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从何而来——中国经济现状与趋势的分析
德的1/300,但却保持了更高的经济增长率、城市内更低的失业率和更高的收入增长率及民众满意度?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中国经济繁荣得益于渐进型的改革策略。渐进而慢速的改革意味着较多地保留旧体制,从而有利于保护旧体制的既得利益者,有利于维持现状和稳定。但如果多保留旧体制、多保护旧体制的既得利益者就能带来经济繁荣,那又何必付出艰巨的努力去深化改革呢?南斯拉夫实行了几十年的渐进型改革,一度赢得经济繁荣,最后终于在八十年代后期陷进经济困难的泥沼(Woodward 1995)。这一案例说明,渐进型改革对经济发展有利有弊。那么,中国的渐进型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利弊何在呢?不了解这些利与弊,就无法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走势作出判断。
上述常见的分析方法有明显的局限性,不仅是因为它们的逻辑无法有效解释中国之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同类型转型过程,还因为它们甚至常常无法解释中国存在的一些经济现象。近几年来,不少中国经济问题的观察家把注意力放在中国的股市、房地产市场、城市新兴的高档消费需求上,如果眼睛盯住这些方面,也许会觉得中国大陆的经济与香港、台湾、新加坡差别不大。但如果换一种角度,观察下列几个在中国出现过的、充满了矛盾的经济现象,就会发现中国的经济状况与市场经济国家差别很大,用市场经济的眼光和观念是无论如何也解释不通。
第一,在九十年代上半期,市场导向的乡镇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而国有部门的贡献最小;但从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来看,同期得益最多的却是为国有部门工作的员工(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课题组)。第二,在这一时期,国有部门一方面为冗员过多和工资成本增长过快而发愁,另一方面又不断增雇大量农民工。第三,在市场化程度已相当高的消费品市场上,价格的变动与市场经济中常见的情形相反,1995年以后,富裕、购买力强、需求旺盛的东部省市价格上涨少,而贫困、购买力弱、需求清淡的中西部省份价格上涨多[4]},若把这一年各省和直辖市按物价上涨幅度由低到高排列,北京、上海、天津三大繁华富裕的都市名列全国物价最低省市的前六名之内[5]。
这三个现象涉及收入分配、劳动力市场及价格决定等最基本的经济问题,在它们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未被认知的、左右着中国改革发展路径的规律,值得深入研究。理论上,究竟经济成长过程与制度转型过程是一种什么关系,这是个跨学科的新课题,新古典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理论中并没有现成答案。经济增长与稳定,可以被看成只是个宏观经济问题,但在制度转型中它的实现却不仅仅是由货币财政政策决定的;制度转型中这些宏观经济现象的微观经济社会基础在逐步改变,改变的实际过程事实上并不是执政者或学者的纯粹理性设计的结果,而是由利益攸关的当事各方相互影响、妥协形成的,因此是一个社会政治过程。要判断制度转型中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应当注意用跨学科的眼光,把经济发展过程放到现实的社会演变过程中去观察。
二、港台资本送来的繁荣
中国的经济今后会象它过去那样快速成长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分析八、九十年代经济繁荣的成因,看这些曾促使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今后是否仍然有效。若仅仅根据中国过去的经济增长记录推测未来的成长,就只能作简单、肤浅的判断。
中国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都出现过经济繁荣,但两次繁荣的经济原因完全不同,第一次是由城乡居民迅速扩大的消费需求推动的,而第二次则来源于外资推动的投资高潮。到八十年代末期,推动前一次繁荣的消费需求已经欲振乏力;1990—1991年中国经济曾经陷入相当严重的经济萧条,政府用了各种办法,都未能有效地解决消费疲软、工商库存倍增、制造业衰退等问题。当时,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完全没有料到,仅仅是一年之后,中国经济突然又迎来了难以置信的增长和繁荣。如果没有九十年代外资的大量涌入,第二次繁荣就没有根基。然而,这一轮外资投资高潮不可能长期延续下去,因此也无法指望重新出现一轮由外资推动的经济繁荣。
为什么八十年代的繁荣会消失呢?从1983年到1988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中国经济经历了将近六年的持续繁荣,这主要是由消费需求推动的。城乡居民收入连年上升后出现了对食品、服装、耐用消费品的旺盛需求,这一需求引导投资集中到消费品工业,再带动重工业的增长。但是,八十年代末出现了两个影响经济继续繁荣的现象,一是农民的购买力增长缓慢,占人口75%的农村市场需求不旺;另一个是,城市居民收入虽然继续上升,但城市家庭的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已接近饱和,对食品和服装等日常用品的需求弹性相对稳定。九十年代初,稳定而缓慢上升的消费需求[6],已经无法象八十年代那样成为整体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动力,因此经济萧条期持续了一年多。
