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
摘 要:西部大开发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需要解决一些关键性问题,包括放弃紧缩政策,启动需求;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利用新的政策机遇,解决国有企业历史负担等问题。
关键词:西部开发;启动需求;结构调整;新兴产业;政策机遇
一、放弃紧缩政策,启动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从1996年开始,我国经济基本上是低速增长,如果继续这样低速下去,对我国未来的发展影响很大,所以,从2000年开始,我国要大规模地启动经济。这次我们讲启动经济,其核心是解决市场需求严重不足的问题。因为从1996年以后,我国经济从宏观上讲已经进入市场需求严重不足的时期。当时就有人主张应该放弃紧缩政策,实行启动经济、启动需求的新政策。
(一)选准投资方向,加大投资力度
因为总需求中的50%左右是投资需求,投资需求起不来,整个需求就不会起来。原来我们定的投资方向,就是基础设施建设。2000年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四个投资方向,这四个方向是:(1)技术改造投资。技术改造投资的口子很宽,今年基本上都是贴息贷款。只要符合国家计委提出的项目,基本上都是全面放开的。(2)环境投资。今年的环境投资预算做得比较大,是建国以来投资最多的一年。(3)农村的城市化。海外经济学家到中国来考察的时候,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实际是很穷的,为什么东西多得卖不掉?他们考察的结果是中国的农村比重太大,最后得出个没有中国农村的城市化,中国就不会有现代化的结论。因而这次我们讲启动需求,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就是启动农村的城市化建设。(4)西部开发。实际上,这次西部开发的直接原因就是解决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从1995年之后,西部的市场需求一直往下掉,这么大的西部没有市场需求,那么整个市场需求当然起不来。为了启动需求,我们必须想办法开发西部。
要使西部的需求增长起来,一是国家要加大投资,二是要吸引东部资金和外资进入西部。就吸引外资和东部资金来看,制定一项政策就可以解决问题,那就是东部不能干的事可以在西部干。比如说,现在东部的股票交易所有两个,能否在西部再搞一个1000万股以上的交易所;同时银行体系能不能在西部作为改革试验重点,促进非国有银行在西部的发展。如果这些确定了,那么资金肯定会过来。这就是说,这次西部开发不是为了解决开发西部资源的问题,而主要是让它的需求尽快增长起来。所以西部开发也成了我们今年投资的重要方向之一。这五个投资方向恰恰是我们国家供给方面的短缺,故我们投资下去之后,只能拉动需求,而不会造成供给的过大或不成比例。
(二)调整消费政策,启动消费需求
消费需求是我们的最终需求,消费需求起不来,整个需求也就起不来。在启动消费需求上要搞好六个调整:
1. 调整消费观念。媒体要改变在消费观念上作宣传的内容。过去我们宣传的是勒紧裤带过紧日子,到节假日我们又要讲勤俭节约过一个节日;现在我们的口号变为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节假日又推出新鲜的假日经济,如去年国庆节放假7天,结果大城市的消费几乎翻了一番。原来我们讲勤俭办喜事,提倡集体结婚;现在提倡结婚的个性化。这就是说,要把原来的消费观念适当调整到现代的消费观念上来。
2. 调整消费方式。从消费资金来源上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收入性消费,即自己赚钱来消费;另一类是信贷性消费,即借钱消费。这两种消费在人们的消费结构中应该成比例,而目前我国居民收入性消费比重太大,信贷性消费几乎没有。不启动信贷性消费这个方式不行。现在,我们实际已进入第三次消费的升级换代时期,也就是私人住房、私人小轿车、私人现代通讯设施时期,其支付量很大。如果仅靠个人去赚钱消费,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形成消费能力,而目前我们在这方面的生产能力都已经开始接近世界水平,但我们消费不起,国家也就无法发展,因而要加大消费信贷的比重。过去我们批资本主义时,有一条就是腐朽性问题,腐朽性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每个人都是银行的债务人。我们国家谁都不欠银行的钱,但结果却发现是我们错了。人家欠银行的钱有好房子住,有好车开;我们不欠银行的钱,既没房子住,也没车开。看来不是什么腐朽性问题,恐怕是我们操作上不太现代化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在这方面加大一点调整。实际上,世界各国基本上都是靠信贷消费来推动经济发展的。
