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构建新世纪大国战略稳定框架
军为主的联军与塔利班和本·拉登进行的阿富汗战争实际上就是这种形式的战争。国际战略形势的这些新特点促使大国进一步加强合作来应对新的威胁和挑战。
2001年12月13日,布什总统宣布美国单方面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由于该条约是冷战时期延续下来的美俄战略稳定框架和国际核裁军框架的基石之一,因此美国退出该条约使原有的大国战略稳定框架受到严重削弱。美俄两国领导人2002年5月24日在莫斯科签署《削减战略进攻性武器条约》和《美俄新的战略关系联合宣言》。双方在前一个文件中承诺到2012年底将两国部署的战略核弹头削减到1700枚至2200枚,在后一个文件中宣称“互相把对方视为敌人或者战略威胁的时代已经结束”,“我们是伙伴,将为推进稳定、安全、经济一体化,为联合对抗全球威胁和促进地区冲突的解决而合作。”(注: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dyn/articles/A3360—2002May24.html)这两个文件虽然为美俄新的战略关系建立了初步的框架,但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仅仅在美俄之间建立战略稳定框架是无法实现全球稳定的。在新世纪,有必要建立所有主要大国之间的战略稳定框架。
影响构建新世纪大国战略稳定框架的若干主要因素
(一)美国“单极世界”企图与多极化趋势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潮流的互动
冷战结束以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或“超强国”,并企图长期维持其“一超独霸”的地位和实现“单极世界”。与此同时,世界多极化的趋势虽然遭遇艰难曲折,但仍继续向前发展。
对21世纪美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美国国内有不同的评估。美国政界主流派认为,美国将长期保持惟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乔治·W·布什总统提出,美国“正处于全盛时期”(注:The Inaugural Speech by President George W.Bush at the InauguralCeremony,
January 20,2000,American United Press,Washington.),美国“拥有独一无二的力量和无可比拟的影响”(注:The Speech by President George W.Bush atthe Meeting of Nominating Collin Powell
as Secretary of State,December 17,2000,French News Agency,Texas.)。布热津斯基认为:“我们至少开始了一个新的美国世纪”,“至少对于下一代来说哪个地方会出现竞争对手呢?印度?不可能。中国?即使它像现在这样发展下去20年之后仍然还是一个穷国。日本?一个不值得认真对待的竞争对手。惟一一个值得一提的挑战者将是欧洲……”(注:[德国]《明镜》周刊2001年1月1日刊登的一篇对美国前国务卿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的专访。)但美国也有一些人士认识到,美国惟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在2015年后将遭遇严重挑战。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认为,15年后“欧盟和中国将是主角。在正常情况下,俄罗斯将东山再起,印度可能会崛起成为一个有影响的角色。长期趋势无疑是朝着这几个大国的力量进一步平衡、美国优势下降的方向发展。美国的相对实力将逐渐削弱。美国将不再有掌管整个世界的意愿,整个世界也将越来越不能容忍美国的这种图谋。”(注:[美国]《洛杉矶时报》国际辛迪加《全球视点》专栏对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的采访录:《正在形成的另一种世界新秩序:美国外交政策专家预测布什执政期间及其后的全球强权政治前景》,载《曼谷邮报》2001年1月28日。)
总的来说,前一种观点在美国仍是主流派的看法,但接受后一种观点的人在增加。这些观点的演变发展将对美国全球战略产生重大影响。
与世界上一切事物一样,以实力为基础的霸权有它产生、发展和强盛的阶段,也有它的衰落时期。有的国际关系理论认为,历史上没有永恒的霸主,但它们的寿命长短差别很大(注:倪世雄等:《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97页。)。莫德尔斯基“长周期理论”则认为,霸权国(又称为世界领导国)位置更替的周期基本呈现规律性,这个“长周期”大约为一个世纪。要成为世界领导国,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岛国或半岛的地理位置;开放、有凝聚力、有联盟能力的社会;领先的经济;具有全球投放能力的政治—战略组织。长周期包含四个阶段:(1)争霸性的全球战争;(2)世界领导国的出现和被承认;(3)霸主原有权力的合法性被拒绝;(4)权利逐渐分散化。如果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算起,美国成为世界“领导国”已经有50余年。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作为霸主原有权力的合法性逐渐受到世界多极化趋势和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的压力。九一一事件对美国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美国以“反恐”为旗号,不仅在世界范围内直接打击威胁美国本土安全的恐怖主义,而且企图重新确立和巩固美国的世界“领导国”地位。
