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中俄贸易关系推向战略的高度
新局面。
三、将中俄贸易推向战略高度面临的机遇和困难
将中俄贸易推向战略高度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为两国贸易战略性发展提供了法律保证
中俄两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双边贸易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意味着双方将进行长期的战略协作,2000年7月普京把中国作为自己就任总统后出访的第一个亚洲国家,双方领导人都把加强双边经贸合作促进贸易发展看作充实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物质基础。至今,双方总理举行了七次会晤,俄方对参与中国西部大开发产生浓厚兴趣。《中俄睦邻友好条约》的签订为两国经贸合作长期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上的保证。《条约》所倡导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理念为中俄贸易推向战略高度创造了优良的社会环境。
(二)俄罗斯政治经济形势逐步趋于稳定,为两国贸易的战略性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普京执政以后,动荡已久的俄罗斯政局逐步得到稳定,政府因此也把主要精力投入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俄罗斯迎来了经济转轨以来的首次经济增长,当年的GDP增长了3.2%,2000年增幅达7.6%。与此同时,俄罗斯居民实际货币收入在2000年提高了9.6%,工资增加了20%,失业率从12.25%降至10.3%。此外,2000年农业产值达到8449亿卢布,比1999年增长5%,粮食产量为6540万吨,比上年增加19.6%,2001年俄罗斯农业再获丰收。总之,俄罗斯政治和经济的良好发展势头为中俄双边贸易的战略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
(三)俄方积极推进“入世”,为中俄贸易的战略性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俄方当前正积极推进入世进程。为了创造入世的条件,俄方提出了新的关税改革方案,按该方案,从2001年起进口商品实行5%、10%、15%和20%四种关税税率,并已开始降低税率,但平均关税税率仍保持在12~14%之间。另外,许可证、配额及进口商品的数量限制都会逐步减少或取消,边境商品将有更多机会进入对方市场,双方都可以从中获益。另外,随着俄方入世步伐加快,俄罗斯的服务贸易市场也将逐步开放,我国可以开展在运输、金融、保险、信息等第三产业的合作,开辟新的贸易领域。即使俄方入世,中俄在国际市场上存在一定的竞争,但是由于双方出口商品结构差异性高于同构性,因此彼此的竞争性将小于互补性。当然俄罗斯入世,在一些相近商品争夺国际市场方面也会出现新的冲突和矛盾,贸易保护主义将采取新的方式加以展现。这一点我们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预案安排。
尽管中俄双边贸易有了空前的发展,但是距离双方首脑1996年提出的到2000年时双边贸易额应达到200亿美元仍有不小的距离。另外,双方贸易关系还存在不少急待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两国没有在外贸多元化格局中把发展中俄贸易提到应有的战略高度。2001年中俄贸易额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但是在中俄两国的进出口总额中仅占2%和6%左右,只及中美贸易额的1/7左右。仍然没改变“低水平、低层次”的局面。究其原因,在于中俄两国对西方国家的技术和资金具有很强的需求,把外贸的着力点都放在了西方大国,双方往往以近期的国家实际利益为基础,通过国际市场上选择自己最有利的贸易伙伴获得最大的国家利益。双方都还没有真正把双边贸易的战略重点放在对方,双方政府还都没有开拓对方市场明确的整体战略。俄方更多地强调对华贸易的自由化,但同时在对华贸易中又带有相当多的随意性,有时甚至制造一些阻力和障碍。中方往往以边境贸易战略替代整体贸易战略,允许各种贸易主体以多元化的贸易方式参与边境贸易,抢占俄罗斯市场。由于多元化的贸易主体之间缺乏合理的战略分工和利益协调机制,各种贸易主体之间短期的无序竞争,影响了中俄贸易的整体协调发展。
