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经济”正在重新崛起?
一 “新经济”:“结构性”抑或“周期性”问题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经济长期、高速、持续地扩张,出现了一系列150多年未遇的新现象。为此,2001年度《美国总统经济报告》(注:克林顿总统最后一任报告。)实际上成了“新经济”的专题研究。(注:《美国总统经济报告:2001年》,萧琛等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在这部报告中,总统的经济顾问(几位权威的经济学家)对“新经济”的定义是“国民经济增长业绩的一种提升”,而提出“新经济”的理由是:“周期性因素”在新的经济扩张中的贡献度已经小于“结构性因素”。
从经济“业绩”角度看,这样界定“新经济”也许并不难以理解。但应该指出,这样的定义势必会导致一种自我否定。因为:既然将“新经济”视为一种“好”的经济(运行“态势”),那么,一旦经济形势“不好”,则就不应该继续坚持“新经济”概念才是。换句话说,既然“新经济”是经济周期波动的产物,那么其忽隐忽现也就是理所当然之事。不幸言中:一年后,面对经济不景气,布什总统任职第一年的经济报告(注:小布什总统的第一任报告。)中就提出了“是否还有‘新经济’之说”等问题,并开辟了一个专栏来加以讨论。总之,上述两部报告的概念不统一,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美国经济学权威们的某种尴尬。
“新经济”是什么?不同的学者对此也许有不同的理解。在美国,较早谈论“新经济”的学者是商业周刊的主编斯蒂芬·谢波德。他于1997年11月提出了“新经济”概念,(注:Stephen B.Shepard,"The New Economy:What It Really Means?"Business Week,
1997,11,17,p.38.)指出“新经济”具有六个特征:实际GDP大幅度增长,公司运营利润上涨,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进出口之和占GDP的比例上升,GDP增长中高科技的贡献度比重上升。更早的争论是“新周期”问题,1997年8月由迈克尔·曼德尔首次提出。1998年6月,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多恩·布什进一步讨论了周期消失等问题。(注:Rudi Dombusch,"Growth Forever",The Wall Street Journal,July 30,1998.)同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董事长兼主编莫蒂默·朱克曼发表《第二个美国世纪》,认为新型繁荣源于一系列制度结构优势,并非不可持续。(注:Mortimer B.Zucherman,"A Second American Century,"Foreign Affairs,July/August
1997,p.65.)
“新经济”实质是经济体制的“信息化”和“全球化”。斯蒂芬·谢波德也认为经济运行之所以发生上述六大变化,深刻的原因在于经济出现了信息化和全球化这种结构性的变革。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耶克曾认为,世界上的经济有两种:一种是有了“权”才能买“钱”的经济,另一种是有了“钱”才能买“权”的经济。而当今的“新经济”则是“第三种经济”,即有了“智能”,就能去“买钱”和“买权”的经济。在“新经济”中,“经济剩余”的瓜分权威将不再是“达官”和“富豪”,而是“智士”和“仁人”。
就产业结构而言,提供“信息(服务)品”的重要性已经空前增长。“信息品”的消费主体是人脑,主导产品形式是服务:让人知道得更多、更富有效率,更能专注于创造和迅捷地进行决策。信息品研制成本极高,但边际追加(复制)成本却极低。就营销而言,信息品可以反复地卖出,新产品中实际更新成分通常并不大。信息品的价值往往取决于其流行程度和人们的(信心)偏好。用得再顺手的软件,若不再继续通行,则势必很快一文不值;反之亦然。这就是所谓的网络效应:物品的价值取决于它的流行程度。
股票期权、外汇、衍生资本等,信息品成分也很高。在很多场合,其资产定价往往取决于它的虚体经济(也称镜像经济)属性,而非支撑它的实体经济。股市行情的涨落往往只是因为某一条新闻而致。对冲基金业绩也往往取决于它的“跨时空判定能力”的高下,而非它所吸引和积累的资产的规模。“风险投资”的特征也并不在于有无风险,而在于它跨时空经营的规模是否足够、能力是否游刃有余。正是由于这些新型产业在整个经济中已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才需要认定和研究新的经济学命题。同理,也正是由于这样一种结构性的变动,才导致当前美国经济的衰退和复苏同“传统经济周期”迥异。
二 “新兴产业急剧下挫”和“制度危机”导致衰退难以判定
由于先前经济周期扩张的超长性质、“衰退”的产业结构特征,加上企业财务等制度危机以及恐怖主义袭击,导致这场衰退的时间和性质很难判定。规范的指标体系认为:经济增长必须连续两个季度下降才能判定为衰退。而这次衰退中,至今还未曾出现过连续两个季度的负增长情况。对此,美国财政部长奥尼尔甚至于2002年3月5日正式声明:“美国经济并未出现衰退。”