尽管九一一事件使美国经济发展进一步放缓,但美国经济可能实现“软着陆”,在不很长的时间里从经济疲软中恢复。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经济体的国内生产总值(GDP)2000年几乎等于全球第二至第六大经济体——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的总和,预计2002年底将突破
美国在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微电子技术和太空技术等多数高新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由于这些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美国在未来经济发展上仍具有相当的潜力。
美国近年来大力发展智能武器、激光武器、隐形武器、精确制导武器、太空武器等高技术武器,从而在新军事革命中处于优势地位。这些高技术武器具有前所未有的远距离精确打击和摧毁各种目标的能力。美国将它们作为实现国家战略意图和政治目标的有效手段。
从以上这些来看,美国到2010年仍将保持其惟一超级大国的地位。
但另一方面,美国也将面临世界多极化趋势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潮流越来越大的制约。欧盟和东亚区域合作的发展不仅将有力推动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而且将促进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同时,国际关系民主化已成为世界上的主要潮流之一。广大中小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主要力量。国际关系民主化潮流与世界多极化趋势相互呼应,成为制约美国“单极化”战略的有力因素。
九一一事件后,一些人估计这次袭击将迫使美国采取更加多边的立场。但迄今为止,“布什政府的表现是武断的单边主义的。”(注:Matthews,Jessica,Chairman of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Changes in the & 《论构建新世纪大国战略稳定框架(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9014.html
2001年12月13日,布什总统宣布美国单方面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由于该条约是冷战时期延续下来的美俄战略稳定框架和国际核裁军框架的基石之一,因此美国退出该条约使原有的大国战略稳定框架受到严重削弱。美俄两国领导人2002年5月24日在莫斯科签署《削减战略进攻性武器条约》和《美俄新的战略关系联合宣言》。双方在前一个文件中承诺到2012年底将两国部署的战略核弹头削减到1700枚至2200枚,在后一个文件中宣称“互相把对方视为敌人或者战略威胁的时代已经结束”,“我们是伙伴,将为推进稳定、安全、经济一体化,为联合对抗全球威胁和促进地区冲突的解决而合作。”(注: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dyn/articles/A3360—2002May24.html)这两个文件虽然为美俄新的战略关系建立了初步的框架,但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仅仅在美俄之间建立战略稳定框架是无法实现全球稳定的。在新世纪,有必要建立所有主要大国之间的战略稳定框架。
影响构建新世纪大国战略稳定框架的若干主要因素
(一)美国“单极世界”企图与多极化趋势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潮流的互动
冷战结束以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或“超强国”,并企图长期维持其“一超独霸”的地位和实现“单极世界”。与此同时,世界多极化的趋势虽然遭遇艰难曲折,但仍继续向前发展。
对21世纪美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美国国内有不同的评估。美国政界主流派认为,美国将长期保持惟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乔治·W·布什总统提出,美国“正处于全盛时期”(注:The Inaugural Speech by President George W.Bush at the InauguralCeremony,
January 20,2000,American United Press,Washington.),美国“拥有独一无二的力量和无可比拟的影响”(注:The Speech by President George W.Bush atthe Meeting of Nominating Collin Powell