二是中俄双方现有的供给结构,使中俄双边贸易的互补性受到一定的挑战。我国希望从俄罗斯进口资源性产品和军民两用技术,但这些产品具有很强的垄断性和特殊性。因而俄罗斯对这些产品的出口有比较严格的限制,难以完全满足我方需求。同时,随着俄方消费品进口的多元化和国内消费品生产企业逐步摆脱困境,俄方消费品市场的卖方特征已不复存在。中国对俄贸易的许多传统产品在俄方市场上的优势受到一定的挑战。美欧各国正在依靠其雄厚的资金、先进的营销手段、较高的产品质量和适中的价格抢占俄方市场,而我国依然停留在传统的贸易结构和营销方法上,双方没有中长期的经贸合作的战略规划,我方出口的优势正在逐步下降。
三是中俄双方贸易制度仍未达到国际通行的贸易规则标准。中俄贸易从历史上说一直是以国家贸易为主,双边政府间的贸易协定就是双方贸易的规则。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面对多元化的贸易主体和多元化的贸易方式,中俄两国政府认可的运作方式越来越不起作用,中俄必须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制度。但是迄今为止,这方面的工作明显滞后。其中尤为突出的是银行结算制度、法律仲裁制度、信用保险制度、质量监控制度和通关制度。中俄贸易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规范行为,诸如合同履约率低、债务拖欠、买空卖空、随意扣留货物和资金、包机包税等现象,甚至中方贸易人员和财产的安全得不到切实的保障,使中俄贸易成为高风险的贸易,严重影响中俄贸易的健康发展。
四是双边贸易合作中存在某些偏见和误解,影响着中俄贸易合作的长远发展。由于中俄双方客观存在利益差异,也由于双方在各个层次上交流不够,中俄贸易领域存在一些偏见和误解。如中方的贸易主体一味埋怨俄方商务环境不好,只看到俄“秩序混乱”、“制度落后”、“经济困难”和“贸易风险”的一面。一些企业出师不利便产生对俄贸易“恐惧症”,对俄方市场望而却步。俄方的某些学者和政界人士对同中国发展贸易合作充满疑虑和矛盾的心态。一方面希望输出自己的技术获取利益,又怕培育自己的竞争对手,甚至有人还热衷于渲染“中国威胁论”,边民劳务人员过境“影响边境安全”,还有一些俄方人士看不到近年来中国出口商品质量提高的现实,依然抓住过去少数商贩推销假冒伪劣商品之事,大做文章,公开渲染不进口中国商品等。 四、制定中俄贸易发展战略应采取的对策
为了不
(一)促进中俄双方将双边贸易关系提高到战略的高度,为中俄睦邻友好合作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中俄双边贸易在过去客观上呈现出以北方为重点,以黑龙江省为依托,以满州里、黑河、绥芬河、二连浩特等口岸为前沿的小范围、低层次、低水平的特征。事实说明,这不符合两国在新世纪发展的战略需要。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中俄双方必须适时转换贸易发展战略,形成大范围、多形式、多主体、高起点为核心内容的贸易发展战略。
具体而言,就是以有利于实现中俄国民经济的长远战略发展为目标,以有利于中俄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为标准,从以俄国远东、中国东北为重点,过渡到全国范围,形成南北兼顾、东西联动、分工合作、全国一盘棋的大贸易格局。除了国贸和边贸外,还应当下大气力建立境外出口加工区,建立各种形式的合资、合作企业。应当注意组织若干大型工商贸集团,联合一大批集生产、流通、科研、运输、售后服务于一体的各类企业,组成对俄经贸合作的“航空母舰”,把质量好、价格低的产品成规模的打进俄方主流市场。同时要大力鼓励民营企业向俄罗斯进军,以适应其经济转轨的运作模式。在继续扩大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同时,逐步扩大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从俄方市场获取更多的比较利益。另外,中俄双方还应加强区域合作,让各自企业参与俄国西伯利亚和中国西部的开发,使贸易向纵深区域发展。总之,通过双方总理会晤机制,促进俄方将俄中贸易关系提高到推动两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地位上,尽早共同制定中俄中长期贸易发展战略。
(二)要转变政府职能,大力培养中俄贸易人才
国际贸易关系是自然的市场关系,但是国际贸易中的比较利益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来获得,政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8963.html
三、将中俄贸易推向战略高度面临的机遇和困难