3. 加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现在我们大家之所以不敢消费,是因为有后顾之忧。我们没有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所以大家赚了钱都要储蓄。为此,今年中央决定加大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且政策力度很大。比如说国家已经同意国有企业可出卖自己的资产来解决社会保障问题,口子放得很开,目的在于能够使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消费能够有所回升。
4. 价格政策。过去我们一直实行降价的政策,好像经济学早有一个规律,价格越低,大家越有钱消费。但是结果发现,中国人有个特点,他(她)属于买高不买低的一个阶层,越降价大家越不买。所以2000年价格政策的调整就是提价。首先从国家掌握的那些公共产品开始,最后到一般的加工工业产品,价格都要陆续反弹。反弹的目的是想启动消费。
5. 存款利率。现在有几种观点,如有的人说,为了启动消费应继续降息,理由是我们的年存款真实利率还有6%。我是不太主张今年再降息,因为降息的结果对老百姓消费作用并不大。中国的老百姓存钱,主要是为了社会保障,而不是什么投资问题。我主张现在可以借这个机会放开利率,走利率市场化的路子。
6. 收入政策。收入政策调整的主要方向就是应普遍提高收入,今年提高的幅度还要大一点,而且全社会受益的幅度也要大一点。
(三)增加货币供应量,变积极的财政政策为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就是从过去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转向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其意义非常大。原来我们为了扩大投资,启动需求,用的都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但仅靠积极的财政政策很难启动我们的经济。是不是该适当动用货币政策呢?货币政策的核心是让央行增加货币供应量。这个政策一经提出便有人提出质疑:如果这个政策出台后达不到效果,反而把中国的通胀搞上去了,谁负责任?尤其是出现了滞胀怎么办?争论很大。我是这个政策的积极倡导者之一,从1999年年初我就极力呼吁,仅靠财政政策不行,要考虑到动用货币政策。我之所以这样主张有三大理由:
第一个理由,我们原来有一个观念,增加货币供应量就必然会产生通胀增加,这个理论我觉得要适当修改。央行增加货币供应量是不是会增加通胀,关键是看生产供给的能力怎样,如果生产供给能力的潜力很大,央行增加货币供应量只会拉动需求增长,需求增长又会拉动生产增长,而不会拉动通胀增长。况且我们现在的通胀率还很低,3%都不到。通货膨胀率不是越低越好,当然也不主张越高越好。现在我们通胀率低的结果是,物价连续25个月下降,下降的结果是企业没有投资机会,没有商业机会,当然也就没有投资需求;老百姓没有就业机会,没有收入增加机会,消费需求也就起不来。所以10年前我就主张中国的通胀率最高不要超过两位数,也就是10%,但是最低绝不能低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8871.html
关键词:西部开发;启动需求;结构调整;新兴产业;政策机遇
一、放弃紧缩政策,启动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从1996年开始,我国经济基本上是低速增长,如果继续这样低速下去,对我国未来的发展影响很大,所以,从2000年开始,我国要大规模地启动经济。这次我们讲启动经济,其核心是解决市场需求严重不足的问题。因为从1996年以后,我国经济从宏观上讲已经进入市场需求严重不足的时期。当时就有人主张应该放弃紧缩政策,实行启动经济、启动需求的新政策。
(一)选准投资方向,加大投资力度
因为总需求中的50%左右是投资需求,投资需求起不来,整个需求就不会起来。原来我们定的投资方向,就是基础设施建设。2000年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四个投资方向,这四个方向是:(1)技术改造投资。技术改造投资的口子很宽,今年基本上都是贴息贷款。只要符合国家计委提出的项目,基本上都是全面放开的。(2)环境投资。今年的环境投资预算做得比较大,是建国以来投资最多的一年。(3)农村的城市化。海外经济学家到中国来考察的时候,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实际是很穷的,为什么东西多得卖不掉?他们考察的结果是中国的农村比重太大,最后得出个没有中国农村的城市化,中国就不会有现代化的结论。因而这次我们讲启动需求,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就是启动农村的城市化建设。(4)西部开发。实际上,这次西部开发的直接原因就是解决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从1995年之后,西部的市场需求一直往下掉,这么大的西部没有市场需求,那么整个市场需求当然起不来。为了启动需求,我们必须想办法开发西部。
要使西部的需求增长起来,一是国家要加大投资,二是要吸引东部资金和外资进入西部。就吸引外资和东部资金来看,制定一项政策就可以解决问题,那就是东部不能干的事可以在西部干。比如说,现在东部的股票交易所有两个,能否在西部再搞一个1000万股以上的交易所;同时银行体系能不能在西部作为改革试验重点,促进非国有银行在西部的发展。如果这些确定了,那么资金肯定会过来。这就是说,这次西部开发不是为了解决开发西部资源的问题,而主要是让它的需求尽快增长起来。所以西部开发也成了我们今年投资的重要方向之一。这五个投资方向恰恰是我们国家供给方面的短缺,故我们投资下去之后,只能拉动需求,而不会造成供给的过大或不成比例。