考虑到统计数据的质量,并就GDP的增长而言,这场衰退的确应该说是处在“是”与“非”之间。一方面,经济增长的速度并不慢;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波动异常剧烈。2000年第二季度,美国GDP的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增长率从半年前8.3%的峰值下降到5.6%;第三、第四季度又进一步下降到2.2%和1.0%。(注:CF: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esident,February 2001,p.278.)即使到2001年,前两个季度实际GDP增长率也还能维持较低的增长水平;只是到了第三季度才跌到了-1.3%,不过到第四季度却又回升到了2.7%。(注:2001年第4季度及以后的数字来源自: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esident,2003,Chart 1-1.)2002年第一季度又一次跃升到5%,然而第二季度则又再度滑落到1.3%;(注:折合年率,见《亚洲华尔街》网络版,2002年8月9日。)第三季度为4%,第四季度是1.1%。
美国商业周期专门研究机构NBER的裁定是:尽管美国经济在2000年上半年就已经显现疲软迹象,但“经济衰退”还是从2001年3月才明确开始。NBER所依据的4个重要的指标是:“工业生产总值”、“制造业和商业的实际销售额”、“就业率”和“扣除转移支付后的实际个人收入”。工业生产是在2000年1月达到高峰,制造业和商业的实际销售额是在2000年
经济周期理论很多,通常可分成长、中、短三类。从现实看,这次“衰退”主要问题是出在“短周期”(3年左右的基钦周期)和数十年的长期制度调整周期方面。首先,衰退主要发生在信息技术(IT)等新兴产业,主要特征是人力资源结构性过剩。NBER判定衰退时间时最强调的指标也是“失业”(更确切地说是大批白领人员被裁)。其次,企业赢利模式的康复是经济制度调整的关键任务。在十多年的经济长期持续高速扩张中,金融创新、期权激励、虚假的财务信息和统计信息,“人为成分”很重的“长期牛市”,导致企业赢利中不健康成分很大,很难持续下去。最后,传统的8年左右的中周期经济增长指标,由于所累积的“新经济剩余”和新型调控,并不曾表现出(连续)中断。也就是说:中周期“增长中断”并未出现,传统的判定尺度当然无“用武”之地。其结果必然是难以判断“衰退”,以至于N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8808.html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经济长期、高速、持续地扩张,出现了一系列150多年未遇的新现象。为此,2001年度《美国总统经济报告》(注:克林顿总统最后一任报告。)实际上成了“新经济”的专题研究。(注:《美国总统经济报告:2001年》,萧琛等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在这部报告中,总统的经济顾问(几位权威的经济学家)对“新经济”的定义是“国民经济增长业绩的一种提升”,而提出“新经济”的理由是:“周期性因素”在新的经济扩张中的贡献度已经小于“结构性因素”。
从经济“业绩”角度看,这样界定“新经济”也许并不难以理解。但应该指出,这样的定义势必会导致一种自我否定。因为:既然将“新经济”视为一种“好”的经济(运行“态势”),那么,一旦经济形势“不好”,则就不应该继续坚持“新经济”概念才是。换句话说,既然“新经济”是经济周期波动的产物,那么其忽隐忽现也就是理所当然之事。不幸言中:一年后,面对经济不景气,布什总统任职第一年的经济报告(注:小布什总统的第一任报告。)中就提出了“是否还有‘新经济’之说”等问题,并开辟了一个专栏来加以讨论。总之,上述两部报告的概念不统一,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美国经济学权威们的某种尴尬。
“新经济”是什么?不同的学者对此也许有不同的理解。在美国,较早谈论“新经济”的学者是商业周刊的主编斯蒂芬·谢波德。他于1997年11月提出了“新经济”概念,(注:Stephen B.Shepard,"The New Economy:What It Really Means?"Business Week,
1997,11,17,p.38.)指出“新经济”具有六个特征:实际GDP大幅度增长,公司运营利润上涨,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进出口之和占GDP的比例上升,GDP增长中高科技的贡献度比重上升。更早的争论是“新周期”问题,1997年8月由迈克尔·曼德尔首次提出。1998年6月,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多恩·布什进一步讨论了周期消失等问题。(注:Rudi Dombusch,"Growth Forever",The Wall Street Journal,July 30,1998.)同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董事长兼主编莫蒂默·朱克曼发表《第二个美国世纪》,认为新型繁荣源于一系列制度结构优势,并非不可持续。(注:Mortimer B.Zucherman,"A Second American Century,"Foreign Affairs,July/August
1997,p.65.)