在中国,需求增长减缓对政府和企业的压力远大于市场经济国家的情形。中国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表现为投资的分散化、小型化、轻型化和“短平快”倾向,不仅国有企业这样做,乡镇企业更是如此;结果导致加工工业中越来越多的行业出现了重复投资、行业性过度扩张等问题。很多行业生产能力过剩、成本过高,在需求正常的年份开工不足、出现亏损,而只有当需求过度膨胀时才可能充分开工、有所盈利。(程晓农、吴仁洪 1987)因为产业结构扭曲而造成了相当多的企业对需求膨胀的依赖性极强,需求稍有收缩,就会有很多企业因产品滞销,亏损严重而陷入困境,由此带来税收萎缩,企业间“三角债”迅速增加,甚至导致部分员工生活困难、社会不稳定。所以,中国经济界都知道,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中有一种内生的对扩张需求的要求,这并不仅仅是源于地方政府领导人和企业主管的好大喜功,还因为只有在需求扩张、经济高度繁荣时,那些开工不足、亏损严重的企业才有机会减亏微利、缓“一口气”。但如果在消费或投资需求上未出现新的集中、强盛的需求热点,即使政府松动银根、企业增加生产,也只会导致产品过量积压,而很难维持经济的持续繁荣。1990年政府刺激经济复苏的措施未能奏效,就是因为这个原因。&nbs p;
扩张需求必然会受到现存经济结构的制约,在产业结构失衡的情况下,在加工工业内寻求新的可扩张行业的选择空间趋于缩小,也就是说,加工工业中很难形成新的强盛的投资需求。实际上,要在今天的中国有效地扩张消费或投资需求,主要的可能性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居民消费结构出现大的变化,从而带来新的消费品需求,这取决于居民购买力的快速增长以及消费行为的相应变化;其次是大幅度扩大出口,这要借助大量外商的帮助与合作;再次是出现对房地产开发的强大需求,这主要靠外商推动,因为国内城市居民依赖福利性公宅配给,既无财力、也无动力去作大规模房地产投资。非常凑巧,在九十年代上半期,这三种可能性都变成了现实。
1992年中国的经济开始进入又一轮繁荣,由投资需求直接和间接拉动的因素占整个经济增长的六成以上,中国有的经济学家提出,八十年代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是消费主导型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8783.html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中国经济繁荣得益于渐进型的改革策略。渐进而慢速的改革意味着较多地保留旧体制,从而有利于保护旧体制的既得利益者,有利于维持现状和稳定。但如果多保留旧体制、多保护旧体制的既得利益者就能带来经济繁荣,那又何必付出艰巨的努力去深化改革呢?南斯拉夫实行了几十年的渐进型改革,一度赢得经济繁荣,最后终于在八十年代后期陷进经济困难的泥沼(Woodward 1995)。这一案例说明,渐进型改革对经济发展有利有弊。那么,中国的渐进型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利弊何在呢?不了解这些利与弊,就无法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走势作出判断。
上述常见的分析方法有明显的局限性,不仅是因为它们的逻辑无法有效解释中国之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同类型转型过程,还因为它们甚至常常无法解释中国存在的一些经济现象。近几年来,不少中国经济问题的观察家把注意力放在中国的股市、房地产市场、城市新兴的高档消费需求上,如果眼睛盯住这些方面,也许会觉得中国大陆的经济与香港、台湾、新加坡差别不大。但如果换一种角度,观察下列几个在中国出现过的、充满了矛盾的经济现象,就会发现中国的经济状况与市场经济国家差别很大,用市场经济的眼光和观念是无论如何也解释不通。
第一,在九十年代上半期,市场导向的乡镇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而国有部门的贡献最小;但从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来看,同期得益最多的却是为国有部门工作的员工(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课题组)。第二,在这一时期,国有部门一方面为冗员过多和工资成本增长过快而发愁,另一方面又不断增雇大量农民工。第三,在市场化程度已相当高的消费品市场上,价格的变动与市场经济中常见的情形相反,1995年以后,富裕、购买力强、需求旺盛的东部省市价格上涨少,而贫困、购买力弱、需求清淡的中西部省份价格上涨多[4]},若把这一年各省和直辖市按物价上涨幅度由低到高排列,北京、上海、天津三大繁华富裕的都市名列全国物价最低省市的前六名之内[5]。
