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就业问题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就业是工业文明出现以来,困扰人类社会的一个历史性难题。
工业革命以后,失业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其基本表现是大量劳动者游离于经济发展过程之外。因为所谓工业化、现代化,本质上是一个资本、技术不断替代劳动力的过程,是一个在物质生产领域不断减少就业的过程。随着工薪收入方式的普遍化,以及劳动者对工作岗位依赖性的增加,就业率的降低不仅带来了各种社会矛盾,而且减少了总需求,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转。
以前苏联为代表的计划经济国家曾经在表面上实现了完全就业,但是以牺牲经济效率为代价的。为了提高经济效率,这些国家开始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而作为现代市场经济,失业是其无法避免的一个逻辑前提,失业率的高低与商业周期有密切的关系。在大量劳动力已经转移到第三产业的情况下,西方国家依然存在大量的失业者。他们所谓的“充分就业”,一般含义是指失业率低于4%。
由于各国在经济发展阶段、人口、文化传统及政治制度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就业问题在不同国家的表现也不一样。二战以后的西方福利国家政策,给了失业者基本的生活保障;虽然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但大大缓和了因失业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多数发展中国家,则没有能力为失业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失业率又大大高于西方国家,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又处于体制转轨的特殊时期。对于我国就业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应当有一个充分的估计。
(一)西方政府对就业问题的态度和政策的历史变迁
工业革命直至20世纪30年代的很长一段西方历史中,就业问题没有被先行工业化的各国政府纳入自己的工作范围。当时流行萨伊的“供给创造需求”、马歇尔的“市场供求决定论”等古典经济学观点,认为劳动力市场与商品市场没有什么区别,商业周期中的供给过剩会自动地恢复,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任何干预都是有害的。而事实上,失业成为这些国家长期存在的一种社会不稳定因素。
1929年开始的全球经济大萧条,导致了空前的高失业率。长时间的经济停滞和社会动荡,动摇了人们对古典经济学的信任,要求政府出面干预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种形势下,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应运而生。1933年,美国罗斯福政府出台“新政”,从此拉开了政府干预市场,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序幕。
二战以后,西方国家与就业有关的另一项改进是福利国家政策的普及。福利国家政策虽然不直接解决就业问题,但为失业者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缓和了因失业引起的社会矛盾。与此同时,随着西方选举制度上的改进,就业问题逐渐成为各国政府社会、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着眼点。半个世纪以来,在政府的积极干预下,西方国家基本上没有出现过二战前那样的大萧条和大规模失业,社会稳定程度也大为提高。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战后的“黄金发展时期”结束,西方国家的失业率大幅度上升,西方国家开始反思凯恩斯政策,提出了所谓“福利陷阱”问题。即过高的福利降低了失业者寻找工作的积极性。宏观经济政策上则转向货币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但是,西方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调整,并没有改变各国政府在就业问题上的积极态度。促进就业依然是西方国家社会、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国家在就业问题上的区别
二战以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但在经济上仍然依赖于西方国家。前苏联解体之后,过去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政府,也都采取了改革开放的政策,与西方国家在经济上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依然处在工业化的较低发展阶段,经济呈现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即同时存在着农村的传统产业和城市的现代产业,而且大部分劳动力分布在农村的传统产业。
发展中国家的现代产业部分,迫于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生产趋向资本或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人力资源上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矛盾,新增就业机会远小于失业人数的增长。同时,由于市场经济体制自身的特点,城市地区的就业率,不可避免地要随着商业周期的变化而发生较大波动。 更大的冲击来自农村。按照发展经济学的说法,在农村的传统产业中,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接近于零。也就是说,农村传统产业中存在着大量低成本的剩余劳动力。在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他们不可避免地要进入城市寻求工作机会。农村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流入城市,参与工作岗位的竞争,其供给能力大大超过现代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这一方面有效地抑制了工资成本的上升,另一方面则大大增加了城市就业的难度。
因此,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就业问题,要比一般西方国家困难得多。其主要区别是:
1.人口增长过快加大了就业的困难
1950年以来,西方国家的人口仅增加了4亿,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却增加了31亿。目前世界人口总数中,发展中国家占了80%以上。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多数国家的人口出现了负增长,一些体力劳动岗位出现空缺,吸引了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劳工来就业。与此同时,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却出现了难以抑制的势头,适龄劳动力的大量增加,进一步加重了就业方面的困难。
2.就业质量远低于西方国家
近年来,西方国家不但失业率普遍下降,而且劳动条件大大改善;周工作时间普遍低于40小时,福利国家制度覆盖了所有的本国公民。由于最低工资法案的实行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多数发展中国家则没有建立最低限度的社会保障制度,保护劳动者基本权益的有关法规也不健全。因此,大部分的城市就业是在非正规部门实现的,劳动条件差、工作时间长,工资低且不能按时发放,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任何保障。
3.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
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二元结构,决定了其失业率必然高于西方国家。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多数西方国家的失业率基本稳定或呈下降趋势。近年来,美、英、荷、澳、加、瑞典等国的失业率已达到或接近充分就业水平(4%);法、德、意等国的失业率虽然较高(10%左右),但也呈明显下降趋势。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失业率则居高不下甚至继续攀升,部分国家高达15%以上。原来就业问题解决得比较好的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在亚洲金融危机的打击下,近年来的失业率也明显上升。总之,西方国家的失业率明显地随经济周期波动;发展中国家的失业率则长期居高不下,解决起来要比西方国家困难得多。
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失业与贫困之间已经形成了恶性循环,成为社会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促进就业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经济、社会政策的优先目标
尽管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国家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的挑战和困难程度有很大区别,但所有国家的政府都把促进就业作为自己经济、社会
政策的优先目标。这不仅仅出于各国政治家争取选民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增加就业,消除贫困,保持社会安定”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共识。
1995年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社会发展首脑会议上,促进就业和消除贫困成为与会各国领导人最为关注的问题。会议承诺:“把促进全球充分就业作为各国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基础,尽最大努力使所有的劳动者通过自由选择的、生产性的就业和工作而获得有保证的、可持续的生活条件”。各国政府首脑在会议通过的《宣言》中达成以下共识:“我们承诺将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政策的一个基本优先目标”;“提倡能够最大限度创造就业机会的经济增长模式”。
2001年国际劳工组织召开的“全球就业论坛”会议通过《全球就业议程》,《议程》强调:“使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