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政治伦理思想初探
【关 键 词】邓小平/政治伦理思想
【 正 文 】
政治伦理作为社会伦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广义上讲是指调整人与人之间政治关系的道德规范,从狭义上讲则是指政治工作者(在我国是指各级公务员和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这方面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极为发达,它对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乃至社会发展过程都产生过极为深刻的影响。在当代中国,我们仍然不可忽视它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邓小平政治伦理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有利于政治学、伦理学研究的深入进行,也有利于社会实际生活的发展。本文初步提出几点看法,与同志们共同探讨。
一、邓小平政治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为了叙述的方便,本文把广义的政治伦理和狭义的政治伦理综合起来一起考察。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邓小平政治伦理思想归纳为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发展中国式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们之间的政治关系的基础。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包括所有干部和人民群众,大家都是有平等权利的社会主人。对于干部来说,必须遵循的基本的政治伦理原则,就是尊重和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人地位。这是就社会主义社会一般而言的。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还要强调发展中国式民主。这是邓小平一再强调的我国政治制度、政治伦理的一个基本原则。邓小平认为,一方面,必须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邓小平文选》第2 卷, 第168页。以下凡引该书均只注卷次和页码);另一方面, 必须从中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现实出发,强调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与民主建设的有机结合,通过加强法制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并且首先通过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来推进政治民主建设(参见第2卷,第348页;第 3卷,第163~164页、第177~178页)。这就是说,只有在发展中国式民主的基础上,才能较好地处理发扬人民民主过程中的各种关系。
第二,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一项基本原则,历来受到革命导师和各国共产党的关注。能否坚持和如何坚持好这一原则,已成为社会主义条件下政治伦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邓小平在这方面有自己的独到贡献。他指出:“我们需要集中统一的领导,但是必须有充分的民主,才能做到正确的集中。”“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民主集中制没有真正实行,离开民主讲集中,民主太少。”(第2卷,第144页)他还要求,为了保证民主集中制的贯彻,必须始终坚持集体领导,反对个人专权;坚持树立集体权威,反对个人崇拜。他指出:“重大问题一定要由集体讨论和决定。”(第2卷,第341页)“各级都要实行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第2卷,第282页)他还明确区分了对领袖的爱护与对个人的神化:“对于领袖的爱护——本质上是表现对于党的利益、阶级的利益、人民的利益的爱护,而不是对于个人的神化。”(第1卷,第235页)在他的倡导下,中央专门作出了少宣传个人的决定。
第三,强调大局意识。邓小平一贯认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都要始终把党和国家的全局利益放在第一位,要有明确的大局意识。就是说,有利于维护党和国家的全局利益亦即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政治道德评价的一个原则和标准。他指出,大局就是政治,而政治则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在现实斗争中的根本利害”(第2卷,第179页)。他在不同场合把经济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安定团结、共同富裕、军队整顿等都看作全党工作的大局,要求全党全国人民“以大局为重”(第 2卷,第256页),“从大局着眼”(第2卷,第265页、第385页),“照顾大局”(第2卷,第176页)。他特别强调“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第3卷,第166页),这实际上就是要求全党在任何时候都要有强烈的大局意识。
第四,强化服务观念。邓小平一贯坚决反对官僚主义作风,主张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和强化服务观念。是为人民服务还是当官做老爷,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道德与官僚主义作风的根本区别。邓小平多次提出要肃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特别强调反对封建主义、官僚主义的陋习。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领导就是服务”。 (第3 卷, 第121页)这个论断,既是一个政治原则, 也是社会主义政治道德的一个原则。强化服务观念,就是强化干部是社会公仆的观念,也是强化群众观念,对领导干部的这些政治道德要求,正是由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邓小平强调:“领导者必须多干实事。那种只靠发指示、说空话过日子的坏作风,一定要转变过来。”(同上)
