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从何而来——中国经济现状与趋势的分析
那么,他们必然会要求政府继续保护国有部门。
表6. 城镇从业者当中国有部门员工的比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 份 |1984|1988|1990|1992|1993|199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 重 |70.6|70.0|70.2|69.7|68.4|66.7
国有企业员工比重|55.0|53.7|53.3|52.7|51.3|48.8
事业单位员工比重|15.6|16.3|16.9|17.0|17.1|17.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分行业从业人员”表。
既然在九十年代上半期,国有部门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弱,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它就应该在资源配置中出让较多的份额给效率更高、竞争力更强的非国有部门。真实情况如何呢?中国国内有一项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国有工业产出比重的下降速度大大快于其资本比重的下降速度(郭克莎 1994)。在1980到1988年的第一个阶段,工业产出比重下降,同时工业资本、工业劳动力这两个比重也显著下降,这说明国有部门的资本和劳动力资源份额确实在向非国有部门转移,尽管转移的速度不如市场份额的转移那么快;而在1988年到1992年的第二个阶段,情形就不同了,虽然国有工业的实际产出和市场份额继续大幅度下滑,但国有工业占用的资本份额只有小幅度地减少,工业劳动力的比重甚至不变,国有部门向非国有部门转移资源份额的过程明显地放慢,这表明对国有部门的保护主义政策限制了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见表7)可以说,1989年以前的改革在引导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方面明显比1989年以后的政策要有效得多;在后一阶段里,尽管一般的看法是改革取得了全面进展,但事实上这一时期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能力反而受到种种限制,还不如前一个阶段。
表7. 国有部门在工业产出、资本和劳动力中的比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产出 工业资本 工业劳动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80 81.5 86.7 64.6
1988 68.2 77.2 56.6
1992 56.9 73.1 56.5
1992 比 1980 -24.6 -13.6 -8.1
1988 比 1980 -13.3 -9.5 -8.0
1992 比 1988 -11.3 -4.1 -0.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此表中工业产出指工业净产值,按不变价格计算。
数据来源:转引自郭克莎“中国所有制结构变动与资源总配置效应”一文(1994)。
进入九十年代后,国有工业的困难日益严重,盈利率过低,在国有部门内出现了一种把资本转向第三产业、籍此谋利的倾向(即“发展三产”)。如果把第三产业也纳入分析,从国民经济这个大范围来看,则对国有部门的保护主义政策的效果更为明显。表5显示出,在1992年全国金融资源(贷款)里国有部门占用的份额将近80%,而该部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40%多。从1985到1992年,国有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了6个百分点,但同期国有部门占用金融资源份额只下降了4.7个百分点;而从1992到1994年,国有部门的产出份额继续下降,但占用的金融资源份额反而上升了1.5个百分点。1993、1994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分别是百分之24%和20%[12],而银行贷款利率仅10%[13]。在这种情况下,国有部门能够以低利率优先获得大量贷款,仅仅通过利率上的好处就能获取10%以上的资金利润率。这实际上意味着,当国家财政对国有部门不能再大量提供补贴后,国家银行用低息贷款的方式提供着另一种补贴。尽管享受着这样巨额的金融补贴,国有工业的实际资金利润率仍然不到3%[14],而实际上这一点微薄的利润也是银行补贴的结果;而乡镇企业融资时则可能要付出比国有企业的贷款利率高一至两倍的利率,但乡镇企业却仍然能够获得5%以上的资金利润率[15]。1996年通货膨胀率降到贷款利率以下后,银行的金融补贴消失,结果整个国有工业从总体上计算,就亏大于盈、不再产生利润了。
这种现象进一步说明,不能简单地用国民生产总值里国有、非国有部门比重的变化来判断经济体制的效率是否提高。判断一个经济机制是否有效的依据是资源配置是否改善,即使国民生产总值中高效率生产者(非国有部门)产出的部分增加了,这也并不一定意味着整个国民经济里资本、劳动力等经济资源的有效利用获得同步改善。因为,非国有部门的扩张只是反映了由它支配的一小部分资源得到了更有效的利用,而与此同时,由政府操纵的、决定主要资源配置的经济机制却把更多的经济资源投入到低效率生产者手中去了,因此整个经济体系的效率很可能不是改善而是下降了。
国有部门在竞争中丢掉了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但仍然能够通过国有垄断性金融机构操纵金融资源的分配,使自己占用的金融资源份额不至于减少,这种现象可以被称为国有部门在“汲取”国民经济资源。这个“汲取”过程的经济社会效果有正负两个方面,合起来就是“汲取”过程产生的“汲取效应”。其正面的效应是,“汲取”过程有助于扶持城市消费需求,稳定城市社会,从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8783.html
