地,而且可以在3年内付清。1878年的木材石料法允许把不宜农耕,但有出产木材和石料价值的土地以每亩2.5美元的价格出售,每人限购160英亩。(注:石岩、陈毓:《西部开发:美国历史的重要篇章》,《学习时报》2000年8月28日。)这一时期,美国西部经过开发,建立了大量的家庭农场、家庭牧场,它加速了西部开发,促进了工业品市场的扩大,从而也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从19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二战结束之前,是以工业开发为主的西部开发阶段。该阶段有两个重要标志:一个是1848年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引发了矿业开发热;一个是西部特别是中西部、远西部大批城市的兴起。1848年,金矿的发现曾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到加利福尼亚去,来自美国国内、欧洲乃至世界各国的人们开始冲向加州,使该地区的人口7年内由1.5万猛增到30万。在1858~1864年间,在西部各州发现多处金矿,许多人蜂拥而来。例如,1859年内华达山脉东坡靠近塔霍湖处发现金矿,而且矿藏丰富。1861年内华达成为领地,3年后建州,这个州当时完全依赖于采矿,它最初10年的历史就是开矿的历史,该矿在20年间共出产了价值3.06亿美元的黄金和白银。
从地区上看,美国工业化的进程是从殖民时期形成的东北部老工业区的加速发展开始,然后向全国,首先是向西部扩散的。19世纪60年代以前,制造业绝大部分集中在新英格兰、中部各州,中心在宾西法尼亚州中部,那里集中着全美制造业工厂数的52.7%,产值的67.4%,60年代起中心逐渐西移,1890年已移到离原中心200多英里的俄亥俄州中部,1900年,新英格兰和大西洋中部9个州的工业产值已降到52.4%。(注:石岩、陈毓:《西部开发:美国历史的重要篇章》,《学习时报》2000年8月28日。)正是经过这个阶段,美国的工业中心从东北部转移到了中西部,并在中西部建立了重工业中心,最终实现了工业化。这种结果的形成,主要得益于美国国内的经济环境。美国西部工业化的起步,只是在时间上迟于东部,由于东部的技术水平还不太高,因而西部起步时完全可以与东部在技术上保持一致。当时美国东部还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更重要的是西部开发中采矿机械,农业机械的需求都来自西部,因而西部的资本家可以更敏锐地抓住商机,开发新产品来占领市场,拥有了“近水楼台”的便利。19世纪,国际市场以及美国国内市场都呈卖方市场态势,生产出来的商品都能卖出去,这也极大地刺激了西部的资本家大干快上,很快地赶上了东部,并最终使美国成为全面发达的、标准的世界经济大国、强国。
纵观美国的西部开发,好像是在一张白纸上随意勾画美好的蓝图,而我国国内环境与美国相比就有了很大的不同。中华文明发端于黄河河源地区,与美国的“自由土地”不同,我国西部广袤的土地自有文明以来就是有主人的,最早的主人就是夏、商、周朝的统治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以说一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华夏大地更换主人的历史,“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就是很好的写照,主人从嬴政到刘邦,从李渊到赵匡胤,从朱元璋到努尔哈赤,最后一个尝试成为主人的是袁世凯。到新中国建立,华夏大地最终属于“人民”所有,“人民”也就成了主人,国家代表“人民”占有、支配着中华大地及其地上、地下的各种资源,国家给每个农民分配了最长为30年承包权的“一亩三分地”,农民基本上只能是在这块土地上讨生活,地下的矿
产资源根据《矿产资源法》第三条规定:“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国务院行使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因此,农民即使在拥有矿产资源的“自己”的土地上,也是不具有开采权、受益权的,而且,“因为他们与自己生存的土地下埋藏的东西没有任何关系”,在承包的土地受开采者破坏生存环境和经营权时都很难获得赔偿。2000年12月23日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就报道了陕北的几个农民因为石油的开采破坏了他们的耕地、水源、空气等生活和环境资源而“告天天高,告地地厚”的生活处境。(注:强世功:《科斯定理与陕北故事》,《读书》2001年第8期。)
与千百年来生活于美国土地上的以采集野果、捕鱼、狩猎为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印第安人不同,中华儿女是勤劳、勇敢、智慧的一群人,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建立了农耕文明。人们开垦荒地,扩大农业生产,向大自然索取财富,以赡养更多的人口,这种单向的,无补偿的开发会导致森林消耗、水土流失、生态失衡,使大地成为光山秃岭或浩瀚沙漠,使人们难以继续栖息和生存下去。黄河在历史上曾经灾祸频发,近代以来,由于宁夏和河套灌区农田扩大,引水过多,导致水土流失,下游经常断流,不但无水灌溉,一些地区甚至连饮水都很困难。长江以前是一条无灾害的大河,长江上游一直是历代中央政权大型工程取用木材的基地,杜牧《阿房宫赋》中“蜀山兀,阿房出”,可能便是见于记载的最早的大规模取用了。(注:蓝勇:《长江上游森林砍伐与保护的历史思考》,《光明日报》1999年7月30日。)随着清朝以来中上游的人口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