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索新发展的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和东盟经济
附图
注:不包括贡献度小乃至呈负数的动力因素。
资料来源:新加坡贸易产业部。
政府对成长性强、有发展可能的产业领域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改善基础设施、引进外资、扩大就业机会及出口和投资、进而追求产业升级,这种情况看起来与亚洲各国是相同的,其中走在前面的是新加坡。新加坡在独立(1965年)以后已经具有了作为世界有名的转口贸易港的贸易、服务部门的优势,而且在不断努力振兴制造业。首先利用近邻腹地的石油资源,引进欧美石油资本,发展了以炼油为中心的装置型产业。在70年代的石油危机以后,在出口产业方面,将重点放在电子设备、特别是计算机相关产业,积极地引进日、欧、美企业。就该国经济来看,贸易额对GDP比超过了100%,①外部经济(东盟两国〈马来西亚、印尼〉、日本、美国)的影响力很大,②该国成为生产基地的全球化产业的需求动向变化与该国的成长性密切相关(表3)。
2000年至2001年信息技术产业的不景气带来了负增长等,对新加坡经济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但作为避免对信息技术产业过度依赖风险的步骤,已于1999年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即把①电子设备、②化学、③生命科学(生物科学)、④工程技术作为4个重点制造业行业。
表4 新加坡对经济发展所采取的对策
A.基于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重视制造业”的传统
从60年代开始就迅速地引进石油资本,使石油相关产业发达起来,成功地进行了近邻炼油等石油商业。接着在出口主导政策下,促进了日、美、
欧企业的当地生产,这些电子设备及半导体产业对出口扩大和产业升级做出了贡献。进而在90年代后半期,化学产业的扶植出现了效果,其占出口
的比重达到了10%。
B.主要引进具有比较优势的资力雄厚的跨国企业
在制造业部门,不采取本国产业保护政策,而采取了引进具有比较优势的资力雄厚的外资。原则上与其重视自由竞争的环境,扶植当地企业,不
如提供富有魅力的“场所”(基础设施、地区统辖基地等)。
C.重视精通“地价社会、经济”的网络及合作伙伴
由于同属英语地区,因此利用与欧美的商业、研究机构的密切的人际关系,引进大学和企业的研究室,并对外国专家、研究人员的就业实行奖励。
而且在本国的大学充实了作为目前最重点领域的生物科学产业等课程。
D.在扶植生物科学产业方面,政府设置了由相关部长负责的“生命科学部长委员会”,为了反映海外专家的意见,还设置了由欧美跨国企业、研究
所组成的“国际顾问协商会”,加强了这一方面的体制。此外,新加坡一直通过国营企业自行进行直接投资和贷款,致力于政府的技术积累。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8936.html
注:不包括贡献度小乃至呈负数的动力因素。
资料来源:新加坡贸易产业部。
政府对成长性强、有发展可能的产业领域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改善基础设施、引进外资、扩大就业机会及出口和投资、进而追求产业升级,这种情况看起来与亚洲各国是相同的,其中走在前面的是新加坡。新加坡在独立(1965年)以后已经具有了作为世界有名的转口贸易港的贸易、服务部门的优势,而且在不断努力振兴制造业。首先利用近邻腹地的石油资源,引进欧美石油资本,发展了以炼油为中心的装置型产业。在70年代的石油危机以后,在出口产业方面,将重点放在电子设备、特别是计算机相关产业,积极地引进日、欧、美企业。就该国经济来看,贸易额对GDP比超过了100%,①外部经济(东盟两国〈马来西亚、印尼〉、日本、美国)的影响力很大,②该国成为生产基地的全球化产业的需求动向变化与该国的成长性密切相关(表3)。
2000年至2001年信息技术产业的不景气带来了负增长等,对新加坡经济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但作为避免对信息技术产业过度依赖风险的步骤,已于1999年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即把①电子设备、②化学、③生命科学(生物科学)、④工程技术作为4个重点制造业行业。
表4 新加坡对经济发展所采取的对策
A.基于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重视制造业”的传统
从60年代开始就迅速地引进石油资本,使石油相关产业发达起来,成功地进行了近邻炼油等石油商业。接着在出口主导政策下,促进了日、美、
欧企业的当地生产,这些电子设备及半导体产业对出口扩大和产业升级做出了贡献。进而在90年代后半期,化学产业的扶植出现了效果,其占出口
的比重达到了10%。
B.主要引进具有比较优势的资力雄厚的跨国企业
在制造业部门,不采取本国产业保护政策,而采取了引进具有比较优势的资力雄厚的外资。原则上与其重视自由竞争的环境,扶植当地企业,不
如提供富有魅力的“场所”(基础设施、地区统辖基地等)。
C.重视精通“地价社会、经济”的网络及合作伙伴
由于同属英语地区,因此利用与欧美的商业、研究机构的密切的人际关系,引进大学和企业的研究室,并对外国专家、研究人员的就业实行奖励。
而且在本国的大学充实了作为目前最重点领域的生物科学产业等课程。
D.在扶植生物科学产业方面,政府设置了由相关部长负责的“生命科学部长委员会”,为了反映海外专家的意见,还设置了由欧美跨国企业、研究
所组成的“国际顾问协商会”,加强了这一方面的体制。此外,新加坡一直通过国营企业自行进行直接投资和贷款,致力于政府的技术积累。
现在,化学产业已经占全部制造业生产量的约10%。但是,特别是在“生命科学”等知识密集型领域,美国已经确立了绝对的优势,关于这个领域的产业扶植、创业、企业振兴在日本等发达国家也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在新加坡,①注重亚洲特有的疾病,力图建成亚洲地区的新药研制及临床中心;②为此,引进世界水平的制药、生物企业等,设定了2005年之前实现产量120亿新元的战略。
一般说来,在知识产业领域,要在短期内完成积累、建立网络、并超过美国等发达国家是不容易的。此外,关于国内的就业机会创造效果也有许多未知的部分。但是,拥有庞大的与欧美之间的网络、并擅长战略性计划的新加坡的努力正在逐步取得效果(表4)。
(原载日本《国际金融》,1096号,200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