表6. 城镇从业者当中国有部门员工的比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 份 |1984|1988|1990|1992|1993|199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 重 |70.6|70.0|70.2|69.7|68.4|66.7
国有企业员工比重|55.0|53.7|53.3|52.7|51.3|48.8
事业单位员工比重|15.6|16.3|16.9|17.0|17.1|17.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分行业从业人员”表。
既然在九十年代上半期,国有部门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弱,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它就应该在资源配置中出让较多的份额给效率更高、竞争力更强的非国有部门。真实情况如何呢?中国国内有一项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国有工业产出比重的下降速度大大快于其资本比重的下降速度(郭克莎 1994)。在1980到1988年的第一个阶段,工业产出比重下降,同时工业资本、工业劳动力这两个比重也显著下降,这说明国有部门的资本和劳动力资源份额确实在向非国有部门转移,尽管转移的速度不如市场份额的转移那么快;而在1988年到1992年的第二个阶段,情形就不同了,虽然国有工业的实际产出和市场份额继续大幅度下滑,但国有工业占用的资本份额只有小幅度地减少,工业劳动力的比重甚至不变,国有部门向非国有部门转移资源份额的过程明显地放慢,这表明对国有部门的保护主义政策限制了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见表7)可以说,1989年以前的改革在引导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方面明显比1989年以后的政策要有效得多;在后一阶段里,尽管一般的看法是改革取得了全面进展,但事实上这一时期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能力反而受到种种限制,还不如前一个阶段。
表7. 国有部门在工业产出、资本和劳动力中的比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产出 工业资本 工业劳动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80 81.5 86.7 64.6
1988 68.2 77.2 56.6
1992 56.9 73.1 56.5
1992 比 1980 -24.6 -13.6 -8.1
1988 比 1980 -13.3 -9.5 -8.0
1992 比 1988 -11.3 -4.1 -0.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此表中工业产出指工业净产值,按不变价格计算。
数据来源:转引自郭克莎“中国所有制结构变动与资源总配置效应”一文(1994)。
进入九十年代后,国有工业的困难日益严重,盈利率过低,在国有部门内出现了一种把资本转向第三产业、籍此谋利的倾向(即“发展三产”)。如果把第三产业也纳入分析,从国民经济这个大范围来看,则对国有部门的保护主义政策的效果更为明显。表5显示出,在1992年全国金融资源(贷款)里国有部门占用的份额将近80%,而该部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40%多。从1985到1992年,国有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了6个百分点,但同期国有部门占用金融资源份额只下降了4.7个百分点;而从1992到1994年,国有部门的产出份额继续下降,但占用的金融资源份额反而上升了1.5个百分点。1993、1994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分别是百分之24%和20%[12],而银行贷款利率仅10%[13]。在这种情况下,国有部门能够以低利率优先获得大量贷款,仅仅通过利率上的好处就能获取10%以上的资金利润率。这实际上意味着,当国家财政对国有部门不能再大量提供补贴后,国家银行用低息贷款的方式提供着另一种补贴。尽管享受着这样巨额的金融补贴,国有工业的实际资金利润率仍然不到3%[14],而实际上这一点微薄的利润也是银行补贴的结果;而乡镇企业融资时则可能要付出比国有企业的贷款利率高一至两倍的利率,但乡镇企业却仍然能够获得5%以上的资金利润率[15]。1996年通货膨胀率降到贷款利率以下后,银行的金融补贴消失,结果整个国有工业从总体上计算,就亏大于盈、不再产生利润了。
这种现象进一步说明,不能简单地用国民生产总值里国有、非国有部门比重的变化来判断经济体制的效率是否提高。判断一个经济机制是否有效的依据是资源配置是否改善,即使国民生产总值中高效率生产者(非国有部门)产出的部分增加了,这也并不一定意味着整个国民经济里资本、劳动力等经济资源的有效利用获得同步改善。因为,非国有部门的扩张只是反映了由它支配的一小部分资源得到了更有效的利用,而与此同时,由政府操纵的、决定主要资源配置的经济机制却把更多的经济资源投入到低效率生产者手中去了,因此整个经济体系的效率很可能不是改善而是下降了。
国有部门在竞争中丢掉了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但仍然能够通过国有垄断性金融机构操纵金融资源的分配,使自己占用的金融资源份额不至于减少,这种现象可以被称为国有部门在“汲取”国民经济资源。这个“汲取”过程的经济社会效果有正负两个方面,合起来就是“汲取”过程产生的“汲取效应”。其正面的效应是,“汲取”过程有助于扶持城市消费需求,稳定城市社会,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