第五,主张行为磊落。这里所说的行为,是指政治行为。光明磊落,堂堂正正,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邓小平一再强调的政治道德规范。中国历史上的统治者,常常自我标榜“正大光明”,但受其阶级的局限,是不可能真正做到的。恰恰相反,他们往往在政治上采取各种阴谋手段,用以争权夺利和欺骗、愚弄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政治伦理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真正做到光明磊落,心怀坦荡,这也就是我们今天一再强调的“讲正气”。邓小平在强调选拔接班人时提出:“要选那些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斗争中经得起考验的人;要选那些党性强,能团结人,不信邪的人;要选那些艰苦朴素,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作风正派的人;要选那些努力工作,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有魄力,有实际经验,能够办事的人。”(第2卷,第75页)这样的要求, 实际上既是对领导人的政治人格的要求,也是对领导人的道德风貌的要求。
第六,严肃用人之道。各级领导干部都有一个选拔、任用干部的问题,这方面的道德规范也是很重要的。这些道德规范主要是指用什么样的标准选拔干部和怎样对待下级干部。邓小平明确提出了新时期选拔干部的标准,主张“干部队伍要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第2卷, 第326页),“当然首先是要革命化”(第2卷,第361页)。 他还特别强调在实行集体领导的同时,还要搞“集体接班”,认为这样做“很重要”(第2卷,第282页),不能用“封建主义的做法”“自己选择自己的接班人”(第2卷,第347页)。对待下级干部,在选拔上要解放思想,“打破老框框”(第2卷,第326页)。对选拔上来的干部,要给以关心和支持,“当好他们的参谋,支持他们的工作”(第2卷,第321页)。
第七,注重以身作则。以身作则历来是政治伦理的一个基本要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更应当如此。邓小平反复强调,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和改善执政党建设,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做到“以身作则”(第3卷,第7页)。他特别重视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对整个社会风气的引导作用,一再提倡各级领导干部通过自己好的言行,影响、带动下级、群众、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家庭成员,从而使整个社会风气和社会面貌发生重要的变化,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向前发展(参见第2卷,第12
二、邓小平政治伦理思想的基本特点和历史贡献
邓小平关于政治伦理的思想以及他本人的实践,具有鲜明的个人特点和中国特色,同时在政治思想、伦理思想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n 《邓小平政治伦理思想初探》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8972.html
【 正 文 】
政治伦理作为社会伦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广义上讲是指调整人与人之间政治关系的道德规范,从狭义上讲则是指政治工作者(在我国是指各级公务员和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这方面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极为发达,它对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乃至社会发展过程都产生过极为深刻的影响。在当代中国,我们仍然不可忽视它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邓小平政治伦理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有利于政治学、伦理学研究的深入进行,也有利于社会实际生活的发展。本文初步提出几点看法,与同志们共同探讨。
一、邓小平政治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为了叙述的方便,本文把广义的政治伦理和狭义的政治伦理综合起来一起考察。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邓小平政治伦理思想归纳为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发展中国式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们之间的政治关系的基础。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包括所有干部和人民群众,大家都是有平等权利的社会主人。对于干部来说,必须遵循的基本的政治伦理原则,就是尊重和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人地位。这是就社会主义社会一般而言的。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还要强调发展中国式民主。这是邓小平一再强调的我国政治制度、政治伦理的一个基本原则。邓小平认为,一方面,必须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邓小平文选》第2 卷, 第168页。以下凡引该书均只注卷次和页码);另一方面, 必须从中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现实出发,强调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与民主建设的有机结合,通过加强法制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并且首先通过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来推进政治民主建设(参见第2卷,第348页;第 3卷,第163~164页、第177~178页)。这就是说,只有在发展中国式民主的基础上,才能较好地处理发扬人民民主过程中的各种关系。
第二,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一项基本原则,历来受到革命导师和各国共产党的关注。能否坚持和如何坚持好这一原则,已成为社会主义条件下政治伦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邓小平在这方面有自己的独到贡献。他指出:“我们需要集中统一的领导,但是必须有充分的民主,才能做到正确的集中。”“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民主集中制没有真正实行,离开民主讲集中,民主太少。”(第2卷,第144页)他还要求,为了保证民主集中制的贯彻,必须始终坚持集体领导,反对个人专权;坚持树立集体权威,反对个人崇拜。他指出:“重大问题一定要由集体讨论和决定。”(第2卷,第341页)“各级都要实行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第2卷,第282页)他还明确区分了对领袖的爱护与对个人的神化:“对于领袖的爱护——本质上是表现对于党的利益、阶级的利益、人民的利益的爱护,而不是对于个人的神化。”(第1卷,第235页)在他的倡导下,中央专门作出了少宣传个人的决定。
