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经济论文 >> 金融学论文 >> 正文

关于中国经济战略的思考


的道路,至今美国的进出口额仍只占GDP的10%左右,但无论其进出都对世界市场产生着重大影响。从相互矛盾的方面讲,出口导向对内需的增长拉动有限,因为出口导向战略下出口产品的结构以中低挡产品为主,出口优势建立在廉价劳动力基础上。如果在出口拉动下内需增长迅速,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就会消失,出口也就难以为继了。东南亚金融风暴的根源就在于此。反过来,自主增长着眼于国内市场的扩大,既不急于引进外? 剩?植患庇诶┐蟪隹冢??胖赝ü??诰赫?嘤?鼍哂泄?示赫?Φ钠笠担?缓笤俨斡牍?示赫??/P> 

    由此可见,出口导向战略和自主增长战略是两种不同的发展思路。如果我们只注意两者相互补充的方面,不注意其相互矛盾的方面,那么短期内也许可以有经济增长,长期来看却会由于政策的内在矛盾性,而损害持久的经济增长。目前,经济学界对这两者的区别注意得还不够。在讨论扩大内需的时候,不注意出口导向战略对扩大内需的影响,如由于引进外资挤压国内企业而产生失业等会影响内需的扩大;同样,在讨论增加出口的同时,又忘记了增加内需措施的制约,如人民币不贬值实际上至少是保持内需的做法。这种矛盾在政策上就表现为,一方面要扩大内需,限制过度竞争,限制重复建设;另一方面却又放手吸引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用洋竞争来消灭土竞争,用洋重复来对付土重复,用洋就业来增加土失业。一方面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出口退税、打击走私,抵挡跨国资本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却又急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降低关税,拥抱全球化。

    政策上的矛盾反应了战略上和心态上的矛盾。出口导向战略实际上是八十年代后期“国际大循环”讨论的产物。当时,这一战略只是在沿海地区得到了推行。1989年西方对我实行制裁后,一度沉默了下来。1992年以后,出口导向战略(或外向型经济)事实上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其核心理念是以四小龙、四小虎为范例,充分发挥廉价劳动力优势,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并吸引外资将生产加工基地开设到中国来,赚取加工费和地皮费,自觉成为国际经济分工体系的外围,并争取通过这一方式积累外汇逐渐改善产业结构。应该说,这一战略的成效十分明显。国民经济对外贸易依存度由1978年的9.8%上升到1997年的36.1%,其中出口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由4.6%上升到20.3%,进口总值所占比重由5.2%提高到15.8%,比例之高远远超过了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特别是在1994年以后,对外贸易事实上成了GDP增长的发动机,而出口导向战略也就越来越深刻地成为各级领导人的思维定势。

    但是出口导向战略内在的问题并不能因为其取得的辉煌成就而消失。在八十年代的那场大讨论中,香港大学陈文鸿研究员曾对国际大循环构想提出过三个问题:(1)中国未来的出口贸易额能大幅度增长吗?王建提出中国出口贸易每年增长20%,到2000年出口额达到1500亿美元,只是一厢情愿地从中国的需要出发,而没有考虑到国际市场的变化可能。(2)发展外向型经济能否消除二元经济结构?(3)中国沿海经济全面转向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是否风险太大?(《亚太经济时报》,《我国沿海地区发展障碍》,1988年2月28日)今天,这三个问题都一一成为现实。虽然中国的出口额在1998年已经达到1837.6亿美元,提前若干年达到了王建的出口目标,但是早在1996年,东南亚的小虎们已经在大陆的出口攻势下出现了巨额的贸易逆差,为1997年的金融危机奠定了基础,而东南亚经济的萎缩反过来又对中国的出口增长构成明显制约。这一战略对内也引发了许多令人不安的问题,中国经济的二元结构固然没有解决,更严重的是,由于出口导向战略所内在的大规模引进外资政策——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国的民族企业从国企到乡企都遇到了生存危机,利润率大幅度下降,亏损面大幅度上升,失业率大幅度提高,产业结构非但不? 苌?叮?褂斜唤导兜奈O铡U馐悄壳澳谛璨蛔愕淖钪匾?脑?颉?/P> 

    事实上,我们不得不承认,东南亚金融危机实际上是出口导向战略的失败。从本质上说,出口导向战略是发展中国家竞相利用廉价劳动力优势争取被剥削机会的战略,也是西方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的相互竞争压低生产成本的好机会,并且为西方国家打开不发达国家的市场提供了方便。西方国家深深地懂得这个道理,它们的战略家们把采取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树为发展中国家的榜样,诱惑其他国家争先恐后地为跨国资本控制全球市场、获取最高利润敞开大门。跨国资本的运动可以一时提高当地的生活水平,但一旦它们在别处找到了更廉价的劳动力,跨国资本就会纷纷离去,留下只是一个经济废墟。这就是加入经济全球化对不发达国家的意义。

    中国是一个人口和资源的大国,本来可以不采取也不应该采取出口导向战略。由于一时错把西方国家的诡计当成了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我们落入了这个陷阱。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继续在这个陷阱中挣扎呢?还是果断地调整出口导向战略?持人民币贬值论的人,其基本失误就在于没有跳出出口导向战略的误区。如果我们不得不靠人民币贬值去和东南亚地区竞争,其结果必然是劳动力越来越廉价,人民生活水平不仅难以提高,还会螺旋下降,而且国内产业所受的压力也会进一步增大,直至完全被外资所占领。如果是这样,那么二十一世纪等待我们的将不是生活的小康,而是印尼式的社会动荡。

    由此不难得出结论,调整出口导向战略,改以自主经济增长战略,才是最稳健可行的发展道路。

    三、调整出口导向战略已是水到渠成

    出口导向战略是美国向发达中国家推销的全球化战略的重要构件。全球化不是自然而然的进程,是有意操纵的产物。从七十年代末起,美国政府开始把新自由主义作为战略武器推行全球化,宣扬全球化是历史潮流,是发展中国家乃至人类的福音。但是,全球化的真正含义却是全球国家和民族的解体,是迫使各国政府放弃干预经济的权利,听任跨国公司和国际金融巨头操纵世界经济,听任美国政府和美联储挟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联合国等机构,以美国利益为中心制定影响全球各国的经济政策。这在美国决策圈实际上早就是公开的秘密。1979春天,保罗·沃克在竞选美联储主席时宣称,倘若他就任将采取导致“世界经济的有控制地解体”的政策,是年十月,他即就任此职。此后,在里根和撒切尔夫人的共同合作下,在全世界掀起了一个保守主义革命,在国内推行私有化,削减社会福利,打击工会势力。对发展中国家,则大力推销出口导向战略,为欧美西方国家的跨国公司顺利将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铺平道路。在国际间,则推动越来越多的政府和议会,签订一个又一个协定,颁布一个又一个法律,以消除了妨碍资本和商品跨越国境流通的障碍。从关贸总协定的一轮轮谈判到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从固定汇率制的取消到衍生金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8878.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金融学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