“新经济”实质是经济体制的“信息化”和“全球化”。斯蒂芬·谢波德也认为经济运行之所以发生上述六大变化,深刻的原因在于经济出现了信息化和全球化这种结构性的变革。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耶克曾认为,世界上的经济有两种:一种是有了“权”才能买“钱”的经济,另一种是有了“钱”才能买“权”的经济。而当今的“新经济”则是“第三种经济”,即有了“智能”,就能去“买钱”和“买权”的经济。在“新经济”中,“经济剩余”的瓜分权威将不再是“达官”和“富豪”,而是“智士”和“仁人”。
就产业结构而言,提供“信息(服务)品”的重要性已经空前增长。“信息品”的消费主体是人脑,主导产品形式是服务:让人知道得更多、更富有效率,更能专注于创造和迅捷地进行决策。信息品研制成本极高,但边际追加(复制)成本却极低。就营销而言,信息品可以反复地卖出,新产品中实际更新成分通常并不大。信息品的价值往往取决于其流行程度和人们的(信心)偏好。用得再顺手的软件,若不再继续通行,则势必很快一文不值;反之亦然。这就是所谓的网络效应:物品的价值取决于它的流行程度。
股票期权、外汇、衍生资本等,信息品成分也很高。在很多场合,其资产定价往往取决于它的虚体经济(也称镜像经济)属性,而非支撑它的实体经济。股市行情的涨落往往只是因为某一条新闻而致。对冲基金业绩也往往取决于它的“跨时空判定能力”的高下,而非它所吸引和积累的资产的规模。“风险投资”的特征也并不在于有无风险,而在于它跨时空经营的规模是否足够、能力是否游刃有余。正是由于这些新型产业在整个经济中已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才需要认定和研究新的经济学命题。同理,也正是由于这样一种结构性的变动,才导致当前美国经济的衰退和复苏同“传统经济周期”迥异。
二 “新兴产业急剧下挫”和“制度危机”导致衰退难以判定
由于先前经济周期扩张的超长性质、“衰退”的产业结构特征,加上企业财务等制度危机以及恐怖主义袭击,导致这场衰退的时间和性质很难判定。规范的指标体系认为:经济增长必须连续两个季度下降才能判定为衰退。而这次衰退中,至今还未曾出现过连续两个季度的负增长情况。对此,美国财政部长奥尼尔甚至于2002年3月5日正式声明:“美国经济并未出现衰退。”
考虑到统计数据的质量,并就GDP的增长而言,这场衰退的确应该说是处在“是”与“非”之间。一方面,经济增长的速度并不慢;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波动异常剧烈。2000年第二季度,美国GDP的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增长率从半年前8.3%的峰值下降到5.6%;第三、第四季度又进一步下降到2.2%和1.0%。(注:CF: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esident,February 2001,p.278.)即使到2001年,前两个季度实际GDP增长率也还能维持较低的增长水平;只是到了第三季度才跌到了-1.3%,不过到第四季度却又回升到了2.7%。(注:2001年第4季度及以后的数字来源自: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esident,2003,Chart 1-1.)2002年第一季度又一次跃升到5%,然而第二季度则又再度滑落到1.3%;(注:折合年率,见《亚洲华尔街》网络版,2002年8月9日。)第三季度为4%,第四季度是1.1%。
美国商业周期专门研究机构NBER的裁定是:尽管美国经济在2000年上半年就已经显现疲软迹象,但“经济衰退”还是从2001年3月才明确开始。NBER所依据的4个重要的指标是:“工业生产总值”、“制造业和商业的实际销售额”、“就业率”和“扣除转移支付后的实际个人收入”。工业生产是在2000年1月达到高峰,制造业和商业的实际销售额是在2000年
8月达到高峰,就业率是在2001年3月达到高峰,而实际个人收入则至今还没有达到峰值。上述指标峰值如此松散则表明:衰退的裁定在很大程度上要靠主观因素。
经济周期理论很多,通常可分成长、中、短三类。从现实看,这次“衰退”主要问题是出在“短周期”(3年左右的基钦周期)和数十年的长期制度调整周期方面。首先,衰退主要发生在信息技术(IT)等新兴产业,主要特征是人力资源结构性过剩。NBER判定衰退时间时最强调的指标也是“失业”(更确切地说是大批白领人员被裁)。其次,企业赢利模式的康复是经济制度调整的关键任务。在十多年的经济长期持续高速扩张中,金融创新、期权激励、虚假的财务信息和统计信息,“人为成分”很重的“长期牛市”,导致企业赢利中不健康成分很大,很难持续下去。最后,传统的8年左右的中周期经济增长指标,由于所累积的“新经济剩余”和新型调控,并不曾表现出(连续)中断。也就是说:中周期“增长中断”并未出现,传统的判定尺度当然无“用武”之地。其结果必然是难以判断“衰退”,以至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