将中俄贸易推向战略高度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为两国贸易战略性发展提供了法律保证
中俄两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双边贸易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意味着双方将进行长期的战略协作,2000年7月普京把中国作为自己就任总统后出访的第一个亚洲国家,双方领导人都把加强双边经贸合作促进贸易发展看作充实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物质基础。至今,双方总理举行了七次会晤,俄方对参与中国西部大开发产生浓厚兴趣。《中俄睦邻友好条约》的签订为两国经贸合作长期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上的保证。《条约》所倡导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理念为中俄贸易推向战略高度创造了优良的社会环境。
(二)俄罗斯政治经济形势逐步趋于稳定,为两国贸易的战略性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普京执政以后,动荡已久的俄罗斯政局逐步得到稳定,政府因此也把主要精力投入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俄罗斯迎来了经济转轨以来的首次经济增长,当年的GDP增长了3.2%,2000年增幅达7.6%。与此同时,俄罗斯居民实际货币收入在2000年提高了9.6%,工资增加了20%,失业率从12.25%降至10.3%。此外,2000年农业产值达到8449亿卢布,比1999年增长5%,粮食产量为6540万吨,比上年增加19.6%,2001年俄罗斯农业再获丰收。总之,俄罗斯政治和经济的良好发展势头为中俄双边贸易的战略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
(三)俄方积极推进“入世”,为中俄贸易的战略性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俄方当前正积极推进入世进程。为了创造入世的条件,俄方提出了新的关税改革方案,按该方案,从2001年起进口商品实行5%、10%、15%和20%四种关税税率,并已开始降低税率,但平均关税税率仍保持在12~14%之间。另外,许可证、配额及进口商品的数量限制都会逐步减少或取消,边境商品将有更多机会进入对方市场,双方都可以从中获益。另外,随着俄方入世步伐加快,俄罗斯的服务贸易市场也将逐步开放,我国可以开展在运输、金融、保险、信息等第三产业的合作,开辟新的贸易领域。即使俄方入世,中俄在国际市场上存在一定的竞争,但是由于双方出口商品结构差异性高于同构性,因此彼此的竞争性将小于互补性。当然俄罗斯入世,在一些相近商品争夺国际市场方面也会出现新的冲突和矛盾,贸易保护主义将采取新的方式加以展现。这一点我们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预案安排。
尽管中俄双边贸易有了空前的发展,但是距离双方首脑1996年提出的到2000年时双边贸易额应达到200亿美元仍有不小的距离。另外,双方贸易关系还存在不少急待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两国没有在外贸多元化格局中把发展中俄贸易提到应有的战略高度。2001年中俄贸易额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但是在中俄两国的进出口总额中仅占2%和6%左右,只及中美贸易额的1/7左右。仍然没改变“低水平、低层次”的局面。究其原因,在于中俄两国对西方国家的技术和资金具有很强的需求,把外贸的着力点都放在了西方大国,双方往往以近期的国家实际利益为基础,通过国际市场上选择自己最有利的贸易伙伴获得最大的国家利益。双方都还没有真正把双边贸易的战略重点放在对方,双方政府还都没有开拓对方市场明确的整体战略。俄方更多地强调对华贸易的自由化,但同时在对华贸易中又带有相当多的随意性,有时甚至制造一些阻力和障碍。中方往往以边境贸易战略替代整体贸易战略,允许各种贸易主体以多元化的贸易方式参与边境贸易,抢占俄罗斯市场。由于多元化的贸易主体之间缺乏合理的战略分工和利益协调机制,各种贸易主体之间短期的无序竞争,影响了中俄贸易的整体协调发展。