(二)调整消费政策,启动消费需求
消费需求是我们的最终需求,消费需求起不来,整个需求也就起不来。在启动消费需求上要搞好六个调整:
1. 调整消费观念。媒体要改变在消费观念上作宣传的内容。过去我们宣传的是勒紧裤带过紧日子,到节假日我们又要讲勤俭节约过一个节日;现在我们的口号变为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节假日又推出新鲜的假日经济,如去年国庆节放假7天,结果大城市的消费几乎翻了一番。原来我们讲勤俭办喜事,提倡集体结婚;现在提倡结婚的个性化。这就是说,要把原来的消费观念适当调整到现代的消费观念上来。
2. 调整消费方式。从消费资金来源上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收入性消费,即自己赚钱来消费;另一类是信贷性消费,即借钱消费。这两种消费在人们的消费结构中应该成比例,而目前我国居民收入性消费比重太大,信贷性消费几乎没有。不启动信贷性消费这个方式不行。现在,我们实际已进入第三次消费的升级换代时期,也就是私人住房、私人小轿车、私人现代通讯设施时期,其支付量很大。如果仅靠个人去赚钱消费,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形成消费能力,而目前我们在这方面的生产能力都已经开始接近世界水平,但我们消费不起,国家也就无法发展,因而要加大消费信贷的比重。过去我们批资本主义时,有一条就是腐朽性问题,腐朽性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每个人都是银行的债务人。我们国家谁都不欠银行的钱,但结果却发现是我们错了。人家欠银行的钱有好房子住,有好车开;我们不欠银行的钱,既没房子住,也没车开。看来不是什么腐朽性问题,恐怕是我们操作上不太现代化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在这方面加大一点调整。实际上,世界各国基本上都是靠信贷消费来推动经济发展的。
3. 加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现在我们大家之所以不敢消费,是因为有后顾之忧。我们没有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所以大家赚了钱都要储蓄。为此,今年中央决定加大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且政策力度很大。比如说国家已经同意国有企业可出卖自己的资产来解决社会保障问题,口子放得很开,目的在于能够使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消费能够有所回升。
4. 价格政策。过去我们一直实行降价的政策,好像经济学早有一个规律,价格越低,大家越有钱消费。但是结果发现,中国人有个特点,他(她)属于买高不买低的一个阶层,越降价大家越不买。所以2000年价格政策的调整就是提价。首先从国家掌握的那些公共产品开始,最后到一般的加工工业产品,价格都要陆续反弹。反弹的目的是想启动消费。
5. 存款利率。现在有几种观点,如有的人说,为了启动消费应继续降息,理由是我们的年存款真实利率还有6%。我是不太主张今年再降息,因为降息的结果对老百姓消费作用并不大。中国的老百姓存钱,主要是为了社会保障,而不是什么投资问题。我主张现在可以借这个机会放开利率,走利率市场化的路子。
6. 收入政策。收入政策调整的主要方向就是应普遍提高收入,今年提高的幅度还要大一点,而且全社会受益的幅度也要大一点。
(三)增加货币供应量,变积极的财政政策为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就是从过去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转向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其意义非常大。原来我们为了扩大投资,启动需求,用的都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但仅靠积极的财政政策很难启动我们的经济。是不是该适当动用货币政策呢?货币政策的核心是让央行增加货币供应量。这个政策一经提出便有人提出质疑:如果这个政策出台后达不到效果,反而把中国的通胀搞上去了,谁负责任?尤其是出现了滞胀怎么办?争论很大。我是这个政策的积极倡导者之一,从1999年年初我就极力呼吁,仅靠财政政策不行,要考虑到动用货币政策。我之所以这样主张有三大理由:
第一个理由,我们原来有一个观念,增加货币供应量就必然会产生通胀增加,这个理论我觉得要适当修改。央行增加货币供应量是不是会增加通胀,关键是看生产供给的能力怎样,如果生产供给能力的潜力很大,央行增加货币供应量只会拉动需求增长,需求增长又会拉动生产增长,而不会拉动通胀增长。况且我们现在的通胀率还很低,3%都不到。通货膨胀率不是越低越好,当然也不主张越高越好。现在我们通胀率低的结果是,物价连续25个月下降,下降的结果是企业没有投资机会,没有商业机会,当然也就没有投资需求;老百姓没有就业机会,没有收入增加机会,消费需求也就起不来。所以10年前我就主张中国的通胀率最高不要超过两位数,也就是10%,但是最低绝不能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