第三,强调大局意识。邓小平一贯认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都要始终把党和国家的全局利益放在第一位,要有明确的大局意识。就是说,有利于维护党和国家的全局利益亦即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政治道德评价的一个原则和标准。他指出,大局就是政治,而政治则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在现实斗争中的根本利害”(第2卷,第179页)。他在不同场合把经济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安定团结、共同富裕、军队整顿等都看作全党工作的大局,要求全党全国人民“以大局为重”(第 2卷,第256页),“从大局着眼”(第2卷,第265页、第385页),“照顾大局”(第2卷,第176页)。他特别强调“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第3卷,第166页),这实际上就是要求全党在任何时候都要有强烈的大局意识。
第四,强化服务观念。邓小平一贯坚决反对官僚主义作风,主张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和强化服务观念。是为人民服务还是当官做老爷,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道德与官僚主义作风的根本区别。邓小平多次提出要肃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特别强调反对封建主义、官僚主义的陋习。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领导就是服务”。 (第3 卷, 第121页)这个论断,既是一个政治原则, 也是社会主义政治道德的一个原则。强化服务观念,就是强化干部是社会公仆的观念,也是强化群众观念,对领导干部的这些政治道德要求,正是由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邓小平强调:“领导者必须多干实事。那种只靠发指示、说空话过日子的坏作风,一定要转变过来。”(同上)
第五,主张行为磊落。这里所说的行为,是指政治行为。光明磊落,堂堂正正,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邓小平一再强调的政治道德规范。中国历史上的统治者,常常自我标榜“正大光明”,但受其阶级的局限,是不可能真正做到的。恰恰相反,他们往往在政治上采取各种阴谋手段,用以争权夺利和欺骗、愚弄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政治伦理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真正做到光明磊落,心怀坦荡,这也就是我们今天一再强调的“讲正气”。邓小平在强调选拔接班人时提出:“要选那些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斗争中经得起考验的人;要选那些党性强,能团结人,不信邪的人;要选那些艰苦朴素,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作风正派的人;要选那些努力工作,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有魄力,有实际经验,能够办事的人。”(第2卷,第75页)这样的要求, 实际上既是对领导人的政治人格的要求,也是对领导人的道德风貌的要求。
第六,严肃用人之道。各级领导干部都有一个选拔、任用干部的问题,这方面的道德规范也是很重要的。这些道德规范主要是指用什么样的标准选拔干部和怎样对待下级干部。邓小平明确提出了新时期选拔干部的标准,主张“干部队伍要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第2卷, 第326页),“当然首先是要革命化”(第2卷,第361页)。 他还特别强调在实行集体领导的同时,还要搞“集体接班”,认为这样做“很重要”(第2卷,第282页),不能用“封建主义的做法”“自己选择自己的接班人”(第2卷,第347页)。对待下级干部,在选拔上要解放思想,“打破老框框”(第2卷,第326页)。对选拔上来的干部,要给以关心和支持,“当好他们的参谋,支持他们的工作”(第2卷,第321页)。
第七,注重以身作则。以身作则历来是政治伦理的一个基本要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更应当如此。邓小平反复强调,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和改善执政党建设,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做到“以身作则”(第3卷,第7页)。他特别重视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对整个社会风气的引导作用,一再提倡各级领导干部通过自己好的言行,影响、带动下级、群众、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家庭成员,从而使整个社会风气和社会面貌发生重要的变化,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向前发展(参见第2卷,第12
4~125页、第177~178页;第3卷,第144页)。 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方面,邓小平同样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主要有:宽广的政治眼界和巨大的政治勇气,不为眼前的某些得失而动摇革命信念和意志,在大起大落中,永葆革命者的青春;在保持作风正派、处世稳重的同时,不失幽默和洒脱,使人感到可敬、可亲;在公务活动中既有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又不拘泥于某些教条而富有灵活性;把国家大事时刻放在心上,而对个人去留并不计较,晚年在主动辞去重要领导职务之后,又以一个普通老干部、老党员的身份始终关注党和国家的发展。
二、邓小平政治伦理思想的基本特点和历史贡献
邓小平关于政治伦理的思想以及他本人的实践,具有鲜明的个人特点和中国特色,同时在政治思想、伦理思想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n 《邓小平政治伦理思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