这三个现象涉及收入分配、劳动力市场及价格决定等最基本的经济问题,在它们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未被认知的、左右着中国改革发展路径的规律,值得深入研究。理论上,究竟经济成长过程与制度转型过程是一种什么关系,这是个跨学科的新课题,新古典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理论中并没有现成答案。经济增长与稳定,可以被看成只是个宏观经济问题,但在制度转型中它的实现却不仅仅是由货币财政政策决定的;制度转型中这些宏观经济现象的微观经济社会基础在逐步改变,改变的实际过程事实上并不是执政者或学者的纯粹理性设计的结果,而是由利益攸关的当事各方相互影响、妥协形成的,因此是一个社会政治过程。要判断制度转型中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应当注意用跨学科的眼光,把经济发展过程放到现实的社会演变过程中去观察。
二、港台资本送来的繁荣
中国的经济今后会象它过去那样快速成长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分析八、九十年代经济繁荣的成因,看这些曾促使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今后是否仍然有效。若仅仅根据中国过去的经济增长记录推测未来的成长,就只能作简单、肤浅的判断。
中国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都出现过经济繁荣,但两次繁荣的经济原因完全不同,第一次是由城乡居民迅速扩大的消费需求推动的,而第二次则来源于外资推动的投资高潮。到八十年代末期,推动前一次繁荣的消费需求已经欲振乏力;1990—1991年中国经济曾经陷入相当严重的经济萧条,政府用了各种办法,都未能有效地解决消费疲软、工商库存倍增、制造业衰退等问题。当时,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完全没有料到,仅仅是一年之后,中国经济突然又迎来了难以置信的增长和繁荣。如果没有九十年代外资的大量涌入,第二次繁荣就没有根基。然而,这一轮外资投资高潮不可能长期延续下去,因此也无法指望重新出现一轮由外资推动的经济繁荣。
为什么八十年代的繁荣会消失呢?从1983年到1988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中国经济经历了将近六年的持续繁荣,这主要是由消费需求推动的。城乡居民收入连年上升后出现了对食品、服装、耐用消费品的旺盛需求,这一需求引导投资集中到消费品工业,再带动重工业的增长。但是,八十年代末出现了两个影响经济继续繁荣的现象,一是农民的购买力增长缓慢,占人口75%的农村市场需求不旺;另一个是,城市居民收入虽然继续上升,但城市家庭的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已接近饱和,对食品和服装等日常用品的需求弹性相对稳定。九十年代初,稳定而缓慢上升的消费需求[6],已经无法象八十年代那样成为整体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动力,因此经济萧条期持续了一年多。
在中国,需求增长减缓对政府和企业的压力远大于市场经济国家的情形。中国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表现为投资的分散化、小型化、轻型化和“短平快”倾向,不仅国有企业这样做,乡镇企业更是如此;结果导致加工工业中越来越多的行业出现了重复投资、行业性过度扩张等问题。很多行业生产能力过剩、成本过高,在需求正常的年份开工不足、出现亏损,而只有当需求过度膨胀时才可能充分开工、有所盈利。(程晓农、吴仁洪 1987)因为产业结构扭曲而造成了相当多的企业对需求膨胀的依赖性极强,需求稍有收缩,就会有很多企业因产品滞销,亏损严重而陷入困境,由此带来税收萎缩,企业间“三角债”迅速增加,甚至导致部分员工生活困难、社会不稳定。所以,中国经济界都知道,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中有一种内生的对扩张需求的要求,这并不仅仅是源于地方政府领导人和企业主管的好大喜功,还因为只有在需求扩张、经济高度繁荣时,那些开工不足、亏损严重的企业才有机会减亏微利、缓“一口气”。但如果在消费或投资需求上未出现新的集中、强盛的需求热点,即使政府松动银根、企业增加生产,也只会导致产品过量积压,而很难维持经济的持续繁荣。1990年政府刺激经济复苏的措施未能奏效,就是因为这个原因。&nbs p;
扩张需求必然会受到现存经济结构的制约,在产业结构失衡的情况下,在加工工业内寻求新的可扩张行业的选择空间趋于缩小,也就是说,加工工业中很难形成新的强盛的投资需求。实际上,要在今天的中国有效地扩张消费或投资需求,主要的可能性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居民消费结构出现大的变化,从而带来新的消费品需求,这取决于居民购买力的快速增长以及消费行为的相应变化;其次是大幅度扩大出口,这要借助大量外商的帮助与合作;再次是出现对房地产开发的强大需求,这主要靠外商推动,因为国内城市居民依赖福利性公宅配给,既无财力、也无动力去作大规模房地产投资。非常凑巧,在九十年代上半期,这三种可能性都变成了现实。
1992年中国的经济开始进入又一轮繁荣,由投资需求直接和间接拉动的因素占整个经济增长的六成以上,中国有的经济学家提出,八十年代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是消费主导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