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要有新思路
任务是实现工业化。工业化一般指制造业和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上升, 从事制造业和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增加而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不断减少的过程。我国目前已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尚未实现工业化,这是大多数经济学家的共识。由于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发达国家都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已不能再走传统工业化的道路,而要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新型工业化的特点,一是科技含量高,二是经济效益好,三是资源消耗低,四是环境污染少,五是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前四条是根据我国人均资源短缺(注:根据国家统计局材料,人均耕地面积2000年世界平均为0.24公顷,而中国只有0.1公顷。人均淡水资源,2000年世界平均为8241立方米,而我国只有2257立方米。人均探明可开采石油储量,2000年美国为13.6吨,巴西为6.7吨,而我国只有4.2吨。)和适应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发展的要求,第五条则是根据中国人力资源特别丰富的国情提出来的。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要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在政务、商务和国民经济其他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用信息技术和其它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处理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信息化和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使工业化的标志已不再主要体现在工业和第二产业增加值在GDP总量中占优势,而应是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在GDP总量中占较大优势,同时农业增加值在GDP总量中的比重, 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大大下降;建成独立完整的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制造业体系,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产品中取代初级产品占越来越大比重;制造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不是以拼资源、拼能源、环境恶化和生态破坏为代价,而是处处要考虑可持续发展,保护资源和环境,提倡循环使用,回收再用,重复利用,采用新技术特别是清洁生产技术,提高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绿色化程度,等等。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有待进一步研究。特别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如何同重视发展科技教育和坚持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有很多问题要研究。
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
十六大报告对三农问题特别重视,在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部分单列一题叙述,这是过去党代表大会报告中没有过的。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十六大报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既论述农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又跳出农业寻找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明确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报告肯定,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发展小城市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十六大报告还提出,要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中国只有走出二元经济结构状态,将成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才能使农民的收入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才能实现全面的小康,这已成为经济学家的共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城镇化)进程加速,至2001年已达37%,但是还不够快,至今仍有占63%的人口在农村,有占近5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而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只占15%。所以,今后在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的同时,要更有力地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城市化或城镇化可说是发展新思路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认真研究诸如用城市化概念好还是城镇化概念好、城市化道路如何走、发展小城镇的地位与作用等问题。
五、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
中央十五计划建议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线,这是适应新阶段新形势(如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一般商品买方市场格局形成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作出的正确选择。调整经济结构,除了上面已论述的调整城乡结构外,主要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调整产业结构,一是要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包括信息、生物、航天航空、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在政务、商务、公共服务和国民经济的其他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二是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包括加快老工业基地的调整和改造。三是继续加强水利、能源、交通、通信和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和改造一批关系全局的重大项目。四是加快发展金融、物流、旅游和咨询等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未来大规模增加就业岗位主要靠发展第三产业。做到了以上几点,我们就能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调整地区结构,实施西部大开发,更是要从各地区实际出发,发展本地区的优势产业。加强区域经济交流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通过国家的支持和本地的努力,加快西部地区开发,首先要遏制与东中部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然后才能创造条件,逐步缩小与东中部地区的差距,也许这要2020年以后才能做到。
十六大报告对如何推进西部大开发指明了方向,这就是要打好基础,扎实推进,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争取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进重点地带开发;发展科技教育,培养和用好各类人才。为做到这几点,国家主要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引导外资和国内资本参与西部开发。西部地区则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着力改善投资环境特别是软环境,在改革开放中走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9043.html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要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在政务、商务和国民经济其他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用信息技术和其它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处理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信息化和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使工业化的标志已不再主要体现在工业和第二产业增加值在GDP总量中占优势,而应是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在GDP总量中占较大优势,同时农业增加值在GDP总量中的比重, 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大大下降;建成独立完整的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制造业体系,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产品中取代初级产品占越来越大比重;制造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不是以拼资源、拼能源、环境恶化和生态破坏为代价,而是处处要考虑可持续发展,保护资源和环境,提倡循环使用,回收再用,重复利用,采用新技术特别是清洁生产技术,提高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绿色化程度,等等。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有待进一步研究。特别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如何同重视发展科技教育和坚持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有很多问题要研究。
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
十六大报告对三农问题特别重视,在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部分单列一题叙述,这是过去党代表大会报告中没有过的。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十六大报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既论述农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又跳出农业寻找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明确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报告肯定,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发展小城市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十六大报告还提出,要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中国只有走出二元经济结构状态,将成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才能使农民的收入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才能实现全面的小康,这已成为经济学家的共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城镇化)进程加速,至2001年已达37%,但是还不够快,至今仍有占63%的人口在农村,有占近5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而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只占15%。所以,今后在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的同时,要更有力地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城市化或城镇化可说是发展新思路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认真研究诸如用城市化概念好还是城镇化概念好、城市化道路如何走、发展小城镇的地位与作用等问题。
五、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
中央十五计划建议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线,这是适应新阶段新形势(如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一般商品买方市场格局形成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作出的正确选择。调整经济结构,除了上面已论述的调整城乡结构外,主要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调整产业结构,一是要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包括信息、生物、航天航空、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在政务、商务、公共服务和国民经济的其他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二是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包括加快老工业基地的调整和改造。三是继续加强水利、能源、交通、通信和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和改造一批关系全局的重大项目。四是加快发展金融、物流、旅游和咨询等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未来大规模增加就业岗位主要靠发展第三产业。做到了以上几点,我们就能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调整地区结构,实施西部大开发,更是要从各地区实际出发,发展本地区的优势产业。加强区域经济交流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通过国家的支持和本地的努力,加快西部地区开发,首先要遏制与东中部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然后才能创造条件,逐步缩小与东中部地区的差距,也许这要2020年以后才能做到。
十六大报告对如何推进西部大开发指明了方向,这就是要打好基础,扎实推进,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争取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进重点地带开发;发展科技教育,培养和用好各类人才。为做到这几点,国家主要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引导外资和国内资本参与西部开发。西部地区则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着力改善投资环境特别是软环境,在改革开放中走
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加快建设现代化,其难点在西部地区。没有西部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没有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所以,西部大开发关系全国发展目标的实现,也是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