二是中俄双方现有的供给结构,使中俄双边贸易的互补性受到一定的挑战。我国希望从俄罗斯进口资源性产品和军民两用技术,但这些产品具有很强的垄断性和特殊性。因而俄罗斯对这些产品的出口有比较严格的限制,难以完全满足我方需求。同时,随着俄方消费品进口的多元化和国内消费品生产企业逐步摆脱困境,俄方消费品市场的卖方特征已不复存在。中国对俄贸易的许多传统产品在俄方市场上的优势受到一定的挑战。美欧各国正在依靠其雄厚的资金、先进的营销手段、较高的产品质量和适中的价格抢占俄方市场,而我国依然停留在传统的贸易结构和营销方法上,双方没有中长期的经贸合作的战略规划,我方出口的优势正在逐步下降。
三是中俄双方贸易制度仍未达到国际通行的贸易规则标准。中俄贸易从历史上说一直是以国家贸易为主,双边政府间的贸易协定就是双方贸易的规则。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面对多元化的贸易主体和多元化的贸易方式,中俄两国政府认可的运作方式越来越不起作用,中俄必须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制度。但是迄今为止,这方面的工作明显滞后。其中尤为突出的是银行结算制度、法律仲裁制度、信用保险制度、质量监控制度和通关制度。中俄贸易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规范行为,诸如合同履约率低、债务拖欠、买空卖空、随意扣留货物和资金、包机包税等现象,甚至中方贸易人员和财产的安全得不到切实的保障,使中俄贸易成为高风险的贸易,严重影响中俄贸易的健康发展。
四是双边贸易合作中存在某些偏见和误解,影响着中俄贸易合作的长远发展。由于中俄双方客观存在利益差异,也由于双方在各个层次上交流不够,中俄贸易领域存在一些偏见和误解。如中方的贸易主体一味埋怨俄方商务环境不好,只看到俄“秩序混乱”、“制度落后”、“经济困难”和“贸易风险”的一面。一些企业出师不利便产生对俄贸易“恐惧症”,对俄方市场望而却步。俄方的某些学者和政界人士对同中国发展贸易合作充满疑虑和矛盾的心态。一方面希望输出自己的技术获取利益,又怕培育自己的竞争对手,甚至有人还热衷于渲染“中国威胁论”,边民劳务人员过境“影响边境安全”,还有一些俄方人士看不到近年来中国出口商品质量提高的现实,依然抓住过去少数商贩推销假冒伪劣商品之事,大做文章,公开渲染不进口中国商品等。 四、制定中俄贸易发展战略应采取的对策
为了不
失时机地抓住中俄双边贸易的历史性机遇,切实有效地解决双边贸易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议我方应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促使中俄双方尽早制定双边贸易发展战略。
(一)促进中俄双方将双边贸易关系提高到战略的高度,为中俄睦邻友好合作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中俄双边贸易在过去客观上呈现出以北方为重点,以黑龙江省为依托,以满州里、黑河、绥芬河、二连浩特等口岸为前沿的小范围、低层次、低水平的特征。事实说明,这不符合两国在新世纪发展的战略需要。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中俄双方必须适时转换贸易发展战略,形成大范围、多形式、多主体、高起点为核心内容的贸易发展战略。
具体而言,就是以有利于实现中俄国民经济的长远战略发展为目标,以有利于中俄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为标准,从以俄国远东、中国东北为重点,过渡到全国范围,形成南北兼顾、东西联动、分工合作、全国一盘棋的大贸易格局。除了国贸和边贸外,还应当下大气力建立境外出口加工区,建立各种形式的合资、合作企业。应当注意组织若干大型工商贸集团,联合一大批集生产、流通、科研、运输、售后服务于一体的各类企业,组成对俄经贸合作的“航空母舰”,把质量好、价格低的产品成规模的打进俄方主流市场。同时要大力鼓励民营企业向俄罗斯进军,以适应其经济转轨的运作模式。在继续扩大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同时,逐步扩大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从俄方市场获取更多的比较利益。另外,中俄双方还应加强区域合作,让各自企业参与俄国西伯利亚和中国西部的开发,使贸易向纵深区域发展。总之,通过双方总理会晤机制,促进俄方将俄中贸易关系提高到推动两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地位上,尽早共同制定中俄中长期贸易发展战略。
(二)要转变政府职能,大力培养中俄贸易人才
国际贸易关系是自然的市场关系,但是国际贸易中的比较利益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来获得,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