as Secretary of State,December 17,2000,French News Agency,Texas.)。布热津斯基认为:“我们至少开始了一个新的美国世纪”,“至少对于下一代来说哪个地方会出现竞争对手呢?印度?不可能。中国?即使它像现在这样发展下去20年之后仍然还是一个穷国。日本?一个不值得认真对待的竞争对手。惟一一个值得一提的挑战者将是欧洲……”(注:[德国]《明镜》周刊2001年1月1日刊登的一篇对美国前国务卿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的专访。)但美国也有一些人士认识到,美国惟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在2015年后将遭遇严重挑战。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认为,15年后“欧盟和中国将是主角。在正常情况下,俄罗斯将东山再起,印度可能会崛起成为一个有影响的角色。长期趋势无疑是朝着这几个大国的力量进一步平衡、美国优势下降的方向发展。美国的相对实力将逐渐削弱。美国将不再有掌管整个世界的意愿,整个世界也将越来越不能容忍美国的这种图谋。”(注:[美国]《洛杉矶时报》国际辛迪加《全球视点》专栏对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的采访录:《正在形成的另一种世界新秩序:美国外交政策专家预测布什执政期间及其后的全球强权政治前景》,载《曼谷邮报》2001年1月28日。)
总的来说,前一种观点在美国仍是主流派的看法,但接受后一种观点的人在增加。这些观点的演变发展将对美国全球战略产生重大影响。
与世界上一切事物一样,以实力为基础的霸权有它产生、发展和强盛的阶段,也有它的衰落时期。有的国际关系理论认为,历史上没有永恒的霸主,但它们的寿命长短差别很大(注:倪世雄等:《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97页。)。莫德尔斯基“长周期理论”则认为,霸权国(又称为世界领导国)位置更替的周期基本呈现规律性,这个“长周期”大约为一个世纪。要成为世界领导国,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岛国或半岛的地理位置;开放、有凝聚力、有联盟能力的社会;领先的经济;具有全球投放能力的政治—战略组织。长周期包含四个阶段:(1)争霸性的全球战争;(2)世界领导国的出现和被承认;(3)霸主原有权力的合法性被拒绝;(4)权利逐渐分散化。如果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算起,美国成为世界“领导国”已经有50余年。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作为霸主原有权力的合法性逐渐受到世界多极化趋势和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的压力。九一一事件对美国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美国以“反恐”为旗号,不仅在世界范围内直接打击威胁美国本土安全的恐怖主义,而且企图重新确立和巩固美国的世界“领导国”地位。
尽管九一一事件使美国经济发展进一步放缓,但美国经济可能实现“软着陆”,在不很长的时间里从经济疲软中恢复。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经济体的国内生产总值(GDP)2000年几乎等于全球第二至第六大经济体——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的总和,预计2002年底将突破
10万亿美元。世界银行认为,如果美国经济能保持3.3%的增长率,那么到2010年美国的GDP将达到约13万亿美元,仍保持全球最大经济体的地位。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和预测,日本和欧洲4个八国集团的成员国(德、法、英、意)1999年的GDP分别为4.4万亿美元和6.05万亿美元,2000年至2010年的经济增长率将分别为2.2%和2.8%。如果它们能按这种增长率发展,那么到2010年GDP将分别为约5.6万亿美元和8.2万亿美元。届时美国的GDP将仍然几乎等于它们GDP的总和。
美国在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微电子技术和太空技术等多数高新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由于这些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美国在未来经济发展上仍具有相当的潜力。
美国近年来大力发展智能武器、激光武器、隐形武器、精确制导武器、太空武器等高技术武器,从而在新军事革命中处于优势地位。这些高技术武器具有前所未有的远距离精确打击和摧毁各种目标的能力。美国将它们作为实现国家战略意图和政治目标的有效手段。
从以上这些来看,美国到2010年仍将保持其惟一超级大国的地位。
但另一方面,美国也将面临世界多极化趋势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潮流越来越大的制约。欧盟和东亚区域合作的发展不仅将有力推动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而且将促进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同时,国际关系民主化已成为世界上的主要潮流之一。广大中小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主要力量。国际关系民主化潮流与世界多极化趋势相互呼应,成为制约美国“单极化”战略的有力因素。
九一一事件后,一些人估计这次袭击将迫使美国采取更加多边的立场。但迄今为止,“布什政府的表现是武断的单边主义的。”(注:Matthews,Jessica,Chairman of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Changes in the & 《论构建新世纪大国战略稳定框架(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